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即便没有吴三桂的汇报,简白也能想象得到前来张家口的商队,都是以什么东西与后金交易。这也是刚才他并没有暗示那十来人,在热心帮忙的同时,也顺便刺探些情况回来……因为结果早已预知,根本无需刺探。
但是,那种隐隐约约的感知,还是不如这么明明白白的了解有着更为强烈的冲击。也或许那种隐隐约约的感知时间过久,以至于要有些失去当初的那种冲击性。
吴三桂所说的“盐,五车,铁器,七车,”,当然并非前面那支商队全部的大车数量,而是陷在泥泞中的、或者只是陷在泥地中又经他帮着拖弋过的大车数量。
这是经过吴三桂实际探查过的数据,十二车……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吴三桂曾经帮忙拖弋过的车辆,也就是这么多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违禁物品所占的比例,是接近百分之百了。
其实,不管粮食、盐铁,或者其他什么任何物品,大明都是明令严禁与后金交易、都是严禁输出的。
还要流多少血,还要有多么惨痛的教训,才能断绝掉贪婪之心啊?!
简白此时此刻的感觉,就像陷于这段泥泞道路的车轮,无比的难受!
这些人的行径,与江南士绅的热衷海外贸易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同样是因为被巨额利益吸引,可海外贸易的后果是拓展了大明的市场,从这方面来说还是对大明有利的。
虽然因为海外贸易的高额利润,也使大明的很多南方人不再热心种植粮食等作物,而是去植桑养蚕,一门心思图谋那高额的利润,长此以往,大明的国计民生也肯定会受到影响。
而这些高额利润,除了极少部分以船引和税收的形式,转入大明的国库,可更多更多的财富却是进入了商人和地方官吏的腰包。大明的国力,并没有因为繁荣的海外贸易而增强多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那些不断减少的粮食种植面积,给大明带来的是更多更大的压力。
但是,不管是藏富于民还是规避了国家赋税,虽然国库要受些委屈,可到底是增加了大明疆域内的财力――这种说法,虽然非常非常的勉强,虽然几近于强词夺理般的托词,可也勉勉强强算得上一种说法。
而在这个时代,粮食盐铁等物资,几乎就等于战略物资,军事物资,将这些东西贩运至后金,无异于将凶器递给一个劣迹斑斑的凶手。
后金反手就会将这些凶器逼架在大明的要害处,那……不知有多少大明子民要深受其害,不知多少生灵要陷于水火之中。
虽然从根本上说,他们的行为都是被利益所诱惑,可他们的行为已经失去了利益的范畴,简直就是丧尽天良,不可救药。
难道大明王朝真的到了不可依靠的程度了?难道看不到大明王朝正在逐步走出困境,正在逐渐走向一个崭新的明天吗?!
自己正在强力支撑,他们却是在不停地敲骨吸髓。这种行为是孰不可忍的,是要坚决予以制止的。简白警告自己,这还不是发作的时候,因此面容很快就恢复如常,可心底的浓重杀机却是再也无法遏止。
本来皇帝陛下的大脑中总是有一个疑问――山海关防卫甚严,易于防守不利进攻,可后金为何还是义无返顾地单走这华山一条路呢,即便付出了重大牺牲、遭遇重大阻力还是不思悔改。
蒙古各部差不多都已经被后金拿下,如果他们向西再南下,大明老化羸弱的九边防御,势必要被分化,很可能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那样后金的入主中原的意愿很可能更容易实现。
现在皇帝陛下有些明白了,如果后金从河北山西陕西一线南下,势必要影响张家口等地的通商。不要说真的大兵压境,即便是有个风吹草动,战事一起那可是寸草难留,此地的居民恐怕早已望风而逃,商旅也肯定更是大受影响,枉论平心静气地做什么生意。
如此看来,后金更加看重此地的繁华,即便晋商彻底灰飞烟灭,后金还要刻意维持这一地区的稳定,实在是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物资通道。
只要这个通道一直维持,就有恢复商路的希望,后金就有苟延残喘、起死回生的可能。
如果不彻底切断后金的物资通道,后金的活力就会一直维持下去,大明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第361章 难以遏止的杀机()
