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敌人都已经打上门来了,於夫罗又怎么可能装作不知道呢?“立刻下令部队准备作战!”於夫罗怒吼着,仿佛打算将这段时间所有的憋屈全都发泄出来一般。
只是……
“混账!这李义到底在搞什么鬼?!”於夫罗看着距离美稷数里外的汉军营寨,口中愤怒的骂道。因为就在汉军安营扎寨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动静了。这让本来还打算让李义见识一下胡人厉害的於夫罗,顿时就感觉到一股气没地方出。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汉军依然没有一点动静,“你们给我盯着,如果汉军有任何举动,立刻禀报于我!”於夫罗郁闷的命令道。
虽然美稷县的兵力要比李义多一些,但面对汉军的营寨,想要攻破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只是,足足一天,李义也没有任何的动静,仿佛就只是过来呆着而已。“难道那李义是因为之前我的那番行动,所以跑过来报仇了?”於夫罗见状不禁想着。
昔日,他也曾经这么干过,不过距离没有这么近罢了。只是,很快於夫罗就将这个念头抛到了脑海之外,因为他之前这么做,是有原因的,而李义不可能只是为了报仇才率军跑过来。如果那样的话,这种蠢材於夫罗又怎么会那么畏惧?
第二天,城外汉军依然没有任何动静,甚至连过来骚扰一番也没有。而到了第五天,於夫罗再次收到了一个古怪的消息,“什么?李义下令并州诸郡做好出兵的准备?”於夫罗诧异的看着汇报消息的人,脸上露出了目瞪口呆的神情。
“不可能,并州如今的情况根本没可能支撑这么庞大的战争!”一旁的羌渠直接说道。或许是因为之前的父子对话?总之现在羌渠又重新出现这种重要的场合之中。
“不错,但既然如此,那李义又为什么那么干呢?”於夫罗自语着,如果说是接收到了朝廷的支援,那么於夫罗绝对不可能不知道。因为河东郡那边,可是有呼廚泉和白波谷黄巾军的存在,一旦朝廷有任何支援并州的举动,他们必定会第一时间告诉自己。
又过了数天。
“诸郡都没有出兵的迹象?”於夫罗闻言古怪的说道。
“哼,看来那李义玩这么一手,却不是针对我们了。”一旁的羌渠脸色不怎么好看的说道。
“阿父此言怎讲?”於夫罗闻言连忙询问道。
“雒阳的汉室朝廷,可从来不是铁板一块……”羌渠淡淡的说道,就直接起身离去了。曾经设计张修之时,他就非常仔细的研究过汉室朝廷的情况,所以对于这种情况,他反而比於夫罗更容易看透。
看着羌渠的背影,於夫罗若有所思,随后不久,他就下令让诸郡做好防御准备,同时严禁随意出兵。虽然看起来李义的目标并不是自己,但谁知道李义会不会突然玩偷袭?毕竟他在平定黄巾之乱时候的那些传说,可是早就传遍了天下。
雒阳。
“什么?!”当刘宏听到李义准备和胡人决战的消息后,顿时惊得站了起来。
“胡闹!如今并州大旱刚过,哪里来的粮草进攻胡人?!”张让闻言顿时跳出来大声说道。
“想来,无双侯是想用这种举动证明自己的忠心吧?虽然无双侯乃是我大汉屈指可数的名将,但毕竟只有岁而已。”一旁的袁隗幽幽的说道。
“陛下,必须立刻阻止无双侯的行动,如今并州的情况已经陷入了僵持的阶段,这其实就是最好的情况。只需要继续僵持下去,待到冀州、青州、豫州乃至凉州任意地方的叛乱平定,就可以派遣多出来的部队去支援其他地区。”大将军何进高声说道。
“但战事以起,算算时间,恐怕此时无双侯早就已经打到美稷了。而且这种情况下,想要退兵又谈何容易?”太尉邓盛闻言沉声说道。
“那依邓太尉的意思……”刘宏闻言连忙问道。
“臣以为,一方面自然应该派人要求无双侯停止进攻,毕竟并州那边的情况实在不宜发动大规模的战事。而且据臣所知,无双侯的新军还在募集之中,各郡根本没有太多的兵力可以使用。”邓盛闻言飞快的说道,“另一方面,应当立刻支援粮草军需于并州!如今整个并州大旱刚过,无双侯这边缺粮,胡人应该更缺。如果有了支援的粮草军需,无双侯不但能够尽快训练出能战的部队,甚至可以对胡人进行小规模的骚扰……”
闻言,刘宏沉吟着,随后转头看向张让、何进两人。
