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绞尽脑汁()
确定了林森的意思之后,独眼海盗首领内心已经在欢呼了,后边的队伍之中显然也有人明白了其中深意,原来不爽的窃窃私语,已经被兴奋的议论所取代,要不是还有林森他们在这,大概已经忍不住在高吼着“抢他娘”的这类的话了。
其实林森是对他们稍作了限制,让他们尽量避免劫掠新罗商船,更不能碰那些正儿八经的大唐商船,可给的好处却更足啊。
只要不是这些人被抢了,其他的像是倭国或者百济这类的,他们可劲去抢就是了,而且还有替他们扛了的意思,可以说是将他们的海盗行径半合法化了。
虽然面上肯定不会承认,但装作不知道是他们干的却是一定的,这样他们就不用面对林森手下正规军的清剿了。
他们背景再雄厚,也肯定没法像平安号那武装到牙齿,各种强悍的大杀器随便上,要不然大唐还不乱套了。
大杀器的管理远比想象中来的严格,林森那是有皇帝罩着才敢那么玩,吉祥号和如意号也没那么夸张了。
这些事实上的海盗们船只肯定也有些改装,但是威力增加的也有限,战力更多的还是体现在接舷战上,一帮子原本训练有素的老兵带领下的半职业化战士,对上一些也许有些战斗经验的普通船员,战斗的结果往往是一开始就注定好了的。
但是那毕竟是对上的普通商船,如果面对武装更加全面的官军,不论是战船上的劣势,还是战士之间的战力差距,都让他们没有任何胜算,更何况官军还有着绝对的人数优势呢。
海盗毕竟是海盗,不论他们背景如何,一旦他们有做大的可能,肯定就要面对官方的重点打击的,所以这种人员和实力差距是无法弥补的。
而有了林森的保证以后,他们就可以放开手脚去干活了,可以说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了,而以前最困扰他们的问题,其实就是随时都要警惕官军的追缴,尤其是腹背受敌的局面。
更大的利好消息在于林森透露出的最后一个意思,其实就是让他们多去那些国家沿岸,掠夺一些壮劳力回来准备作为矿奴使用。
至于这些被绑回来的家伙的去向,什么人在用他们,还有下场如何,显然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了,他们只要知道这会是一个好生意就行了。
相比和有准备的商船上那些性情同样彪悍的水手战斗,欺负那些沿岸的渔民,看上去好像更轻松一些,尤其是这样还能发挥他们的战阵优势。
而林森这么做当然也是有他的理由的,首先是很直接的削弱了周边那些国家的力量,虽然一开始看着可能并不是很明显,可架不住积少成多啊。
这些小伤口会不断的让这些国家流血,等到大唐真的和他们开战时,这些小伤口造成的效果可能就已经能够显现出来了。
比如一个空荡荡的海岸线方便登陆,又比如更少的商船减少了海战的阻力等等。
而且眼下的好处也是立竿见影的,比如更大的贸易逆差,让大唐从海贸中获取更大的利益,还有足够多的矿奴投放到倭国。
嗯,很明显,那些伪装成林森手下船队的皇帝心腹手下,目标就是寻找林森之前曾经和李世民提起过的石见银山。
对于眼下铜钱非常匮乏,恶钱屡禁不止的大唐来说,银子或许会是一种很好的替代品,即便不用作货币,那毕竟也是一笔极其可观的财富,对于仍然需要恢复和发展的大唐,还有大唐朝廷来说,逐步消化这笔财富都是很有好处的。
而他们的行事一直都在努力的保持低调,因为倭国当地要是知道了有这么一处银山在,不难想见他们会是何等的疯狂。
而眼下大唐还没到为了去别家抢东西就发动一场国战的地步呢,更何况还是跨越那么长的海路,去到一个遥远的异国。
为了尽可能的避免这种眼下还不必要的战斗,保守秘密就成了首选。相较于用当地人,不论是主动还是强迫,显然还是用些绑去的矿奴更容易保守秘密。
去百济他们那些未来必定会和大唐敌对的国家掠夺壮劳力回来,就成了一石二鸟的好方法。
送走了这些兴奋不已的海盗们,林森回去继续琢磨该带领自个手下们做点什么,才好把他们彻底收服过来,为自己所用,同时也要给那些船队提供一个掩护才是。
以后这个名义上属于自家的船队要是真的成了事,那产出量怕是不低啊,到时要是一直只运送那边产出的银块,即便是从兵营这边走,时间长了也难保不会被有心人给盯上啊。
