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后的三国- 第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司马骏冷笑道:“文将军是不知道蜀军火器的厉害,当年长安城何其地坚固,弹指间墙倾城陷,邺城能挡得了蜀军的火器吗?如果邺城失守,后果不堪设想啊!”

    司马骏对于蜀军的火器,那可是有着亲身的体验,那惊天动地的威力,让司马骏至今还心有余悸,所以司马骏丝毫不怀疑一旦蜀军动用火器,邺城的失守只不过是在须臾之间。想要保住邺城,指望那一万多的守军根本就不现实,司马骏必须率大军回援,在兵马的数量上,取得压倒性的多数,这样才能确保邺城的无虞。

    相反的,守信都的蜀军只有一万多人,却能抵敌得住晋军十余万的大军,同样的军队,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文鸯也只是听闻过火器的厉害,并未亲眼见识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司马骏自己亲眼所见,自然知晓其中的厉害,邺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如何也不容有失,所以司马骏没有采纳文鸯的建议,从信都前线撤下七万大军来,亲自率领,回援邺城。

    留给文鸯继续围困信都,只剩下了半数的军队,数量的锐减让晋军的气势也弱了许多,攻势自然也是大不如前,原本已近乎强弩之末的蜀军也赢得了一些喘息之机,让文鸯本来希望可以在几天之内拿下的信都城又变得遥遥无期了。

    这一点文鸯也特别地无奈,原本在他的计划中,只要一鼓作气地拿下信都,歼灭蜀军的阳安军,势必可以对蜀军造成一个沉重的打击,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不管蜀军围魏救赵也罢,声东击西,只要能灭掉蜀军一个军,那就是一个决定的胜仗,现在晋军占据着兵力数量上的优势,只有不断地蚕食蜀军,消灭蜀军,才能将优势转化为胜势。

    但司马骏身为三军主帅,自然有最高的决策权,他唯恐邺城有失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此坐失歼灭蜀军一个军的机会,似乎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但事已至此,文鸯也无可挽回,不过他依然是没有放弃,继续地率军攻打信都城,希望可以凭借着最后的努力,能够拿下信都城,不致于前功尽弃。

    不过晋军只留下了一半的人马,攻击力自然下降了不少,赵卓在信都城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晋军进攻的乏力,很显然晋军的那边一定是出了什么状况,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不过这对于守城的蜀军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原本蜀军已经是很困难了,但此刻晋军的攻势疲软,又给蜀军创造了机会,赵卓激励将士誓死而战,坚持就是胜利。

    在蜀军众志城的防守之下,晋军的进攻再次受阻,原本看起来残破不堪的城墙,战到此时,却如同是坚如磐石一般,让文鸯不禁叹息,和蜀军交战,难于上青天。

    司马骏回援邺城之后,蜀军围魏救赵的计划得以成功,罗宪抵达襄国之后,就接到了刘胤的命令,停止了向邺城的进军,转而折向东行,绕过大陆泽,对晋军的前线据点南宫城发起了攻击。

    另外的两路人马,一路由傅佥统率,从河间郡渡漳河直指武邑,另一路由刘胤率领,从下曲阳直指阜城、扶柳,三路大军,浩浩荡荡,气势如虹,皆向信都杀来。

    文鸯闻讯之后,脸色顿时大变,很显然,这才是蜀军的真正意图所在,目的就是解信都之围,如今晋军中了刘胤的围魏救赵之计,一半的兵力回援邺城,信都一带,只有七万多人,与倾尽主力杀来的蜀军相比,兵力上的优势已经是荡然无存。

    更困难的是,现在晋军属于围攻信都的状态,在拿下信都之前,晋军没有城池可以依托,几乎是无险可守,兵力上也较为地分散,应对蜀军的里外夹击,三路围攻,自然是捉襟见肘。文鸯深深地陷入到了危机之中。(未完待续。)

第927章 变数() 
文鸯承受着三个方向上的压力,确实是有些不堪重负,在兵力的对比上,也是蜀军占据着明显的优势,文鸯的想法是尽可能的采取守势,不让蜀军突破晋军的外围防线,等到司马骏大军回援之后,再对蜀军发起反击。

    但蜀军的攻势要比想象之中的更为地猛烈,晋军虽然竭尽全力地防守,也无法抵挡得住蜀军的疯狂攻势,西北南各条防线上,均是频繁地告急。

    而文鸯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手中兵力的不足,同时应付三条战线,确实是捉襟见肘,难以为继。

    蜀军最先突破晋军防线的,还是最先投入战斗的虎骑军,虎骑军就如同是一把尖刀,依靠最为凶悍的冲击力,强行地撕裂了晋军的防线,在扶柳方向上,首先地完成了突破。

    听到这个讯息之后,文鸯脸色大变,现在晋军已经是倾尽全力地在外线进行防守,而内线,已经没有多少可以调动的兵马了,如果这条防线一旦被蜀军突破,那就意味着整个防线的彻底崩溃。

