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变-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按察使在清代是一省分管刑狱、考核吏治和分管武装力量的官吏,也称臬司、西司,在巡抚之下,和俗称藩司、东司掌管一省民政财政的布政使差不多是一个级别。只不过,布政使是从二品,按察使是正三品。

    这个周馥虽然在后世很少被人提及,可在租界里恶补过清朝历史的秦川可是知道这个周馥。

    周馥,字玉山,号兰溪,安徽人。早年因多次应试未中,遂投笔从戎,在李鸿章的淮军中办文案,深得李鸿章赏识。

    自李鸿章创建淮军以来,周馥三十多年一直跟随在李鸿章身边,诸多赞画,深受倚重,不仅李鸿章创建北洋海军时周馥多为筹划,大清第一所武备学堂,也就是天津武备学堂也是由他一手初创组建。此外,周馥在天津电报局、开平煤矿的创办中也大有作为,官职也由候补县一路升迁,做过天津海关道、天津兵备道,到现在已是三品大员。可以说,这个周馥,现在已经是李鸿章在直隶推动洋务的实际操盘手。

    至于这个盛宣怀,更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在后世名气也要比周馥大得多。

    盛宣怀,江苏人,字杏荪,号补楼,秀才出身。盛宣怀的父亲盛康早年为官,与李鸿章交厚。同治九年,盛宣怀被李鸿章招入幕府,很为李鸿章赏识,第二年就升迁至知府衔。后世给盛宣怀加冠的名头极多,有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政治家、企业家、慈善家、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等等。

    也难怪盛宣怀在后世名头响亮,盛宣怀也确有不凡之处,他一生中创造了十一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间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第一家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招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也就是现在的**;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也就是现在的天津大学;此外,还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

    李鸿章称赞盛宣怀是“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可以说,中国近代第一阶段中创建起来的主要现代西式工矿交通运输和金融企业,大半都是通过盛宣怀之手建立。

    盛宣怀还有一件事情鲜为人知,他自己也从不谈起,那就是号称红顶商人、操纵江浙商业,依仗两江总督左宗棠,同有李鸿章做靠山的盛宣怀争权、争势、争财十多年的江南巨富胡雪岩,最后就是着了盛宣怀的套,一败涂地退出商场政坛。

    周馥、盛宣怀这两位,现在都是不仅在直隶,就是在整个大清,也都是威名赫赫的人物。

    醒悟过来的秦川,正犹豫着自己是不是也要给周馥跪下,周馥早已起身一边拉着李明方起身,一边笑着止住犹豫的秦川。

    “你们都不要如此,老夫和盛大人今日都没穿官服,又是微服而来,再说又是私人的事情,万万不可行此大礼,平礼也就罢了。来、来,你们快都坐下。”

    周馥一说,秦川早就顺势坐下,可李明方却是被周馥硬安在沙发上坐定。

    见秦川和李明方都还有些局促,盛宣怀笑嘻嘻地问秦川:“听李先生说起秦掌柜的字,我也就称呼鸣鸿吧。”

    秦川一脸谦恭之色,连连点头答应。

    盛宣怀好奇地问:“鸣鸿,你方才既要答应从日本人那里购进坯布,又说还要全数从周大人的新华织厂购进坯布,这一下午我也听明白了,你现在这染厂的规模,一月最多也就能染一万三四千匹的坯布。可你如果两家的坯布都要购进,那就是每月你要购进二万六七千匹的坯布,这些坯布你会有一半无法在当月染车色布,都会堆在仓库里。这样几个月下来,你的仓库就是再大,资金再多,恐怕也会无处可放,无钱可用。”

    “这件事要依我看,要么你就只从日本人的东亚染厂购进坯布,近藤这是摆明了就要用银子收买你,好让你保证不扩大产能,给他一条生路;另一种,不外就是你不为所动,坚持从周大人的新华织厂购进坯布,然后你和周大人同时扩大产能,最终把日本人的东亚染厂挤垮。可按你所谓,我可就有些搞不清楚了。”

    秦川正怕方才自己要跪又不跪的样子太过做作,被周馥和盛宣怀这个人精看破,心里正担着心,见盛宣怀问起这事,终于找到遮掩的去处,忙拱了拱手算是给周馥和盛宣怀施礼,然后才解释起来。

    “周大人、盛大人,是这样。”

    “日本人这是摆明了要给咱送钱,俗话说官不打送礼的,既然人家送来,咱就得收下。”

    李明方急着道:“可周大人这新华织厂。。。。。。”

    秦川苦笑着对李明方道:“老李,两位大人这茶都凉了,快些重新沏壶新的来。”

    有周馥和盛宣怀在场,李明方不好再说什么,只是一边起身一边用眼神在提醒秦川,不要拂了周馥的颜面。

    ;

