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定要打,不打不足以威摄江南”
孔有德仿佛转眼间就变了一个人,大将风范跃然其身,说得斩钉截铁。
随即孔有德又道,“不过,扬州是座坚城,倘若全军强攻,实有困于城下进退两难之险,且有明军状元军部在城外策应,是先取城池还是先破状元军……”
孔有德话还没说完,鳌拜便一挥手打断了他,“捏软柿子那是娘们家做的事,老子要打就打最难的,什么破扬州城,老子打得就是坚城,定南王,不如兵分两路,你取状元军大营,我则去取扬州城,不管哪一处得手,扬州城都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孔有德心中暗骂一声:自不量力,你也太小看扬州的防御力量了,扬州城内外的明军守军已经兵过八万,和清军实力相当,且又有坚城,想一战而下,痴人说梦吧。
孔有德在心里的计划是,既然无法阻止众将的求战之心,那就打吧,但并不是全军出击,拿人往扬州城墙上撞,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摸摸扬州城的虚实,都说扬州坚城一座,可这只是探子探来的军情,没有实战,不打一打怎么知道。
孔有德压压手,示意众将坐下,随即说道,“我了解众位将军的求战之心,我又何尝不想一战而下,鳌佐领,众位将军,你们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将,你们的忠勇我定南王素来敬佩,分兵拒敌是兵家大岂,不如倾尽全力,毙其一处,以优势兵力,摧枯拉朽扫平明军在城外的大营,若是功成,则顺势取扬州,如此胜算更大”
鳌拜却不屑,冷冷一笑,不止是他,帐中其他将领也觉可笑,谁都知道扬州城虽然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可城内的守军那几乎可以说是一支乌合之众,史可法督师扬州不过几个月,说是三万守军,那差不多全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战斗力几乎可以忽视。
而反观状元军,据可靠的情报,状元军从上到下,军心的凝聚力不是一般的强硬,几个主力战将都是王岚平一手提拔起来,没有王岚平,他们哪有机会在群雄并起时展头露角,更重要的是,状元军来扬州战场,那是被明朝君臣硬赶过来了,若是守住了扬州,他们或有一线生机,若败,就不光是朱由崧要找替罪羊那么简单了,所以,状元军在扬州只能拼尽全力一战,没有他路可走,清军想要一口吃掉状元军,从哪方面来说都比先拿下扬州城要难得多。
更有状元军所倚靠的无非就是扬州城里源源不断的粮草供应,只要拿下扬州城,断了王岚平的粮草,状元军不攻自破。
鳌拜道,“不不,此次南征的主要目标是扬州城,定南王难道分不清主次吗?扬州城若为我所破,区区状元军还能有何作为,我肯请定南王,遣一偏师,作佯攻状元军之状,全军主力压向扬州城,我倒要看看,那史可法能坚守几时”
孔有德要的就是这效果,状元军的大营没那么容易攻破,人敢放着城池不呆,非要出城拒敌,那自然是有视无恐,而且这次也只是试探性的进攻,借此以摸清扬州城防的力量,同时也平消一下众将的复仇烈焰,待火炮大队来到,扬州城一战可下。
孔有德道,“那好,传我将令,明日一早,汉军镶白、正黄二旗严守营盘,以满旗镶蓝旗佯攻状元军大营,不得使其分兵救援扬州城,鳌佐领,你自率其余诸旗,强攻扬州城,请诸位将军务必奋勇杀敌,沙场建功”
如此大的作战行动却在仓促之间议定,也真是难为孔有德了,他实在是想不出有什么别的办法安抚一群完全被激怒的大军了。
不过孔有德也不是没有一点胜算的想法,明日一战能顺利牵制住状元军,破城也有可能,毕竟明军畏清军那是出了名的,都一溃几千里了,保不齐只要清军兵临扬州城下,就有人打开城门献降了。
鳌拜一听这还像那么回事,要打了,这回真的要打了,不过他哪里是去为正红旗复仇的,他想的是,正红旗大败亏输,正是咱露脸的好时机,此时不争功更待何时,他生怕摄政王多尔衮再派援军,到时候还得与人分一杯羹。
各部将令分头安排,孔有德独留鳌拜。