“希望这一次能够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吧!”若是能够达到这个目的,也不枉自己辛苦了这一趟。简白心里这样想着,心头升起了难以遏止的杀机。
若说这所谓“深刻的印象”,是留给后金的,毋宁说是留给大明王朝自己内部那些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而将民族大义、民族存亡弃之不顾的商人们的。
商人重利,无可厚非,以后或许还要利用这一点为大明开疆扩土。可若是将华夏一族的将来也当做换取利益的筹码,那可就是不可饶恕了。
尽管隆兴通商队大大地减缓了自己的行程,控制了行进的速度,可最后到达柴家沟时,还是位列三甲。
最先到达柴家沟的,是来自四川保宁府的辛家商队,他们在两天之前就到达了柴家沟。
仅仅领先隆兴通商队一个“身位”的,是来自湖广襄阳的芈家商队。
这两家与隆兴通商队一样,也是只有四五十辆大车的货物。看来大家都是有着共同的心思……虽然后金在商业上的“声誉”一向不错,可在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之前,还是不敢投入过多。
直到此时,三大商家似乎才彻底抛弃了“羞怯”,能够以自己的真实面目示人。
四川保宁的辛家、湖广襄阳的芈家和浙江杭州的吴家,终于在柴家沟开诚布公地谈了一次,并且很快就达成了一致――等!等更多的商队到达之后,再在后金的“保护”下,继续前行。
本来简白以为还要费些心思才能说服其他商家,没想到倒是其他商家要反过来说服他了。
反应最强烈的,还就是最先到达的四川保宁辛家。
别看只是早到了两天,可他们却感觉这两天的等待,真比两年还要难熬。那种令人忐忑不安、甚至心惊肉跳的滋味,实在是不堪忍受。
此次辛家有五十多辆大车,车把式、伙计连带护卫,加在一起也有接近小二百人,其中护卫最多,占了多一半。可是他们自己也是知道,就这些护卫,吓唬吓唬蟊贼还勉强凑合,若是遇到训练有素的军队,可就只有塞牙缝的资格了。
虽然……当初后金信誓旦旦,说只要到了他们指定的地点,一切安全问题就全由他们负责。而且此前晋商能够一度强盛,后金的大力“扶持”也确实是一个相当大的因素。可如今情势变换,况且自己的四川保宁辛家也是第一次趟这浑水,此前与后金根本毫无“交情”可言,因此也就根本没有什么情面能够令对方顾及。
尤其是早到的这两天,更是让他们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坐立不安、寝食难安……虽然内心思谋着,即便是纯粹为了培养自己的“声誉”,以吸引更多的商家与其合作,后金仅仅是为了这个目的,也不会对自己辛家就悍然下了黑手。
可若是没有“旁观者”,也能够保证没有“漏网者”的情况下――就像他们那两天所面临的情况――那对方到底会升起什么样的心思可就不得而知了。
况且自己这两百来人,根本不够人家一顿的,说消失了就消失了,根本不用费什么心思编什么故事,只一句“不知”,即可脱卸了所有责任。至于别人信不信,穷凶极恶的后金恐怕不会在意,而自家的商队已经灰飞烟灭,也无法顾及“传说”的真实性了。
辛家掌柜暗暗有些后悔,觉得真是欠思量,自家至少不该如此孟浪,至少也该事前派人前往柴家沟探寻一番,若是没有其他商家到达,自己宁可在路上随便找个地方,等待上一段时日也是好的。
虽然,即便是凑足了三五支商队,也不过是千把人的规模,在人家正规部队面前也是不堪一击,可那样的话,出现漏网者的可能性就是相当的大了,后金为了避免走漏了消息,肯定不会悍然下黑手的。
因此,当湖广襄阳芈家和浙江杭州吴家的车队到达柴家沟之后,辛掌柜的喜悦之情,简直比后金派来的联络人员还要高兴,还要感到踏实。
所以,当然也是辛家的辛掌柜提议,等更多的商家到达之后,再在后金的保护之下继续前行。
这个提议正中简白的下怀,而襄阳芈家在辛掌柜的一番亦真亦假的渲染之下,也是大生怯意,因此目前到达柴家沟的这三家商队很快就达成了一致,要等更多的商队来到之后,再行前进。
后金派来联络之人,是一名叫做莫洛的都统。
张家口的全称是张家口堡,是大明九边宣府镇的一处堡寨。
张家口堡只是一个宣府镇的一处堡寨,规模本来就不是很大,而自从晋商灰飞烟灭之后,此处的繁华也几乎一去不返了,因此至少表面上的关注度降低了很多。
柴家沟位于张家口堡西北方向四十多里的地方,几乎名不见经传,关注度更是几近于无。
但是,若是出现大股从北面而来的武装力量,边关示警那是免不了的。为了不刺激大明的边镇,莫洛将带来的三千巴牙喇远远地留在了崇礼。
崇礼地处关外,距张家口堡仅有百里。那三千巴牙喇骑兵,由一名副都统鳌拜带领,打算着等商队出关之后,就由他们予以保护了。
要防备的对象,是蒙古人。
