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这一切,他呆在房间里等着。
他来到洛杉矶已经两天了,这两天他装成游客进行实地考察。
他在观察这个城市的环境,街上的警察对于陌生游客是否在意,有没有人暗中跟随,清晨和傍晚街道上的治安状况,最关键的是邮筒的位置。
事实上,林子轩过于小心了,也难怪,这毕竟是他第一次做这种事情。
他在后世看过的谍战片中,间谍总是在最后关头出现问题,然后被抓住或者打死,所以他格外的小心谨慎。
实际上,美国的情报部门不会把注意力放到他的身上,他又不是外交人员。
他以为自己在改变世界,可是世界上的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他有点自己吓自己了。
清晨时分。林子轩拿着行李箱,坐上第一班电车,前往洛杉矶的另一端。
这个时候整座城市刚刚醒来,大多数美国人正在家里吃着早饭。准备上班,街道上非常冷清,只有过着夜生活的人才在此时回家。
半个小时后,林子轩下车,找到街边的邮筒。打开行李箱,把一个个信封装入邮筒。
然后,他打量了一下周围,没什么人关注他。
他脱掉手套,放进口袋里,拎起空空的箱子,走到道路另一端的站台,等待着电车的到来,接着坐上电车,返回旅馆。
在电车上。刚刚升起的日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脸上,有点刺眼。
他眯起眼睛,不敢相信会这么的顺利。
世界会因此而改变么?
林子轩不知道,他会关注随后几年世界局势的发展,以此来验证这本书有没有起作用。
当然,他不会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上面。
如果几年后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没有改变,仍然坚持除了自卫战争外不主动卷入任何外部军事冲突,并通过立法最大程度限制与国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那林子轩就会把苏联拉下水。
他在后世的网络上看过不少有关苏联的架空历史小说,比如那本《克里姆林宫的狼人》。
按照这种套路,仿照《高堡奇人》写一本苏联被日本占领的架空文并不困难。
只要大致的历史事件吻合。想必会引起苏联的警觉。
林子轩发现这种偷偷改变历史的感觉有点让人上瘾,就好像自己在偷窥全世界一样。
他暗暗提醒自己,不能在这件事情上越陷越深。
有道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作为穿越者还是低调一些的好。
他回到旅馆,刚好赶上早餐,吃完早餐,他退掉房间,朝着好莱坞而去。
来到好莱坞,林子轩找到道格拉斯希拉。把《魂断蓝桥》的剧本交给那位加拿大女孩。
经过慎重选择,瑙玛希拉选择了《魂断蓝桥》。
她知道以她此时在好莱坞的地位,米高梅公司不可能给她投资大制作。
《泰坦尼克号》是不用想了,《公主日记》是两个人的对手戏,喜剧片虽然讨喜,却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诺丁山》的剧本很有新意,但若是一位真正的大明星出演效果会更好,她还不够资格。
而且,此时的好莱坞女明星的地位显然比不上男明星,这个剧本可能不会被公司通过,得不到资金。
《魂断蓝桥》是她最为满意的剧本,在战争的大背景下两个相爱的人却最终不能在一起。
特别是女主角最后的死亡,触动人的心灵,是战争和这个时代造成的悲剧。
这部电影会让人反思,成为经典,她也会因此而成名,被观众记住。
瑙玛爱不释手的翻看着剧本,拉着哥哥要去找米高梅公司的制片人,进行讨论,恨不得这部电影立刻就能开拍。
作为编剧,林子轩没有参与其中,他要和派拉蒙电影公司的制作经理见面。
派拉蒙是目前好莱坞最大的电影公司,掌握着全美连锁的电影院,旗下有着众多的明星,在好莱坞拥有霸主地位。
《乱世佳人》的电影改编权就被派拉蒙买走了,他们正在考虑是不是拍摄成有声电影。
明星电影公司的影片质量上有保证,每部电影根据类型能卖到4万到8万美元不等。
功夫片的价格高一些,文艺片的价格偏低,这就是中国电影在美国的市场行情。
林子轩这次亲自来是想让他们看看《杀手李昂》,做一次市场评估。
那位经理听说是林子轩亲自主演了这部电影,露出感兴趣的样子,畅销书作家出演电影,这会是一个宣传上的噱头。
林子轩在美国有读者基础,只要这部电影质量不差,他愿意出10万美元购买。
