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令将那些只能看却没屁用的金、银制品全都融了。
虽然不知道李义的这种做法会不会在后世落一个文物古董毁灭者的称号,但李义可不会在乎那么多。虽然李义也是一个很奢侈、很喜欢享受的人,但他却更多的是属于那种实用主义的奢侈和享受。对于那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李义却是没有半分的兴趣。
当然,李义这么做的目的最大的原因,还是借此来充实自己的钱库。毕竟,原本只能摆放在房中观赏的工艺品变成了可以流通使用的钱币,这不就代表着李义凭空得了一大笔钱财吗?
虽然以往金、银也拥有价格,但因为过于贵重,绝大部分的金、银基本只在世家、皇室、大商贾等中间流通。而李义铸造的这种新币,却是让百姓也能够使用上。这其中的变化可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李义绝大部分的钱财,可都是花在治下百姓的身上。
至于百姓是否会接受?李义却是毫不担心。因为早在决定推行新币的时候,他就已经通过报纸为新币预热,为百姓们普及各种关于新币的好处。要知道报纸已经是李义治下百姓必不可少的存在,甚至在其他地方,报纸也是深受百姓们的追捧。哪怕曹操等人屡次下令禁止,哪怕其他地方的百姓大多目不识丁,也无法阻止他们的这种热情。
而事实上,百姓对于新币的接受程度,远比李义想象的更好。一经推行,各个县城新设立的钱庄就已经人满为患,无数百姓或背或用车拉,带着大量的铜钱赶来兑换。这让钱庄的官吏不得不加派人手来协助兑换,同时加强戒备以防宵小作乱。
尤其是京兆尹、右扶风、凉州等地,因为深受大钱之害,让他们早就期望着官府能够出面治理钱币的问题了。所以当钱庄正式开启兑换的那一天,这些地方完全可以说是万人空巷。
“主公,根据各地送来的情报,百姓们对于金、银两种钱币的需求非常大。如果继续下去,用不了几年,官府就没有金银给他们兑换了……”荀彧有些担忧的说道。虽然李义准备了大量的金银,但却也经不住百姓这么大量的兑换。
“哈哈,文若糊涂啊,百姓们日常生活中,有多少地方能够用得上金、银两种钱币呢?而且绝大部分的百姓,恐怕一年除去日常花销,也剩不下多少钱了。如今的热潮,不过只是百姓们图个新鲜罢了。”李义闻言大笑道。
“这倒也是,不过随着人口的增加,对于金、银的需求肯定会更大……”荀彧点了点头,但还是有些担忧的说道。
“不错,不过我们治下领地的金、银产量虽然不高,但有个地方,可一直都是金、银的主要产地啊~”李义笑着说道。
益州汉中郡汉中城内。
“赵公麾下,法正法孝直见过府君。”法正立于厅堂之中,作揖施礼不亢不卑的说道。
“使者远道而来辛苦了,赐座。”张鲁笑呵呵的说道。
入座后,张鲁和法正客套了两句,随后开口问道,“不知使者此番前来汉中,却是所为何事啊?如果是关于与我主联盟之事,本府却也是无能为力啊。”说到此,张鲁还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神情。
“呵呵,府君说笑了,谁人不知府君乃是昔日刘公的养子,与蜀王殿下不但是兄弟,更是蜀王殿下的左膀右臂……”法正闻言笑道,“而且我主早就听说天师道的传闻,一直都很想详细了解一下……”
闻言,张鲁顿时惊疑的看着法正问道,“哦?赵公对天师道感兴趣?”
“当然,我主常言,治理天下一定要有着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而且天师道在蜀地的风评一直都非常不错,我主自然有兴趣了。”法正不断说着,笑容变得更加灿烂。
“这……”张鲁闻言,目光中透露着一丝犹豫和谨慎,想了想后这才沉吟道,“如果赵公对天师道感兴趣,本府自然不胜感激,并愿意派人前往雒阳为赵公详细解说天师道的道义。只是……关于我主与赵公联盟之事,本府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显然,张鲁是打定主意,不管法正如何说,他就是不搀和这件事情。
https: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0717:结盟()
“看来这张鲁还挺小心谨慎嘛~”看着长安送来的汇报,李义抚须自语着,随后看了看不远处的司马懿笑道,“仲达,你有什么想法吗?”
