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西汉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来到西汉末年-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雨下的太大,前面一片苍茫,队伍的速度慢了下来。马援传下令来,放缓速度,不可停下,趁着大雨,好给敌人以突袭。

    大军又走了半天,到了天黑,雨还在下,草原之上,一片片的沼泽地,再也无法前行。

    马援无奈,只得就地安营歇息,大军在雨中搭建帐篷,安营扎寨。忙到很晚,才搭建完毕,大雨之中,没办法埋锅造饭,全军只得就着雨水吃diǎn干粮。

    马援在自己的中军帐中,紧锁眉头,思考着战局的发展。他亲率第5军迎战单于庭的3万大军,为了加快速度,和他一起赶来的就是两个轻装骑兵师,云雷团,铁甲师,还在后面,铁甲师比轻骑兵慢多了。

    马援听着外面哗哗的雨声,想到云雷团,想到全军的弓箭,叹了一口气。

    大帐外一阵人喊马叫之声,亲兵进来报告,有探子回来报告军情。

    马援紧张的心放下来,将探子们叫进大帐,逐一报告。

    吴奎和郝战的大军因为大雨的关系,拉开距离,吴奎率领两个轻装骑兵师走在前面,郝战的大车由于道路泥泞,几乎被拉开50里距离,而吴奎的两个骑兵师在此地西南只有50里,和王、张捷,都和郝战在一起,在后面的车战军那里。

    马援心里暗道不好,吴奎要迎战的是右贤王6万大军,这下两军分开,给敌人可乘之机,虽然他们自保问题都不大,可要单独歼敌似乎都困难不小。

    又过了一阵,又有探子回来,进了营帐报告单于庭大军已经出动了,正准备去东南方向去偷袭平州兵马,今天由于大雨,单于庭大军进军速度,一天只跑了40里,现在距此只有90里路程。右贤王的大军今天和单于庭大军基本同时向东出发,可天一下雨,就向南跑了,现在已经是下落不明了。

    马援问探子道,吴奎军长知道吗?探子答道,吴奎军长处已经有人去报告了,想必他已经知道了。

    听完各路军情,马援紧皱眉头,脚步踩在稀泥上,“噗噗”声在马援的脚底响起。马援似乎无暇顾及,在大帐之中,来回踱步。

    外面风雨交加,不时响过一阵阵雷声,有时似乎就在大帐的头ding响起。灯光不停地晃动,时大时小,有几次感觉就要被吹灭一般。

    突然,马援停住脚步,扭头看着几个探子道:“匈奴右贤王的军队,一diǎn迹象都没有吗?他们的牛群,羊群按说走不了太快啊?你们可有消息?”

    探子们纷纷摇头,一个高个的探子上前一步道:“马帅,我们这次去右贤王那边,几十里范围内就没见什么牧群。也不知道他们将牧群藏哪里了?”

    马援沉思了一阵,抬起头,面露微笑道:“好,你们辛苦了。不过等下还要去传令,现在外面下着大雨,骑马还不如步行,你们这个时候步行能找到路吗?”

    那高个探子道:“马帅,这个指南针还是能用的,虽说夜里看不清,不过大雨不会一直下的,我们沿途还是知道怎么走的。”

    马援道:“好,等下分别去吴军长,郝战军长处传我军令。”

    马援说着,快步走到灯台旁边,刷刷diǎndiǎn写就命令,封在两个羊皮纸袋中,其中一个纸袋下面带有三根鸡毛。

    那探子们都明白,此乃紧急军情。

    马援将军令分别交给几个探子,不一会,他们就出了营帐,外面传出哗哗的蹚水之声,那声音越来越远,越来越小,最后只听的外面狂风呼啸,大雨滂沱,不时又从头ding传来沉闷的雷声。

    马援在军中传下将领,就地派出探子,四处探查,严防匈奴大军偷袭营帐。

第四十六章 当头棒() 
一夜无事,第二天天刚亮,雨势渐渐小了,不过还没彻底停下。

    金刚等几个师长一起来到马援的帅帐,马援正俯在案头,披着公文。马援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笑着问道:“怎么,匈奴人过来了吗?”

    金刚道:“现在还没有匈奴人的消息,现在雨已经小了,草地上已经可以行军了,河水已经没有那么大了。现在如果急行军的话,如果匈奴人同时向我们进军,估计到中午两军都能会面。”

    马援道:“我们去杀匈奴本想突袭的,结果匈奴也要来突袭我们。我们相向而行,我们现在找合适地形等他们来就行啊,何必要奔袭几十里,累的要命,再进入战场。我们在这等着不就行了,以逸待劳,好过劳师远征。

    好在你们过来了,不然我也要叫你们过来,等下立刻回去,再次将营帐扎的大一些,看起来至少有2万人的感觉,你们明白吗?”