二人就扬州城的城防再进行一次探究,当然来源只是探马得来的情报,其中,以新近归降来的明将刘良佐的情报最为重要,刘良佐那是正经的原明军总兵,对扬州的城防多有了解,据他说,扬州城以东西城墙的防御最为坚实,而北面则相对薄弱,想要取扬州,当先取北门,那里民居甚多,不利于明军的快捷增兵支援,只要能在北门打开一个缺口,扬州城必破。
次日天明,清军四万人,肉食管够,辰时刚过,大军浩浩荡荡奔赴扬州城而去,当先一枝大旗,上书四字“吊明伐罪”。
;
088 大顺新君()
就在扬州大战在即之时,远在南京的朱由崧也没嫌着,可算是送走了王岚平这个瘟神,那七大定边侯也忙着各斗心思,互相牵制不服,没工夫理会南京城里的风云变幻。
现在的这个皇帝当得才算有些滋味,再也不用惧怕有谁敢对皇帝指手划脚了,此时的朱由崧甚至还燃起一丝想中兴大明的念头,不过要怎么做他还真没有全盘的打算,因为王岚平上次京查,凭借着手中的兵马,硬生生的打压了一大批拥立他
称帝的大臣,这其中最大的官那就得数内阁首辅马士英了,如此一来,新任的一众大臣朱由崧又不甚信任,总觉得他们和王岚平会暗通款曲。
还是原先的那批老臣朱由崧用得放心,最起码他们不会少了皇帝的花销,自从王岚平北上抗清后,这皇宫里的开销日渐枯竭,皇帝的用度都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了,没银子谈何中兴大明。
谁会弄银子,那自然是马士英,好在这时的马士英只是赋闲在南京城的府里,官位虽不在,可大学士的头衔还在。
好死不死,朱由崧这时候把马士英给想了起来,不过朱由崧还有些忌惮,因为马士英在以前主政之时,对皇帝也是爱搭不理,动不动就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说起来朱由崧应该恨他才对,可是呢,皇帝手里没人哪,不管怎么说,马士英是拥立过皇帝,在天下臣民中威望还在,且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朱由崧皇权在握,马士英动不是当日的马士英了。
而且朱由崧还认为,若是再次启用马士英,那他还不得对皇帝感恩戴德一辈子,当然了,最主要的,朱由崧还指望他给自己弄银子呢。
如此一次,朱由崧头一次乾坤独断,立排众论,重新下旨,任命马士英为内阁首辅。
原本以为这辈子的官算是当到头的马士英闻讯,乐得恨不得见谁都喊声亲爹,他这些日子整天都胆颤心惊,生怕皇帝老子翻旧帐,这下好了,老子又回来了。
马士英这次入阁,可再也不敢对皇帝横眉冷眼了,如同一个孙子似的,竭力讨好朱由崧,只要是皇帝想的,他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不得罪朝廷上王岚平启用的任何一人,真正是夹着尾巴小心做人做官做事。
但私底下,马士英却是贼心不死,想要重获往日风采,那不光要掌控朝廷,更重要的是有军权,自己以前的部下,江北四镇已经没什么用了,唯独一油盐不进的黄得功,他调不动了。
于是马士英又将目光锁定在象山的七大定边侯身上,这七人手里可是有着十多万大军,进可改朝换代,退可裂土封疆,只要拉笼住他们,还有何事不成。
多亏了马士英家底厚,这么多年的封疆大吏可不是白当的,用家财万贯来形容那只说对了十分之一,这次,马士英决定三管齐下,银子朝前铺路,高官继而相诱,再以厉害说之,言明,他会渐渐请求皇帝将江南七省的督抚一一撤换,让七大定边侯继任,这样一来,朝中有马士英为主,朝外有七大军权在握的重臣,这往后众人的前程无可限量,说不定封个王爵都有可能。
本来这七大定边侯就是被马士英收买蛊惑而来南京和王岚平大打出手,此时正窝在象山进退两难,马士英这时候来居中联络,正中众人下怀,八人一拍即合,结成一党,不过眼下明清大军正在扬州对峙,天下大势还未有定数,马士英再傻也不会在这时候闹事,至少得等那该死的王岚平彻底死绝了再动手。
一个是政治经验极度缺乏的朱由崧,一个是想再震朝堂的首辅马士英,双方都有小算盘,各取所需。
南京城再掀一番官员调动,只不过这次波及到的范围远没有王岚平以前做的广,再怎么说以前马士英的旧部和心腹都在上一次京查中所剩无几了,他还没有傻到一上台就与众朝臣为敌。
对于从扬州发来的军情,朱由崧倒是表现得很关心,每一份战报都亲自过目,并召集群臣相商,他之所有如此上心,那完全是因为他怕落下一个和他堂兄弟朱由检那样的下场,一旦清军过江,他这皇位还能坐多久?
