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马踏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赵马踏天下-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朝堂上未发一言,但我想他应该是有什么更深层次的谋划。”

    “深层次的谋划?”赵捷怀疑的说道:“我看他是害怕自己的官位不保吧!”

    “不要这样说平原君,他是一个君子,断然不会为这种小人行径。“李牧反驳赵捷道。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怎么就知道平原君不会因为阅历的变化而变化!”赵捷侃侃而谈的解释道:“为了国家而前往秦国,被扣咸阳一年有余,回国后为昔日同僚所排挤,只得了一个‘太宰’的虚职,而且还处处受人打压,经历了这些人情冷暖之后,你确定一个人不会有所改变吗?”

    见赵捷越说越离谱,联想起自己不公的遭遇,李牧不由的也发怒了。他怒斥赵捷道:“别忘了,你能在雁门郡安定下来是受了平原君的恩惠的。”

    ;

第66章 父母官() 
一声怒吼,将赵捷拉回现实,赵捷想要说些什么,却突然发现自己无话可说。

    李牧拍了拍赵捷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解释说:“来接任我的是国尉颜聚,他是后派与宗族派的纽带,同时也是平原君重新掌握宗族派的障碍。一旦他离开邯郸,宗族派与后派就即将面临分裂的局面,这将大大改善朝中任人唯亲,排挤贤才的局面,对我赵国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猜测,具体的谋划只有平原君自己知道。”

    “以一地之牺牲而成全大局,这道理我明白也能理解,但我心中就是太舒服。”赵捷垂头丧气的说道。

    “也不能说是牺牲,我听说颜聚还是有些本事的,也是个知晓兵事的将领,你不必太过担忧了。”李牧劝慰赵捷道:“也许今年也会如去年一样没有战事,一切平安呢!”

    “匈奴不入侵就必须让榷场贸易保持稳定,可我看不到稳定的希望。”赵捷悲观的解释道:“那颜聚本就是为了榷场的巨额利润而来,如此贪得无厌之人又怎么会甘心只拿雁门郡的分红呢?”

    “如果匈奴入侵了,那你就尽量减少损失吧!不必顾忌什么手段,哪怕是在战事前或战事中贿赂匈奴将领也在所不惜,总之一个词——不计代价。”李牧压低声音,神色冷漠的继续说道:“倘若善无城有朝一日不保,汝就不必听令去救了,能保住新建的平城就保住平城吧!。”一句话,展现出了李牧罕见的一面。

    “明白了!我尽力而为!”赵捷回应道。随后赵捷好像又想起了什么,继续问道:“那颜聚在邯郸的时候见过我几面,如果我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他应该就能认识我,我要怎么避开他了?”

    “我看你从今天开始就隐身幕后吧,让你的那个名叫赵殷的贴声护卫在前台见人吧。”李牧想了想,然后提议道。

    “不错的办法,就这么办了。”赵捷淡淡的说道:“如此便不用担心身份泄密了。”

    —————————————————————————————————————

    两日后,邯郸的宣旨官抵达善无城,同行的还有郡守的继任者颜聚。

    “雁门郡郡守李牧镇守雁门郡多年,忠心为国,仁爱百信,使我赵国不必北顾而戮力向南,其功甚大,今降旨调任邯郸,听候任免,以酬其功!”宣旨官当着李牧的面宣布王令道。

    “谢大王恩典!”李牧接过圣旨,恭谨的继续说道:“在下这就与颜大人交接郡中事务。”

    “那我就再等李将军一日,明日在一起回京。”宣旨官微笑着回答到。

    隔日,整个善无城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纷聚集在道路两边,一起为李牧送行。

    “百姓皆来为您送行,李将军看来很得民心吗?”宣旨官保持着永远不变的笑容说道。

    “忝为雁门郡郡守多年,不敢不尽心尽力,得一众百姓爱戴,也算无悔了。”李牧环顾四周,语重心长的感叹道。

    “李将军为官多年,爱民如子,当是我辈楷模。”颜聚面带谦恭之色的求教道:“将军去职,在下继之,何以教我?”

    李牧闻言仔细的思考了一番,然后回答道“在下在这雁门郡为官多年,查雁门郡有二弊,一为民少而地广,二为匈奴之入侵,此二弊非一朝一夕可改之。将军要想做好雁门郡郡守的位置,我送将军16个字:‘勤休战备,与民休息,不争寸土,不让尺疆’。”

    “多谢李兄赠言!”颜聚拱手谢道:“在下一定李规颜随,不易将军治理之道,将雁门郡治理的更好。”