“臣以为,邓太尉所言有理,不过却不宜支援太多,万一无双侯年轻气盛……”张让犹豫了一下说道。虽然他不希望朝廷支援李义,但李义突然玩了这么一出,却让朝廷不得不支援。因为,并州不能丢,一旦丢了,后果不堪设想。
“臣附议,并州不能丢,一旦丢了,必定会危及冀州和幽州,甚至如若那胡人从并州穿过沙漠直达北地与凉州羌人联合……”何进沉声说道。
“陛下,臣以为,除了粮草军需之外,还应该派遣一名德高望重之人辅佐无双侯。”袁隗见状再次说道。虽然说他心中对于李义的这次行动有些猜测,但他也确实担心李义是真的冲动行事。
“哦?那袁司徒以为,何人可以胜任?”刘宏闻言急问道。他现在已经开始后悔之前听信众人之言,给了李义太大的权利了。而如今,想要收回,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臣推荐尚书卢植卢子干,昔日无双侯岁卢尚书一同平定冀州黄巾,对其非常的恭敬。而且卢尚书生性稳重,深悉兵家之道……”袁隗飞快的说道。
“卢植啊……好,就让他去并州!嗯……就让他担任使匈奴中郎将吧!”刘宏想了想说道。8)
0212:风雨欲来(元旦快乐,顺便要要各种票)()
9月初,一个消息传到了雒阳,终于让整天阴着脸的灵帝刘宏再次露出了笑容。
“好!好个鲍明洪!好啊!实在是好!”刘宏兴奋的赞叹道,一连喊了数个好字。不过这也不能怪刘宏如此激动,毕竟如今天下各地都在叛乱,虽然并州雷声大雨点小,青州更是被曹操、刘备率领的部队不断蚕食着领地,但终究,都没有传来得胜的消息。
而如今,鲍鸿作为最不被刘宏看好的人竟然率先平定了豫州的葛陂黄巾余孽,虽然葛陂黄巾是诸多叛乱势力之中最弱小的,但,毕竟是成功剿灭了当地的叛乱势力!胜利!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如今刘宏最想要看到的!他已经受够了这段时间以来的各种僵持、战败的战报了。
“陛下,臣以为,应该好好赏赐鲍郡守!”张让闻言开口笑道。他笑得是那么开心,毕竟鲍鸿是他的人,如今最先平定地方,如何不让他开心?而且……鲍鸿给他的,可不单单只有胜利的消息而已。
“嗯,张常侍所言有理,那依卿之见,应该如何封赏呢?”灵帝刘宏闻言笑着点了点头道。
而一旁,袁隗、何进等人也同样看着张让,表情虽然笑呵呵的,但心中却不是那么的舒服。因为他们已经隐隐猜到张让准备干什么,但他们却没有什么办法阻止。
果然,就在众人的注视下,张让缓缓开口笑道,“依臣之见,不如任命鲍郡守为右扶风如何?如今张将军正准备率军进攻凉州,但三辅显然还是需要有人去镇守的。毕竟那汉中米贼虽然只是乌合之众,但如果出兵劫掠三辅,却也足以让人头痛。”
顿了顿,张然转头看向袁隗以及何进两人笑道,“而且既然汝南郡的叛乱已经平息,不若直接让鲍郡守率领平定叛乱的胜利之师前往三辅,也好振奋一下士气。”
“哼!真是有缝就钻!”袁隗和何进等人闻言心中冷哼着,只是虽然心中不满,但他们却也无可奈何,因为他们都知道刘宏面对张让的这个提议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嗯,张卿所言有理,既然如此,就任命鲍鸿为右扶风,至于汝南郡守,就再选一人去担任吧。”刘宏抚须笑道。
闻言,张让连忙又推荐了一人,而心情大好的刘宏闻之,却是连问都懒得问袁隗与何进,直接就答应了下来。不得不说,作为一个皇帝,刘宏有些时候似乎太过于情绪化了,只要能够让他开心,什么都好说。嗯……除了钱之外。
某处酒楼之中。
“子远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吗?”袁绍看着许攸,表情中透露着一丝不舍。
“唉,本初莫要再劝了,如今天下大乱,朝廷众人不寻思如何尽快平叛,却天天还在勾心斗角,宦官如此,外戚如此,士大夫们亦然。那张温败于凉州叛军之手,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等昏庸腐朽的地方,攸可是再也呆不下去了!”许攸看着袁绍摇头说道。他的语气很是平淡,但却充满了坚定。
“真的决定了?”袁绍依然不死心的问道,“孟德如今在青州担任济南相,想要回到朝中,却不知得等到什么时候。而如今子远你也要离开,唉……果真如同那李子康所言,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吗?”
