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之三国霸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 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军校尉蹇硕谋图刺杀大将军何进,却被自己的手下出卖,下狱惨死。

    因为蹇硕的失败,牵扯到了骠骑将军董重。

    五月,何进与三公以及其弟车骑将军何苗等上奏说:“董太后指使前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谞等与州、郡官府相互勾结,垄断各地的珍宝财货,全部送进永乐宫。按照过去的惯例,藩国的王后不能留住在京城,请把她迁回河间国。”

    太后何氏于是批准这一奏章。五月初六日,何进派兵包围董重的府第,逮捕董重,免除他的职务,董重于是自杀而死。

    不但如此,因为和大将军所代表的何氏外戚政斗失败,永乐太后也死在了皇宫之中。对外宣称是忧郁成疾,但真实的死因,恐怕只有老天和某些极少数人知道了。

    而且,随着董氏外戚的出局,京师洛阳的局面并没有好转的迹象,反倒是打破了一种平衡,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起来。

    正是因为这种复杂的局面,使得外戚、世族和宦官三方中的任何一方都不敢轻举妄动,也不敢得罪战功卓著、实力雄厚的李翊,哪怕李翊在北疆的战争中,力量损失也很大。

    这主要是李翊的积威所致。

    在三方势力看来,鲜卑人那是多穷凶极恶的啊,几十年来,打得大汉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大家都有些谈鲜卑失色了。可是,那么牛掰哄哄的鲜卑人,在李翊手下竟然没有撑过三年,就被灭了族,几十万军队被全歼,两百万族人全成了俘虏。

    而且,在过去的几年中,李翊有太多次绝地反击的表现了。很多次,大家都以为他完蛋了,可最终胜利的都是他。所以,三方势力的人,并不敢因为李翊在跟鲜卑人的大战中损失惨重,就小看于他。现在他们抱着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对李翊敬而远之。既然他喜欢北疆,那就把北疆的地盘儿全部划给他,让他在那边玩他自己的吧,只要不到中原来就好。

    因此,这才有了少帝使者北上,带来这一系列看上去有些让人意外的诏令。

    李翊其实也没疑惑多久,少帝的使者刚离开单于庭不久,留守后方的穆桂英就送来了关于洛阳局势的消息,让李翊也弄明白了,为什么他会接到那么一份看上去有些离谱、不合情理的诏书。

    既然搞清楚了原因,李翊也不急了。能暂时不跟朝廷翻脸,那自然是最好的。还是让董胖子那家伙去当那只出头鸟,自己闷头发大财好了。

    抱着这样的心思,李翊一方面安顿新的北庭都护府的军政事务,一边认真准备在狼居胥山的祭天大典。

    封狼居胥啊,那可是每个男人的梦想!

    狼居胥山第一次登上历史的舞台是在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是年,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击。而此前,匈奴仰仗自己的铁骑之雄鸣镝之利屡屡犯边、劫掠中土。

    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率几十万雄兵,分两路横渡大漠追歼匈奴。霍去病率兵突入匈奴腹地2000余里,与匈奴左贤王遭遇,霍去病斩首七万余,而后乘胜挥军北进,直到大漠深处的狼居胥山。到此山下,强敌远遁,放眼四顾,悲风扬沙。霍去病命人堆土增山,然后他登临山顶,南面中原设坛祭拜天地,并在山上立碑纪念,以示此地纳为汉家疆土。“封狼居胥”成语即来源于此,以此作为对将军们最大战功的旌表。

    “封狼居胥”不仅象征着功绩,也是对自不量力者最大的讽刺。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崛起,南方汉族政权偏安一隅无力统一,但当时南朝的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他听了王玄谟的北伐计划后对臣下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之意。”话说的很大,实力却着实不济。元嘉27年,刘宋王朝的北伐一败涂地。强敌北魏一直追到长江北岸的瓜步,京师震动,刘宋几乎亡国。后人在提起这段往事时,对宋文帝的牛皮多有嘲讽和不屑。辛弃疾词中写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唐朝,李靖、李绩破突厥的轻骑快马在它山脚下驰过;侯君集灭吐谷浑的大军在这里扎营。唐人的诗歌里,也回响着狼居胥山的万古悲风:“何问狼居胥,执戟夜急行”、“狼胥山前秋风紧,黄沙漠漠起塞声”。