    果然,虎骑军的突破之后,虎步军和永安军也相继完成了突破,晋军的整个西面防线全部瓦解,扶柳守军在蜀军的猛烈进攻之下,全线崩溃,死伤惨重,余部无力抵抗,纷纷溃逃。

    西线的失守,让整个信都的战局一下子变得困难起来,也让整个晋军的防线面临被拦腰截断的风险,信都没有拿下,晋军的防线却已经变得支离破碎。

    “撤吧!”文鸯无可奈何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他目前所能做的,就是将西线和北线的两处的守军全部撤下来,与南线的守军汇合在一处,抱成一团,这样就可以避免被蜀军分割歼灭的风险。

    虽然蜀军兵力上占据优势,但一口气想吃掉七万多的晋军,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文鸯将扶柳和武邑的守军撤下来,但并没有完全地放弃信都,现在晋军的大营,就屯扎在信都以南,南宫以北的地方,在这儿,晋军早已是深壕高堑,壁垒森严的扎下了营盘,准备与蜀军决一死战。

    刘胤也没有想到文鸯在外围防线已经崩溃的情况下,还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营盘,不禁暗忖,这文鸯果然是名不虚传,临危不惧,坚守营垒,这样的一种困境中也没有能彻底地将其击垮,确实是了不得。

    诸将都杀在兴头上,纷纷向刘胤请命,愿率本部人马前去攻打晋军的营寨,与文鸯决一死战。

    傅著、罗袭、张乐他们三个求战*最为强烈,晋军撤得相当地迅速,几乎没有同蜀军进行过多的纠缠,就已经向南撤离了,这让傅著、罗袭、张乐他们憋了的一口气都无处发泄。

    文鸯向南撤离,却没有撤出信都周围,依然还是利用信都南面晋军原有的营盘再行负隅抵抗。这正是文鸯的聪明之处,现在晋军的防线被突破,各军纷纷溃逃,如果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指挥官将这支军队进行收拢的话,很可能就会被蜀军分而围之,围而歼之。

    如果文鸯率军南逃的话,情况只能是更糟,现在南宫的南面,是蜀军的骑兵部队,晋军这么一支步骑混杂的溃逃之军想要突破蜀军骑兵的阵地,其困难可想而知,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晋军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而信都一带地势地洼,一马平川,无险可依,这样的作战环境,对步兵是极为不利的。

    更何况,逃跑是一种耻辱,是文鸯绝不可接受的行为,所以文鸯只是让晋军从外围的防线上撤下来,全部集中到信都南面晋军大营之中,这儿有现成的营盘,早已挖回的深沟,早已立起来的寨栅,完全可以用来抵御蜀军骑兵的冲击。

    更重要的是,晋军大营距离三处防线都很近,各路晋军从前线撤下来之后,可以很快地得到营寨的辟护,避免遭到蜀军的猎杀。

    面对诸将的纷纷请战,刘胤却是轻轻地摇了摇了头,此一役只为解信都之围而来,想要一口气吃掉文鸯的数万大军,蜀军现在还没有那么大的胃口,突破晋军的防线,已经是重创了文鸯,解围信都的目标也已经是达成了。

    现在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蜀军形势大优,但实际上,信都的局势依然是十分地微妙,文鸯坚守信都南面大营不退,而司马骏的人马此刻正星夜兼程,马不停蹄地杀了回来,快则一日,慢则两日,就可以重新地逼近信都。

    当然如果仅仅是司马骏的这一路人马,刘胤倒也不惧,但除了司马骏之外,从青州而来的马隆听闻到了信都军情紧急,也加快了行进的速度,几乎和司马骏这一路人马是并驾齐驱,估计他率军到达的时间,也不会晚于司马骏到达的时间。

    马隆的这十万人马,才是刘胤所真正忌惮的,如果没有马隆的入局,晋蜀双方几乎是势均力敌的局面,甚至是蜀军稍稍地占优,毕竟刘胤略施小计让司马骏是疲于奔命,先前的战斗之中,也已经重创了文鸯的军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只要刘胤保持这种优势,赢下信都之战,还是大有希望的。

    但马隆的突然杀到,却让信都之战增添了许多的变数,面对晋军三路人马的围攻,蜀军的形势陡然间变得不乐观起来,甚至是危机重重。

    在这个时候,如果蜀军还一昧地对文鸯穷追猛打的话,反倒会被晋军给拖住,等一两天后,晋军的两路大军杀到,形势便会立刻逆转,蜀军反倒会有被包抄围剿的可能。

    战局如此的险恶,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与众将跃跃欲试的态度不同,刘胤一直是紧蹙眉头,思量着应敌之策。