就在不久前,司马懿正式加冠,并以大道学院甲字科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了李义的主簿。
说起来,主簿这个职位是非常特殊的,因为上至三公下至下官,麾下都有这么一个职位。只是这个职位并没有什么权利和需要负责的事情,但偏偏任何事情,这个职位都可以协助上官来进行处理。
这,也是李义之所以特别喜欢任命那些年轻才俊为自己主簿的原因,实在是非常锻炼人。就好像之前的徐庶、再之前的郭嘉,都曾经担任过李义的主簿。
闻言,司马懿恭敬的回答着,“回主公,虽然那张鲁态度很是坚决,但从他昔日投靠刘焉等行径来看,其对于权力以及那天师道却也是非常的重视。所以属下以为,可以继续借天师道来拉拢张鲁,并与其进行一些交易……同时,派人前往成都寻找可拉拢之人,帮忙劝说蜀王。”
“属下赞同仲达之计,汉中有金、银,主公大可以与张鲁达成金、银交易,并对天师道施以善意。如此一来,那刘璋就算真的非常信任张鲁,在如今这种局势下,恐怕也会有所猜忌,如果再能够拉拢到蜀郡大族暗中挑拨的话……”司马懿的话音刚落,郭嘉就开口附和道。
“只是根据属下所知,那天师道颇会蛊惑人心,汉中一郡,几乎大部分的百姓,甚至包括那些异族都是天师道的信徒……而且据说,那天师道和太平道似乎有些关系……”荀彧有些担忧的说道。
“这个无妨。”李义摆了摆手笑道,“太平道和天师道据闻均是从黄老学说演化而来,黄老学说我也看过,绝大部分都是不错的东西。春秋之时百家争鸣,各种学说均有可取之处,虽然如今大多都已经没落了,但这并非学说本身的问题,而是传播学说的人……”
说到这里,李义顿了顿,嘴角露出了一丝坏笑,“而且我们也可以与那张鲁约法三章,如果天师道真的暗中搞鬼,不正给了我们进攻汉中,进而拿下蜀地的借口吗?”
对于这种宗教,李义是真的没有太大的感觉,或许是因为前世是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吧?当然,虽然对于宗教没什么感觉,但他却有着比所有人都更加警惕的心。毕竟作为穿越者,他可是非常了解宗教的厉害。比如欧洲的十字军、日本的一向宗……信仰不可怕,但如果被有心人利用的话,那就很要命了。
接到李义的命令,徐庶随即就命法正再次前往益州。虽然张鲁和阎圃也十分怀疑李义的目的,但面对可以传播天师道的机会,以及金、银交易所带来的巨大好处,张鲁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哪怕李义针对天师道的传道制定了非常苛刻的限制,张鲁也依然不想放弃。毕竟,他也确实没打算搞什么幺蛾子。
至于刘璋那边是否会有所猜忌,张鲁和阎圃自然也不是没有考虑到。所以,他在答应了李义的提议后,随即就派阎圃前往成都解释此事。
与此同时,法正这边也动身前往益州,一边游说刘璋,一边暗中选择拉拢之人。只是就在法正还不知道应该从何下手之际,刘璋却主动送过来了一个人选。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刘璋麾下别驾从事张松。此番法正入蜀,虽然刘璋依然还在犹豫是否要答应李义的提议,但对于法正,刘璋还是给予了厚待。不但给法正一座府邸居住,更是让张松作为法正的联系人,在蜀地的期间,有任何事情都可以直接找张松。
本意,刘璋或许是想先稳住李义,拖延一下时间,在不得罪李义的情况下等待天下局势的变化。只是他这个人选,显然是选择错了。
历史上张松就背叛了刘璋,而如今,他依然选择了倒向李义。理由,和历史上的张松也差不多,刘璋并没有真正重用张松的打算。
虽然张松已经是别驾从事,但之所以能够坐在这个位置上,不过只是因为刘璋需要张家的支持罢了。就好像上一任别驾从事,同时也是张松的长兄张肃,如今已经被任命为了广汉郡守。
当然,不管是张松还是法正,行事都是十分谨慎小心之人,但一段时间后,两人还是如同历史那般成为了好友。
“张松吗?历史果然还是有着其强大的惯性啊……”李义看着手中的汇报心中暗想着,“派人去告诉孝直,让他继续拉拢那张松。”
“诺!”
