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后的三国- 第4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的蜀国,隐然已经是两分之局,刘胤的强势崛起,改变了自诸葛亮以来蜀国是一人当权的局面。诸葛亮在世之时,他是丞相兼任平北大都督、武乡侯、领益州牧、知内外事,总之是一切军政大权独揽一身,做为他的继任者蒋琬,费祎,姜维等人,虽然再没有人担任丞相这一职位,但无论是以大将军还是以大司马名义主理朝政,都是事实上的蜀国宰相。

    姜维担任大将军也已经是二十多年了,这二十多年来,尽管有黄皓弄权,尽管有诸葛瞻谯周等人的联名弹劾,但这些都未曾动摇姜维的地位,就算是蜀国面临着生死存亡之局,姜维依然还是担任着大将军的职务,奋力地在第一线上抗击着魏吴两国的入侵。

    但现在的局面却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刘胤凭借着灭晋之功,一跃升为了大司马,与大将军姜维比肩而立,并大有凌驾于姜维头上之势。而不甘屈人之下的姜维此刻内心之中肯定是焦灼的。

    当时刚刚进入洛阳之时,钟会就曾经给姜维出主意,要他乘机除掉刘胤,但姜维当时顾虑重重,迟迟没有下手,结果是北地王刘谌的到来,让姜维错失了那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再后来,整个蜀汉朝廷迁都到了洛阳,刘胤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晋升为大司马,现在姜维再想动他,就已经很难再有机会了。

    一国难容二主,一朝难容二臣,姜维主政多年,大权被别人分享,内心中的失落感可想而知,如果这一次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中失败的话,恐怕他就真的和蜀汉政权说再见了。

    这种危机感不光是姜维有,钟会更有,现在的钟会,说白了,就是附在姜维这棵大树上的一只虫子,只要大树上,他这只虫子便可以爬得更高,如果大树倒了,落到地面上的虫子,只剩下任人践踏的份了。

    所以姜维急,钟会比他更急,只不过两人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姜维在思量的是如何来帮助刘恂继位,而钟会想的则是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再次地发动叛乱,将自己的命运再掌握回自己的手中。

    见到姜维之后,钟会首先便问道:“听说大将军昨日进宫面圣,不知陛下的病情如何?”

    姜维脸色凝重,轻轻地摇了摇头,道:“陛下的身体是每况愈下,病情愈发严重了,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了。”

    钟会道:“那大将军有没有向陛下提出嗣位之事?”钟会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了。

    “提过了。”姜维道。

    “那陛下是如何做答的?”钟会问道。

    “陛下迟疑再三,欲说还休,最终也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只说再斟酌一二,过几天当着众臣的面,再行宣布。”姜维道。

    钟会也大皱眉头,道:“看来这是陛下还在犹豫呀,按照以往陛下对六殿下的宠爱,立六殿下为太子,理当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现在一直迟疑不决,这其中恐怕会有变数了。”

第1124章 重新洗牌() 
第1124章 重新洗牌

    姜维也是低头沉吟,昨日入宫面圣,姜维也确实感到了刘禅已经是病入膏盲了,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不出十日,刘禅就真的是龙驭宾天了,在这个关键的当口,姜维自然地问询一下刘禅准备选择何人为继位者。

    但不知是刘禅没有考虑清楚,还是已经考虑好了不方便宣布,反正姜维是问询再三,刘禅始终没有作答,这不禁让姜维是忧心冲冲。

    现在皇位之争已经到了节骨眼上,此次的皇位之争,可不单纯是二位皇子之间的争斗,而是要牵扯到整个蜀汉的朝廷内部,无论是谁最登上皇位,蜀汉政坛的这次大洗牌已经是无可避免了。

    姜维和钟会正在谈论此事,就瞧着新兴王刘恂气急败坏地急冲冲赶了进来,边走还边嚷嚷:“坏事了,坏大事了!……”

    姜维微微一怔,上前拱手道:“六殿下,你这是?”

    刘恂一把拉住了姜维的手腕,就如同是汪洋大海之中捞住一根救命的稻草似的,刘恂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对姜维道:“大将军,你可得为我做主,我能依靠的就只有你了,呜呜……”

    姜维微微地皱了皱眉,他平生最为厌恶的就是大男人平白无故地掉泪了,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战场之上,男儿流的是血但绝对不会是泪,如今刘恂一付哭哭啼啼的模样,让姜维对他大是鄙夷。

    不过刘恂身份尊贵,姜维自然也不会去指责他,当下和颜悦色地道:“六殿下何出此言?”

    刘恂拿袖子抹了一把泪,道:“大将军你还不知道吧,宫里现在传出风来,说是父皇已经准备把皇位传给刘谌了,”

    姜维沉声道:“昨日某进宫之时陛下并未言明,为何今日便有流言传出,六殿下这是从何处听来的消息?”