第五十六章 意外之财() 
秦川接着对周馥和盛宣怀解释着:“日本人送钱,就是让我的震旦染厂只进他们日本坯布,不进新华织厂咱们大清自己人的坯布,说到底还是要挤垮包括周大人的新华织厂在内的咱们天津卫本土的这两家厂子,若真要是那样,你们这两家厂子垮了,日本人最后一定还会提高坯布价格,甚至还可能断了我的坯布来源,最后把我这震旦染厂也搞垮,那咱们可就都着了日本人的道了。”

    “所以日本人送钱咱收下是收下,但是却不能停了从天津咱们自己人这两家织厂购进坯布。”

    见周馥一脸疑惑地还要说话,秦川抢着说道:“两位大人放心,日本人的坯布我该进还是要进,只不过我不会把他们的坯布压在我的仓库里,我会。。。。。。”

    本来一脸疑惑的盛宣怀在秦川说到这里时,猛然又惊又喜地双手一拍,脱口赞道:“好!高明!”

    盛宣怀一脸喜色地向前探出身来,喜滋滋地问秦川。

    “鸣鸿,你的意思是不是要转手把这些日本坯布再卖出去?”

    盛宣怀这一说,周馥也明白过来,不由脸上挂满笑意。

    秦川笑着道:“盛大人高明,鸣鸿就是这个意思。日本人一匹坯布便宜我三块,我就把他的坯布拉到直隶各县,便宜一块送货上门再卖给当地的布商,刨出运费,我还有赚头,我这每年还净赚差不多十多万块鹰洋,两位大人,你们说,这么一大笔意外之财,咱们能不要吗?”

    “要,怎么会不要。”

    周馥和盛宣怀二人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随后三人一同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去沏茶,可李明方却一直在竖着耳朵听着楼上三人的谈话,听到最后,李明方也乐得咧着嘴笑的合不拢。见楼上气氛融洽,李明方吩咐完秦氏倒水沏茶后,又急忙上楼坐到秦川身边。

    周馥笑意融融地问秦川:“鸣鸿,按你如此说,你答应日本人不扩大产能,目的就是不把日本人逼急了,让日本人不至于铤而走险,最后和咱们闹个两败俱伤对吧?”

    “对、对,大人英明,鸣鸿就是此意。”

    “你想,如果近藤的色布卖不成了,那他还不在坯布上面往死了挤兑你们那两个厂子,日本人的坯布都是在日本国内生产的,坯布出口换汇日本政府是有补贴的,所以近藤的坯布实际成本要比你们两个厂子低得多,他真要孤注一掷,那还真是个麻烦。”

    对于日本国内纺织厂生产的坯布出口有补贴这件事,周馥和盛宣怀两人还是第一次听说,对于为什么日本政府会白给商家银子,两人初时还不是很明白,不过这两个人能身居高位,自然都是聪明之极的人,经过秦川略一解说,立刻都恍然大悟,免不了又让两人感慨唏嘘了好一会,不过很快两人的眼光又都暗淡下来。

    秦川心里清楚,这是两人一定能够想到,日本人这种做法的好处,而在大清,这绝对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只是这两个人都是人精,不要说在他这个布衣白丁面前不会表露出了,就是在其它一般场合下,两个人也都不会流落出什么。

    盛宣怀伸手入怀,掏出一个精致的小银河,打开看时,原来银盒里面竟然装着十根香烟和几根火柴。盛宣怀拿出一根香烟叼在嘴上,不等他取火柴,“嗤”的一声,秦川早已燃起一根火柴伸手过去给盛宣怀点燃香烟。顺手,秦川自己也从茶几下拿出一根香烟,向周馥告了个罪,然后自己点燃。

    秦川的举动,让周馥不仅微微额首,盛宣怀的眼里也满是赞赏神色。

    周馥转开话题:“鸣鸿,你这护厂队办得有声有色,看着精气神,比之咱们北洋的淮军也丝毫不逊色,不知你办这护厂队为了什么。”

    周馥这一问,让秦川心里不由一阵紧张。

    秦川心道:“老子办这护厂队,说到底是为了给老子自己日后所想早些准备一个班底,可这话怎么能在这两个大清高官面前吐露。”

    好在秦川早有准备,不假思索地就道:“回周大人话,鸣鸿能在这么短时间里把这震旦染厂办成如此模样,除了在国外有许多化工方面的专利,还全靠鸣鸿在印染这一行里有诸多绝活,震旦牌色布如今走红,日久恐被人所谋,为保这些绝活,总要做些防范才好,这是其一;其二,鸣鸿在国外时,对军事亦很感兴趣,也跟着一个退役德意志陆军军官学习过军事,本想成为一个军人,可如今回国从商,愿望难成,心中不忍弃置所学,办起这护厂队,也算心中稍安。”