首先是那些穷困潦倒、穷急生疯、以至于几近穷途末路的蒙古人。
这些蒙古人都是属于一些小部族。因为本身力量弱小,因此自己既不能“自抢自足”,而即便投靠了后金,也不可能得到什么甜头。何况如今的后金,根本就是自身难保,即便能够有些可以施舍之物,那也得首先满足那些蒙古大部族。像他们这样的小部族,没有人可怜,只能是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况。
因为非常零散,所以他们的行踪就有些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因此要时刻保持戒备。
再有就是林丹汗了。
鳌拜所率领的三千巴牙喇,针对的对象,或防备的对象,就是最近似乎又起死回生的林丹汗了。
在得到大明的开始的一些资助之后,林丹汗逐渐“回阳”,趁着后金与大明在宁远城与大明纠缠不休的机会,重新竖起了“金帐汗国”的大旗,开始了收复瓦察尔图察汉城的“伟大计划”。
第362章 不灭的希望()
林丹汗刚刚即位时,为了巩固以自己为中心的蒙古大汗地位,在当初辽庆州的旧址上,修建了高大巍峨坚固的瓦察尔图察汉城。'求书。Qs'
瓦察尔图察汉城又称白城(就是后世的内蒙古赤峰),以此地作为整个蒙古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通过瓦察尔图察汉城的辐射作用,在直接控制着内喀尔喀巴林、扎鲁特、巴岳特、乌齐叶特、弘吉剌等五部的同时,也遥控蒙古其他部落。
但是,好景不长,后金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即位伊始,就开始了左右的扩张。他率领后金精锐,先是大军压境,逼迫着朝鲜签订了城下之盟,然后又挥兵西进,大肆鲸吞蒙古人的地盘。时候不久,喀尔喀巴林、扎鲁特、巴岳特、乌齐叶特、弘吉剌等五部相继归附后金。而林丹汗辛苦建立的高大巍峨异常坚固瓦察尔图察汉城,也随即成为后金皇太极功劳簿上重要的一笔。
于是,林丹汗开始了茫茫然丧家之犬、惶惶如漏网之鱼的流亡生涯。只是因为他跑的及时,才没有成为后金的阶下囚。
但是,他不会就那么甘心被后金到处驱逐的。有他在世一天,他也绝不会“归附”后金的。
其他蒙古各部归附后金之后,仍然可以获得什么什么王爷公卿的封号。他可是堂堂的金帐汗国的唯一继承人,后金是神马东西,在金帐汗国强盛之时,那后金就连一个小喽啰恐怕都算不上,如今稍微有几个跟屁虫了,就吆三喝六地做起大王来了,呸,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出身,竟想要骑在大爷头上作威作福的!呸!呸呸!
只是,稍微令林丹汗感到遗憾的是,本来大明王朝的皇帝陛下曾经承诺,要与蒙古察哈尔部,也就是林丹汗所领导的蒙古,在适当的时候,选定适当的地点重开马市的。
不经过马市繁荣阶段,就不能体会没有马上之苦——这是林丹汗、甚至是所有蒙古人的亲身感觉。
若是这一目标得以实现,蒙古人就可以与南面的汉人互通有无,他们的生活就可以逐渐稳定下来,生存环境也就不会如此的恶劣。他林丹汗的影响力也就会如日中天,察哈尔蒙古也会很快恢复往日的荣光。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因为自己这方面一直没有能力,将一个方圆百里的地方维持哪怕一段时间的安定。而没有安全保障的马市,基本上就等同于赤身裸体、不着寸缕的美女不小心一脚踏进了流氓窝内,要想全身而退……实在是痴心妄想,即便她自己信誓旦旦,可是否有人相信,那可就不得而知了。
因此,重开马市的这一目标,就很遗憾地一直停留在蓝图的阶段。
好在大明王朝的皇帝陛下也还算够意思,并没有因为自己这边的无能而予以彻底的抛弃。也就是因为大明王朝不时地支援一些粮食布匹等物资,才使自己免于弹尽粮绝的境地,才使自己能够苟延残喘下来,并且一直保留着重现金帐汗国的希望。
其实,大明王朝的皇帝陛下也不是傻子,他不时地给我林丹汗提供一些援助,并且承诺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重开马市,还不是为了大明边关的安宁,好让大明朝廷排除顾虑,能够全力以赴地与后金在山海关一线进行周旋。
要知道大明所谓的九边,只有辽东镇是与后金交界之处,其他的什么宣府镇、大同镇,什么榆林镇、宁夏镇等等的其余八镇,不都是与我蒙古隔关而治吗?
设若我察哈尔蒙古与后金一样(不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