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将魂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将魂歌-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牧的才能,可比他高多了。

    “扈辙!”司马尚高声叫道。

    “末将在!”

    营帐之外,一名高高壮壮的将领,掀开帘帐,走了进来。他四十岁上下,目光炯炯有神,意气风发。一个月前,正是他扈辙率领骑兵,全歼了杨端和的骑兵。

    “秦国增派了援军,已经渡过大河,过了皋狼。”司马尚在地图上指着皋狼的位置,又指了指上郡的位置,“这支骑兵来自上郡,有两万人左右!”

    斥候的探查,只能估计秦军的兵力。赵军斥候的经验很丰富,估计的结果八九不离十。

    “上郡的骑兵,骑兵不防备匈奴了吗?”

    扈辙的脸上,同样充满了诧异。

    战国时代,两万骑兵,数量已经不少了。扈辙估摸着,秦国几乎将上郡所有的骑兵都投入了赵国战场。

    “我也不清楚,秦人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也是司马尚头痛的地方,秦国似乎开始拼命了,不灭赵国,誓不罢休。“或许是秦人觉得,上郡的防线万无一失,才敢如此罢!”

    “秦国当真如此托大!”

    扈辙算是接受了司马尚的解释,心里倒期待着,等秋高马肥的时候,匈奴人能给秦人制造些麻烦。

    这些年来,赵国国力萎缩,北部防线不断后撤。云中、九原等郡,几乎让给了匈奴,专心戍守代郡。饶是如此,代郡常年保有两万左右的骑兵,以备匈奴。

    赵国的发家历史,洒满了和胡人战斗的热血。跟匈奴人征战了这么多年,赵人心里无比清楚,没有骑战之士,很难对付来去如风的匈奴人。

    “将军找我何事?”扈辙见司马尚眉头紧锁,手指时而点在皋狼的位置,又时而点向晋阳,来来回回,一直没有停下。

    “秦军手里没有骑兵,我军就享有机动性的优势,可如果让上郡的援军与杨端和汇合,就不好对付了。”

    “将军说的哪里话,管他是上郡来的,还是陇西来的,我扈辙灭了他们!”

    秦骑兵的历史悠久,可跟赵国代地的骑兵比起来,还是差了一筹。两国骑兵,大规模交手的机会不多,扈辙刚刚大胜一场,心里自然信心满满。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算我军能次次取胜,但赵国可耗不起啊!”

    司马尚苦笑着摇了摇头,悄然叹息了一声。手下的将领,战心正隆,他该感到高兴才是,可邯郸传来的消息,却让人高兴不起来。

    缺人,缺粮,缺器械······

    司马尚向后方索要的补给物资,从来没有及时给全过。长平战后,战国一直没有恢复国力,仍然战争不断,国家就这样拖垮了。

    “我得到消息,这支骑兵的领兵将领,为蒙家的第三代蒙恬。他以前在南方,跟楚人作战,后来戍卫上郡,守备匈奴,但却从未踏足过赵国的土地······”

    “也就是说,蒙恬很可能并不熟悉太原的地形。”

    扈辙很聪明,瞬间明白了司马尚的打算,“将军想要先对付蒙恬?”

    “没错,趁他们还没有合兵,各个击破!”

    从司马尚的营帐里出来后,扈辙的嘴角,挂着一丝淡淡的,若有若无的微笑。秦王亲政后,喜欢任用年轻将领,可年轻总是需要交学费的。战场之上,学费就是败仗,甚至覆军杀将。

    刚刚败在他手下的赵婴,杨端和手下的年轻将领,差一点就击杀他了。只是短兵们拼死护卫,扈辙才未能得手。现在有更好的机会,摆在他的面前,扈辙全身的细胞,都兴奋起来了。

    “蒙恬?不就是当年前来迎接赵姬的小孩吗?”

    扈辙想起来了,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童子,如今已成了秦军大将。

    如果能杀了蒙恬,或者活捉蒙恬,我扈辙就能名扬天下了!

    扈辙这样想着,倒不是他有多看重蒙恬,而是蒙氏一门的名声,早已传名天下。蒙家三代为将,尽忠职守,对秦国而言,蒙家可是秦国军队的一根支柱。

    蒙家的子孙,战败被杀,被生擒活捉,拉到战场上,让秦人看看,想来会极大地打击秦军的士气。

    “蒙氏一门又能怎么样?就让祁之地成为蒙恬的葬身之地吧!”

    扈辙狠狠的一脚剁在地上,踩死了一只又黑又大的蚂蚁,狠狠的转了转脚掌,仿佛脚下的黑色蚂蚁,成了打着黑旗,穿着黑衣的秦军士卒。

    赵军的的众多将领中,只有扈辙喜欢虐杀黑色的蚂蚁。每当蚂蚁在他脚下粉身碎骨的时候,他都能感受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快感。

    赵军骑兵,悄悄向祁之地进发的时候,蒙恬的骑兵,刚刚过了兹氏,正向着祁之地进发。骑在乌黑的战马之上,蒙恬一边查看地图,一边观察地形,仔细打量着赵氏的龙兴之地。

    “关中地形险要,汾河谷地的地势也不差。吕梁山、太行山左右屏蔽,北有代郡,南边守住汾河谷口,也能成就一番霸业啊!”

