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有毒- 第4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窃趺粗隼吹模肜词钦再サ淖源础

    如果说这些手艺只算小技,赵佶还熟读了算经和钱经,这一路上没少提问。光凭这些问题洪涛就能得出结论,他理解的程度只比儿童团的孩子浅,超越了大多数宋人,就连王浩那样的买卖人,在有些细节上也不如他。

    而且他没有老师解惑,只是拿着几位哥哥的书自己看,时不常的能得到赵佣、赵倜、赵佖的指点。能自学到这个份儿上,不光死记硬背,还有深入理解和一部分假设,已经非常不易了,这玩意就叫天赋。

    “去倒是能去,此时气候也正合适,不冷不热。但想进山就坐不得车,要换马,有的地方还得步行,还有豺狼虎豹……”对于赵佶的未来洪涛已经有了大致想法,但最终的决定权还在他自己手上,两条路任选其一。

    要不就拜苏轼为师,将来进入专门研究文学书画的国家机构,后半辈子当个风流学者。要不就去长江学院攻读经济学,十年后大宋保不齐能出个赵大银行家。

    。

846 武将世家(200票加更)() 
“使得、使得,侄儿能骑!”只要有好玩的赵佶就高兴,吃点苦也认,标准的小孩脾气。

    他从小在宫里长大,开封城都没出过,见到什么都新鲜,更不知道打仗为何物,总觉得姑丈带着新军出马,金国人立马就得望风而逃,有个屁危险。

    “你们呢?”同样是亲王,洪涛也不能单独带着赵佶出去玩,还得问问其他几个孩子的意见。

    “我们也骑得!”异口同声,看来不光赵佶想去玩,只是他嘴最快,性格最外向。

    “嘿嘿嘿……”也不是全答应了,赵倜和赵佖满脸都是坏笑。看到弟弟们的表现,他们就仿佛回到了十多年前,那时候自己也是这样的天不怕地不怕,结果呢,可真没少受罪啊。

    之所以不拦着,那是因为这里没有儿童团。姑丈再狠心折腾起人来也是有限度的,不像那些师哥师姐,简直就是把人往死里整,不脱层皮都不叫来过。

    但是由此也懂得了一个道理,不吃苦不受罪就不知道啥叫甜、学不会真本领。弟弟们不缺高师大儒的教导,少的就是这份磨炼,能受益终生。

    “爹爹,前面来人了!”

    这次跟着洪涛北伐的不是王三,换成了儿童团二期里最擅长军事技能的王三十三和三十四。这是亲姐弟俩,还是双棒儿,青塘人,年纪也一边大,二十五岁整。

    她们俩可太有特点了,虽说是孪生姐弟,可模样相差太多。姐姐生的虎背熊腰、粗声大气,剪短了头发之后,都不用打扮,没几个人能一见面就认出是女人。

    萧巫纳就是个高大汉子,但是和王三十三站在一起,前后左右不管怎么看都小一号。按照洪涛的概念,此女身高已经超过了一米八五,大手大脚,是个打篮球的好苗子。

    王三十四和他姐姐一比简直是反面教材,你说你个大男人怎么从哪儿看都像个女孩子呢。不光身材消瘦、白面无须,还尼玛水蛇腰,说起话来细声细气,平七海和他站一起都能衬托出一股阳刚之气。

    但千万不要以貌取才,这姐弟俩用王三的话讲是天生的军人坯子。姐姐胆大心细,最擅长揣摩敌人心思,然后利用天气、地貌等一切有利条件取胜。

    弟弟则是个武器使用高手,最擅长玩火炮和铵油药。他能用野战炮平射,也能用野战炮吊射,窍门全在精准把握炮弹引信燃烧速度。福建路产的引火药和四川路产的引火药燃烧时间有细微区别,他都能把握好。

    王三很快也要入朝掌管全局,总不能老指望她们带兵出征。蒋二郎和萧巫纳终归是济州岛人,大宋的战争也不能指望外人帮忙。讹力命和溪罗撒得镇守西北,一边给吐蕃各族施加压力,一边瞄着回鹘人保护商路,轻易无法抽调。

    现在这姐弟俩都是营长,有独立领兵的能力,也都经过战火洗礼见过大场面,洪涛带着她们来就是要重点培养。不能只允许孩子们长江后浪拍前浪,也得找点浪头来拍她们。

    人无压力轻飘飘,是该给她们人为制造点压力的时候了,免得总以为计划成功就全天下无敌。只需看看王三听说她做总后勤调度坐镇大名府,王三十三和三十四姐弟俩随军北上时的表情,洪涛就能想象出来王大、王二她们得知此事之后的样子。

    现在她们不光要玩了命的从自己这里掏干货,还得时刻警惕着师弟师妹们凭本事上位,焦虑的很啊,再也抽不出功夫来琢磨自己啦!