史可法接二连三的上折子求援兵,可只是空有皇威的朱由崧能做的除了叹息还是叹息,朝廷上哪还能调出兵来,而且那张献忠的大西军还在徽州府一带盘踞,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顺江而下南京,朱由崧正想挤破脑袋想从扬州前线调兵来阻击张献忠呢,七大定边侯他没胆子去招惹,江南其他各督府也成了自保之势,皇帝的威严对这些人的震摄力不够,想调他们来勤王,还不如迁都呢。
而此时的马士英不失时机的站出来向皇上建议,应该立即向史可法及王岚平下旨,要求他们尽快解决扬州的战事,击溃清军,随后马上回师江南阻击张献忠,如此一来即保全了扬州,又可以借敌人之手消耗掉王岚平的实力,一举两得。
于是,朱由崧不但没有向扬州增一兵,还一连发了三道圣旨给史可法,要求他不准再坚守不战,要主动出击,击破来犯清军,而后班师回朝,清剿西贼,用词极为严厉……
得到马士英的再度临朝,朱由崧的日子也一天天快活起来,大事小情他也用不着亲力亲为,紫禁城之中再次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好一派其乐溶溶之状。
而另一位草头天子却没有朱由崧这么惬意,他就是在湖广彼于逃命的大顺皇帝李自成。
自从清英亲王阿济格出太原西进西安后,李自成被迫南迁,浩浩荡荡五十多万军民,兵分三路逃进了湖广,只留下权将军刘宗敏和其侄李过留守西安断后。
原本李自成还指望借西安的城防为自己的南逃之路多争取些时间,却没想到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刘宗敏血气之勇突发,他咽不下到手的北京被满人摘了果实的打击,一气之下,在李自成南逃后,与李过一起,大起西安之兵,迎战阿济格的西征大军。
阿济格起兵十八万西征,其开路先锋不是别人,正是引清军入关被千万人骂的昔日宁远总兵今日清平西王的吴三桂。
五万关宁铁骑在太原体整月余后,大军西进潼关,脚还没站稳就听说李自成放弃西安南逃了,吴三桂大喜,真是兵不血刃就吓跑了李自成,这也算是不兵而驱人之兵,足以名垂战史了。
可就在吴三桂即将要进军接收西安之时,却又有探子来报,说留守在西安的刘宗敏大起倾城之兵三万五千,正朝潼关杀来。
吴三桂大怒,他与那刘宗敏有着夺妻之恨,这可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潼关城下,吴三桂亲自上阵,从容指挥关宁铁骑,以逸待劳,将刘宗敏对了个屁滚尿流。
随后,阿济格与吴三桂大起十八万大军兵出潼关,趁势掩杀,一至追进了西安城,刘宗敏于逃亡途中战死,李过也身负重伤,大顺军刚逃回西安,清军随后杀到。
李过见守城无望,只得弃守西安,领着残军往南找李自成去了。
这李自成一行近十万人,缺衣少吃,狼狈不堪,自从听说西安丢了之后,清军转而朝自己杀了过,他这一个多月就没睡过一天安稳觉,真正好似那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跟随自己的大军天天都有大量逃亡,全军上下都迷漫着无比沮丧的气息。
而此时张献忠又从成都出兵,占领了湖广一部,还时常袭扰顺军,使顺军不敢向西南进军,弄得李自成是雪上加霜,更有甚,另一支清军也兵进江淮,阻止了顺军向东南发展的脚步。
东南西北都是敌人,李自成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曾经轰轰轰烈烈的大顺王朝如今能控制的土地不过甘陕湖广部分,以及江淮以西的部分土地了,转眼之间就成了天下势力最小的那一支,且时时都有分崩离夕的可能。
出西安时,李自成还有着东山再起的鸿愿,可随着这逃亡之路一日艰难过一日,这心里受的打击也是日胜一日,曾经的乱切枭雄,连皇帝都当过,而此时却只能在山沟里没完没了的逃亡,这如何让这李自成不气不怒不怨不忿不忧?
终于,当他接到西安兵败,刘宗敏战死的消息时,他积劳成疾,在离开武昌打算向安庆李来享部转移时,一病不起。
部队缓慢而行,在进入九宫山地界时,李自成自感时日无多,忧愤难当,自己这一去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打回老家,于是,他在部将的搀扶下,领着十多个亲兵,登上了九宫山山顶,想再看一眼自己成名成功之地。
站在九宫山顶,李自成潸然泪下,一口鲜血喷涌而出,众将大惊,下山时,恰遇上百名由山民组成的村团练,由于李自成的部众连日逃亡,穿着几与强盗山匪无异,众山民以为是土匪下山,当场一涌而上,将十多名李自成的亲兵乱棒打死,李自成也身受重伤,好不容易逃回营地,李自成也只剩半条命了,气若游丝。
这下可忙坏了顺军众臣,皇帝将死,那大顺朝何以为继,李皇帝征战半生,没有子嗣,何人继位?
恰巧此时,李过从西安败逃而来,虽然一身是伤,但无大碍。
是夜,李自成在晕晕沉沉弥留之时,传下遗照,命其侄李过继任大顺朝皇帝,半夜,曾叱咤风云的一代英雄李自成,含恨归天。
转天一早,众将将李过扶上营中正座,山呼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