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年帝国-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谁说井底深处不能诞生英雄汉子?至少我公孙述就是一个!延岑的话公孙述又长了志气。于是他把财产都拿出来,募集战场敢死队。所谓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很快,公孙述就招到五千余敢死队员,全都交给了延岑!公孙述很庄严地对延岑道“现在,我把老本都交给你了。谋事在人,生死由天,一切就看你的了”

    广汉一战,延岑尽管输给了臧宫,却从此长了记性。他决定把当初臧宫忽悠他的那招,用来唬一下吴汉。于是他派人在成都城内,到处插上战旗,又是锣鼓喧天。在一片无比壮大的声势中,延岑从城里出一军,到吴汉军前挑战!

    成都城可谓热闹极了。可吴汉却不知道:危险,正在向他逼近!

    事实上,成都城外的热闹都是假的。延岑趁汉军转移注意力后,亲率奇兵,潜到吴汉背后,杀进吴汉军中。收人钱财,就得替人办事。公孙述这笔钱真没白花,这些雇佣兵特别讲信用,杀人特卖劲。汉军在他们的冲击下,乱成一团…

    延岑这招很阴,打得吴汉晕头转向。吴汉大败。更惊险的是:战马惊叫,把吴汉甩落水中。就在生死一瞬间,吴汉下意识地伸出一手,狠狠抓住了马尾。战马拖着他一路狂奔,终于跑出了险境…

    大意,真的太大意了!吴汉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你最接近胜利的时候,同时也是越接近失败的边缘!这不是没道理的。当你接近胜利时,往往会得意忘形,身体感官都会放松警惕,集体性地陷入了视觉和智慧盲区。而高明的危险对手,就是从盲区里一跃而出,一剑封喉,足可致命!

    吴汉躲过这一劫,心中却永远地留下了阴影!

    此时,汉军只剩七天的粮食了。吴汉认为:按目前形势,他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拿下成都城。不如…是的,吴汉准备撤了!但就在他准备撤军时,有一个人跑得飞快,急切求见吴汉。

    喊话要见吴汉的人,是刘秀的特使张堪。来歙生前曾向刘秀张堪,使他连跳三级,升为谒者。张堪此次来成都,是替刘秀给吴汉捎东西来的。没想到才走到半路,刘秀诏书飞到,拜他为蜀郡太守。此时,成都城还处在公孙述的实际控制中,刘秀拜张堪为蜀郡太守,明摆着就是开空头支票。尽管是个空头官衔,刘秀拜得自然,张堪也受得坦然。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张堪听说吴汉不伐公孙述了,真是一个急呀!眼看就要到手的蜀郡太守,如吴汉就此撤兵,刘秀开的空头支票,真的就无法兑现了。所以张堪一见吴汉,说千道万,只有一句话:公孙述必败,必须坚持伐之!

    吴汉苦笑。可打仗需要粮呀。没粮,难道喝西北风吗?张堪一听就笑了。粮草军械的事很好办,马上就到!因张堪不是空手来见吴汉的。刘秀让他带了点薄礼转交给吴汉。薄礼不多,也就是七千匹战马、军粮若干…

    天啊,真是及时雨啊。吴汉激动得都要跳起来了!吴汉认为张堪很够意思,关键时刻帮了自己的大忙,他当然也不能让人家空着手回去。有刘秀这份薄礼,张堪也没白跑一趟,蜀郡太守他是当定了。

    张堪告诉吴汉“要想打败公孙述,其实很简单。办法就是主动示弱,诱敌出战。只要公孙述一出城,即可野外决战,那比攻城省事多了”吴汉点头。张堪这个计策,正是刘秀先前教给他的。听张堪的,就是听刘秀的。就这样办了!

    之前,吴汉率军前进时,都是到成都城南门前驻军。这次不一样了,他决定换个方向。11月,臧宫奉命来到成都城北面的咸阳门进驻。

    看着汉军再次兵临城下,公孙述笑了。的确,延岑上次出击打败吴汉后,公孙述变得自信从容多了。他不急着出兵,而是找人算了一卦。卜卦的很吉利,只有一句话“虏死城下”意思很明显,敌人将被打败,吴汉将在劫难逃!

    公孙述犹如天助,腰板更硬了。他决定亲自率军出城,攻打吴汉!

    17日,公孙述分兵两路:派延岑攻打臧宫,公孙述自己则亲率数万人,攻击吴汉大军。公孙述安排延岑攻打臧宫,还真是富有深意。广汉一战,延岑输给了臧宫。此时两人再度碰面,这可是雪耻前仇的大好机会!

    延岑先对臧宫发起攻击,打得很顺当。臧宫与延岑大打三场,三场全输。这三场胜仗可真让延岑出气。可胜利也是靠力气打出来的,两军从早上打到中午,延岑军连吃饭的时间都没,全都累得只剩一口气了。

    延岑上当了,公孙述也上当了。饱人打饥汉,那是一打一个准。这时,吴汉出手了!他命高午、唐邯等部将率数万精锐部队突然杀出,对蜀军展开反击!高午很猛,他冲进阵中,就到处寻找目标。很快,他发现了一个大猎物:公孙述!