    这一战关系重大,甚至将决定以后冀州之战的走向,刘胤自然得慎之又慎,必须要拿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不过显然留给刘胤的时间并不多了……(未完待续。)

第928章 撤离信都() 
晋军的意图十分的明显,就是准备在信都与蜀军进行一场大决战,也许这场大决战的胜负,将直接决定冀州乃至并州的归属。

    晋军目前在兵力上,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他们当然希望通过一场战役就解决掉整个冀州的难题,而刘胤当然不会让他们称心如意。

    在信都拖住蜀军的一个军,然后逼迫着蜀军前来救援,而后在信都展开一场大决战大较量,这似乎是司马骏的初衷。不过后来战局的发展,却脱离了司马骏的控制,蜀军没有循规蹈矩地前来救援,反而是派兵去偷袭邺城,尽管事后证明那不过是刘胤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的策略,但却不得不逼着司马骏前去救援,多跑了几百里的冤枉路。

    但随着蜀军再次地进攻信都,战局似乎又回到了司马骏最初的设想之中,对晋军更为有利的是,马隆已经从青州赶了过来,有这十万大军的助力,形势一片大好。

    不过,现在的局势已经不是司马骏当初所设想的那般了,蜀军掌握着一定的主动权,战与不战,全在刘胤的一念之间。

    如果按先前的战况,信都城和守城的军队一万多人都深陷于晋军的重重包围之下,刘胤除了忍痛割爱舍弃掉这一个军以及信都城,再无避战的可能,可以说,先前晋军围攻信都,就有带着胁迫蜀军去进行决战的意图,不过现在却是事与愿违,蜀军解了信都之围,将战局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现在蜀军如果撤离的话,是不会有任何人员的损失的,唯一损失掉的,就是无法带走的信都城。

    刘胤向来不会重视一城一地的得失,就算信都是冀州的州城,无论战略价值有多么的重要,但只要是牵涉到整个军队的存亡的高度,刘胤都会毫不犹豫地舍弃掉,城池是死的,它就摆在那儿,现在放弃,并不意味着将来就没有机会再重新夺回来。

    而军队折损了,却是一个不可逆转地后果,刘胤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既然晋军三路人马齐至,在兵力的对比上过于悬殊,刘胤完全没有与之拼到底的打算。

    “传令诸军,全部撤退,务必于明日凌晨之前,撤过漳河。”刘胤很快地下达了军令。

    方才还在积极请战的张乐、傅著他们都愣住了,现在蜀军明显地占据着上风,正是追着文鸯穷追猛打的好时机,而刘胤非但没有乘胜追击的念头,反而是下令撤退,这个命令简直就是让人匪夷所思。

    “大哥,乘胜追击的话,就算灭不掉文鸯,那至少也能打得他吐血,现在放弃,岂不可惜?更何况撤军漳河以北,那就必须要放弃信都城,咱们刚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解的围,现在却白白拱手让人,却是为何?”张乐很是纳闷,不解地道。

    刘胤道:“二弟,战场之上,眼光必须要放得宽一些,绝不能盯着一些蝇头小利的上面,固然我们对文鸯占据着优势,但这种优势是建立在晋军其他两路人马未至的前提下,现在司马骏从南向北,马隆从东向西皆围了过来,如果我们与文鸯陷入缠斗,岂不正中晋人的下怀,再想突围,就不是那么地容易了。”

    张乐不禁为之语塞,也的确,他的眼光没有刘胤那么长久,大局观上更是逊色,只是盯着文鸯的这一支败军,却不知晓另外的两路晋军已经是星夜兼程而来,而这两路大军的杀到,势必将根本性地扭转信都的战局。

    刘胤的决定,是一个相当正确的决定,许多人面临这样的决择时,往往会迟疑不决,毕竟是一座州城啊,如此重要的城池,已经连续地坚守了十余日,现在却要放弃,从情感上来讲,是很难接受的。

    ┄┄┄┄┄┄┄┄┄┄┄┄┄┄┄┄┄┄┄┄┄┄┄┄┄┄┄┄┄┄┄┄

    蜀军的撤离,就只发生在一夜之间,等文鸯发现的时候,蜀军早已不见了踪影。

    按理说蜀军已经突破了晋军的防线,文鸯已经只有招架之功,没有反击之力了,困守在大营之中,死守坚据,就等着司马骏的援兵了。

    夜里蜀军没有发动进攻,文鸯倒也不以为然,夜间蜀军也需要休息,可以预想的是,明天白天的战斗将会是十分的激烈。

    为了防止蜀军偷营,文鸯几乎一夜都没怎么合眼,捱到天亮的时候,文鸯下令晋军进入到了最高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战斗。

    但眼看着红日高升,晋军大营外面却是空荡荡看不到一个人影,这似乎也太不同寻常了,文鸯大皱眉头,立刻派出了斥侯兵去查探缘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