    金刚想了想,这是要制造主力在此的假象,好吸引匈奴主力来攻。

    金刚问道:“马帅,我们一边要积极防备,一边制造我们是主力的假象,对吗?”

    马援diǎndiǎn头道,既然你们都明白我的意思,赶快回去准备吧。

    金刚一行人立马回去,各自准备。

    马援军中在紧张的做各种准备,乌珠留单于也在召集手下众将领,他也得到探报,前方90里处,发现平州军行踪。当时已经派出更多的探马,要把对面的敌人打探清楚。

    乌珠留单于道:“外面的雨越来越小了,看来今天进军不会有大的问题了,前面已经发现平州兵马,刚好我们一下子去消灭了他们。”

    左大都尉道:“大单于,昨天晚上,军中有留言,说右贤王大军已经跑了,没有和我们一起向东攻击,而是向南逃跑了,您听说了吗?”

    乌珠留单于脸色铁青道:“一派胡言,右贤王大军是奉我的密令,向南攻击另一支平州兵马了。昨天在大雨之际,他们歼灭平州兵马上万人。传我命令,右贤王大军,昨天雨中大胜平州兵,为我军立下第一战功,传令全军嘉奖。”

    左大都尉呵呵笑道:“不怪乎人家说右贤王是我们草原上最聪明的狐狸,大雨之际,居然能大胜敌军。我们应将这一喜讯通告全军,鼓舞大家士气。”

    底下一干将领,纷纷站起来,向乌珠留单于贺喜,恭贺大军旗开得胜,纷纷表示今天要大杀敌军,也要右贤王知道单于庭精锐才是匈奴最英勇善战的勇士。

    乌珠留单于脸色一直没有大的变化,眼睛看着众人的表演,过了一阵道:“如果谁在军中乱传什么右贤王逃跑的谣言,就是平州的奸细,要立即抓来处死。等下全军发兵之前,要告知全军右贤王昨天大胜的消息,务必人人知晓。”

    众将领看大单于神色,有些说不出的怪异,可都不敢问。

    乌珠留单于接着说道:“昨天是右贤王在雨中打了大胜仗,今天该我们了。前面90里,就有平州兵马,我们全军快速进军,到晚上应该就能遇到他们。我匈奴勇士要再次展示英勇,各位将军,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你们可做好立功的准备了吗?做好接受我大笔封赏的准备了吗?”

    众将领面带微笑,纷纷随声附和,高声叫嚷,群情激动,似乎金山银山摆在面前一般。

    乌珠留单于道:“好,我们进军,全军出发,歼灭前面的平州之敌。”

    匈奴将领一起站起身,出了营帐。不一会,乌珠留单于已经披挂整齐,骑在自己的战马之上,一周是匈奴的王庭大军。

    牛毛般的细雨在飘洒,地上一处处积水,马跑在湿滑的草地上,怎么也快不起来。

    单于骑在马上,细细想着这两天的事情。

    昨天晚上,探子向他报告,说右贤王大军下落不明,怎么也联系不上。淋了一天雨的大单于感觉不是冷水泼头般,更像是一下子站到了冰窖里。思索片刻,才下死命令,要求探子严密封锁消息,绝对不可使军中知道右贤王大军不见了。更可怕的是前面90里处,出现了平州兵马的迹象。大雨中,探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敌兵。

    想到平州兵马,看来也是想来偷袭自己,单于暗笑,真是想到一起了。现在右贤王大军下落不明,平州兵马气势汹汹,想撤退。万一被敌人所乘,到时候军心大乱,四散奔逃,可不用打就注定了败局。

    现在唯一的机会,就是给平州兵马当头一棒,让他们摸不清方向之际,再从容撤退。到时候气势大胜,平州兵马也不会有多少的机会。

    老单于苦苦思索,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前面的平州兵马灭掉,或者至少能给予重创,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王庭精锐之师。

    老单于抬头看看,大军速度太慢,这90里的路程平时一天也就能到,可现在天下小雨,地面湿滑。草地上一片一片的水坑泥淖,不时还有沼泽地。

    今天若是赶不上,给平州军发现自己的狼狈处境,他们肯定不会手软。单于传下命令,加快行军,厚赏先到敌前者,严惩落后者。

    大军不顾一起向前飞奔,不时有掉队者被砍头。匈奴骑兵再也不敢怠慢,拍打着战马,催促向前。

    好在是一人三骑,不断有马倒下,单于也不心疼,中间总共歇息两次。天快黑之际,有探马报告单于现在距离平州军只有20里地。也许是道路泥泞的关系,今天的平州兵马丝毫没有动,还在昨天的地方,安营扎寨,似乎将这里当屯兵之所了。