    高午冲上前去,一矛正中公孙述的胸膛,公孙述即刻滚落下马。当高午准备再补一矛时,突然旁边跑出数人,把公孙述抢了过去。高午还没回过神,公孙述已被人拖着,一溜烟似的跑进了成都城…

    不过高午那一枪,威力很足,正中公孙述的要害。猜得没错的话,公孙述活不了多久的!果然入夜,公孙述就病逝了。公孙述走之前,把兵权交给了汝宁王延岑。大势已去,延岑也很累了,他不想再战了。

    第二天早晨,延岑开城投降。

    历史永远记住这一天:36年11月18日,吴汉率胜利之师成都城。进城后,本来一切都很顺利,很平静。然而三天后的21日,吴汉却下达了一令人匪夷所思的命令:屠城!

    这场大屠杀,先从上层开始,公孙氏家族通通被斩;开城投降的延岑也没放过,其家族亦被斩杀。接着,吴汉仿佛着了魔,纵兵在城中烧杀***妇女儿童也不放过。公孙述的宫殿也在一片火海中化为废墟!

    屠城的消息很快传到洛阳。刘秀暴跳如雷,骂吴汉不是人。然后又骂刘尚“亏你还是皇族,也在政府机构当过官,竟也有这等残忍之心!仰视天,俯视地,你岂不惭愧?这大失朕吊民伐罪之初义也”

    耿弇平四十六郡,屠三百余城,从不见刘秀皱过一次眉。然而这次临近天下一统太平之时,刘秀是真的火大了!他可能都想象不出:貌似质朴厚道,少言坚毅的吴汉,原来竟是一座沉默的火山,爆发起来竟如此的惊心动魄!

    要拿什么来解释吴汉火山式的屠杀性格呢?除了一个词,恐怕没解释了:复仇!

    ;

天下一统篇() 
复仇,似是动物界天生具有的攻击力,更是人性骨子里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更可怕的是:这种复杂的情绪冲动,越超民族、性别、国界,是全人类所共有的能量。

    古希腊神话传说里,复仇的故事,就像魔鬼一样,充斥在诸神的世界里。复仇女神无处,不管世界是黑暗的还是光明的。从这些神话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复仇的类型:理性以及非理性的。

    无论西方或是东方,理性的复仇,似充满了一种浪漫主义情怀。这种故事的套路,永远都是好人战胜坏人,正义打败邪恶,世界又恢复了和平与平静。而非理性的复仇,则充满了暴力血腥。他们不为正义而战,只为大小利益或仅仅是为泄愤而砍杀。犹如武林江湖,黑吃黑,白打白,黑打混战,天昏地暗,是非不分。这是悲剧,永恒的悲剧,却不值得丝刻的怜悯。然而有一种非理性复仇,却在西方史上留下了永恒的悲情…

    再进一步探究就会发现:复仇,在人类发展史上,甚至国家还没出现之前,或国家还没达到文明理性阶段之前,杀人偿命,血债血还,似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道的。甚至此种暴力行为,不会被吐口水,反而代代相传,成为经典。

    以上故事,无论是人与命运斗,还是人与人斗,都是个体复仇。这种个体复仇方式,源远流长,影响久远。但随着时间推移,个体复仇又演变成集团复仇,这才是最具恐怖性质的毁灭行为!

    我们就举公孙述造反一事,分析吴汉这种奇怪的社会心理学吧:公孙述和刘秀对抗过程中,双方都是投入老本的。公孙述倾全国之力,刘秀也基本把全国的优秀将领和兵力,都投入到西部战场中去…

    战争的游戏规则,古来有一不成文的惯例,即降者不杀,杀降不祥。排除个别像白起、项羽这种不守游戏规则的,大多数人都还是遵守规则的。如王邑率数十万大军攻打昆阳城时,王凤顶不住说要投降,他死都不同意。为什么呢?因王邑知道:如王凤降了,按游戏规则,他就不能屠城了。

    我们算算,刘秀和公孙述交上兵后,刘秀劝公孙述投降多少次了?甚至公孙述只剩孤城成都时,刘秀还好言好语的说“只要你肯投降,刺杀来歙和岑彭的事就算了”可公孙述就是不降,骨头简直比石头还硬!

    公孙述生前不肯降,延岑也不能代表公孙述。所以吴汉就只有按游戏规则来办事,屠城泄愤。我们可替吴汉想想:如不屠,就此便宜了公孙述,那来歙、岑彭之死,这两笔帐怎么算?还有吴汉自己两次打到成都城下,险些丧命,这笔风险怎么偿还?