    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拜蓝玉为大将军,率师15万北征蒙古,他认为“肃清沙漠,在此一举”,因此要求蓝玉勿失时机,必须成功。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畏惧中华,远远北逃,躲到了捕鱼儿海(今中国与蒙古交界贝尔湖),但被蓝玉发现。是日正值风号沙飞,元军毫无戒备。蓝玉伺机率大军奔袭敌营,元军大败,杀其太尉蛮子,元皇帝及太子带领随从数十人仓皇北逃。蓝玉以精兵追之,脱古思帖木尔的次子地保奴、妃、公主以下百余人及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俘获男女七万七千余人,缴获大量宝玺、符敕金牌、金银印诸物及马驼牛羊十五万余,销毁敌军械不计其数,彻底摧毁北元职官体系,又破哈剌章营,获人畜六万名震天下。明太祖闻之大喜,诏令嘉奖,封凉国公。(自脱古思帖木儿死,蒙古内部就开始陷入了连绵不断的内讧之中,其间虽然有过几次统一,但对明朝始终未能构成倾覆性威胁。)

    之后又有明太宗(成祖)朱棣五征蒙古。朱棣追击蒙古败军至狼居胥山下,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然后勒石记功凯旋还朝。

    现在,这样的事情轮到自己了。而且,自己跟曾经的霍骠骑和卫大将军不同,自己是彻底占领了大草原,覆灭了草原诸民族。想必从今往后,历史上只要提到大草原,都会有自己的重重一笔。自己也算是跟卫青、霍去病这样的人物一样,青史留名了。(未完待续。)

第0335章 额外奖励的召唤() 
PS:居然忘记定时发布了,忙晕了……

    ………………………………………………………………

    大汉国光熹元年七月初一,祭天大典在狼居胥山之巅隆重举行,骠骑大将军府中的全部文武,除了必须留守后方的,其余全部到场。

    当李翊完成了各项典礼之后,手持佩剑,独自矗立在狼居胥山之巅。在他的下方,是麾下的文臣武将,以及六千亲卫铁骑。他环首四顾,颇有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自己这些年来南征北战,平匈奴和乌桓,灭辽东诸胡,征服大草原,的确战功赫赫,可无敌也是一种寂寞啊。

    但是,下方骤然响起来的呐喊声,却是让李翊从这种有些失落的情绪中清醒过来。只听六千亲卫铁骑齐声高呼:

    “大汉万岁!”

    “主公万岁!”

    “必胜!必胜!”

    ……

    随着这六千铁骑的齐声高呼,远处更多的声音响了起来。那是没有跟随李翊来到这狼居胥山上的部下。这狼居胥山之巅毕竟地方有限,跟随李翊来到这单于庭的大军,有六万之巨,尽管伤亡不少,可依然还有四万大军。再加上后续赶来的步卒,大军的数目就更多了,超过了十万之数。

    巨大的呐喊声,遥遥的传了下去,响彻了整个单于庭大草原。

    在这巨大的呐喊声中,召唤系统也来凑趣。只听它提示道:“主公南征北讨,平定匈奴和乌桓,讨灭高句丽、三韩、扶余等辽东诸胡,征服鲜卑人占领的大草原,获得‘异族征服者’的称号。封狼居胥,万军齐呼,触发特殊剧情封狼居胥,额外奖励主公一次召唤机会。请问主公是否马上使用这次召唤?”

    “友情提示,此次额外召唤机会,不会占用系统规定之召唤名额,不设召唤限制。”

    李翊一愣,还有这样的福利?一次不设限制条件,甚至不占系统召唤名额的召唤?那赶快的啊,还犹豫个毛啊!

    所以,尽管心中依然有不少疑惑,李翊却是一点儿都不管了,先把这次额外奖励的召唤机会用了吧:“马上启动召唤!”

    李翊还在等着系统让他设定召唤限制条件呢,却冷不防系统直接进入了正题。

    “特别召唤开始,因为是奖励主公在对外战争中的卓越表现,所以这次召唤的备选对象,皆为华夏历代对外战争中的佼佼者。第一个武将,南梁名将陈庆之,统帅98,武力32,智力92,政治81,魅力94。”

    “第二名武将,唐朝开国功臣李靖,统帅99,武力84,智力95,政治92,魅力95。”

    “第三名武将,北宋名将杨业,统帅90,武力96,智力87,政治78,魅力96。”

    “第四名武将,南宋名将孟珙,统帅97,武力86,智力90,政治85,魅力88。”

    “第五名武将,明朝开国大将蓝玉,统帅95,武力93,智力86,政治65,魅力87。”

    在李翊目瞪口呆中,系统一下子把五个召唤备选人物全部报了出来,让他都没有消化的时间。

    不过,这五个人不愧都是在对外战争中有着杰出表现的牛人,至少都是丙类S级以上的人才,甚至出了李靖这样一个甲类3S级大牛人,而且统帅还达到了近乎逆天的99,不愧是历史上公认的军神级大牛啊。

    白袍将军陈庆之也挺厉害,高达98的统帅,绝逼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睛。还有高达92的智力,都可以勉强作为军师了。

    而作为后世传闻甚广的杨家将的开创人物,杨老将军自不待言,吴为中有三围在90以上,是乙类2S级大牛,唯一让人有些遗憾的是,他五维中达到S级的,有一个是有些鸡肋的魅力,而不是统帅或者是智力。毕竟,男人不是靠脸吃饭的。呃,或许这位杨老将军的魅力这么高,应该不是因为长得帅的原因,而是他的名声。