    说到这,秦川不由心中一动,又把今日在利顺德饭店和汉纳根比试飞镖好,双方约定在李鸿章校阅北洋武备学堂时比试射击的事情说了。

    秦川叹息一声忿忿地说道:“不要说鸣鸿敢保证不会在射击上输给他一个退役教官,就是在训练士卒弁佐方面,鸣鸿也不敢过谦,若是我的护厂队能有枪支,我到真想那一日带着我的护厂队和这些洋教官训练的学生们比个高低。”

    秦川的话不由让周馥和盛宣怀感到诧异,他们万没想到秦川这个年轻经商奇才,竟然还会对军旅之事如此看重,两人对望一眼都没说话。

    盛宣怀问秦川:“鸣鸿,咱们说说你那些专利的事情。”

    秦川能感觉的到,盛宣怀这个李鸿章推行洋务的得力干将对于他的专利很感兴趣,或者说他比别人对这些东西更感兴趣。

    秦川又详细地把他的专利项目,包括每一项专利生产的东西的功用,甚至都在哪一国进行注册,以及他和巴斯夫的约定等等都和盛宣怀、周馥一一说了。

    秦川的讲述让盛宣怀和周馥大感惊讶,盛宣怀忍不住询问秦川,为什么不在国内自己生产这些东西,那样岂不是会更赚钱?

    秦川遗憾地摇摇头道:“鸣鸿本也有此想法,可回到国内后,才发现我大清虽然推行洋务多年,可近代工业依然薄弱万分,相关人才更是少得可怜,不要说那些化工产品无法生产,就是那白炽灯,即便在国内生产,也不会有多少销路,想想实在是可惜了。”

    周馥和盛宣怀虽然也甚为可惜,可细想一想,也确如秦川所说,这些东西虽好,可要么在国内无法生产,要么就是在国内没有市场,两人不由也频频摇头惋惜不已。

    周馥叹息一声道:“鸣鸿精于洋务,对洋人的奇技也甚为精熟,不如先捐个官职,我和盛大人再替你在中堂大人那里引荐,你也出来为中堂大人做些事情,总不至于埋没了鸣鸿之才,你看如何?”

    今天真是吉星高照,这半日内已有两拨人要自己捐官,秦川心下暗乐不已。

    不过,秦川转念又一想,又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

第五十七章 又一宗大财() 
不过,秦川转念一想,又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这周馥和盛宣怀今天来他染厂的目的,绝不会就是他们说的前来致谢那样简单,恐怕这两人也是为了这精盐厂。办盐厂的事情,吴调卿和李经方既然知晓,难保这周馥和盛宣怀就不知道,这件事已经让吴调卿和李经方占了天大的便宜,决不能再让这周馥和盛宣怀两人从自己兜里再抢钱了。

    真要如此,倒还真得先拉大旗作虎皮,让这两人知难而退。索性就把吴调卿和李经方的事情露出来。

    秦川想到这,淡然对周馥说道:“谢周大人关爱,实不相瞒,中午我在利顺德见了吴调卿和中堂大人的大公子,他们是和在下商议入股盐厂的事情,他们每人入股四十万,各占半成股份,他们已经答应给鸣鸿捐个候补官职。”

    一听说吴调卿和李经方已经入股盐厂,周馥和盛宣怀两人就不由一愣,对视一眼后都有些神情黯然。吴调卿倒也算不得什么,可这李经方入股,那可就不是什么小事情了,其中的关节他们两人都能想的明白,日后别的什么人再想打这盐厂的注意可就难了。

    虽然盐厂的事情不能再打主意,可今天也不是白来,秦川有这么多好东西,交给洋人那就都是大把的金子银子,可他们就只能干瞅着,这让两人怎能甘心。

    盛宣怀还有些不死心,思衬了一会问秦川:“鸣鸿,你方才所说,虽有道理,可也不尽然,比如你这钢笔的专利,咱们就可以生产,当然,许多设备还是要从国外购进。可如果你把这专利放在自己手里,洋人无法生产,只有咱们能生产,咱的东西比洋人的要好用,洋人怎么会不来买咱这钢笔?钢笔在咱大清虽然没有人会用,可洋人要用啊?他要用,那他就得买咱的啊?”

    盛宣怀这一说,让秦川也不由眼前一亮,盛宣怀这话倒还真是提醒了他。

    钢笔这东西,虽然早在十九世纪初就出现了,可这个时候钢笔的墨水都还不能自由流动,必须要压一下墨水才可以流动,写一会字后还得再压,否则墨水就流不出来,这样写起来非常不方便。直到六年前,美国人沃特曼才发明了毛细管供墨水的方法,才勉强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这种钢笔在书写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