    说着说着,也不知过了多久,李牧一行人便抵达了善无城南门。门口,善无城的三老捧着送别的酒水等待着他们敬爱的郡守大人。

    “大人为官雁门,如百姓之父母,护一方平安,这碗酒是我们雁门郡百姓的心意,望大人满饮此碗。”三人为倒满了一碗酒水,然后递给李牧道。

    “多谢诸位的抬爱,李某恭敬不如从命。”李牧一边拱手向所有人行了一礼,一边大声的喊道,礼毕后爽快的接过三老递来的酒水,呼呼的一口饮尽。

    饮完满满一碗酒后,三老又递给赵捷一个罐子道:“此罐中所存乃我雁门郡之土,望郡守大人能够不吝收下,盼您勿忘雁门百姓,愿您永远福泽相伴。”

    “谢诸位赠土,我一定会永远记得你们的!”李牧稽首而拜,激动的热泪盈眶道。

    说完,李牧转过身走出了城门,身后传来了百姓们的齐呼声:“一路顺风!”

    —————————————————————————————————————

    李牧走后,颜聚继任,为防身份泄露,赵捷独自一人连夜赶回了平城。而赵殷则在李牧和赵捷的诸多同僚的帮助下代替了赵捷,成为了新的平城县县令,被赵捷勒令留在善无城听候颜聚的召见与安排。

    “殿下,您吩咐制作的斩马巨剑和马槊已成,请移步至兵器所一观。”兵器作坊的负责人赵启斗至县令府邸拜见赵捷道。

    “哦!带我去看看。”赵捷来了兴致道:“如果真的成功了,我重重有赏。”

    兵器制造所因为保密的需要就建立在了内城当中,不一会赵捷便被赵启斗带到了兵器制造所的储存兵器的仓库之中。

    “殿下,这是按照殿下所言制成了第一批马槊,现如今可用的共有100根,虽然不是很多,但工匠们已经掌握了制作的技艺,运用殿下教授的生产方式,成品制作的进度很快。”赵启斗取过一根马槊递给赵捷道。

    赵捷接过马槊原地试着挥舞了一番,轻盈灵巧,虎虎生威,不禁赞叹道:“不错,不错!”

    赵启斗闻言道了声谢,继续解释道:“殿下手中所拿乃是第一根成品的马槊,其槊尖所用乃是卓氏所提供的天降玄铁,正配殿下的身份。”

    “好!好!好!”赵捷连声赞道:“本殿下有功必赏,你此行过后就去县令府账房领赏银百两。”

    ;

第67章 兵器() 
“好了!好了!快起身吧!这是你应得的,不必谢我!”赵捷微笑着继续说道:“带我去看看斩马巨剑吧!”

    赵启斗站起身来又带着赵捷去了仓库的另一间房间中,与前一间房间差不多,屋中的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肃杀的气氛。

    “殿下,这斩马巨剑的制作相比马槊来说难度更高,如今成品的数量并不多,耗时多年也不过制成30柄合格品。”赵启斗取过一柄寒光闪闪的斩马巨剑递给赵捷道。

    赵捷接过长达两米多的武器,略微的端详了一番,然后疑惑的说道:“剑为两刃,而这武器只有一刃,而其其形似刀,似乎这不是剑。”

    赵启斗闻言点了点头,然后解释道:“殿下的吩咐我等自然应当遵循,可工匠们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却总是不能制成达到要求的斩马巨剑,其中最大的问题都指向剑刃的硬度,工匠制成的剑实际测试时轻则产生巨大的豁口,重则发生断裂。”

    赵启斗指了指屋子角落的断刀,神色有些黯然的继续说道:“那些是还没有及时处理的部分废品。后来卓氏的工匠加入到了作坊当中,他们提出采用制作骑兵所用的骑刀的工艺来研制满足殿下要求的兵器,无路可走的我们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卓氏是负责了部分我赵国骑兵部队兵器的制作,他们能提出这样的建议并不奇怪!”赵捷仔细的扫视了一番,然后劝慰道:“汝等不必妄自菲薄。”

    赵启斗闻言精神一怔,随即指着最高处的斩马巨剑继续说道:“在卓氏的帮助下,工匠们仿照骑刀造出了一柄巨刀,实际测试过后效果显著,只是接触马骨的刃部因为剧烈的撞击而直接出现了一小块并不影响兵器再次使用的豁口。成功在望的工匠们继续改进了这把巨刀,经过无数次的加热、燃烧、锻击,巨刀的利刃越来越锋利,刀身越来越坚固,劈砍效果也越来越好,最终定型品就是殿下手中的这把战马巨剑。虽然他实际上是一把刀,但工匠们依旧把私下里将它称作是斩马巨剑,以纪念它的最初设想。”

    “多长时间可以制成一把,成品率多少?”赵捷关切的询问道。

    赵启斗面露纠结之色,然后吞吞吐吐的回道:“制成一把合格的斩马巨剑至少需要上百次加热,上千次锻击,五六名工匠整日整夜的轮班打造四五日方能制成一把,每三把制成品中至少有一把不合格,需要回炉重炼。现如今每旬大约可以有五到十把成品入库”