    至于第四位孟珙,一般人或许对他了解不多,但是李翊这个前世的特种兵,对他的大名却是绝对的如雷贯耳啊。他被评为南宋优秀的军事家、统帅,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将。曾祖孟安是岳飞部将,祖父孟林亦是岳飞部属,随军至随州,定居于随州枣阳。

    南宋中期宋蒙战争爆发后,孟珙曾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由于其在抵抗蒙古军的杰出表现,被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

    13世纪初至中叶的中国大地上,南宋相继与衰亡的女真金国、新兴的蒙古汗国发生了激烈的民族战争。在这段波澜壮阔、金戈铁马的历史中,孟珙就是宋朝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普通的下级军官做起,与父亲孟宗政凭借战功成为抗金名将,最后攻破金国都城,亲手俘获金国末代君主的遗骸。

    金国灭亡,蒙古又大举入侵,妄图消灭宋朝。孟珙再次担起重任,统领南宋两大战场(南宋四大战区:川蜀、荆襄、淮西、淮东),率领宋军浴血奋战,全力抵抗横扫欧亚的蒙古铁骑,确保南宋挺过了宋蒙战争的前十余年。他作为南宋的擎天一柱,建立起一体化的防御体系,将后半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保卫南宋政权、使南宋人民免遭蒙古军战火荼毒的宏伟事业中。无论战功还是品德上,他都是一位伟大英雄。

    淳佑元年(1241)春,孟珙改任京湖安抚制置大使兼夔州路制置大使,后进封汉东郡侯爵,兼任京湖安抚制置使,统领长江上游、中游的防务,正式成为南宋两个战区的主帅。纵宋朝300余年,没有任何一个武将能达到他的职权。尽管如此,孟珙依然尽心尽责地为国家出力。宋蒙战争的局面基本稳定下来后,孟珙开始着手建立整体性的防御体系。

    首先是大本营京湖战区的建设。孟珙引用三国名将陆抗的话:“荆州,国之藩表,如其有虞,非但失一郡,当倾国争之。若非增兵八万并力备御,虽韩、白复生,无所展巧。”他指出,长江从上游的秭归到中游的寿昌防线漫长,既有渡口,又有关隘,处处防守的话令人堪忧,因此必须倾全国之力守住荆襄一带。中游重镇江陵城,四周都是良田,孟珙发现这个情况后认为这样的平原没有阻拦,敌人骑兵能够很快到达城下。他亲手绘制工程图,组织军民在江陵附近以沮、漳、汉三条河流为依托,建起堡垒和隘口。后来襄樊的失守直接导致南宋灭亡,证明了京湖对于南方政权的重要性。

    其次是屯田。孟珙认为兵以卫民为天职,民以养兵为义务,兵与民相依为命,“立砦栅”与“安耕种”相辅相成。从秭归到汉口,孟珙大兴屯田,调夫筑堰、募农给种,共有十八万八千顷。屯田使得军队的后勤供应得到了充分保障,朝廷也降诏奖谕。

    孟珙贡献最大的是藩篱三层理论。他奏请朝廷,准备设立三层防线,第一层设在川东的涪州、万州,第二层设在湘西北的鼎州、澧州,第三层则设在湘西南的辰、靖及广西的桂州一带。全称“藩篱三层”。

    宋理宗对此也深表赞同,为了能更有力地支持孟珙的工作,宋理宗还特地撤销了四川宣抚司,将孟珙的四川宣抚使改为夔州路制置大使兼屯田使。这样四川制置司就只管利州、潼川府、成都府三路,四川成了三川,而剩下的一川被纳入了孟珙的直接管理下。

    “藩篱三层”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尤其是当时不被重视的第三道防线。孟珙已经指出蒙古军从云南、广西迂回进攻湖南的可能性。但是他反对朝廷随意向广西边境派兵的做法,认为那里遍布少数民族部落,只需要择人分布数地,”使之分治生夷,险要形势,随宜措置,创关屯兵,积粮聚刍“即可,就算蒙古人入侵,如果得不到当地土著的支持,必然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而一味增兵,不但空费粮饷,甚至可能会激化同当地人的矛盾。果然,在孟珙去世六年后,忽必烈、兀良合台等人过吐蕃、灭大理、入湖南,得到了应验。

    他不但在战场上战功赫赫,在其它领域也有不凡的表现。身为武将,也非常注重文教事业。在挥师抵御蒙古入侵的同时,他不以武备费文事,于战乱之际兴建公安、南阳书院,影响深远。

    至于最后一个蓝玉,作为明朝开国四大将领之一的他,战功自然是极为耀眼的。只是,这个人做人方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