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下的劣势。
原本,给事营的骑兵们使用的这些标枪长约三尺,全部用精钢制成,枪尖锋利,并装有倒钩,一旦扎入人体,想要取出极不容易,不过参加这场战斗的骑兵们,每位的背囊中都装有六柄没有尖头的标枪。
不过在高速行进中的骑兵们,顺势掷出的标枪冲击力,还是相当惊人的,除了他们本身的投掷之力外,还加上了马匹前进的冲力。
麦铁仗的这些重装步兵们,虽然也是个个身披重甲,却也抗不住这些没有头的标枪,只要被标枪击中,结果就是立刻没有战斗力的,捂着被击中地方,不停的抽猝着,顿时三千人的阵形,就乱了起来。
麦铁仗的这些重装步兵,虽然穿着精铁铠甲,但在威力如此强的标枪面前,却也是抵挡不住,加上他们根本对敌人的这种另类攻击毫无防备,因此在给事营第一波的标枪攻击之下,就己被伤了二、三成。
一时之间,广场上惨呼声,哭喊声连绵不断,麦铁仗的重装步兵,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原本整齐的阵型立刻大乱。
麦铁仗最先摆出的那个,半圆形的弧形阵型,瞬间便凹陷了下去,虽然他手下的军士们,也是并未胆怯退缩,但是当看到前面的人,一个个地都在不停的抽猝着,而后面的人却又未能马上补进空位来,阵型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松动。
于是他们立即把伤兵们给让出来,周围的士兵们,也是快速的把他们给抬走医治了,所以现在麦铁仗的三千人,己经只有两千四百人左右。
此时,在韩世谔的带领下,已经从两翼分开的给事营的骑兵,在绕了一个圆圈之后,又回到了重甲营的正面,开始再一次突袭,准备进行第二轮标枪投射。
“快!儿郎们!都给我举起盾格挡!”麦铁仗看见八百骑兵,又要进攻了,于是大喊道。
那些重甲士兵们,这时也都是立刻,举起了手中的盾牌,再次挡在自己面前,希望能保护住自己的安全…。
各位书友大大,您们的票票,发点给十月好吗?求推荐票、月票、那个、那个还有打赏,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的支持!谢谢!
(本章完)
第114章 成名之战三()
而在此刻,给事营的骑兵们,已经准备好了,就又开始冲刺起来,而他们手中的标枪也再度掷出。
“嗖、嗖、嗖、嗖!”
无数支标枪,密密麻麻地从半空中倾泻下来,直向麦铁仗的盾牌阵射去。
片刻之后,只听盾牌阵营里的惨叫声,又是连连响起,站在前面的隋军军士,又是纷纷被击中。
在阵中央的麦铁仗见状,亦是大吃一惊,心道:“奇怪!明明我的兵士们,都已经举起了盾牌,怎么还是有那么多被击中的…?”
只见那些被击倒在地的重甲士兵们,他们手中的圆盾,都是好好的,并没有破损,这让一旁观战的众人,也是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
连隋文帝杨坚,亦是惊讶的问道:“柳述,这可奇怪了!难道给事营的标枪,能够穿透盾牌?为什么麦铁仗的重甲兵士,明明举起了盾牌,却还是无法抵抗?”
柳述闻言就连忙回道:“父皇!您注意到没有?这些重甲军士们,手中拿的盾牌,都是圆盾,如此一来,盾牌与盾牌之间,便有了不小的缝隙,不可能象方盾一般,可以连接无缝。”
“朕明白了!那些标枪,定是从盾牌之间的缝隙,钻进去的!”杨坚也是久经战阵之人,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不过他亦是暗自高兴,因为圆盾之间的缝隙,也只有一个拳头那么大,而这些标枪,却有不少从那缝隙中透过,足见给事营军士的投掷精度极高。
而就在此刻,给事营的骑兵们,已经又开始发动了,第三轮标枪袭击过后,麦铁仗的重甲士兵,还只剩下一千五百多人,这一次麦铁仗已经有了,前两次抵挡的经验,虽然让给事营的标枪大多被挡开,但亦还是有一百多人,中了投枪受伤倒在地上,加上前两次被标枪击伤的人,目前麦铁仗的重甲营已经受伤倒地过半,而给事营的军士,却是只有两三十人从马背上摔下来,负了轻伤,也就算是阵亡了。
麦铁仗此时,看了看隋文帝杨坚所在的地方,他面沉如水,他万万没料到,给事营竟然有如此之利器,他立刻大声下令道:“大家都不要在原地死守了,这样下去,再来两轮标枪袭击,只怕我们的防守阵型就完全崩溃了,现在都给我冲上去,绝不能这样被动挨打了!”