    刘恂道:“大将军,这是宫里的执事太监亲口说的,他可是侍奉父皇的人,而且我派人到北地王府看了,那边正张灯结彩,庆贺着呢。大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姜维的脸色铁青,道:“某身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如此国之大事竟然是闻所未闻,简直是岂有此理,某这便进宫,去向陛下问个明白。”

    刘恂立刻道:“大将军你好糊涂,既然父皇选刘谌继位,那肯定是要瞒着你的,就算你现在到宫里去,父皇一样可以否认,你去了也是白去。”

    钟会亦在一边道:“大将军,这无风不起浪,宫内既然有这传言,那就说明绝非是空穴来风,现在陛下态度未明,或许内心之中早有决断,只是不方便说出来而已。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必不可等闲视之。”

    姜维若有所思,背着双手,在地上来回地踱着步。

    趁着姜维转过身的机会,钟会暗暗地冲着刘恂点了点头,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原来,钟会到大将军府之前,就已经先到了新兴王府。刚一进去,就见到了百无聊赖的刘恂。

    现在的刘恂,确实也是无所事事,就算他心里想着登基做皇帝,但在父皇刘禅没有死去之前,刘恂所能做的,就只有等待了。

    刘恂对钟会的造访大为诧异,问道:“钟镇西此来,所为何事?”

    钟会淡然一笑道:“臣闻六殿下心心念念的便是皇位,臣有一计,可助殿下早登皇位。”

    刘恂一听便来了精神,他现在对皇位是日思夜想,简直快得了疯魔之症了,可再想,他也是白想,现在听钟会有计策可以让他早日登上皇位,如何不喜,立刻道:“钟镇西有什么妙计,可否说来听听?”

    钟会道:“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现在陛下龙体欠安,却迟迟没有公布太子人选,说明这其中定有变故,六殿下如果照这般等待下去,恐怕这皇位最终要落到别人的手中了。”

    刘恂顿时有些急眼了,道:“那……那我该如何办?先下手为强?怎么个下手?”

    钟会悠悠然地道:“六殿下想争皇位,须得靠一个人才行。”

    “是谁?”刘恂迫切地问道。

    “大将军姜维。”钟会从容不迫地道,“六殿下欲争皇位,非得姜大将军鼎力相助才是,如果没有大将军的支持,殿下之念,恐怕是镜花水月,到头来一场空也。”

    刘恂自然也知道姜维在这次皇位之争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且姜维也确实向他表示过,要全力支持于他,以姜维的身份,既然说了这话,那肯定不能是食言而肥,钟会的提醒,似乎没有多大的意义。

    “大将军早已说过要支持本王的……”

    钟会含笑道:“支持和支持,那可是不一样的,言语和行动,那可是有着天壤之别的,等到将来水到渠成,尘埃落定,六殿下恐怕也只能是笑看别人登基了。”

    “那我该怎么办?”刘恂急得不行。

    钟会道:“这皇位之争,贵在一个先字,先入为主,六殿下如果真想让大将军鼎力支持,得用些手段才行。”

    刘恂虽然纨绔,但也并不是不通人情世故之人,一听钟会之言,立刻便道:“愿先生教我,异日若得皇位,本王必有重谢。”

    钟会的心思,刘恂那里懂得,钟会只是微微一笑,向他耳语道:“六殿下稍后去见大将军,不妨就如此……”

    一番吩咐之后,刘恂立刻是心领神会,恍然大悟,对钟会大为感激,当下拱手相谢,道:“多谢先生赐教。”

    钟会含笑告辞道:“卑职告退,殿下稍后便可以去见大将军,卑职定然在一侧相助。”

    而后钟会先行到了姜维那儿,不多时刘恂也倒也,照着钟会的吩咐,刘恂演得倒也是蛮认真的,纵然姜维多智,也万万没有想到这竟然是二人演的一出双簧。

    既然刘恂言之凿凿,说宫里传出消息,刘禅有意将皇位传给刘谌,姜维也不禁是将信将疑了。

    而现在姜维最担心,恰恰就是这么一件事了。

第1125章 先发制人() 
姜维尚在踌躇之际,钟会在边上道:“如今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大将军一生为汉,鞠躬尽瘁,惮精竭虑,然而立嗣如此大事,陛下竟然事行不与大将军通气,很显然陛下并未对大将军有太多信任,如果真如传言那般,由北地王继位的话,大将军在朝中的地位恐怕是难保矣。所以卑职认为,大将军宜先发制人,实施兵谏,请求陛下传位于六殿下。”

    “兵谏?”姜维脸色一变,沉声地道:“未奉圣意而擅自动兵,与谋反何异?士季,你说这话,欲置我于何地?”