有了张松的帮忙,刘璋的态度终于改变了。或者说,刘璋本来就不想与李义为敌,只是一直都在犹豫。但如今,张松等人的劝说,加上张鲁虽然没有表态支持李义,但却明确表示以益州的实力,根本无法抵挡李义的大军。最终,刘璋还会同意了李义的结盟提议。
而在另外一边,刘表也同样答应与李义结盟。这其中,蔡瑁、蒯良等人可谓是出了大力。尤其是蔡瑁,还让自己那已经嫁给刘表的阿妹帮忙劝说。这让刘表本来就十分犹豫的态度越发倾斜向李义。
当然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袁术,事实上这也是袁熙没有去劝说刘表的原因,因为袁术的问题实在是无法解决。
不过,虽然刘璋和刘表都同意与李义结盟,但李义并没有任何欣喜的意思。因为从冀州等地回馈的消息,让他实在乐不出来。而且刘璋和刘表虽然答应与李义结盟,但却表示不能宣告天下。
“呵呵,这两个人啊……一个虎父犬子,一个则看上去,已经没有了昔日单骑入荆州的气魄了……”看着手中的汇报,李义不屑的冷笑着。
“主公,这种同盟又和儿戏有何两样……”司马懿有些不忿的说道。
“呵呵,本来就只是走个形式,让他们两家知道我的态度罢了。而且,到时候只要他们能够和我一起表明立场,就已经达到目的了。”李义轻笑着,看上去似乎对此毫不在意。
0718:新帝()
说起来,李义不是想玩连横吗?不错,李义确实打算玩连横,但他的目标却不是刘璋和刘表,而是曹操和刘备。因为从历史到现实,李义真的没把刘璋和刘表放在眼里。
历史上他们的表现就不提了,毕竟有所谓的蝴蝶效应,更别说李义可是实实在在影响着整个天下的诸侯。
而在现实中,刘璋虽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软弱无能,但以益州的实力,却也根本无法给李义造成任何麻烦。而且根据李义得到的情报,如今的刘璋正忙着拉拢益州那些世家,以避免再次发生赵韪之事。至于刘表就更不用说了,单单旁边的袁术,就让刘表根本无法插手北方的事情。
只有曹操和刘备,才是李义真正想要拉拢的目标,可惜,根据他得到的情报,这个目的基本已经不可能实现了。
冬。
李义正在庭院中陪着妻儿,享受着难得且短暂的温柔时光,但并没有多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这一切。
“主公,关东送来的情报。”吕雯恭声说道。
随手拆开,李义只看了数眼,就忍不住叹息道,“唉,孟德、玄德……你们终究还是成为了我的敌人……”抬起头,看着那蔚蓝的天空,昔日共讨黄巾的那些日子仿佛幻灯片一样在他眼前不断闪过。
好半响,李义才回过神来,看着吕雯命令道,“派人传令给奉先他们,让他们做好战争准备……”
“诺!”
二零零年,春。
燕公袁绍、郑公曹操、齐王刘备以及冀州、青州、兖州、豫州等地的州牧、郡守、诸侯王一同推举出了一位新帝,以继承汉室大统。并在冀州、青州、兖州的交界处,建造新城灵阳作为皇都。
消息一出,顿时整个天下都震动了,无数人奔走相告,生怕不能将这个消息传递给更多的人。不过百姓们看得是热闹,顺便也担心一下这件事情会不会再次给他们带来战乱和苦难。而对于那些有识之人,甚至是局中之人来说,这个消息却意味着更多。
“新帝嘛……呵呵,想不到那袁本初也学会了妥协啊?”李义摸着胡须轻笑道,笑声中,带着一丝得意,还有一丝嘲讽。
他和袁绍也见过,那还得追溯到昔日李义入京拜见灵帝刘宏的时候。那个时候,因为袁隗等人对他的拉拢,让他认识了不少朝中士大夫。虽然当时袁绍尚未出仕,但因为其袁家子弟的身份,以及在雒阳的名声,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袁隗的介绍,所以他们两人也正式见过一面。
当时,袁绍给李义的感觉只有一个,那就是傲。哪怕表面是非常谦逊有礼之人,但那种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傲气,还是让李义很轻易的感觉到了。因为,他自己也是这种人。
这种人,一旦做出决定,是绝对不可能会反悔或者改正的。哪怕撞了南墙,那也是一直将其彻底撞破为止。
但袁绍如今却为了联合曹操和刘备,放弃了自己之前的打算。这如何不让李义笑话?不过在笑话的同时,他心中也生出了一丝警惕。
“主公,燕公昔日不是已经立了新帝吗?如今……”司马懿有些疑惑的问道,不过话还没说完,他又闭口不言,只是不断摇着头。
见状,李义顿时笑道,“不错,就如仲达想的那样,原本那个皇帝已经病逝了……”
“袁氏四世三公历代忠良,可如今……唉!”荀彧长叹着。换做以前,恐怕此时的他早就忍不住大骂袁绍一番了,但如今,他也只有长叹一声,来表明自己内心的复杂了。
“权利这种东西,又有谁不爱呢?更别说机会就摆在他们的面前了。而且那袁本初已经算是很忠诚了,看看那袁公路……”一旁的郭嘉闻言怪笑道。
昔日他就不看好袁绍,觉得他并非什么值得侍奉的明主。而如今,他无比庆幸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