在派拉蒙的一间放映室内,电影公司的不少内部人员观看了《杀手李昂》。
看完之后,他们对电影的评价不一,主要是针对电影的结局,也就是男主角死亡的剧情。
在好莱坞的电影里,男女主角不是不能死掉,但却非常的冒险。
他们清楚观众看电影不是非要从电影中看到什么意义,而只是作为一种娱乐消遣。
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电影公司铁定倒闭。
很多自认为有才华的导演觉得观众不理解他们,不懂得欣赏艺术,他们的电影非常深刻,讲了什么什么道理,具有什么什么内涵。
结果观众不买账,他们觉得特别委屈。
面对派拉蒙公司人员的疑问,林子轩倒是没有抱怨,说什么电影的深刻内涵。
这部电影只是一次试水,主要还是看欧洲那边的市场。
等他结束这边的谈判,再次见到道格拉斯兄妹的时候,发现他们一脸愁容。
第二百七十九章钻法律的空子
事情很简单。
道格拉斯和妹妹把《魂断蓝桥》的剧本交给了制片人,制片人看过之后觉得不错,就提交给了米高梅公司的高层。
这时候问题来了,米高梅公司刚刚从瑞典挖来了一位女明星,这位女明星在欧洲很有知名度,演出的电影受到广泛的好评。
米高梅公司准备力捧此人,正在四处搜罗好故事。
公司高层看了《魂断蓝桥》,觉得故事发生在英国,女主角很适合这位欧洲女星出演。
当然,他们也给加拿大女孩留下了一个角色,可以扮演女主角的朋友。
在这种好莱坞大制片厂的制度下,普通演员没有什么发言权。
除非是成为顶级的大明星,或者有电影公司高层做后台,才能有资格挑选剧本和角色,甚至和电影公司谈条件。
林子轩自己就是电影公司的老板,对这种事情司空见惯。
在明星电影公司内部,如果殷明竹或者孟晓冬看中了某个角色,那其他演员就只能退让,这就是大明星的特权。
所以说,这个世界没有公平可言,与其停下来抱怨,不如努力走上巅峰。
在历史上,瑙玛希拉取得成功,并获得奥斯卡女主角的原因是在1927年她嫁给了米高梅公司的制片人,从而获得了挑选剧本和角色的自由。
到了1936年,那位制片人去世,她的演艺事业逐渐走下坡路,不久便退出了影坛。
好莱坞就是一个名利场,想要得到就需要付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林子轩对此爱莫能助。
这位加拿大女孩有两个选择,要么服从公司的安排,给公司留下好印象,等待下一次机会,要么拿回剧本。和公司闹翻,从此被雪藏。
至于离开米高梅,恐怕要支付不菲的违约金,他们兄妹不一定负担得起。
对于这位二线女明星来说。最明智的就是服从公司的安排,忍一时之气。
他打听到和瑙玛希拉争夺角色的是瑞典女星葛丽泰嘉宝。
嘉宝这位女明星林子轩倒是有点印象,她是好莱坞的一个传奇。
葛丽泰嘉宝于1905年出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4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她被迫离开学校去百货公司打工。做广告模特。
她在一个广告短片中的形象被导演看中,从此进入电影圈。
她还申请到瑞典表演学校的奖学金,学习表演。
1924年,嘉宝主演德国剧作家帕浦斯特的名剧《悲伤的街道》,使其成为欧洲受欢迎的影星之一,从而被米高梅电影公司挖到美国,准备力捧。
嘉宝在欧洲有名气,受到米高梅的重视,瑙玛想必是没什么机会了。
瑙玛希拉也是这么想的,她和嘉宝比起来毫无优势可言。那位瑞典女孩的确非常美丽,欧洲女人的深邃眼眸正是美国观众的最爱。
相比较而言,出身加拿大的她连地域优势都没有了。
在这个时代,美国还没有成为超级大国,欧洲则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无论是强大的军事力量,还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蓬勃发展的文化,欧洲都备受推崇,所以来自欧洲的女演员很受美国观众的欢迎。
但这位加拿大女孩并不甘心,她咽不下这口气。
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可以一举成名的角色,她绝不想拱手相让。为他人做嫁衣。
瑙玛希拉权衡利弊,悲哀的发现她个人没有实力和米高梅这种大公司相抗衡。
如果拿着剧本投奔其他电影公司,比如派拉蒙和环球,可能落到和在米高梅一样的下场。
该怎么办呢?
她无意间看到了林子轩。这位东方人有自己的电影公司,能不能投资拍摄《魂断蓝桥》?
这或许是她最后的机会了,否则她就只能向公司屈服。
拍摄一部美国电影?