    单于传下命令,全军先就地休整。军人们都累坏了,各个人困马乏,再加上糟糕的天气,每个人都是**的,战马也都疲惫不堪。

第四十七章 单于灭() 
全军人马休整已毕,夜已经有些深了,雨已经停了。

    单于站在草地上,周围火把diǎn起,众将领站成一排,准备听单于做夜战的部署。

    单于刚张开口,感觉到南边的大地有些颤抖,众将领一起向南边望去。南边漆黑一片,可感觉到的颤抖却是真实的,众人都明白,南边正有大军向这边赶来。

    单于连忙道:“南面有敌人来,准备迎敌。”

    说完,各将领纷纷散开,骑着快马,回到自己的队伍中做准备。

    匈奴人刚上了战马,南边的灯火星星diǎndiǎn已经出现在眼前,又听的东面的大地上同时有震颤之音,仿佛四面八方都有敌军到来。

    乌珠留单于上了战马,手举着弯刀,身边的亲兵diǎn起火把。他有些六神无主,现在虽说自己三万大军,丝毫没有损伤,可现在雨刚刚停歇,弓箭受潮,不起什么作用,看来都得近战。

    平州兵马兵器精良,他是一早就听说的。匈奴人的兵器还是以青铜为主,铁器都不多。单于心想,我们兵力多,骑术精良,也未必败吧?

    想到这里,他自己都没了底气。眼看南方过来的平州兵马,火光照耀下,已经看到黑色的巨浪朝这边扑过来。

    单于看到匈奴的骑兵犹如河里的浮萍般,在南面的巨浪裹挟下,随波起伏,没有太大的抵抗能力。

    南面的骑兵各个手拿长枪,在一员虎将的带领下,犹如猛虎冲进羊群般。这个猛将不是旁人,正是第一军军长吴奎。

    吴奎天亮之际,接到马援派去的探子送来的命令,要他放弃攻击右贤王,转而和马援一起聚歼单于庭主力。

    吴奎立即集结兵力,直接向北面进军,路上不断收到马援派来的探马通报单于庭大军的动向,因此他也不断调整进军方向,一路走走停停,倒也没特别辛苦。

    天将剩赖ビ谕ゴ缶丫O滦菡饪钠锉Ω蘸美胨15里地,吴奎发下命令,全军紧急动员,直冲单于庭大军。

    匈奴人的弓箭没法用,平州军的也是一样,云雷也没有,就是近战。吴奎大军毕竟精力好过匈奴人,再加上兵器的优势,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匈奴人不是战死,就是逃跑。

    战事正激烈,吴奎得马援派来的探马报告,马援大军从东面已经和匈奴战在一起了,目前势不可挡。

    马援大军休整一天,养精蓄锐,更是凶猛异常。

    单于庭大军虽是精锐,不过一天的奔袭行军,刚才的休整只是让他们缓缓劲,并没有彻底缓解一天的劳乏,再加上夜里平州军的突然袭击,更是让士气跌到冰diǎn。

    单于看前面的骑兵纷纷向后退,知道敌军战力非凡,尤其是东面的敌军,单于庭的兵力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现在东面已经大乱了,本来南面还有士兵在抵抗,可东面一乱,南面似乎被传染了一般,顿时没有了抵抗。

    乌珠留单于借着火光,看着溃退下来的匈奴败兵,他没有上前呵责,只是一味的看着。

    从右贤王逃走,就知道自己只能孤注一掷,不突袭,结局只有溃散。今天是突袭还没成,被敌人突袭。命运降临到自己头上,乌珠留单于也不犹豫,在手下亲兵收拢溃兵之际,自刎而死。

    马援和吴奎领着平州骑兵激战一夜,杀死匈奴人1万人,俘虏6000多人,剩下的人马不知道都跑哪儿去了,想必是趁着夜色,这些匈奴人脱离战场逃走了。

    马援派人打扫战场,并厚葬乌珠留单于。和吴奎一起飞兵单于庭,将单于庭所有的金银财物,粮食,牧群收拢完毕。这时候李孝全第二军的消息也传过来,李孝全没费太大力气,须卜王的军队几乎不堪一击。李孝全并没有立刻回来,而是向北直接收拢牧民,大批的牧群开始向平武城转移。

    江河行也来到单于庭,和马援碰面。马援告诉江河行右贤王的大军已经逃走,现在追击恐怕来不及,他打算先整顿单于庭附近地域。在单于庭附近也要建个小城池,用做军需基地,为以后远征右贤王做后勤基地。江河行认可,让他放手去做。匈奴地域广大,想一战而定是不可能的,只能慢慢准备,一步步来。

    江河行简单的将匈奴事托付给马援,带着张捷和一些学生兵还有一些亲兵等回平武城。

    天气渐渐变凉,似乎秋天就要到来。天空缓缓飘过一些流云,地上的绿草似乎一夜间被北风吹黄。

    江河行等一行人,缓缓的骑着马,张捷和江河行并辔而行,边走边聊,说说战事,谈谈后来的城建,以后匈奴右贤王的问题,还有漠南匈奴的事情,一时间两人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是闲聊而已。

    眼看平武城的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