    “三十三,来者何人?”前面这位骑在马上的黑大个就是王三十三,至今为止,赵倜他们还不知道这是位女将军呢。

    “幽州经略种谊、幽州钤辖种朴。”

    “随本王前去相迎……”种谊、种朴是何人洪涛知道,只是没想到他们会迎出来五里远,礼节有点重。不过想一想也对,他们不是来迎接自己的,而是御驾亲征的名头和这些亲王。

    上一任幽州经略种鄂前年背疽发做,虽然御医按照洪涛之前给王韶治病的方子把病给控制住了,但种鄂的恢复能力明显没有王韶强。也可能是疽和疽不一样,反正是没好利落,无法再镇守一方,请辞回京兆府养伤去了。

    种鄂可以请辞,但镇守边关的任务还在。当时西夏还没南下,西北防线比较安稳,赵颢干脆就把种鄂的弟弟种谊和儿子种朴调到了幽州路,一个任经略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一个任都钤辖。

    要说老赵家对老种家也是不薄,等于是把一路全交给了种氏叔侄。其实北宋从建国起就有武将世家,几辈子都带兵御边。

    最有名的就是折家,也就是杨家将里佘老太君的娘家。其实她不姓佘,而是姓折。折字是多音字,放到姓氏里就读佘的音。

    折家或者叫折氏家族并不是汉人,而是羌人。他们从晋汉时期就内附中原,到了唐代干脆独镇府州,扼守西北交通,说他们家是古代军阀也不为过。

    折家之后还有种家、姚家和杨家,都是世代在北方地区抗击外族侵略的武将世家。到了赵颢这里,由于新军的崛起,他不得不重用这些世家以图对抗,种家就是其中之一。

    还有当初见死不救差点害死赵佣的姚家,和目前镇守河东路的折家。杨家在北宋初年还人才辈出,可是这些年已经逐渐淡出了武将世家的范畴,没落了。

    赵佣登基之后,用新军替换了开封的禁军,除了要改革军制之外,更重要的目的就是防备这些武将世家铤而走险。

    以前不管他们多厉害,可手下除了禁军之外并无太多亲军,又有朝廷文官总领,蹦跶不出浪花。但现在不同了,朝廷文官很可能会和武将串通一气,要是不把开封城弄安稳了,皇位确实坐不稳。

    但光解决了开封的禁军并不能完全让人放心,永兴军路、河东路、河北东西两路、幽州路还有近三十万禁军和二十多万厢役,再加上几百万边民,一旦闹将起来影响非常大,这也是赵佣没再扩大军制改革的唯一原因。

    “臣幽州兵马都总管种谊、臣幽州兵马都钤辖种朴,参见英王、申王、端王、咸宁郡王、普宁郡王、祁国公、摄政王……”

    种谊五十岁左右,方脸短须,棱角分明,和种鄂有几分神似。种朴只有三十多岁,可是光看胡子的话,他们叔侄俩应该掉过来才对。一双豹眼不怒自威,虽然站在种谊身后,却总盯着洪涛看。

    “种家真是人才辈出,世代为朝廷镇守边塞,辛苦辛苦。”被一个胡子拉碴的大男人瞪着眼珠子猛看,洪涛没有半点不适,还一眼高一眼低的还了回去,然后拱了拱手,客套一句。

    种家叔侄这个礼见得很勉强,还故意把摄政王排在了最后,说是挑衅吧,有点;说是不服吧,也有点;说是失礼吧,只能是一点点,挑不出太多。

    洪涛原本就没指望种家叔侄能欢迎自己,更没认为他们会以礼相待。自己杀过种鄂的堂弟、抢过种家的军功、削弱过军武世家的利益、现在又要彻底改革军制。在他们眼中,自己怕是比党项人和契丹人还坏、还该死,能面子上过得去就不错了。

    “摄政王代陛下御驾亲征才称得上辛苦,馆舍早已打扫干净,请随下官入城。”

    种谊微微皱了皱眉,他是第一次和王诜面对面。早闻此人放荡不羁、举止轻浮,百闻不如一见,这副嘴脸、这副做派,确实不似朝廷重臣,更像军中的兵痞。

    当下也不打算多聊,送入馆舍再弄个接风宴,自己的接待工作就算完成了。北伐、和谈的大概意图朝廷已经有了通知,但没说需要当地驻军协助,那自然就不关自己的事儿。

847 武将世家2(250票加更)() 
摄政王权势虽然很大,但也没大到可以越过枢密院随意指挥地方禁军的程度,所以没必要去主动配合什么。即便摄政王主动找上门来,那也得索要朝廷相关手续,没有的话,对不起,无法听令。

    即便有朝廷公文,种谊也不会全力配合,能拖后腿时必须拖,不能拖创造机会还得拖。这不是为了私仇,而是家族存亡。

    做为武将世家,国家军制的改动事关家族存亡。新皇帝上任伊始,立刻用新军替换了京畿禁军,并架空了殿前司和侍卫司,表明有对军制下手的意图。

    这种改变对种家来讲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一旦失去了对军队的使用权,家族就将失去存续的依仗。这一点很多年前在永兴军路、秦凤路、熙河路已经有所表露,折家、姚家、种家都深受其害。

