《明皇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皇纪-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本章完)

第226章 四川巡抚() 
说完之后,他又补充道:“不过,皇上,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大明的火炮笨重且容易炸膛,所造成的轰击效果也并不明显,而且,我大明除去神机营将士之外,其他军营的将士都不善使用火铳,而且据臣所了解,火铳射速没有建奴射箭速度快,且火铳的射击距离也有限,难以形成密集火力打击,所以之前臣所言,也只能算是存在于理论之中,实际上想要抗击建奴,恐怕我大明还是要多多训练骑兵才是。”

    高崇熙这一番话说的不无道理,而且他心中已有所感,皇上不会平白无故问起此事,恐怕陛下予他会有新的任命。

    “你说的不错,这一切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大明军队现在之所以不能形成对外敌骑兵的绝对压制,可以说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火炮的机动性不强,难以做大规模和长途运输使用,虽有马车拉载的火炮,但威力又不足,二是我大明还不能完全掌握铳规和铳矩等相关技术,也即是在设计火炮方面没有形成标准,导致我们的火炮精准度不高,这是最为关键的地方,除此之外,第三个方面就是火铳射速和射程还有所欠缺,第四点就是现在火炮所使用的弹药还是以实心弹为主,难以造成大面积的杀伤。”

    朱厚照这一番话也令高崇熙不断点头,皇上所说的确实都是事实,而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高崇熙虽然一直在点头,但是心中却是在想皇上会交给他什么任务呢?

    “朕问你,我大明人才济济,刚刚朕所说的这些问题,你觉得可有什么方法解决?”

    高崇熙虽是进士出身,但是脑子却比较活络,不似许多御史言官,只知道扣住皇帝的错误不放,非要皇帝说出个一二出来不可。

    “皇上,若想改变这些东西,非一时之功可为,臣以为,当从军队的改变做起。”高崇熙并不明白朱厚照的意图,这一番话说的也是似是而非。

    朱厚照哈哈一笑道:“高崇熙,朕现在任命你为四川巡抚,即刻就任,四川之地刚发生过乱事,朕还一直没有安置人手去解决那里所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这个重任朕思前想后,觉得还是你最为合适。”

    高崇熙顿时受宠若惊,他忙谢恩,同时表示自己定当尽心竭力,为皇上好好整顿四川。

    随后两人又在诏明宫内进行了一番详谈,朱厚照从详谈之中了解到高崇熙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既没有多数读书人的迂腐,又没有多数读书人的自视清高。

    高崇熙对朱厚照的了解更为多一些,看着这个年轻的大明天子,高崇熙有一种自己真不应该早出生几十年的感觉,他觉得自己现在如若年轻,可能会追随朱厚照的步伐,前进一辈子!

    任命高崇熙做四川巡抚的决定,是朱厚照经过长时间考虑之后才决定的事情,他对高崇熙的了解也多是出自历史书籍,其实这并不足以让朱厚照信任此人。

    真正令朱厚照觉得高崇熙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官员的一件事是,在北方赈灾过程中,高崇熙曾亲自跑到了受灾省份,随后向朝廷提交了一份报告,内容自然是有关于灾区的生活条件的事情。

    虽然这一份奏折被内阁束之高阁,而且他的提议之中也有不少的想当然,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的一腔爱国之心被朱厚照所发觉。

    随后,朱厚照又命锦衣卫几经考察高崇熙的情况,到今天,才算是正式任命其为四川巡抚,派遣其去四川整顿情况。

    ………………

    傍晚时分,刘瑾向朱厚照回报,称玻璃镜在京城市场极为广大,已经有些客商借献玻璃镜之机打探大明朝廷的情况。

    随后刘瑾将东厂探子是如何发现这一情况以及他们又是如何审讯这些人的经过给完完整整叙述了一遍。

    原来这些商人都是一些晋商,只是相对于邓开顺等晋商而言,他们的体量还太小,但是这对于他们而言恰恰是好事,因为虽然晋商这一标签确实耀眼,但是却会阻碍他们的行动,时人多有关注晋商的,他们的行动常暴露于世人面前。

    但是这些商人,由于他们的体量小,做起事情来自是得心应手许多,之前朝廷处死了五大晋商,他们自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但是又不清楚朝廷对待晋商到底是何态度,所以才会携带了大量财富以及稀奇古玩等,希望能够探知一二对自己有利的消息。

    朱厚照听完之后没有说话,大明自建国以来,就奉行重农抑商的策略,这一点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而言,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朱厚照看来,这也对后来满清入关、大明灭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农业虽然是一国之根本,但是由于农业自身的限制,并不能为国家在短时间内带来大量的财富。

