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无凭无据的一面之词啊…!”
隋文帝杨坚闻言,给气得一拍大案,怒吼道:“朕以为你史万岁是个忠良之人,即使你上次有过谋反前科,还是原谅了你,还让你官至上柱国,却没想到你居然死不悔改,事到如今还在这里欺骗于朕,你的问题,朕早就派人查得一清二楚了,你以为你沉金泸水的事情,朕还不知道吗?史万岁,不要把别人都当成傻子…!”
杨坚说着说着,他的胡须也是无风自飘,扭头对一边的杨素,高声命令道:“明天就给朕处斩了史万岁…!”
杨素还没有回话,只见史万岁如同吓得三魂丢了二魂,此时的他,再也顾不得给自己辩解了,磕头如倒蒜的求饶道:“陛下,微臣服罪,微臣确实是收了爨翫的黄金才私自纵敌,都怪微臣一时起了贪意,这才招致大祸,还请陛下念及臣以往为国征战的功劳,饶微臣一命吧…!”
高熲一看史万岁服了罪,也就马上开口劝道:“陛下,史万岁其行虽然是死罪,但他毕竟雄略过人,行军作战之时,每每身先士卒,有了好处也愿意和将士们一起分,就连这次他私自受贿,那些黄金也没有独吞,而是想要分了大半给将士们,所以将士们也乐意为其效死力,虽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啊,现在国家征战四方还需要人材,还请陛下法外开恩,留他一命吧!”
高熲说着,也是一撩前摆,随即跪了下来,苏威也紧跟着下跪求情,韩世谔和杨明度二人,也是连忙跟着下跪,最后杨素见此情形,也是不情不愿地跟着下跪,而史万岁更是脑袋一刻不停地,跟地面做着亲密接触,额头也都磕出血来了。
隋文帝杨坚坐回了自己的座椅,他的怒气稍稍地退了一些,但仍然恨恨地喘着粗气,好一阵子说不出话,半晌,才长叹一声,无奈道:“唉,算了,史万岁虽然可恶,但朕已经杀了虞庆则了,要是再杀一位大将,确实是于国不利,苏纳言,传旨,削去史万岁所有官职,只保留他太平郡公的爵位…。”
史万岁闻言长出了一口气,抹了抹额头的汗水,低声感激道:“微臣谢陛下不杀之恩!微臣谢陛下不杀之恩!”
说完,他就站起身来,转过头看了看韩世谔和杨明度一眼,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随即摇了摇头,就退出了两仪殿。
韩世谔到现在,还是一直觉得挺奇怪,他本以为隋文帝杨坚,会当众问他史万岁收金受贿之事的,可是结果却完全没有派上用场,史万岁就给吓得自己就认罪了,大概也是因为这些重臣大将,都知道杨坚情报网的厉害,而史万岁本来心中就有鬼,看到自己和杨明度都在这里,想必也以为这二人都已经招拱了,所以根本就不敢再多辩解,这样一来,有了张须陀分担自己的压力,想必史万岁也不会多恨自己的,而自己最担心的事,是此事与******的大将集团,反目成仇的可能,也己经不复存在。
韩世谔想到这里,也是行了一礼,准备跟着杨明度一起退下,伴君如伴虎的这句话,韩世谔现在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与体会,现在他突然有些佩服起高熲和杨素他们,这些成天跟隋文帝杨坚在一起的重臣,每天都要小心翼翼的,一句话说错,也许就是杀身之祸,刚才若不是高熲求情,也许这会儿史万岁的脑袋就已经搬家了。
让他没有想道的是,杨坚突然开口道:“韩爱卿!杨仪同!你们两不必急着退下,朕还有事要问你们…。”
韩世谔的心中闪过一丝疑云,但他还是收住了脚步,和同样脸色微微一变的杨明度一起垂手恭立。
杨坚的情绪,似乎已经完全平复了过来,他对着杨明度问道:“杨仪同!听说你学贯古今,对我大隋周边的各国各族都是了如指掌,可否属实?”