    当年新军一鼓作气攻下了凉州、甘州、肃州,还扶持青塘人讨伐吐蕃各族,不到两年时间就让西北地区的外族威胁下降到了最低点。

    本来是个大好事儿,不用再在秦凤路、熙河路驻扎重兵防御,可以让当地百姓逐步恢复性生产,自给自足,既节省了大笔军费支出和无数物资供应,还有可能像甘凉路一般快速进入纳税状态,让国库充盈不少。

    但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不见得就对家族有利,失去了敌人,当地武将世家就失去了壮大的根本。古人不是云了嘛,狡兔死走狗烹。敌人都被打跑了,不再需要这么多军队,武将世家的重要性必然会下降。

    当时姚家、种家、折家曾经想过不少办法试图扭转这种颓势,其中也包括刺杀王诜,但都没奏效。要不是西夏人也对王诜同仇敌忾,不肯透露大宋内部是谁暗中协助,神宗皇帝肯定会大开杀戒的。

    倒不是说这几家人希望大宋被外族侵略,他们只是为了家族的延续。不管是谁挡在前面,都只能除之后快,国家民族的利益始终得排在家族后面。

    眼见拿王诜没辙,几家人也就忍了,不忍也不成,随后没几年人家又把幽州路硬生生从契丹人手中抢了回来,声望一时无二,河北东西两路也不属于几家人的势力范围,鞭长莫及。

    但随后发生的事情又让几家人喜出望外,志在改革、手腕高明、行动力极强的神宗皇帝驾崩了,换上来稳重规矩的明宗皇帝,直接解散了新军,把边防重任又托付给了武将世家。

    这下不光西北各州县能继续驻兵,还把手伸进了河北两路和幽州路,足矣弥补当初的损失。而那位大宋军神则灰溜溜去扬州修河筑路,再也蹦不起来了。

    如果要是知道好时光仅仅有五六年,几家人就算豁出几个子侄性命也得去把王诜弄死在扬州。这家伙太可恨了,居然带着私军北上,一举打垮了西夏人,同时也打烂了大家的希望。

    西夏亡国,这下让几家人简直如丧考妣。没有西夏人这只大兔子,西北的武将世家岂不是全要走狗烹了。光靠河东路辽人的威胁,根本养不活这么多大家族,边境安宁之日就是武将世家没落之时。

    刚刚听说契丹人被女真人征服时,几家人差点没乐出声来。历史证明,刚刚建国的政权往往武力值比较高、比较热衷用战争解决争端。要是女真人也不例外的话,很快河东路、河北两路的战事就将重燃,武将世家的好日子来了!

    新皇帝也很配合,他居然当堂把金国使节骂了出去,还口口声声要人家把幽云十六州主动奉还。用脚指头想也能得出答案,金国必然不会答应,紧随其后的就该是金国骑兵了。

    大宋禁军经过长达五六年的和平时期,马匹多了、装备精良了,可是人废了,实力大不如前。此时正是武将世家发挥作用的大好机会,打几场硬仗让朝廷看看:同样的禁军,不同的人统领,效果必须不一样!

    当然了,不能每次都打赢,该败就得败。打仗是个工作,也是笔买卖,有来有往才能长久,赢太多和输太多都不好,必须掌控好战争的频率、规模和尺度。

    什么时候该赢,什么时候该败,这是一门大学问。眼睛不能光盯着战场,还要关注朝中动向和皇帝的想法。在这些问题上,不管是折家、种家、姚家、亦或杨家,都有很高的造诣,否则也不会延续上百年几代人。

    正当大家撸胳膊挽袖子准备重铸辉煌、振兴家业时,噩耗接踵而来。先是朝廷下了旨意要与金国和谈,接着又传来新军北上的消息,最后是摄政王代替皇帝御驾亲征!

    贼子!种家必亡于斯!

    因背疽回家调养的种鄂听说王诜又要率领新军北上,还肩负和谈重任之后,大骂一声背疽复发,差点没死过去。

    三万新军就把契丹皇帝的十几万大军打得差点全军覆没,一万新军赶着西夏皇帝的全国精锐如赶羊群,让王诜的新军到了幽州路,那还和金国打个屁。

    大家接着看他一个人表演吧,等新军德胜还朝时,大宋皇帝的军制改革也将如期而至,第一刀肯定要砍在西北几大武将世家头上。

    到时候连反抗的理由都没有,敌人没了,还要这么多常备军何用?没了常备军,武将世家去哪儿拿朝廷的军资钱粮?没有了军资钱粮,如何保证家族的利益?

    次子必除,此乃家族存亡大计!

    眼睁睁看着家族走向衰败吗?种鄂不认命,他要做最后的搏命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