    朱厚照早有改变这种状况之心,但是他知道,此事也急不得,现在大明的财富大多掌握在江南士绅手中,这对于皇权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朱厚照在思索如何消除这些士绅对皇权的挑战,同时又能使得国富民强,消弱贫富差距。

    “他们除了想要了解朝廷对晋商的态度之外,还做了什么?”朱厚照对此有些好奇。

    刘瑾答道:“皇上,被逮到的几个人中,有一个晋商交代,之前他在沿海之时,曾与东瀛人有生意上的往来,只是朝廷不开放海禁,他的生意做的也并不大,现在他来京城的目的,就是想要看看朝廷是否会开放海禁。”

    朱厚照闻言扑哧一声笑了,这个理由未免也太蹩脚了吧,大明历来的政策都是重农抑商,商人的地位最为低下,而且开放海禁的事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决定的。

    “东瀛近年来有什么动静?”既然说到了东瀛,朱厚照就顺口多问了一句,而且东瀛似乎一直都与大明的诸多变故有关,朱厚照正好也趁机了解一下东瀛的情况。

    (本章完)

第227章 改变厂卫建制() 
“回皇上,东厂对东瀛的了解并不是很多,朝廷之前也一直没有关注过东瀛的情况。”

    刘瑾这话是个大实话,大明时期的东瀛,不过是一贫穷的弹丸之地,朝廷自然不会花费精力派人去监视东瀛的朝政和发展,毕竟此时的建奴与前朝余孽,就已经令大明大为费心了。

    大明朝廷不重视东瀛,可不代表朱厚照也不重视,毕竟后世东瀛的后人造了那么多的孽,这可与他们的民族性格脱不开关系,此时他们的实力远逊于大明,他们自然是要夹着尾巴做人了,但是一旦令他们得势,对整个大明,乃至整个世界都将是灾难。

    “即是如此的话,朕觉得有些事情需要做一下调整,传朕的旨意,明日正午,锦衣卫镇抚使以上官员,再加上执掌东西两厂的丘聚、谷大用,还有你和张永等,去西苑候着,朕要要事要吩咐你们。”

    朱厚照觉得此时的东西两厂以及锦衣卫的职责多有冲突,这对他们的人力物力以及大明的财力造成了极大的浪费,除此之外,内厂的职责又有些过大,管理不善容易造成内斗,朱厚照要将他们的职责和任务再好好的明确一番,以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力的结果。

    “是,陛下。”刘瑾答了一声后犹豫了一下,才继续问道:“陛下,那些被东厂逮起来的晋商应当如何处置?”

    皇上没有发话,刘瑾可不敢再向以前那般自作主张,许多事情他只有在请示之后才敢行动。

    “既然他们是借玻璃镜之机来打探的情况,看来玻璃镜的出现对我大明的影响还是不小的。”朱厚照似是自言自语般的点头说道。

    刘瑾接口道:“陛下,您说的确实不错,听说外面已经将玻璃镜炒成了天价,而有些佛郎机人手中有不少玻璃镜,但是他们却坐地起价,要价是越来越高,许多官员为了讨好自己的小妾,不惜花费千金求购玻璃镜,比如吏部的……”

    说到这里,刘瑾才猛然察觉到自己说的有点多了,他低着头不敢看向朱厚照。

    朱厚照放下朱笔,起身说道:“都有谁?买给了哪个小妾?明天正午去西苑之时朕要知道,还有就是,你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想着徇私情,若是让朕知道了,哼。”

    朱厚照最后一句话令刘瑾只觉得阴寒刺骨,他忙答道:“臣等俱为皇上办事,不敢徇腻任何私情。”

    朱厚照闻言点了点头,轻声道:“那些晋商先关押他们几天,让他们吃吃苦头,审讯之后有情况的,再来向朕报告,没有什么情况的,就不要再为难他们了,你先下去吧。”

    刘瑾说了一声:“臣告退”,就静悄悄的退了出去,等到出了殿门很远之后,才敢擦去额头上的冷汗。

    朱厚照看着刘瑾离开的方向,嘴角不禁挂上了一丝微笑,这些人自己不敲打敲打,难成气候,历史上的正德皇帝,就是对这些人太过娇惯了,才让这些太监扰乱朝政,现在自己当了皇帝,就要吸取历史的教训,无论是对文官大臣也好,还是对这些内宫太监也罢,都必须做到奖罚分明,恩威并济才行,这样他们才会为自己好好做事,而不是产生一些歪风邪念。