    “这效率太低了,你多多召集工匠们仔细研究研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废品量。”赵捷思考了半刻,然后说道:“另外再将现有作坊扩建一倍到两倍,找个时间去我府上领取资金。”

    “诺!”赵启斗应了一声,随后便皱着眉头说道:“资财之事倒是好办,只是这平城位居北地,人口匮乏,吾恐熟练之锻铁工匠不足也。”

    “此事艰难,孤亦无可奈何,汝且招揽百姓,以旧带新,勉励而为吧!”赵捷思考了一番后无奈的回答道。

    “卑职尽力而为。”赵启斗神色有些哀怨,但仍爽快的继续说道:“卑职还有一事需禀报殿下:如今铁器作坊之原料皆来源与数百里之外的邯郸,路途遥远且沿路盗匪拦路,损耗颇多,望殿下派出人马沿途保护,不知可否?”

    赵捷淡淡的回答道:“在坚持一段时间吧!孤已派人入匈奴之地寻找铁矿,也许不日便有消息传来吧!”

    赵捷怎么也没想到,他口中的“不日”最终足足增加到了两年的时间。直到两年之后,派去河套之地的人才在后世包头所在地找到了铁矿石。

    参观慰问了一番作坊中的工匠后,便到了离开的时间了。临走前,赵捷吩咐赵启斗道:

    “记得这几日将合格的马槊和斩马巨剑送到我府上。”

    “谨遵殿下之命!”赵启斗拱手领命,神态谦卑。

    —————————————————————————————————————

    春日,阳光明媚,温暖的光线洒落在道路两边的店铺里,四五十岁左右的掌柜神色疲倦的坐在门边的柜台上,眯着眼睛向道路上张望。

    “许大郎,你店里的剑怎么卖?”一个五六十岁的长者走进了店铺,大声的吆喝了一声。

    掌柜许大郎看了一眼来人道,关心的说道:“老杨,你这老胳膊老腿的,买剑作甚?如今日子太太平平的,你不好好的享享福,趁着机会颐养天年,想买把剑瞎胡闹吗?”

    杨老头瞥了一眼许掌柜,淡淡的回应道:“我们做邻居已经十几年了,难道我在你心里是那种不知好歹,成天胡闹的人吗?这剑不是给我自己买了,是给我那小孙子使的。”

    许掌柜闻言讶异的问道:“我记的你孙子今年才八岁吧!这么小就让他练剑,会不会太早了呀!”

    杨老头摇了摇头道:“不早,我听说邯郸那边的大将子弟一般六七岁便开始涉及军伍之事了。”

    “可那是大将子弟,他们生来就是天之轿子,而我们的后代一般最多也就只成为百夫长、千夫长之类人。再说练武是一件很艰苦的事,你孙子自己愿意下这功夫吗?”

    “你这话就不对了,富贵从来险中取,没有巨大的付出,哪来的泼天荣华。你看隔街的陈老头,自从他那十六岁的孙子入了军伍,生活瞬间变的富裕了起来,县令大人送地、送钱、送粮,还专门派人帮助其播种收割,可谓是极尽美事。我听陈老头的孙子说,县令大人允诺他们:倘若他们战死,他们家中的父老由由官府一直供养到老,他们的妻儿送至邯郸接收最好的教育,他们的名字入官府所办的褒忠祠受香火万年。”

    “县令大人的手笔可真大呀!”许掌柜请不自禁的赞叹道:“只是他有这本事实现这些诺言吗?”。

    ;

第68章 成军()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听说县令大人是从邯郸来的,是个大贵族,可以见到大王的那种。”杨老头继续说道:“我儿最近又给我添了个孙子,家中不必担心后继无人,所以我想靠长孙为家族搏一搏,而且正巧我那孙子最近爱上了武艺,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此时不定更待何时?我唯一担心的就是我孙不能达到县令大人的募兵条件而被拒绝。”

    “县令大人募兵还有条件,那定是精锐之兵了吧!”许掌柜惊叹的说道:“我曾听四处行商的魏国人说过,魏国曾有过一种横行天下的军队,叫做武卒,其招兵以严苛著称,县令大人不会是想创建一支我赵国的武卒吧!”

    与此同时,平城城外西向数十里的平原之上,尘土飞扬,杀声震天,这里便是赵捷选定了练兵场。凹凸不平的土地早已得到平整,横纵的道路将这片平坦的土地分成了十块,道路的尽头两根旗杆矗然而立,旗帜随着微风飒飒飞扬。环绕着整片土地的是一根根被削尖的木棍,它们深深的插入了土中,只余下约一人的高度露在土地之上,尖尖的一头直指天空,昭示着这快土地的不可侵犯,整片土地似乎蕴含着一股肃杀的气氛,因而显得与周围自然的环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