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大权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大权臣-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贺若弼看看自己一行人,随军带来的二十架虾蟆车,贺若弼此时毫无办法,只能是抱拳说了一句末将遵命,然后便是快步冲回自军队伍安排布置,不一刻,贺若弼左卫的队伍,己经匆匆做好填壕准备,在战鼓擂响间,隋朝与突厥的第一场大战,就此展开,担任先锋的左卫军,首先派出大量的长盾手出阵,掩护着弓弩手缓缓上前,到突厥营地外布置临时工事,掩护弓弩手以弓箭压制营内突厥士兵,减轻虾蟆车队的前进压力,接着才是二十架虾蟆车上前,百人一组推动一辆虾蟆车,靠着长盾手保护两翼奋力向前,冲向突厥营外的壕沟。

    此时这战场的前沿,早已是飞箭如雨,突厥军队的羽箭无时无刻不在落下,如同狂风暴雨一般不断席卷战场,隋军弓手即便也长盾掩护,也仍然被突厥弓箭压得抬不起头,没多少机会放箭还击,推着虾蟆车前进的隋军步兵更惨,那怕身前有高耸的虾蟆车保护正面,身旁也有长盾保护两翼,仍然还是被抛射而来的突厥羽箭射死射伤众多,一辆虾蟆车甚至还因为车手中箭过多的缘故而停止前进。

    突厥人颜色不一的羽箭,继续如冰雹雨点一般落下,二十辆虾蟆车,很快就变成了二十架巨大的刺猬,推车前进的隋军车手,虽然有虾膜车的阻挡,但是此时他们不断在车后惨叫,以贺若弼为代表的左卫将领,大多都是在自身怒吼,质问大帅为什么要把这样的苦差使,交给自军?贺若弼则是脸色铁青着注视着前方,心中越来越想把眼前的突厥,给狠狠的撕碎生嚼。

    韩世谔此时也是在紧张注视着战场,当看到己方临时工事旁插满的羽箭,已经如同芦苇一般的密集后,韩世谔心中一动,连忙开口向杨义臣问道:“大将军!有件事打听一下,既然突厥如此大量使用羽箭,他们的羽箭又是靠什么保证供应?羽箭的造价并不低,突厥军队怎么能有这么多的羽箭…?”

    杨义臣闻言,也是如实答道:“韩将军!突厥的羽箭之所以如此的充足,原因有三,第一!突厥擅射,在草原上猎鸟无数,羽毛充足,价格也远比中原廉价,第二,突厥人的疆域广大,境内不缺木材,取木廉价,且不象我们中原军队一样重视箭杆质量,箭杆一般用完即弃,只回收铁制箭镞,来源十分广泛,数量自然就有保证,第三,突厥注意对工匠的保护,从我们中原劫掠到的男丁,也基本都是用来生产羽箭,所以羽箭供应十分充足…。”

    韩世谔闻言点了点头,稍微盘算着,再次问道:“大将军!既然如此,那我们边境上的官员,为什么不考虑控制一下生铁对草原的供应?没有生铁造箭头,突厥那边木材和羽毛再多也是无用啊?”

    杨义臣也是轻声答道:“一直在控制,但收效很小,根本就是防不胜防…。”

    反观贺若弼那里,只听铛铛铛铛,羽箭射到太原隋军弓兵面前的长盾上,发出清脆的钉击声,密如珠雨,把硬木制成的长盾钉得如同长满羽毛,也把躲在长盾后的隋军弓兵,给压得毫无机会抬头,一名隋军弓手有些胆大,半蹲着强拉开弓,突然站起身来刚想放箭,一支突厥人的羽箭,已然准确贯穿了他的咽喉,他带着一串血雨仰面摔倒,长盾后他的其他同伴也哀号了起来,喊道:“这么猛的箭雨,我们怎么放箭还击啊…?”