第142章 祁之地() 
赵家兴起的时候,首都定在了晋阳。

    晋阳城高墙深,地处险要,扼守太原平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赵襄子的时候,智瑶率军围困晋阳,三年而不得竞进,给了赵氏绝地反击的机会。

    三家分晋之后,韩赵魏不约而同,纷纷向平原富庶之地扩展。

    韩国灭亡郑国,将首都迁往新郑。魏国舍弃了旧都安邑,选择了大梁作为新的都城。赵国的国都,先是迁到了中牟,后来继续向东,扎根在了邯郸。

    从古至今,定都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国都身在险要之地,往往粮食无法供给,需要全国输血。可国都定在平原便利之地,军事上的压力,最终往往会拖垮全国的经济。

    后世的汴梁,利用了大运河带来的便利,就不得不承受无险可守的代价。

    “现在看来,赵国战略转向东方,轻易地舍弃了晋阳旧都,却是一招差棋。”

    蒙恬的目光,比较着晋阳和邯郸的地缘态势,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这是为何?”

    荆苏曾经去过邯郸,也到过晋阳。晋阳在邯郸面前,相当于凤姐跟范冰冰比美,差得不是一点半点。魏国衰落之后,邯郸成了天下数一数二的国际化大都市。

    邯郸的娱乐生活,闻名天下。邯郸人的风尚,时装,音乐,步态,风靡列国。不少人向往邯郸,甚至专门去学习邯郸人走路的方式,才有了邯郸学步的由来。

    “对各大战国来说,国都在哪里,军备的重点就在哪里。赵国定都邯郸之后,邯郸的地位上升,晋阳的地位就下降了。”

    “秦国攻取晋阳的时候,因为不是国都,赵国才没有拼死保卫。就跟魏国定都大梁后,轻易的放弃了安邑一样。”

    “我明白了。就像秦国,国都从雍城向东方迁徙,用兵的重点就转向了六国。”

    荆苏想起了秦国国都迁徙的历史,恍然大悟。秦国从西垂崛起,一直向东方迈进,曾经一度选择了定都栎阳,直到商鞅变法之后,咸阳作为国都的地位,才终于稳定下来。

    “想当年,韩赵魏三国转向东方发展的时候,没有想到秦国会重新崛起。这样一来,他们西面的防务却是更加薄弱了。”

    邯郸靠近齐魏边境,没有险要的地形作为屏障。魏惠王的时候,魏军曾经攻占过邯郸,如果没有孙膑围魏救赵,邯郸恐怕就会成了魏国的邯郸。

    秦国获得陶邑之后,从侧翼威胁着邯郸。长平之战的时候,邯郸还得防着西面的齐军,小心盯着陶邑的秦军,始终不能放开手脚。

    乱世之中,国都还是定在险要之地为好,至于经济上的负担,只能咬着牙,忍受这不得不承受的负担。

    “哗哗哗······”

    这时候,天空中,成群的鸟儿从北方飞来,掠过秦军上方的天空。

    傍晚的阳光,斜斜的洒在大地之上,拉得人马的影子又细又长。远远望去,好一片美丽的暮色之景。

    夕阳无限好,只有闲情逸致的诗人才能欣赏。

    “打出旗语,全军戒备,准备迎战!”

    蒙恬没有兴致好好欣赏美丽的夕阳,目光之中,反而多了一丝凝重之色。

    “前军有什么消息传来没有?”

    “到现在为此,赵婴还没有消息传回来。”荆苏摇了摇头。

    赵婴手下的一千骑兵,在太原郡作战日久,熟悉地形,担任着先锋之职,发挥斥候的作用。

    可打下太原郡后,太原就成为了秦国的地盘。嫪毐封侯的时候,封地就在太原,号为“毐”国。在自己的国境内行军,赵婴可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将军,有什么问题吗?”荆苏问道。

    “人往往在认为安全的地方栽跟头。吴起曾说,出门如见敌。每次行军,我都会安排前军斥候,就是为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蒙恬指着远去的飞鸟,解释道:“已近黄昏,飞鸟没有归林,反倒向南飞去,我怀疑前面的路上,应该有了赵国的伏兵。”

    荆苏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一声大意了。内心深处,他也将太原郡当成了秦国的土地,才放松了警惕。

    秦军在国内行军,从来没有担心过,会遭遇敌人。太原郡则不一样,秦军尚没有完全控制太行山道,赵军完全可能借助其中一条道路,穿插到汾河谷地来。

    太行山那么大,长期属于赵国的地盘,赵国熟悉太行山的地形。没有本地人作为向导,秦军只能走熟悉的井陉道。

    准备迎敌的旗语,很快就传递了开去。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蒙恬没有选择吹响牛角。

    训练骑兵的时候,蒙恬设计了两套指挥系统。交战之时,光线不明之时,以声音传递指挥命令。视线无碍的时候,则有旗语传递信号。

    蒙恬军的旗语,自有内部的一套体系,没有大阵仗的摇旗挥舞,只是不同颜色的旗帜,重新换了位置。

    “戒备!”