韩世谔也是转头望向杨明度,只见他的脸上闪过一丝得意之色,随即拱手回道:“微臣不敢称了如指掌,但是一般的情况,还是多少了解一二的…。”
杨坚闻言,笑了笑问道:“好,那请请杨仪同说说你所了解的高句丽吧。”
杨坚说着说着,又是一挥手,早有准备的内侍抬上了一个三尺见宽,一人高的大型军事舆图架,上面挂着的正是大隋的山川地理图,韩世谔也看到东北方向的幽州之外,高句丽的地域被重点用红色标明,显然隋文帝杨坚是早有准备,看样子大隋王朝,下一个动手的对象就是这高句丽了。
此时只听杨明度缓缓地开了口,就从高句丽的神话时代,开始仔细说起来了。
朝鲜半岛乃至辽东地区,最早的一个国家是檀君朝鲜,根据《北史》里对这个民族的来源记载,早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尧帝时期,天帝降了一个大神,名叫桓雄,下凡来到了人间。。
这个桓雄乃是天帝的庶子,估计在天庭过得不算如意,于是想到人间潇洒走一回,这一走就到了朝鲜半岛。
当时有一熊一虎共居于一个山洞,成天对着一颗大树向天神祷告,都是想变成人,结为夫妻。
结果这个桓雄大神被其感动,留下了一些大蒜头之类的神物,告诉这一熊一虎吃下去后,要在黑暗里过一百天,不能见天光,就可以变成人。
熊虎把这些神物分而食之,那头熊足足忍了一百天的黑暗,最后终于变成了一个女人,而虎却中途跑出去见了光,结果变不**,也和熊做不了夫妻了。
苦逼的熊女,每天跑到当初许愿的一颗大树下祷告,希望自己的虎哥能变成男人,完成当初的心愿。
(本章完)
第310章 高句丽的以往二()
可是天道无情终有情,那桓雄大神看了以后有些于心不忍,便自己化成老虎的形状,在熊女面前变成了人,与之结、合,最后与这熊女生下了一个叫檀君的孩子。
由于这檀君有神的血统,所以接下来很快就成了当地部落的首领,在尧帝即位后五十年,于平壤建立了国家,号称檀君朝鲜,而半神檀君则一直活了下来,足足活了快两千年。
后来中原大地王朝更迭,到了周朝灭商的时候,商朝贵族,与比干齐名的贤人萁子逃到了朝鲜。檀君看这个人很有才,于是就把王位让给了萁子,自己则跑到了今天朝鲜中部开城一带的阿斯达山里当了山神。
从此萁子朝鲜从神话时代进入了信史时代,萁子朝鲜被周朝封为一个伯爵国,属于周朝天下的八百家诸候之一,在整个周朝的八百年时间里,保持着对周朝中央朝廷名义上的尊奉和朝贡,而其势力也逐渐地从辽东发展到了朝鲜半岛,一直到了汉江流域一带。
到了战国时期,由于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崛起,萁子朝鲜无力对抗,开始不断地东迁。
在我们关中秦汉相交之际,卢绾被一代雄才大略的汉高祖刘邦封为故燕地诸侯王,在刘邦建立汉朝后,卢绾起兵反叛,失败后逃向匈奴,而他手下的大将卫满,则带了一千多残兵败将,东渡鸭绿江,逃到了萁子朝鲜的境内。
可能是因为当时萁子朝鲜的整体发展水平,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还停留在商周的阶段,远远不能和中原经历了几百年战争后的军队相比。
卫满带的这一千多人在朝鲜人面前,个个的武力如同外星来客,很快就攻下了首都王险城,灭亡了萁子朝鲜。
萁子朝鲜的末代国王萁准,连忙向南逃到了汉江以南,他打不过中原的军队,但欺负一下当地的原始部落,还是足足有余的,最后他在当地建立了马韩,而另一部分宗室贵族,则向北方逃到了更加蛮荒的扶余国,与当地人通婚,定居下来。
至于那位鸠占雀巢的卫满,则自己在萁子朝鲜的故地当起了国王,这个国家被称为卫氏朝鲜,基本上就是从鸭绿江到汉江之间,今天北朝鲜的区域。
由于当时汉朝初立,北边又有匈奴这个心腹大患,无力收拾卫氏朝鲜,于是辽东太守约定卫满为外臣,为汉朝守边,勿使蛮夷犯境。
到了卫满的孙子卫右渠时,由于三代的经营,觉得自己有了些家底和资本,开始逐渐地不把汉朝放在眼里,不仅断绝了对汉朝的进贡,还大肆接纳中原的逃犯,倒霉的是他碰到了一代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
汉武大帝的事迹不消多说,基本上就是一句话概括:我看到的和我听到的地方都要去征服;不听我话的一律灭国。
在汉武大帝打趴匈奴十年之后的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大帝派了个使者,涉何去卫氏朝鲜交涉,要求朝鲜恢复对汉朝的进贡,并不得再接纳中原的逃犯。
结果涉何没有让卫右渠服软,由于畏惧回国后办事不力的处罚,涉何居然在鸭绿江上把送行的一个朝鲜亲王给刺杀了,竟然还向汉武帝谎称杀了一个朝鲜将军。
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封了涉何当辽东郡校尉,而卫右渠则咽不下这口气,出兵攻打辽东郡,杀掉了涉何,这就给了汉武帝开战的最好理由。