    其实,这些可以蹲在长盾兵的后面,躲避突厥弓箭的隋军弓兵,还算是幸运的了,最惨的还是那些推着虾蟆车,前进的隋军轻步兵,他们可是连一个安全的射击死角都找不到,还得推着沉重的虾蟆车拼命前进,尽管正面有满载土石的虾蟆车可以挡住正面来箭,两侧也有同伴的长盾挡住交叉直射来的弓箭,但突厥弓兵抛射而来的羽箭,他们就是彻底无法抵挡了,只能是以血肉之躯硬扛锋利箭头,并且期盼着上天保佑,祖宗积德,让自己不中箭或者少中箭。

    (本章完)

第410章 以命填土二() 
可是很可惜的却是,突厥人的军队,本来就是靠骑马射箭吃饭,那怕是抛射盲射,突厥士兵的弓箭,仍然还有相当不错的命中率,抛射进盾阵内部的羽箭,把一个接一个的隋军左卫士兵,给射死射伤,命中一个接一个的隋军士兵,鲜血在虾蟆车背后横飞,凄厉惨叫在盾阵内部回荡,所有在后方的隋军士兵,都在在铁青脸色,咬牙欲碎。

    此时没有人敢后退,此前有两名隋军士兵,因为他们的胆怯过甚,居然扔下了虾蟆车掉头往后跑,结果还没跑回贺若弼队伍的本阵,就已经被贺若弼麾下的督战队拦住,刀斧齐下的砍成碎片,腰上的姓名竹牌,也被那些督战队搜走,然后等待他们家眷的,将是没有一个大子抚恤金的下场,甚至还有进牢房服苦役的可能。

    杨素这个大帅,早就对他麾下的队伍交代过,战场上只要有逃兵,无论是谁,无论是谁的部下,一律当场处死!出什么事都有他扛着!

    也正因为如此,心惊胆战的左卫士兵,才不敢再有一个人后退,他们此时宁可死在突厥人的箭下,也不敢后退半步,贺若弼此时也只能是,再次派出麾下士兵,给中箭死伤后的虾蟆车的队伍,也是立刻补充人手,铁青着脸催促步兵队伍,尽快填平护营壕沟,为后方的重步兵,打开前进道路,贺若弼此时怒火塞满胸膛,可还是无可奈何,只能将怒火发泄在那些突厥人身上。

    与此同时,韩世谔也是忍不住,对着旁边杨义臣再次说道:“大将军!我们这样的进攻,不是拿人命来填么…?”

    杨义臣却是十分冷静,看了看周围,低声解释道:“韩将军!其实这才是用兵正道,我们只有填平了突厥护营壕沟,我们的重步兵于重骑兵,就可以直抵突厥营地的栅栏防线,直接对栅栏后突厥士兵形成威胁,如果我们不填平壕沟,直接投入重步兵作战,重步兵过不了壕沟也是活靶子,直接投入轻步兵,岂不是更惨,派再多的轻步兵攻坚,也只是给突厥人的弓箭阵,增加他们的战绩…。”

    听了杨义臣的解释,韩世谔这才恍然大悟,也是将他的目光,再次向着前方投了过去。

    其实情况还好,重攻不重守的突厥军队只挖了一条护营壕沟,隋军的二十架虾蟆车,满载着土石上前之后,来回运了三次,虽然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却还是填塞了差不多一里多长的壕沟,然后赶紧撤回来重新装土,同时贺若弼为了减少伤亡,又主动往前线增派了一千隋军步兵,让他们担任弓手,尽力压制突厥军队的弓箭大阵。

    而也是到了这个时候,韩世谔这时才发现贺若弼左卫军的队伍,他们的弓弩装备比例极高,虽然他们的弓弩,大多都是放在辎重车内运输,但是随便拉出一支队伍,就能拉弓放箭,很明显平时这些士兵,都是受过严格的弓箭训练。

    此时,前方的战事依然还在持续,左卫隋军与突厥军的壕沟战,仍然是打得如火如荼,隋军的喊杀声,与突厥的怪叫声充斥战场,声传数里。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只见贺若弼向中军的方向跑了过来,说道:“大帅!末将奉命填塞壕沟,任务已然完成,接下来该怎么打,请大帅示下…?”