    钟会微微一笑道:“大将军此言差矣,谋反者,乃心叛也,兵谏者,心忠也,手段相类,但目的各异,谏者,乃规劝圣上纳听忠言,无论是跪谏、哭谏、血谏、兵谏,从根本来讲,都是忠谏。诸葛丞相当年上表出师,便有进谏陛下宜开张圣听,以塞忠谏之路也。大将军坦荡无私,浩然正气,诚如当年之伊尹霍光,忠心为汉,又何须担心什么?”

    钟会给姜维扣上了一顶大帽子,在姜维听来,确实也很受用,虽然姜维在蜀汉执政多年,做为权势滔天的皇帝驾下第一人,他从来都没有生出过任何的叛逆自立之心,可以说姜维的一生,是效忠于蜀汉的一生,他始终以恩师诸葛亮为榜样,站在权力的最高巅,却没有丝毫的觎觑之心,一生坦坦荡荡,两袖清风,这样的人生目标,就是姜维的终极理想。

    姜维已经年过七旬了,都说五十就知天命,到了古稀之年,他更知道自己的时日无多,但人生就是如此,你越感到将要失去的东西,却是更加地弥足珍贵。姜维一生操弄权柄,现在却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但越觉得失去它的时候,姜维却依然是那样的不甘心。

    他不甘心自己为蜀汉奋斗了一生,最终却落个晚景凄凉的下场,他不甘心自已一生巅峰,最终却葬身低谷,他更不甘心自己百年之后,姜家的子氏血脉沦落到仰人鼻息甚至是任人宰割的地步。

    正因为如此,姜维才没有在这场皇位继承权的争斗之中置身事外,他必须要以一种最积极地态度为自己争取到一个对于自己而言比较有利的结果,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撒手人寰之时了无遗憾。

    如果这个皇位的继承者并不是姜维支持的对象,那么后果无疑是相当严重的,在蜀汉政坛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姜维,岂能不明白其中的利害所在。

    现在的姜维已经是身陷在了危机之中,可谓是一步天堂,一步地狱,而且对于姜维来说,现在根本就没有了任何的退路。当年被黄皓迫害之时,他还能避祸沓中,离开成都这个是非之地,当时姜维手握兵权,纵然黄皓深受刘禅的宠幸,权势滔天,但离开了成都他便是鞭长莫及,根本没有机会再奈何姜维。

    可现在情况却不同了,蜀汉得了天下,姜维却不能尽掌兵权,如果新帝继位,并不是姜维所支持的刘恂而是北地王刘谌时,那么支持刘谌上位的刘胤必然会压在姜维的头上,姜维那大将军的位置肯定会芨芨可危。

    别的不说,就说姜维那已经到了致仕年龄的年纪就恐怕会成为刘谌刘胤这些人罢黜他的借口,一道圣旨便可以将其打发回家养老了。

    只有真正站立在权力的巅峰之上,才不会仰人鼻息,看人脸色行事,到了如今的地位,姜维则更不会容忍别人欺在他的头上,颐气指使,尤其是象刘胤这样的后辈。

    提起刘胤,姜维自然是心情复杂的,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姜维其实是感谢刘胤的,正是刘胤凭借着一己之力,将已经处在了危亡之中的蜀汉王朝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上,这样的功绩,无论何人包括姜维本人,包括姜维最为敬重的诸葛亮,都有无法所企及的。

    但从个人恩怨的角度,姜维却又是无法释怀的,毕竟他是自己的仇人之后,那不共戴天之仇姜维是永远也无法忘记的。

    现在的洛阳,表面上看起来平静无波,但实则却是暗流汹涌,眼看着刘禅行将龙驭宾天,皇位继承权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如果这个时候再不出手的话,很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钟会提出先发制人,这一点姜维也比较赞同,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想要争取主动,自然是先下手为强,尤其是在这个关键之时,情形还处于一种微妙的时候,先下手者往往会占据很大的优势。

    但先发制人也需要采用一定的策略,钟会提出了兵谏这个办法,姜维最初是反对的,但仔细想来,却也未尝不可。

    其实结果才是最重要的,过程如何,却是无足轻重的,至于采用的手段,那更是为结果而服务的。兵谏虽然涉嫌到叛逆,但如果进展顺利动静较小的话,并不会对时局产生什么影响,只要事后能够迅速地平息事态,稳定朝纲,那就算是将来的史学家也断然不敢给姜维扣上一顶叛逆的帽子。

    “那依士季之意,如何来兵谏才好?”既然主意是钟会出的,那么姜维自然认为钟会有一套成熟的计划了。

    钟会自然不会失姜维所望,在提出兵谏这个主张之前,钟会就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设计了一套计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