汉武帝再一次祭出了**犯大军这个杀手锏,出动五万大军,从水陆两路夹击卫氏朝鲜,卫氏朝鲜虽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也算得上是东北一个小强,但哪比得过中原来的正规军,苦撑了几年后,最终被汉朝消灭。
汉武帝在卫氏朝鲜的故地上设了乐浪、玄菟、真番和临屯四个郡,这也是中原王朝第一次在朝鲜境内,设置正式的郡县机构,其中玄菟郡的郡治所在就叫高句骊县,这也是高句丽第一次正式见诸于史册。
由于朝鲜四郡地广人稀,大批的小部落存在于高山峻岭或是茫茫草原中,过着渔猎或者是游牧的生活,很难象普通的农耕式汉族区域那样进行管理。
加之朝鲜离汉朝的中心区域太远,因此只能采用类似隋朝对岭南地区的统治方式,即羁縻制度,汉朝官民只居住在郡县的城池中,而城外广大的区域则通过对当地的部落首领许以官职,实施间接的管理,所以汉朝对朝鲜四郡的统治力,是非常薄弱的。
在卫氏朝鲜之北,还有一个国家叫扶余国,建立于中国的战国末期,西接鲜卑,南临朝鲜,国人是《论语》里说的东边九夷中的凫臾人,看到卫氏朝鲜灭国的惨状后,吓得主动向汉朝进贡,才躲过了一劫。
扶余国传到第三任君主以后,由于没有儿子,王位让给了他的弟弟解于娄,结果有个叫高豆莫的人,是在扶余国避难多年的前萁子朝鲜王族后裔,一看到机会来了,便起兵与之相争,最终赶走了解于娄,占了扶余国的一大块地盘,称为卒本扶余,而原扶余国的宰相在剩下的国土上建立了北扶余国。
至于斗败了的解于娄则一路向东逃,一直逃到今天朝鲜东海岸处的迦叶原,建立了东扶余国。
西汉中后期的时候,东扶余国金蛙王有个庶子叫'府阿',因为在国内不受待见,便向南跑到了属于卒本扶余的玄菟郡高句骊县一带,娶了卒本扶余末代国王的女儿,成功地兼并了老丈人的国家,并在这里慢慢地发展
'府阿'用了包括比箭赌地盘在内的各种手段,恩威并施,吞并了一大堆周围还处于原始部落阶段的小部落,渐渐地发展壮大起来,最后正式在原卒本扶余的故地建立了高句丽国,名义上仍归玄菟郡所管辖。
'府阿'早先在东扶余国的时候,就有老婆礼氏和儿子类利,他跑出国时并没有带着老婆孩子,后来在高句丽又娶了原卒本夫余国国君的女儿,生了两个儿子沸流与温祚。
(本章完)
第311章 高句丽的以往三()
等到'府阿'后来发达了,成了一国之君后,原来在东扶余国的老婆孩子也被他接了回来,类利被立为太子,而另两个儿子知道以后在高句丽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就带着自己的部众一路向南,跑到汉江一带。
'府阿'的小儿子温祚最后建立了百济,并顺便把两百年前萁子朝鲜的那个残余马韩国给吞并了,因此从血缘上来说,百济和高句丽可以说是同根同源。
高句丽国自从建立之初,就表现了极强烈的侵略姓和扩张姓,不停地向着东扶余国、北扶余国,和其他周边的小部落发动兼并战争。。
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位的时候,高句丽已经发展成一个横跨鸭绿江两岸,地方数千里的庞大国家,并趁着汉朝内乱,把魔爪伸向了汉朝的正式统治区域。
东汉光武年间,高句丽王曾经出兵,主动攻击汉朝的乐浪郡【真番临屯二郡在设立了不到二十年后就并入了乐浪郡】与玄菟郡,一举摆脱了汉朝的统治。
汉光武帝扫平乱世,建立东汉后,派兵收复了乐浪郡,又与高句丽约定朝鲜半岛上的萨水【清川江】以南区域属于汉土,高句丽不许染指,却同时默许了高句丽可以攻略萨水以北,鸭绿江以南的这片广大区域。
这是中原王朝与高句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汉朝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却没有打消高句丽的扩张野心。
到了东汉末年乃至中原的三国时期,汉朝的辽东区域被土豪公孙家族控制,从公孙度到公孙渊,祖孙三代世代为辽东太守,事实上形成了割据自立,不再遵从中原王朝的号令。
公孙家族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屡次攻击高句丽国,并且一直占据上风,一直到曹魏的大将司马懿率军征辽东扫平公孙渊时,高句丽王一看有机会翻身,赶忙与司马懿结盟,共同攻打公孙渊。
司马懿顺利地消灭了公孙氏,辽东郡又重归中原王朝之手,魏军一退兵后,高句丽看着原来公孙氏的辽东故地,就如同一个饿汉盯着块大肥肉,心动不已,终于忍不住主动发兵攻击辽东,这一背盟行为遭到了曹魏大将毌丘俭的报复。
时任幽州刺史的毌丘俭,亲自率领步骑兵数万,出辽东攻击高句丽,连公孙渊都打不过的高句丽如何能抵挡来自中原的雄兵,几战下来,精锐尽丧,连首都丸都城【在今吉林集安南边的丸都山上】也被攻陷。
当时高句丽的东川王,就象是被狗追着撵的兔子的一样,一路从辽东被追到了朝鲜的东海,后来又逃到了位于今天俄罗斯滨海区的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