兵营这边有自己的产出那就不一样了,运送银块的队伍完全可以混在其他队伍之中出去,肯定就没那么扎眼了不是。
让兵士们忙活起来更能保证他们的忠心,也不至于让他们感觉自个一直都是在给林森这个上官打白工,同时也让他们没那个心思去琢磨船队运送的到底是什么啊。
而那边船队顺利的放下了林家商队的人和货物后,按照原定计划途经新罗,然后就奔着倭国去了。
虽然他们并没有走过这条路线,不过队伍中有上次和裴世清一同出使过倭国的船员在,也有林森给的路线图,尽管还是不如海图来的直观,但是帮助他们找到石见银山所在的位置还是没有太大问题了。
沿路有经验丰富的船员在,倒是没有经历什么波折,而以他们的配置,那么多的船员战力那是相当的可观啊。
而在这片海域压根就没有什么盗匪能够威胁到他们,有威胁的都是林森之前叫过去的那帮自己人吗,所以一路顺利的跑到了倭国。
倒是寻找石见银山的位置多花费了一些时间,就是因为地方有点荒凉,才让这个产量极其丰厚的银山暂时无人知道啊。
最终他们还是成功找到了,船上还有好几个寻矿的专家,总能发挥一些作用的,大概还要加上一些运气吧。
而林森那边终于想到了合适的项目,正准备带着手下兵士开工干活。
第四百一十八章 军屯式官营()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嘛,既然登州这边依山傍海,这个资源其实是相当丰富的。
不过林森选择的肯定不能是卖海鲜,这东西卖的不要太多啊,但是基本还是限于沿海和周边这些地区。
在这些地方各种鱼获都算不得稀罕,价格自然也上不去。
这又不是后世有拖网渔船那类灭绝性捕捞工具,现在人们的捕获速度,完全能够被海洋自身给弥补回来,对海洋生态的整体影响还是非常有限的,甚至都不太会造成局部的减产。
嗯,合浦珍珠算是个例外。
可是以现有的运输效率以及保鲜手段,能够保证运送到远处的,也就只有各种干制品了,鱼干,或者咸鱼。
失了一个鲜字,对内地人来说,这些海鲜的吸引力,肯定就要下降许多。
现在又没有远洋捕捞,近海能够捕捞到的物种,也并没有特别新奇的。
再有运费在里面,成本可是高了许多。
而内地民众还有河鲜可以选择吗,所以总体而言海鲜受到的限制其实是很多的。
错非原本的时刺史那样含有政治作秀成分的做法,拉着整船整船的鱼干去长安卖,那还是有募捐的意义在里面呢,其他的海鲜想要打开内陆市场,并不是很容易的。
大概也就是鲍鱼,海参或者瑶柱这类名声在外的好货,才在内地有些市场,价格也并不像后世那么夸张。
主要是这些东西大都在海底,以现在的技术多半都是靠着人工,下潜到海底一个个的弄上来,有很大的危险性,效率也低得多,还需要有精细加工的过程,这个价格高一些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数量并不像后世那么稀少,所以价格也上不太去。
当然了这些东西放到独一味里也是挺不错的,不愁卖不上好价格。
可这样的东西需求量毕竟是相对少一些的,用来收服这千多号手下的心,发展成一项红红火火的事业,能让这边进进出出的客商不断的那种,显然就力有未逮了。
林森的目标,对准的是相反在海里非常常见的一些物事。
首先就是在后世已经发挥不出太多的补碘本领,更多的是单纯的作为一种食材,靠着口味夺得许多人喜爱的海带。
这东西在海边太常见了,算是渔民们饭桌上随处可见的一道菜,可放在没有碘盐的大唐这会来说,其实它那补碘的效果却更为重要些,说是药材也不为过了。
这时候可不缺“大脖子病”的患者呢。那么相应的只要做好了宣传工作,不论是作为药食同源的食补药材,还是单纯的蔬菜来说,它们应该都能够快速的推广出去。
至于运输的问题很简单,和处理海鱼类似,要不就做成海带干,要不就弄成海带咸菜呗。
以现今这匮乏的补碘手段,还有相对常见的碘缺乏患病人群来说,这玩意的需求量肯定小不到哪去。
还是持之以恒的需求,完全符合林森的设想了,做成一个大产业也没有任何问题。
与之情况相似的还有海苔,也就是紫菜这类的,除了前面两种做法,也可以按照后世的法子,做出调制口味的烤海苔干,当做相对贵一些的零食也是非常不错的吗。
最后却是最为重要的一种,那就是盐!