    杨素闻言,随即下令道:“让你的左卫大军撤下休整,从左翼的十万并洲军中,抽调五万,由侯能将军带领,继续进攻…!”

    在一旁的传令兵,也是得了军令之后,也是飞快的上马,将手中的军令,飞快的送往左翼。

    半个时辰过后,在隋军方阵的战鼓再次响起,侯能帐下的重步兵,已经投入了战场,在大量弓弩手与长盾兵的掩护下,五千余人的并洲重步兵,排成了整齐横队,以密集队列冲击突厥军队的营寨,而与此同时,突厥大营那边,也是做了一些调整,一批骑兵下马披甲,在营地的栅栏后列队备战,准备以步兵直接抗衡隋军的重步兵。

    惨烈无比的近身白刃战,在突厥大营的栅栏防线上,终于打响,双方的步兵,都是隔着栅栏,刀来枪往、斧披锤砸、金铁碰撞,厮杀得异常惨烈,天空中则仍然还是羽箭来往不绝,靠弓箭吃饭的突厥军队,和隋朝的并洲军,都是拿出自军的看家本领,拼命向着对方头上倾泻箭雨,羽箭如同冰雹雨点一般密集连绵,时刻不停,中箭倒地的双方士兵,也是接连不断,惨叫声、喊杀声与金铁撞击声汇为一股,直冲云霄。

    近身战事已然进入了白热化,紧张得连杨义臣、韩世谔这些局外人,都是已经站了起来屏息静气观战,其他中级将领更是交头接耳,低声讨论军情战事。

    不过杨素这个大帅,却还在埋头在公文堆中,连抬头看一眼战场情况的兴趣,似乎也没有,当然他也用不着看,因为杨素用的是最正统的攻营战术,没有任何调整的必要,除非隋军败退或者攻破突厥的栅栏防线,否则杨素也是用不着发号施令,自然也用不着紧张兮兮的关注战场了。

    这时,前线的喊杀声,也变得更大了,大概是察觉到了并洲军的队伍,很是不太好惹,突厥主帅阿史那沙参,只能出动了他帐下一批披甲士兵加入战场,继续抗衡正面冲来的隋军重步兵,侯能麾下的重步兵,则是已经全部投入战场,再无重步兵预备队可用,投入轻步兵,又只能是突厥军队的弓箭活靶子,只能让帐下的轻步兵与弓兵,继续以弓箭支援。

    就在此时,“劈里啪啦!”的响声传起。

    在场两军所有的军士,都是忍不住抬头去看南面天空,就连杨素也是起身,回头去看南面的天空,见南面的天际就出现了一条黑线,再紧着,黑线迅速变粗,天上的风更大,墨汁似的乌云被南风裹卷着席卷而来,不到片刻就布满了小半个天空,也迅速映满了小半个天空。

    (本章完)

第411章 天佑大隋() 
此时,顿时在场所有人的内心,都是激动不已,而他们之所以激动,就是因为此时暴雨一下,突厥人的弓箭,就会失效大半力量,那么到时攻破突厥营地,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杨素见此情形也是笑了笑,然后回过头来,向已经陷入激动状态的隋军诸将,问道:“各位将军,谁愿意帮侯能将军的忙,率军也去攻打突厥营地…?”

    脑子很快的杨义臣将军,第一个回过神来,毫不犹豫的向杨素单膝跪下,抱拳大吼道:“末将愿往…!”

    听到了杨义臣的自告奋勇,在场所有的隋军将领,都是向杨素单膝跪下,抱拳请令,异口同声的大吼道:“末将愿往…!”