然后麦铁仗又是领头进攻,他的动作令原本已经士气低落的重甲营的士兵们,见到自己的将军亲自领头进攻,亦是被激发起了勇气,他们大吼着,端起长枪,举起圆盾,便朝着给事营的骑兵,冲杀了过去。
韩世谔看着他们的行举,微微一笑道:“现在才想起主动进攻,已经晚了!给我把最后两轮标枪投出,我们便就可以开始总攻了!”
四名校尉接了韩世谔的命令之后,就连忙下令再度投掷标枪。
这一波的投枪,令处在奔跑中的重甲营士兵们,更加的无法抵挡,他们立刻就便成了给事营,掷出标枪的活靶子,不少重甲军士,被投枪击打的如同霜打的茄子一样,就捂着被击中的地方,嚎叫着如同木板一般,纷纷倒下。
当给事营的最后的两轮标枪,都投掷完之后,原本一千五百余名重甲营军士,已经只还能站立了三百余名,而且他们的方阵早已不成形,出现了阵型整体混乱和松动的情形。
韩世谔现在等的就是这一刻,如果这麦铁仗真的耐心够好,让他的重装步兵依旧严阵以待,那在经受了五轮标枪射击之后,肯定还有一大半以上的人,能够流存下来,因为他们必竟有着三千余人。
这时,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有利用八百名重骑兵冲锋,用骑兵的冲击力击跨对手。
还好,麦铁仗的重甲营,在接连受了几轮打击之后,终于是沉不住气了,而且在隋朝高层齐聚之下,麦铁仗的重甲营,一直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也让他着实脸上无光。
于是,麦铁仗终于选择了发动反攻,这样虽然打出了气势,但却让自己的伤亡变得更大了。
“冲啊!敌人的阵型,已经完全崩溃了!胜利就在眼前了!大家随我一起杀敌啊!”随着韩世谔下达了总攻的命令之后,他们就率领八百多名铁甲骑兵向敌人发起了冲锋,就如同一大滩血色的海洋,在冲击一块黑色的玩石。
见到此幕后,麦铁仗也是心知肚明,他一咬牙,就指挥帐下的士兵五人一队,结成梅花阵迎战他们。
不过韩世谔如何会让他从容结阵,给事营的军士们,在冲入敌阵之中,见哪里的敌军有聚集之势,便猛冲哪里,根本不给他们集合结阵的机会。
片刻之后,三千重甲营里,最后一个军士,也被一名给事营的军士,给用棍给打倒在地。
自此!韩世谔的八百给事营,几乎是在没有损耗的情况下,完胜麦铁仗的三千重甲营。
······
此刻,韩世谔领着八百名给事营军士,全部下马,对着隋文帝杨坚的方向,整齐划一的一拍胸甲行礼道。
对给事营目前的战绩,让杨坚这个带兵打仗几十年,最终得到天下的马上皇帝,眼前一亮颇为惊艳,大肆称赞道:“这是朕见过的,最彪悍又最内敛、最激情却又最沉稳的军队!几乎每一名将士,都能成为战场上的猛虎与江湖中的高手。”
“这样的军队,朕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朕现在要给每一名给事营的将士,都赐封勋官!”
大隋的勋官,是没有俸禄,也没有食邑与田产匹配,只是一个象征荣誉的称号,这也是军队里面特有的、用来奖励有军功的人的封赏,如同现代的战斗英雄勋章,比如韩世谔的老爹韩擒虎,就是最高勋官上柱国。
自此,给事营也就成了,大隋有史以来,第一支集体被封勋官的军队,而且,还是在没有上过一次战场的情况下。
不过稍有不足的就是,有三十四名给事营的军士,被降级到了预备队士兵。
平常,韩世谔总是与将士们打成一片,但这种特殊的时刻,既然身为统帅、上位者与精神图腾,就注定要独自忍受这种高处不胜寒的滋味,哪怕被别人骂作冷酷绝情,被人给非议与痛恨,也要坚持到底…。
弟兄们!你们的推荐票,发几张给十月好吗?谢谢!
(本章完)
第115章 威风上任一()
柳述看到这些军士们的感人情景,也是主动来跟韩世谔求情,说考核的标准,是不是可以适当放宽一点,而且这次考核,还是八百人对三千人,是否可以考虑,开个特例不淘汰他们?要不然,这样好的将士,就给这么开除了多可惜啊!
韩世谔十分拒决的拒绝了柳述,说道:军令即是军令,规矩即是规矩,如果所有人都能最终入选,对那些练得更苦、考得更好的将士,岂非是极大的不公?今后再训练起来,肯定无人愿意用心出力了,淘汰与竞争,将是今后给事营永恒的旋律,这样,整只军队才会日渐成熟与进步。
隋文帝杨坚听到柳述的回报之后,也没多说什么了,在摇头叹息之余,慨然长叹道:“这小子果然够狠,是个办大事的料子,朕!果然没有看错人!今后,这天底下还会有比给事营,更精锐的军队么?”