大唐这会的盐大部分还都是井盐和所谓的青盐,因为盐井的相对集中和运输的不便,有些地方吃盐依然是个大问题。
即便是粮食连年丰产的现在,醋布这种东西依然有着很大的市场。
要不是林森穿越到了长安城周边的话,这吃盐也会是个大问题的。
而那些精致的青盐价格很是不菲,用青盐刷牙这么奢侈的行为,也就只有那些个大家族的才能享受的到了。
因为大唐这会主要用的还是煎盐法,靠着这种土法子将一些盐碱水进行提纯,弄得好得到的就是所谓的青盐,那不知要多经历多少道工序的提纯才成。
普通的弄出来的就是简单的粗盐罢了,颜色那叫一个精彩,弄不好还会有很多杂质在里面,因为重金属超标这类的原因,吃死人也不是没有。
产量没有保障,造价还很高,再加上运输不便,盐井大都在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所以就造成了最为重要的盐的供应反而没有那么及时。边军还好一些,他们都有自己的盐井在,可是除去长安这种地方,普通的州县盐的供应就颇有点捉襟见肘的意思。
如此不难想见如果林森海盐晒制技术的设想成功了,压根就不用愁销量的问题,基本上是有多少就被拉走多少啊,场面之火爆是绝对可以预见的。而这种产业那是相当的稳定,只要有人肯定就需要吃盐吧,那么物美价廉的海盐相较那些看上去就粗制滥造的井盐肯定就更有优势啊,再加上登州这边的运输网络四通八达,相较于那些盐井来说,自然就能辐射到更大范围。
而原本最需要担心的制度问题,也就是通常以为的“盐铁专营”这事,放到林森这却并不是大问题,起码在前期在他在任期间,这个是很有保证的。
林森手里是有李世民的密旨在的,本就有便宜行事的权利,只要不是干的太出格,所有人都没法用这个来给他找茬了。
再一个其实和大唐这会的盐业政策有很大关系,大唐这会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一体专营,搞了一刀切,而是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分成了许多种不同的政策。
对前隋的制度有继承,也有创新。
征税制就不用说了,定额缴纳盐税的多一些,官营制则有民屯,也有军屯,自然是根据当地情况来的。
军队较多的边州,自然是用军屯官营的方式了,而民屯的盐田也属于官方,但是民众是有分成的。
而其中也有些地方特产比较受欢迎的,官方会直接用这些特产来替代官府的分成部分。
一些个产量较少的盐井,甚至可能采用无税制。
这些都是隋代以前曾经有过的措施,唐朝政府继承了下来。
而以盐代租制、租佃制,隋代以前未曾有过,是唐代的新制度。可以说是相当的灵活多变了。
林森这边因为靠着海,手底下还有这一千多号大头兵在,再用上晒盐的法子,这个产量肯定会是相当可观的,无税是绝对没可能的。
那样林森就不是收服手下了,扣上个邀买人心的帽子都没跑,典型的损公肥私啊。
所以官营还是一定的,只不过是类似民屯的军屯式官营而已。
也就是说他手下这些兵士是有分成的,这样想来足以让他们保持干劲了。
第四百一十九章 热火朝天()
说干就干,想的热血沸腾的林森,很干脆的就带着人开工了,最先开始弄的当然是……拌海带丝还有烤海苔啊。
对于一个吃货来说,自然是先把吃的弄出来再说别的。主要也是他来到大唐这么长时间了,都还没尝到这两样东西的美味呢。
到广州那边心思都不在这上面,天天都在头疼怎么处理和那些坐地户的关系,怎么维持彼此之间的局面,怎么权衡彼此的利益,哪还有心思琢磨这些啊。
一直都是和兵士们一起吃的大锅饭,说实话压根都不太清楚自己吃到嘴里的是什么。
而这次过来出任务,就感觉没有那么累了,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累,因为和当地官员还有那些坐地户打交道是很少的。
既然相看两相厌,还是少些接触吧,省的彼此都尴尬。
也就是商队过来的时候,他出面摆了个场,算是表明了商队和自家的关系,挣到一个入场券。
林家商队并没有触动这帮人的利益,也就是利用下登州这边的地利罢了,所以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平日里他只要维护好和手下这帮兵士的关系就是了,更不用担心哪天就要遇到类似造反的场面,直接就开始带着大帮手下跟人玩命,心理可不就轻松多了吗。
这又想到了以这些东西做突破口,算是给了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