林子轩陷入思考之中,他比谁都清楚《魂断蓝桥》是一部经典电影,投资拍摄没有问题,只是以什么形式拍摄需要考虑清楚。
这牵扯到美国的法律。
他不能以华人的身份投资。也不可能借钱给这对兄妹,十几万美元不是小数目,作为一个商人,要把商业和私人交情区分开来。
他和彼得逊律师联系后,发现可以采用迂回的方式。
上海明星电影公司因为有彼得逊律师作为小股东,名义上属于美资公司。
只要以彼得逊律师的名义在美国成立一家美国明星电影公司,那么上海的那家公司就是美国公司的子公司,林子轩就能用美国明星电影公司的名义投资电影。
只是,如此一来,这家电影公司就成了彼得逊律师所有。
林子轩仅仅负责经营,从老板变成了打工仔。
当然,为了保障林子轩在其中的利益和控制权,还需要签署很多的法律文件。
比如彼得逊律师放弃公司的经营权,全权委托林子轩对公司的经营,不干涉公司的决策,在利益分配上要有明确的规定,彼得逊律师只负责法律部门。
这就是钻美国法律的空子。
终于还是要走这一步了,想要在美国投资就要找一位美国合伙人。
这其实非常冒险,相当于把公司拱手让人,如果彼得逊律师从中耍花招的话,他辛苦积攒的家业就会付诸东流。
但风险和机遇并存,想要赚钱,怎么能不冒险呢。
林子轩不怎么熟悉美国的法律,他特意拿着法律文件去请教法律专家张康任。
他相信中国人不会骗中国人。
张康任仔细审核了这些法律文件,没有发现漏洞。
除了公司的所有人变更之外,林子轩的权利和利益都没有受到损害,在目前的美国,这是华人变相投资的一种常用手段。
不过这种投资金额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美国政府的注意。
也就是说,你不能搞个大型财团出来,直接影响或者控制美国的经济发展。
林子轩放下心来,开始规划未来在美国的投资,电影只是第一步。
他让妹妹林晓玲在美国明星电影公司挂名,负责一些文件的往来,审查账目。
至于道格拉斯兄妹,就看他们有没有脱离米高梅公司的魄力,迎接新的挑战了。
就在林子轩忙着签署各种法律文件的时候,那本《高堡奇人》通过美国的邮政系统运往世界各地,最先收到书籍的是美国国内的出版社。
第二百八十章第一位读者
在每一家大型的出版社里,都会有一些年轻的助理编辑。
这些年轻人或者刚从学校毕业,或者从出版社底层一步步来到这个位置,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对邮寄来的书稿进行初选。
这份工作繁琐而无聊,每天就是看稿子,而且都是新人的书稿。
稍微有些名气的作家都不会采用这种投稿方式,而是有相对应的编辑负责。
助理编辑就是要在新人中发现值得出版的书稿,然后附上自己的意见交给主编审核。
这极为考验助理编辑的眼光和水平。
如果一位助理编辑能够推荐几本被市场验证为畅销书籍的新人书稿,那就证明了自己对图书市场的把握,会被提升为正式编辑。
每一位编辑和主编刚进出版社的时候大多都是从助理编辑开始做起。
所以说,这份工作虽然无聊,却很重要,关系到能否晋升的问题。
如果因为一时大意让一部优质的书稿从手中流失,而其他出版社却出版发行,并获得成功,那这位助理编辑会成为业界的笑柄,甚至会从此退出出版行业。
但工作时间久了,助理编辑难免会失去信心。
因为新人书稿的质量实在是不堪入目,想要从其中选出让主编满意的作品无疑是大海捞针,这种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科尔就是纽约一家大型出版社的助理编辑,出版社越大意味着竞争越激烈。
他在三年的时间内提交了数十部书稿,全部被主编否决了,和他同一时期的助理编辑要么升职了,要么转行离开。
经过无数的打击,他决定下个月辞职。到金融行业闯荡一番。
此时美国的经济已经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复苏过来,金融行业异常的活跃,报纸上经常有一夜暴富的神话,惹得不少美国人都想要到股市上捞一把快钱。
科尔也是这么打算的,所以这几天他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能偷懒就偷懒。
出版社的信件收发部门会准时把最新的信件送到各个部门。其中就有一批新的书稿。
一般而言,装有书稿的信件上会有投稿的字样,很容易和普通信件区分开来。
这时候几位助理编辑无精打采的从中挑挑拣拣,虽然知道希望渺茫,但也期望自己能碰到一位文笔和创意都不错的新人作家。
他们一般是看信封上的字迹和地址。
按照以往的经验,字迹工整的作者往往创作比较认真,写出来的故事有一定的可读性。
地址在大城市里的作者他们会优先选择,这说明作者的生活环境不错,有很大可能受过高等教育。而不是中学生水平。
对于那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