事先颁布的考试方式,大家日夜在一起同样的训练,完全公正的考试之后,最终留下来的人,心安理得万般庆幸,走了的人,心服口服、依依不舍,只有在预备队里,等待机会重新加入。
就连宇文化及、贺若锦等一批,最初与韩世谔很不对味的人,虽然仍是对他提不起什么好感,但也只能在心中,也是潜移默化的,对韩世谔这个家伙的能力服气了。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韩世谔已经完全成了给事营中,独一无二的至高统帅与精神领袖,他所立下的权威,已是无人可以撼动,包括宇文化及、贺若锦等人在内,所有人都不得不对他俯首服气。
经过了几天时间的休整与调配之后,给事营终于可以正式上任,接管保护隋文帝杨坚的重任。
杨坚对这一支军队的期待与偏爱,也是超出寻常,他下令兵器署的人连日加班加点,又是赶制了一批,最为华丽与高档的铠甲兵器,又是给他们一人一套的发了下来。
清一色的血光铁甲,红袍红缨,每副衣甲头盔,都能清晰的印出人影,与众不同的是,每副铠甲的左边胸甲和军刀的刀鞘刀身上,都铭刻了一只象征给事营的虎行标志,同时这也是他们勋章与勋官的标志。
所以,只要他们穿了这一身铠甲,就可以皇宫任何角落畅行无阻,可以带刀呆在皇帝身边,而韩世谔这个都尉,更是可以为了保护皇帝,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比如,在危急时刻果断拔刀先斩后奏,杀掉某个可能对皇帝造成威胁的人。
如此说来,给事营军士的地位身份,与给事营这个都尉的职能权柄,已经足以让当朝的一些名臣大将们,眼红嫉妒和心头忌惮几分。
名臣大将们,那也只有眼馋和忌惮的份儿,他们心里都清楚,隋文帝组建这么一只新军时,全部选用的都是年轻的新人,用心和目的都是十分明确的。
首先,隋文帝杨坚选人时,都是在世族门阀里选,将大臣大将的孩子们,都留在自己身边当职,这对拉拢、团结和控制那些臣子,可是极有好处的。
再者,这些年轻人,又不是个个都如同韩世谔一般有心机,他们多半涉世不深心思比较的简单,容易调教和洗脑,让他们绝对的忠于皇帝,而那些在官场上混了十几年、几十年的大臣将军们,则不行。
他们都已经混得太久了,个个是人精,而且满朝的大臣的家族之间,谁不是和盘根错节交从甚密,彼此之间私交怨恩更是不少。
这样的人太复杂了,想得太多,办起事情来,经常是思前想后、举棋不定,脑子里装满了对自己对家族的利害关系。
而隋文帝杨坚所要的私人护卫,就该是一只杀伐果断,唯皇命是从的队伍,不需要圆滑与世故,唯一的要求就是服从!
所以,韩世谔训练给他杨坚的给事营,让他非常之满意,这与他的初衷不谋而合,甚至还远远高出了他的期待。
夏日的某一天,给事营的军士,终于正式亮相,粉墨登场了。
在这一天杨坚上早朝时,韩世谔和宇文化及,带着一百人的队伍,来迎皇帝圣驾,前往大兴殿,上早朝。
隋文帝杨坚乘着龙辇,韩世谔和宇文化及,这两名给事营高级军官,荷甲佩刀在左右,登上龙辇侍辇,其余给事营的将士们,都是围在皇帝的身边,外围才是备身府的士兵们,他们张打着皇帝的旗号,数百人浩浩荡荡的往大兴宫而去。
往日,这些任务都是左右备身府的任务,现在看到一队给事营的军士,把他们与皇帝隔开了,让左右备身府的人,难免心里有些不痛快,可既然都是保卫皇帝的人,他们也都知道给事营,现在在隋文帝杨坚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同时对给事营的厉害,也是有所耳闻,所以,不痛快归不痛快,他们可不敢表示出任何不满来。
“有什么办法吗?人家可是有牛的资本!”
待隋文帝上朝之后,韩世谔和宇文化及二人,也落后于皇帝一步,先于司礼宦官之前,走入金銮殿,就在殿前执刀叉腰站立。
其他的给事营将士,则都是佩刀立于殿内殿外,为隋文帝提拱最近的保护,以往,这个职能该是由千牛备身们来履行,现在,他们都被差到了金殿之外的道上站岗放哨,左右备身府中军士们,现在大多则是布立在大兴宫的四周,五步一哨十步一岗,整个皇宫里戒备非法之森严。
正如杨坚所说,以后不管他身边的戍卫部队如何更换,给事营的卫士,永远是离他最近、最贴身的…。
待文武百官陆续步入朝堂,都把眼光投向了,刚刚粉墨登场的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