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的了。
死的那两个是七个人中的老大、老二,老三姓赵,老四姓吴,老五就是那个女娃,姓田,老六姓刘,老七也姓刘。都没正经名字,平日里大家只按排行称呼。五个人都管柱子叫二哥,管庞有计叫大哥。
按照庞有计的意思,应该坚决把五人赶走,而且越快越好。
他告诉柱子,如果多管了五张嘴,不要说存钱,大家可能都要去喝西北风。柱子则无可无不可。他只劝大哥他们先小住几天,好让他们恢复下身体,也有时间去找落脚的地方。
但很快,柱子和庞有计都改变了主意。
第三十一回 我们兄弟娃娃多()
五个人的到来,首先让柱子的生活舒服了很多。
老五把庙里庙外收拾得干净整洁,连饭也不用柱子做了,回来还有热水抹脸。
其余的几个每天跟着柱子上街找活。
偏偏那周得禄又是个善人,他可怜这些孩子,粮店的苦力竟不再请别人,就让他们五人包了。
吃饭的人虽多了,却不见打饥荒,反而更加有余了。
庞有计的口袋鼓了,就不再啰嗦要赶人,只是时常抱怨,住的地方太紧张。
柱子不愿意大哥不快,他早已有了主意。
小庙旁边不远的那片竹林,他已经惦记很久了。他要在那里盖自己的房子。
他努力着。
他时常带着几个兄弟去打猎。老三善于做买卖,能把猎物换成钱。老四本来就会硝皮子,他又教了教,就又添了项营生。老五手真巧,那些不好卖的兽皮,她缝缝补补就成了帽子、鞋子、甚至衣服,也能卖钱了,还能卖不错的价钱。老六、老七,年纪虽小点,但从不偷懒。柱子对这样的生活很满意。
过年了,城里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有时还有烟花。
庞有计很高兴,竟然多掏了些钱出来,买菜买酒,也买了点小炮。
七个人团团坐在小庙前,竹桌上摆满饭菜,篝火上烤着野味,烟熏火燎处,竹杯往来,笑声盈盈。又伴着烟熏的咳嗽,火燎的眼泪。
柱子还是第一次这样喝白酒,觉得辣辣的并不太好喝,没喝多少就有点晕。但他看见大哥兴致很高,就努力地陪着。
喝着喝着,老三突然哭了,他哽咽着说:“自从逃难以来,就没有过过像这样的日子。这段时间,跟着二哥才又有了家的感觉他觉得温暖,觉得生活又有了希望”。
他举着杯子站起来冲着柱子说:“你以后不是二哥,你是我们的大哥。”
另外四个也都站起来喊:“对!是我们的大哥。”
柱子笑骂,“喝傻了”,他指着庞有计说,“大哥在这。”
庞有计讪笑:“不关我事,不关我事。”
柱子有点多,便说:“不如我们一块结拜了。”说完便带头向庞有计拜去。
老三想要说话,却被五妹拽拽了衣袖,便不再开腔。
于是大家一块拜大哥。
庞有计又高兴了,便又撮土为香,饮血为盟。柱子提议以年龄论大小,大家却不干,公推柱子为二哥。
喝了酒的柱子,话有点多,看见老五就又想起了秋荷,就对老五说:“二哥给你起个名字吧!”
老五高兴地拍手:“好啊,好啊!”
“就叫秋荷吧。”
大年初一,柱子带着兄弟们去给周老板拜年,得了些年钱,还得了些腊肉,大家都很欢喜。晚饭的时候柱子向大家表达了自己准备盖房的想法。
庞有计正要出声反对,却又忽然哑住了,因为,他有了主意。
大年初二,柱子开始带着兄弟们建房。竹林旁的那块空地很大,可以盖很多房子,地面又平整,土质也好,承载力也强。小时候,柱子曾看父亲盖过房子,似乎也不怎么难,主要是夯地、打地基比较麻烦。但现在人多,这些就都不成问题了。
夯锤,他已经选好了。小庙不远处有个小村旁,有个废弃的大磨盘,估计少说二三百斤重,正好用来夯地。还有一个大青石轱辘,可以用来碾压地面。
他带着兄弟们用竹子为杆,一天功夫,他们就把地面夯得严严实实的。
夯地是个辛苦的活,又讲究配合。老四的爸爸曾当过纤夫,所以老四会唱川江子。他就唱:“兄弟伙哦!沉下腰哦!绷紧腿哦!往上举哦!举过头哦!往下夯哦!