    第二天上午,在京的锦衣卫高级官员与东厂、西厂、内厂以及司礼监等掌印太监或者是总管太监,早早的就在西苑那里寻了个地方等着朱厚照的到来了。

    朱厚照在上过早朝之后,一刻也没停息,就直接去了西苑这里。

    “来来来,众位都到这里来吧。”朱厚照率先到了百花阁,坐定之后,那些厂卫才敢走了进来。

    “朕今日叫你们来此,也没有别的意思,朕前几日思索了许久,决定调整一下锦衣卫与东西两厂的建制,内厂的职务也需要调整,但是内厂职务调整的时间不在今日,等再择时间,朕再给内厂下旨调整。”

    朱厚照根据实际情况,对东西两厂与锦衣卫进行了调整。

    他特意把东西两厂和锦衣卫相分开,使得两个特务机构从此都是独立机构,锦衣卫一改之前受东西两厂所制的情况,自今日其不再受东西两厂管束。

    除此之外,朱厚照还将这两大特务机构明确了职能,东厂主要负责大明百姓和士绅官员的情报收集与监督以及稽查逮捕等事宜,西厂则要负责东西两厂人员的训练和管制问题,还要负责学习以及教授两厂人员的侦探侦察能力和提升他们的单兵作战能力,但是两厂的行为需受到内厂的监督!

    锦衣卫则从此只针对军事和对外战争的情报收集,但是在特殊时期,由皇帝特批的情况下,锦衣卫也可插手士绅官员的审查与逮捕工作。

    为了保障厂卫的质量,提升厂卫的实力和规模,朱厚照从内帑之中特意拨出了二十万两的银子来让他们壮大自己的特务队伍,并建立起培训、参谋、后勤等一系列的服务系统,东西两厂和锦衣卫各得十万两白银。

    如此以来,在皇帝的支持和默许下,再加上此时资金十分充裕,这两大的特务机构哪能不拼了命的扩大规模?

    一时间东厂番子遍布了两京一十三省,茶楼酒肆、秦楼楚馆,水湾码头、城市乡村都有东厂番子的身影,而且为了方便东厂行事,就连一些大户人家的奴仆,纺织作坊做工的工人,青。楼卖唱的歌姬,还有各级官员的轿夫,甚至是官员的小妾也有可能是东厂番子。

    东厂的势力一时大涨,比之后世魏忠贤时期还要更为强大,西厂虽然实际权力有所缩小,但是好在他们也积极进取。

    谷大用觉得,既然皇帝并没有取缔西厂,那表明圣上有许多地方还是要用到西厂的,他给西厂下的命令是,要按照陛下的旨意行事,绝对服从皇上的命令,今后东厂做不到的、不敢做的或者是做不好的事情,西厂都要去做,不仅要去做,还要做的更好!

    ………………

    (本章完)

第228章 大明的一些新变化() 
当内厂将这些情况向朱厚照禀报之时,朱厚照看了之后也只是放下了折子,并没有多说什么,在他看来,两厂相争还是要好一些的,只要自己处理得当,就能驾驭两厂,还能提高他们的效率和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从今以后,朱厚照想要知道的事情,过不了一两天,刘瑾与丘聚等都能将事情的原本讲给朱厚照听。

    影响情报传递速度的不再是东厂人员的能力问题,也不再是情报的来源准与不准的问题,情报传递速度的快慢反倒是要取决于道路和天气。

    不过好在水泥路的推广已经从江南开始了,江南火器制造局为了满足朱厚照的修路要求,已经将水泥作坊扩大了五倍有余,即便如此,水泥仍旧是供不应求。

    除此之外,红砖的烧制也是如此,铺路除了使用水泥之外,就是要使用红砖,两者的消耗量极为惊人,江南火器制造局的花销一时大涨。

    不过据东厂探知,江南火器制造局的花销虽大,挣钱也不少,杜勇烨除了在政治以及人事管理上是一把好手以外,在经营上也绝对是一把好手。

    得知此事,朱厚照心中有些欣慰,杜勇烨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人才,古人也绝不是似后人所想象的那般无能,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也许可以做的比后人更好!

    当然,铺路不能凭着喜好去做,朱厚照命工部考察了大明的主要官道的情况,将所有情况汇总之后,朱厚照又根据自己所学的一点道路知识,命工部按照道路的使用特点,将要铺设水泥路的道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则不再划分等级。但是对城市道路与公路则必须要再细分等级!

    由于此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自行车在整个大明还没有进行推广,汽车等的出现还早着呢,再加上此时修建的只是官道,所以城市道路只被划分为了两个等级:主干路、支路。

    不过朱厚照考虑到今后随着大明科技的发展,汽车等交通工具势必会提前很多年出现,所以他还是命工部在监督施工队施工过程中,要提升施工质量,为今后的道路改建工作提供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