    当年,公孙述曾征召李业为博士,李业称疾不起。公孙述命尹融带上毒酒,再往征召。最后李业当场服毒自尽。谯玄也是如此,不应公孙述之召而甘受毒酒。谯玄之子谯瑛泣血叩头,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方得幸免。对王皓、王嘉二人。公孙述则是先将其家属扣住,逼令二人出仕。王皓不愿,拔剑自刎。公孙述怒而诛其家属。王嘉听到这个消息,也伏剑自杀。另有费贻漆身为癞,佯狂避仕。任永、冯信则伪托青盲,以辞征命。

    此次蜀地平定,刘秀特下诏:追赠当初劝公孙述投降,因公孙述不听而忧死的常少为太常、张隆为光禄勋。表李业之闾。谯玄已去世,以中牢祭祀,将家钱千万还给谯家。为王皓、王嘉申冤。特召费贻、任永、冯信三人。任、冯都已病逝,费贻被任命为合浦太守。还有公孙述的部将程乌、李育,皆有才干,擢用之。

    被王莽任命为益州太守的文齐,在辖地训农治兵,降集群夷。公孙述称帝时,文齐固守拒险,公孙述将其家属拘留,并许以“投降便封侯”但文齐始终不降。此次蜀地平定后,被刘秀封为镇远将军、成义侯。

    最后西土咸悦,莫不归心。

    公孙述走了,一个愚蠢而又可敬的对手就这样离刘秀而去了。现在除了依附匈奴势力,偶尔还会在北方作乱的卢芳之外,天下大势已犹如舞台上的一场大戏,终于戏完鼓停,幕落人散了…

    多年前,当刘秀辗转各地卖谷时,他曾思考过何为天意,并决意去破解这个沉重的历史课题。多年后,刘秀觉得自己似破解了这个历史谜团。在他看来,所谓天意,即为民意!建功立业之英雄,不过顺应民心,横空出剑,斩断天下乱魔。

    多年前,甘于种田的刘秀,想过卖谷,想过读书,也许还想过别的,但唯独没想过造反。然而造反却像妖怪一样,缠上了他,这一缠就是14年!14年来,他挥舞利剑,横扫天下,群魔尽灭。然而当他回首往事时,心头却没丝毫的兴奋和欣慰。相反却有一种莫名的空虚疲惫,又像一条斩不断的蛇,紧紧地缠住了他。这种对战争的厌倦,或许他骨子里就具有。如不是天下大乱,他还会是个本份保守的农民。群魔摇动,逼得他东征西讨,等只剩下隗嚣、公孙述、卢芳三人时,他就已经开始厌了,不想打仗了。

    但隗嚣、公孙述屡屡不听诏,逼他出剑。现在,他们也像天边的一缕云,随风飘散了。仿佛隗嚣和公孙述来到这世间,就是等那一阵风,将他们化为乌有!

    除战争外,我们还可罗列出一大堆刘秀不东西:、音乐、美食、珍宝…刘秀是一个相当节制又极度睿智的人。这样的人相当可怕。谁要想与他为敌,等于找死!我们不妨设想:如天下不乱,刘秀可能能混个万元户,被送到县里做个土报告,传播勤劳致富的光荣理念,然后戴着一朵大红花被拥戴回乡。但历史却是如此荒谬,给刘秀了一个巨大舞台,并把他推上了巨无霸的位置!

    有时,历史舞台就像奥林匹克的竞技场——一切皆有可能!刘秀意外迈上了造反之路,最后位至九五至尊。犹如当年的汉高祖刘邦,被历史风浪一路高推。奇迹,仿佛就只属于刘家的…

    12月1日,马成被任命为大司空。

    本年,王常、耿况、寇恂先后去世。耿况病重时,刘秀数次亲往探病,又封耿况的四子耿广、五子耿举为中郎将。耿弇兄弟共六人,皆垂青紫,省侍医药,当世以为荣。耿况去世后,长子耿弇、次子耿舒此前都已封侯,三子耿国按理应继承父爵。耿国上疏,愿将侯爵让于六弟耿霸。

    本年,九真郡徼外蛮夷张游率族人内属,被刘秀封为归汉里君。

    本年,参狼羌与诸部落侵犯武都郡,被马援大败,降者万余人。于是陇右清静。马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宾客故人日满其门。

    卢芳得匈奴、乌桓,连年寇边。本年,刘秀命杜茂镇守北边,治飞狐道,筑亭障,修烽燧。与匈奴、乌桓大小数十百战,终不能克。刘秀还下诏“边吏力不足战则守,追虏料敌,不拘以逗留法”

    本年,刘秀召凉州牧窦融与河西五郡太守入朝。他们奉诏即行。来到洛阳后,第一件事就是上缴各自的印绶。刘秀不许,并立即召见,赏赐恩宠,倾动京师。不久,刘秀又下诏封窦融为冀州牧、武威太守梁统为太中大夫、武威郡姑臧县长孔奋为武都郡丞、睢阳县令任延为武威太守。

    建武13年371月1日,大司徒侯霸去世。

    2月,刘秀派马武驻屯滹沱河,以防备匈奴。

    卢芳命部将随昱留守九原郡,自己亲往攻打云中郡,却久攻不下。这时,随昱便阴通汉军,欲胁卢芳来降。卢芳得知消息后,与十余骑亡入匈奴。余众则尽归随昱,随昱便即降汉。被刘秀封为五原太守、镌胡侯…至此,天下终于一统!

    刘秀这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