柱子拉过纤,听过别人唱,就跟着大声地应:“嗨吼。”其他人也跟着应“嗨吼。”
歌声中,肩膀上的竹竿竟似乎轻了很多。汗水洒落在黄土,歌声飘散在竹林。
秋荷笑盈盈地站在旁边,盯着老四看。当大家停顿的时候,她赶紧递上那清凉的毛巾。
大年初二,他们开始挖沟填石。码头旁边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石头,他们用箩筐去背。老三帮老四改了改川江子的歌词:
领咳呀呀咳咳,合咳咳
领咳呀呀咳咳,合咳咳
我们兄弟合咳咳
娃儿多哦合咳咳
常遭白眼合咳咳
人欺凌啊合咳咳
跟起二哥合咳咳
盖大房喽合咳咳
我们娃娃合咳咳
要自强哦合咳咳
青山青嘞白云白呦合咳咳
长江后浪推前浪哦合咳咳
烈日下头撒汗多哦合咳咳
美好生活靠二哥哦合咳咳……
日上三竿,长江边上,太阳毒辣,汗如雨下,但歌声却带来些许清凉。秋荷抱着一坛子水,一个破碗,跟着他们,又不时地给柱子和老四喂水。
老三就不乐意了:“哎哎,秋荷,你咋子光给二哥、四弟喂水哎。二哥就算了,我不敢比。未必你四哥是哥,你三哥就不是了啊。”
秋红红了脸,却赶紧倒了水递给老三:“小心呛死你!”
大家都笑,柱子闷着头乐。
他发现了人多的好处,就又想起了《增广贤文》里的一句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上最难得者兄弟。”
傍晚的时候,用来做地基、埋墙角的四处深沟,都挖好了。他们将买来的四根直木分立四角,用青石填沟。
大年初三,开始拌泥。先取优质黄泥,打碎。又将稻草、头发剁碎拌匀,接着灌入糯米汤,接着带着兄妹五人边踩泥边唱歌,感觉泥巴粘稠的时候,开始灌泥,边灌边夯。大家又打起了泥巴仗,秋荷慌慌张张地摔倒在泥巴里,成了“泥荷”,大家都笑得弯了腰。
正月十五的时候,他们的房子已经初具雏形。大家干得很辛苦,但玩的也很开心。
只有庞有计不曾参合这劳作的快乐,但他也曾不出门,只待在旁边看,又不时四处张望,似乎在着什么人的到来。
第三十二回 黑水河畔黑衣人()
柱子他们住的这地方属于黑水县,黑水有个很大的帮派叫青帮,帮主叫魏友师,今年50多岁,人称魏老太爷。
小庙和这片竹林虽然看起来没人管,但这一带却是魏老太爷的势力范围。在这一带,江湖人讨饭吃,都要先拜码头。否则小打小闹可能不会引来麻烦,一旦动静大了,无疑找死。
你在这竹林露宿他不会管你,你在这里盖房,那不是在他的地盘找事吗?据说,这青帮的兄弟成千上万,不管这地他有没有地契,在他的势力范围内盖房,就要先交钱,而且以后月月都要缴。当然,事先还必须征得青帮的同意,要青帮的大爷们看得起你才行。
这片竹林是魏老太爷手下李大锤李大爷管着。这李大锤也是外乡人,和魏友师本来并不认识。只因他来城里讨生活,在县城的门楼一带冲撞了魏友师的门人,和魏友师动起了手。
魏友师打掉了李大锤一个门牙,却怜惜他有一身武艺,竟将他收为弟子。
从此李大锤就发了家。这个故事在这一带广为流传。
不过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那魏老太爷很少在江湖露面,只在家享清福。
庞有计有个哥哥曾经在道上混过,所以他非常清楚这些。他本来想阻止柱子的,可他又想,魏友师怜惜李大锤有才,成就了李大锤。李大锤会不会怜惜柱子有才,成就了他们兄弟呢?
正月十六,柱子带着老六去周老板处开工,留下老三等人修房。临走时,庞有计嘱咐他,没事就回家。
一连三天如此。
正月十八的黄昏,柱子和老六刚回到小庙,就听见竹林那边传来老三几个的哭声。
他们飞奔过去,却看见三个黑衣大汉正围着老三、老四、老七拳打脚踢。
老三他们抱着脑袋,边躲边哭。
柱子只觉得太阳穴嗡嗡作响,喉咙处像哽了什么东西,他飞奔上前一个窝心脚踹翻一个,一拳打在一个汉子的脸上,同时左腿蹬住地,右腿侧后旋转身子飞起,两腿重重地砸在另一个汉子腰上,汉子身上传来“咔嚓”的响声。
老三、老四、老六、老七激动了起来,他们有的拿土坯、有的那木棒,也去打。秋荷也不哭了,她也抓起一个竹凳去打。
一瞬间,只激起尘土漫天。
“住手!”庞有计从竹林暗处走了出来。
柱子看见是大哥,就跟着喊:“住手!”又喊“大哥!”
“你们是魏老太爷手下的兄弟?”
庞有计问那三个大汉。
三个大汉却爬不起身,只躺在地上乱叫,有一个挣扎着应了声,“是。”
庞有计有些郁闷,就叫:“老二,你和老三给看看,打成什么样啦?”