    杨素看着他们,开口道:“好!好!有尔等之将,此次大胜的把握,就更大了…。”

    风更大了,吹得杨素的主帅大旗猎猎作响,旗面笔挺,漆黑的云彩铺满了半边天,北面的天空仍然是碧蓝如洗,南面的天空却是乌云如墨,场景壮观异常。看到这壮观的天象,之前被突厥弓箭手,给压得抬不起头来的隋军将士,顿时欢声雷动,都道天佑大隋,大隋皇帝杨坚洪福齐天,在这关键时刻突来一场暴雨。

    相比于隋军将士的兴高采烈,那些看到这壮观天象,以阿史那沙参为首的突厥将士,却都是叫苦不迭,纷纷大骂他们的苍天无眼,神狼不佑,竟然在这要命时刻竟然突来暴雨,不少的突厥士兵,则是已经迫不及待的,解下自己的弓弦藏入帽中,以免那由兽筋制成的弓弦,被这该死的雨水淋湿泡软,失去张力甚至当场报废。

    可是事情到了这一步,阿史那结社率和咄苾等突厥将领也没了办法,只能是硬着头皮,大喝下令道:“不急下弦,别急着解下弓弦,未必一定会下雨,不见雨水,不许解弦…!”

    与此同时,隋军的旗阵之中,也已经是热闹成了一锅煮开了粥,除了刚刚从前线撤下来的贺若弼,站在边角在那生着闷气之外,所有的中路军将领,都已经稽首单跪在了杨素的面前,争先恐后的请令出战,都想要去白拣这个攻破突厥大营的头功,这些隋军将领,可没有一个是傻子,都知道失去了弓箭后的突厥军队,是多么的软弱可欺,也都知道这个白拣功劳的机会,是有多么的难得。

    天上突然掉下来这个馅饼,实在太大了些,杨素看着他们,大声喝道:“长孙晟听令…!”

    “末将在!”长孙晟也是大喜应诺。

    杨素此时,也是大声喝道:“我令你尽提麾下右卫兵马,直捣敌营!给你一顿饭时间,一顿饭时间内,务必要给本帅攻破突厥栅栏防线,杀入突厥营内!战机难得,稍纵即逝,不可有半点误…!”

    【一顿饭也就是大约半个小时】突破突厥栅栏防线,时间其实十分充裕,长孙晟当然是大喜过望,抱拳唱诺,道谢之后,立即飞奔下去安排布置,长孙晟麾下的右卫将领,也都是欢天喜地的跟上去白拣头功去了。

    而其他的中路军将领,则是无不捶胸顿足,其中也有人用眼吧吧看着杨素。

    杨素看了看他们,再次喝道:“贺若弼听令,令你即刻整军备战,待右卫军的队伍,杀入突厥的营地之后,你立即尽提麾下左卫兵马出击,杀入突厥营地,直捣突厥中军,给我见敌就杀,见马就抢,不得有半点手下留情…!”

    贺若弼闻言顿时一楞,大声答应道:“诺!”这才满怀感激的飞奔下去,组织左卫军队伍备战,左卫诸将也无不欢喜,纷纷向杨素拱手道谢,更加快步的跟着贺若弼,冲回自己的队伍之中整军备战。

    此时打破突厥营地的首功,送给长孙晟了,砍人头抢战利品的功劳送给贺若弼了,左翼剩余的五万并洲军,也都是急红眼了,争先恐后的又向杨素请令出战。

    杨素此时指着天空的乌云,说道:“各位将军,你们看,马上就要下大雨了,暴雨一下,突厥人的弓箭报废,我军准备充足,正面破敌易如反掌,但我们想要扩大战果,拿下更大的胜利,就必须要有一支军队,迂回到突厥大营背后,当道拦住突厥退路,前后夹击大破突厥…?”

    杨素此时,又把目光转向了在场的并洲军主将王权,向着他开口吩咐道:“王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