“哈哈,天下当然没有不散的宴席,毕竟志向高远者,又怎么可能一直踏步不前呢?”许攸闻言大笑道,“不过本初莫要难过,想来,总有那么一天你我还会有相聚之日的~”
闻言,袁绍摇了摇头,他知道,许攸不过只是在安慰他罢了。因为以他对许攸的了解,如果不是因为彻底对朝廷失望,根本不可能会选择离开的。而既然走了,他就觉得不会再回头,是的,许攸就是这么高傲的人。
他不愿意像袁绍那般忍辱负重,也不愿意侍奉自己看不惯的人,所以,他一直呆在雒阳,虽然有无数人试图征召他,但许攸对他们全都不屑一顾。甚至于在整个雒阳,他的好友也并不多,因为他只和他看得上的人做朋友,比如袁绍,比如曹操……
见状,许攸顿时大笑道,“本初如若不信,我们可以赌上一赌,攸相信,用不了几年,你就会受够了那个屠猪之辈,主动请求下放到地方的~到时候,攸自然会来寻你。”
“好你个子远,这话要是让大将军听到,你可就哪里都别想去了~”袁绍闻言顿时笑骂道。
“哼!就算他就在这里,攸又有何惧哉?”许攸高傲的言道。
对此,袁绍除了苦笑摇头之外,还能说什么呢?
并州。
9月乃是秋收之际,不过显然对于刚刚经历了旱灾和蝗灾的并州来说,这个秋季可是一丝欢笑都没有。哪怕李义通过生吃蝗虫而让蝗灾的危害降到了能够做到的最低,但干旱,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事情。
毕竟,哪怕是后世那种等级的文明社会,许多地方也依然饱受着旱灾之苦,更别说如今这个时代了。或许,唯一能够让人稍微苦中作乐的,就是比起胡人那边近乎于颗粒无收,最少在太原等郡,还是多多少少收上来一些。
只是苦中作乐,那显然只属于地方的百姓们,对于李义来说,这段时间可是非常苦恼,原因无他,蔡邕、张芝等人来了。
“子康你怎么能够如此胡来?!难道你不知道如今并州的情况吗?!就算只是做做样子,也不应该闹出如此大的动静啊!万一朝廷怪罪下来,又该如何是好啊……”蔡邕一看到李义的面就开始数落起来。而在一旁,张芝、王允不断附和着。
而对此,李义只是乖乖的站在蔡邕的面前低垂着脑袋,一副虚心听教的模样。好半响,可能是累了吧,蔡邕终于放过了李义,直接留下一句“不准乱来,”就和张芝两人返回曼柏去了。
“子康莫要觉得伯喈公唠叨,你可知道当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等可是被吓成什么样子?”王允待蔡邕两人离开之后,开口劝说着。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只不过一直不行动的话,担心朝廷那边会有些……子师你也知道,昔日子干公和义真公是怎么被罢免下狱的。更何况,那前来检视的宋常侍又死于那胡人之手,如果不做下样子,实在不好交代啊。”李义摊着手一脸无辜的解释道。
闻言,王允顿时忍不住白了李义一眼,以他的智慧,又如何猜不到李义真正的目的呢?甚至于那宋典到底是死在谁的手里,他们也基本可以确信。只不过,一方面没有证据,另一方面死的毕竟是宋典……
不管是蔡邕还是王允,对于宦官那绝对是深恶痛绝,虽然不赞同李义如此鲁莽行事,但人既然杀了,那他们也只有拍手称快,同时琢磨主意帮李义完善这些事情。只是却没有想到那朝廷的使者竟然被李义三言两语给吓回去了,这让他们在无语的同时,却也很是庆幸。
“既然如此,那我就回太原了,不过子康你可要注意,别把那於夫罗逼得太紧了。”王允摇了摇头提醒道。
“放心,我打猎了这么多年,如果不知道只有饿肚子的野兽才是最可怕的?”李义笑着宽慰道,不过话锋一转,又冷笑着说道,“不过如果那於夫罗真的敢主动进攻,那我自然会告诉他,有我李义在,他们胡人唯一的命运就是老老实实的为奴为婢苟且偷生!”
“你啊!”王允闻言再次无奈的摇着头,不过却也说不出什么劝说的话来,毕竟李义的战绩摆在那边,就算说大话,王允也没办法认为他是在逞强。而且算算时间,恐怕朝廷的支援也快要到了。
是的,王允也绝对朝廷会派出支援,虽然他并不知道之前李义请求支援粮草,遭到朝廷拒绝的具体原因,但多少却也猜出来一些,毕竟除了那些该死的宦官之外,也不可能有其他原因了。
但如今,李义摆出一副要和匈奴人决一死战的架势,哪怕朝廷明知道是假的,也不得不奉上粮草军需甚至还有援兵。毕竟,如今并州能够依旧占据并州最繁华的六郡,凭借的可不是什么兵多将广,而是李义的声威。如果换一个人,恐怕早在干旱之前,於夫罗就已经率军杀向太原了吧?
数天之后,支援并州的军需粮草在河内郡集结完毕的消息,就已经传到了曼柏。“传令给太原、上党两郡,让他们派出部队保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