秋荷一边抹眼泪,一边拿来一根火把。柱子一看,踢在肚子上那个还好。没见啥伤。打在脸上的那个,也还好,掉了几颗牙,满脸是血,脸肿了。只是砸在腰上那个,不太好,不但满脸是血,还直喊腰断了。
秋荷红着眼骂道:“活该!”
秋荷告诉柱子:“这三个汉子来了有一阵子了。他们也没说啥,只听见骂骂咧咧,好像是说要把我们的房子拆了。还不停砸东西。三哥、四哥就去拦,他们就打,凶得狠……,也不知道为啥。”说完眼泪又下来了。
柱子就问大哥:“大哥,为啥啊?”
秋荷哭着说:“还问大哥,他知道到啥,人家一来,他就没了。”
庞有计不吭声,却掏了点钱叫秋荷去买了点药酒,又叫柱子给三个汉子搽药。
折腾一个多时辰,终于那两个好点的,爬起来了。
庞有计就抱了抱拳说:“误会、误会。请你们转告魏老爷子,我们兄弟都是光棍,一起嗨皮。从不与人结梁子,从来识相。迫于无奈,才来贵地跑滩,未拜码头,恕罪恕罪。兄弟打让手了。”
说着他又抱抱拳。
“短起说,如果你们觉得我们吃了欺头,要说聊斋、要打起发,也要依教嘛。只要依教,我们绝不拉稀。”
说完,他让两个人回去叫人。
那两个人一个捂脸,一个捂肚,消失在夜色中。
“大哥,你跟他们说啥,我咋听不懂啊。”
“老二,你打人怎么没个轻重?”
柱子听见大哥责备,就抠了抠头,讪笑着说:“我没怎么跟人打过架,出手掌握不好轻重。”
柱子看着大哥焦躁地在竹林前走来走去。
庞有计很矛盾,他很想跑,因为柱子把人打得太重了,他怕青帮不会轻易干休。但他又不愿意跑,他不知道柱子还能跟他多久,这次盖房他居然没问自己要钱买工具,说明这小子也有心眼啊,都会藏私房钱了。那几个弟妹,显然也不怎么把自己放在眼里。你听他们唱得那川江子,什么跟着二哥……。他决定要赌一次,如果能入了青帮,有个字有点地盘,那就不一样了。即使离了柱子,也能混个不错的生活。
火光下,庞有计的身影飘来飘去,柱子抠着脑袋盯着那影子发愣。
过了很久,竹林前面突然一排火把逶迤而来。柱子忙站起来,他有些紧张,便把盖房用的一把铁锤握在手里。老三等人也抄起家伙,围了过来。
“大哥,怎么办?”柱子问。却没听见有人回答,他回头张望,却没看见庞有计。
火光到了面前。
只见十多个大汉一色黑衣,衣服中间一色双排扣,黑裤黑鞋白袜。都没带家伙。
为首一个年轻人,长相斯文,但双手青筋暴露,骨骼粗大。他看了看柱子,抱了抱拳说:“你们也是袍哥人家?”
柱子没听懂,所以只抱抱拳,不说话。
那青年又说:“你们说要依教,要得。明天是太爷大寿,家师今天去府上了,也。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后天九点再见。”
柱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又喊:“大哥。”
只见庞有计从林子暗处又踱了出来,抱着拳:“未请教?”
那青年便也抱抱拳:“青帮张义,李大锤李爷的门徒。未请教?”
庞有计却不回答:“后日九时,此处恭候魏老太爷,定当落教,绝不放黄。你们还有个兄弟带回。得罪得罪。”
第三十三回 庞有计的计策()
送走了来人,庞有计喘了口气,在竹桌前坐下。
柱子结巴着走过来问:“大哥,倒地咋……咋回事?”
大家都围上来,庞有计不吭声只喝水。
秋荷不高兴:“大哥,你刚才跑哪去了?你见不对头,你就又跑了……”
秋荷看见柱子摆手,就不吭声了。庞有计不理秋荷,娓娓道出原因。
秋荷又急了:“你为什么不早说?那现在怎么办啊?”
柱子一听,才知道原来这地是有主人的。
他忙问:“大哥,哪咋办?要交多少?”
庞有计说:“现在还想这些,你把人家的人打成那样,不知道人家要怎样寻仇呢!”
柱子就慌了:“大哥,要不然我们跑吧!”
柱子话音一落,就见大家都散了,各自跑回庙里收拾东西去了。
庞有计摇头,他把柱子拉到一个僻静之处说:“我这有个计较……”
柱子听了却摇头。
“算了,既然人家这么厉害,我们还是跑吧。说不准的事嘛,万一人家不跟你比功夫,就人多打人少咋子办?你又说人家有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