    秦军信号旗的变化,李必、骆甲远远的瞧见了,右手不自觉的摸了摸腰间的环首刀。换了新兵器之后,还没有在战场上检验过呢。

    悄然无息之间,秦军骑兵的军阵,变得更加厚重起来。

    “蒙恬搞的什么鬼?装模作样!”

    传令兵奔马前来,传递了加强警戒的命令。赵婴的脸色一沉,他作为前军的二五百主,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消息,蒙恬的命令,犹如一个重重的耳光,打在他的脸上。

    “大兄,谨慎一些,总是好的。”

    赵亥觉得蒙恬有些过于谨慎了,虽然赵军刚刚击败秦军,可据间谍传来消息,赵军的伤亡同样不少。短时间之内,赵军没有能力向秦军发起大规模进攻。

    秦军的兵员物资不缺,赵军以残缺的土地,供应南北两路大军,捉襟见肘,已经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了。

    “算了,我们不用管他,继续前进!”

    赵婴没有理会蒙恬的提醒,反而加快了行军速度。作为先锋的骑兵,他行军的速度可快可慢。早一点回了晋阳,他就可以早一点脱离蒙恬的指挥。

    秦军军阵,缓缓的逼近了祁之地。按照计划,秦军将会在祁县宿营。

    “扑腾腾······”

    祁县东北方向的树林,突然有几只飞鸟,扇动着翅膀,盘旋着飞了出来。

    赵婴仰着头,目光落在飞鸟的之上,突然笑了。

    “蒙恬担心有援兵,小心过头,可树林里这个时候还有鸟儿往外飞,哪里会有人在。如果有伏兵的话,鸟儿不都飞光了吗?”

    赵婴驱动前军,放心大胆前进的时候,树林深处的一处平凹地里,扈辙的亲兵悄悄的摸了回来。

    “将军,我等已将提前准备好的鸟儿放了出去······”

第143章 秦赵骑兵遭遇战(一)() 
兵法有云,飞鸟惊林,内藏伏兵。扈辙正因为懂得兵法,才反其道行之。

    出发之前,扈辙特地派亲兵捕捉了一些飞鸟,等到秦军出现的时候,才放归自然。

    赵婴的前军,眼见暮色苍茫,有少许几只鸟儿飞出,完全放松了警惕。若真有伏兵,林子的鸟儿应该早已飞走。

    “将军,这是怎么回事?”亲兵将领蒙虎感到有些疑惑。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虚虚实实的技巧罢了。”

    类似的战例,蒙恬读过不少,只是这个时代,知识传播途径狭窄,一些战法根本没有流传开来。

    “赵军的领兵将领,读过兵法,还有些狡猾,不好对付,主意警戒!”

    “如果赵军没有来呢?”蒙豹昂着脑袋,左顾右盼,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他也不大相信赵军会真的深入秦国境内。

    “有备无患,做好万全的准备,即使敌人没有来,我军也没有什么损失······”

    轰隆隆······

    蒙恬话音未落,地面传来了震耳欲聋的响声,蒙恬一听,就明白这是万马奔腾的声音。

    “赵军来啦!”

    蒙恬的亲兵,立刻取下身上的牛角,呜呜的吹响。雄浑的牛角之声,飘荡在整个军阵上方的天空。

    “准备迎敌!”

    骆甲的重骑兵很快结成紧密的阵式,骑兵们取下秦弩,放置好弩箭,齐刷刷的朝向了斜上方的天空。

    李必的轻骑兵,如一阵风,分作两队,从左右两翼,飞驰了出去。他们并没有冲向赵军骑兵,而是远远的释放弩箭,迟滞赵军的冲锋。

    赵军想攻击秦军的侧翼,却被李必的轻骑兵纠缠住了,双方开始相互对射。

    赵国北地的骑兵,从小胡服骑射,骑术精湛,弓箭射技高超。单论骑射之术,蒙恬短短训练了几年的骑兵,确实比不上赵国人。

    蒙恬训练的时候,考虑到了这一点,不会以己之短,攻人之长。秦骑兵的优势在于秦弩的射程,李必的轻骑兵,适度的拉开了和赵军的距离。锋锐的三棱弩箭,破开空气,如圆锥状的子弹,狠狠地扎在赵国人的身上。

    赵军骑兵射出去的箭矢,要么超过射程掉在了地上,要么成为强弩之末,即便射中秦军,也不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继续冲锋,狭路相逢勇者胜,给我猛冲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