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达心里咒骂着,他手里的青铜剑,购自楚国,本也是锋利无比,可碰上了蒙恬手里的寒泉剑,他却能感受到楚剑内里的呻吟。身不离剑,剑不离身,手里的这把楚剑,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名字,却也陪伴了他当刺客的这么多年,剑身的感觉,当真就是他身体的感觉。“这小子,手里的剑,可真是好东西啊!”这样想着,达的眼睛,增添了贪婪的目光,一把绝世好剑,在这个年代,真真是价值连城,足以作为传家之宝。
白起攻破楚国郢都之后,楚国失去了最肥沃的土地和高素质的民众,社会工艺一落千丈,青铜器铸造水准更是落了下乘。楚国东迁之后,楚国人制造的青铜剑,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远远的落在了秦国后面。达手里的楚剑,应该是购自楚国东迁之后,怪不得敌不过寒泉宝剑。蒙恬全神贯注,听到刺客手中剑传来的撞击声,明白了对方不能发挥全部实力的关键。秦国寒泉子一脉,铸造的宝剑,果然名不宣传,品质远远的超越了楚剑。
达感受着宝剑的呻吟,心里越发震惊,区区两个半大孩童,竟然与他斗了六个回合,他却近身不得。就算寒泉宝剑再厉害,也不应该是这样的战局啊?他却不晓得,对面的蒙恬,虽是九岁的毛头小子,可武艺传承却远远超越了这个时代。蒙恬拿出后世部队里的游斗技巧,再有嬴政的配合,一时半会儿,倒与刺客斗了个旗鼓相当。
幸、产两名刺客,武艺稍逊首领达,但蒙恬选出的护卫武士,武艺自是不低,刺客、武士缠斗在一起,短时间内分不了高下。达得不到援手,蒙恬心里自然安定不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优势肯定会回到他这一边来。
达心里明白蒙恬在等待什么,秦国人尚武,更有法律规定帮助擒拿盗贼,等附近的秦人反应过来,他们就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成为过街的老鼠。想起雇主的交托,达心里一横,人死卵朝天,贱命一条,拼命吧!
人一旦决定玩命,总会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蒙恬明显的感觉到了达的变化,似乎他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了,剑招变得更加冒进,更加凌厉。狭路相逢勇者胜,兵法上的道理,用在单打独斗上同样适用。后世更有人从比剑的战斗中,悟出了精妙的兵法。
打鸡血的状态,不可持久,蒙恬心里提醒道,断不能被对方的气势吓到,这个时候,更应该沉着冷静。蒙恬知道,战场上,两军相遇,哪怕旗鼓相当,哪一方先弱了气势,就会最先败下阵来,一旦有了退却的心思,很可能就会一败涂地。
蒙恬咬牙坚持,达也不好过,他一心想要先解决了蒙恬,稍稍忽略了无刃的剑鞘。可他没有想到,嬴政却不是长在花室中的公子王孙,邯郸街头讨生活,别看他瘦是瘦,胳膊里却是有肌肉。嬴政抓住机会,一鞘打在刺客的左胳膊上,端的是疼得钻心。
狗日的,连剑鞘都打造得这么精心,秦国人要不要这么认真的!达心里问候了铸剑人的祖宗十八代,咬牙切齿,戾气更甚,情急之下,竟然放弃了防守,采取了同归于尽的招式。
蒙恬眼见不妙,想也不想,连忙推倒身体左侧的嬴政,不仅是为了保护好嬴政,更是因为职责所在,完成任务早已成了蒙恬内心深处的信条。
眼见蒙恬和刺客,两人就要同归于尽,突然,“嗖”的一声,一颗石头如离弦的箭,越过蒙恬的头顶,砰的一声,正好打在刺客的右胳膊上。蒙恬心里吃惊的同时,却是眼疾手快,身子猛地一顿,剑身斜向上,一剑捅进刺客的心脏。蒙恬练习过格杀技巧,心脏的位置找得十分精准,寒泉剑刺得又狠,断不会给刺客留下活路。
“你们——”达口吐鲜血,再也说不出话来,他的眼睛,却是望向了蒙恬背后,不知什么时候,一个身着黑衣的中年人出现在了里,手里正举着一把弹弓。如果不是受到偷袭,伤了拿剑的手臂,达一万个相信,他会以命相搏,杀了眼前的这两个可恶顽童。可惜啊可惜,达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不甘的向后倒在了地上。
“达!”幸、产看见身手最好的达竟然最先毙命,口里不由得惊声呼道,喊出了达的名字。三人大块吃肉,大块喝酒,恨不能同生,却只待同年同月同日死。达一毙命,幸和产两人也存了死志,红着眼,玩命进攻,逼得护卫的武士手忙脚乱。
这个时候,那出手帮忙的汉子,收了弹弓,拔出佩剑,加入了战团。几乎与此同时,察觉到不对劲的秦人终于围了过来,佩剑的人在前,没有佩剑的人四处找家伙,团团包围了作乱的刺客。不管是不是想要真心帮忙,至少做出了声援蒙恬等人的样子。刀剑不长眼,或许,觉着自己的武艺比不上战斗中的武士,见义勇为的秦人,没有贸然加入战斗,只是堵住了刺客的退路。
眼见这些吃瓜群众如此,蒙恬和那汉子,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无端的人加入进来,不说帮忙,能帮倒忙就算不错了。那汉子武艺颇为高强,一把宝剑,挥得如影随形,圆润无比,三两个回合,一剑刺在幸的手腕上。两名护卫武士趁机用戟架在刺客脖子上。那刺客似乎是不愿意被俘,头一歪,脖子正好扎在戟的刃上,自杀了。幸一死,仍在殊死搏斗的刺客眼见更没有活路,索性抹了脖子,端的是刚烈无比。
“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刺客!甚至太史公专门作了刺客列传的刺客!”守卫在嬴政身边的蒙恬,此时却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不得不说,中国古代的这些刺客,蒙恬不能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心里更把他们当犯罪分子看待,可不得不承认,这些刺客,真的很有操守,丝毫不缺乏刚烈武勇的气概。“可惜了,这样的勇士却不能为国家而战,却死于自相残杀!”蒙恬暗中叹了一口气,多少华夏子孙,在和自己人争斗时,不缺必死之心,如果能够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哪里会有周围胡族嚣张的时候。
“公子受惊了,蒙恬护卫不周!”蒙恬一边请罪,一边扶起跌坐在地上的嬴政,如此近距离的生死搏杀,嬴政也是第一次经历。既有些兴奋,又有些后怕。
“不,你有功!”嬴政缓过神来,摇了摇头,“如果没有你拼死护卫,恐怕我早已死在这些贼人手里!”嬴政指着地上的刺客,有些不解气,抓过蒙恬手里的寒泉剑,负气上前,再刺了他几剑。眼见如此,蒙恬的心里,只能为那个半吊子的刺客荆轲默哀。
“壮士,请留步!”突然,蒙恬瞧见那见义勇为的汉子转过身,似乎就要离去,连忙挥手,招呼武士守卫嬴政,自己却几个箭步,冲了上去。刚刚这人的身手,蒙恬可是看在眼里,走过路过不容错过,蒙骜、蒙武的武艺,在蒙恬看来,稀松平常得很,毕竟他们少有上阵厮杀的机会,蒙恬心里,早就想学习这个时代的精深武艺,正愁找不到人教呢!
第7章 卜兴()
“壮士,按秦律规定,协助抓获贼人,国府有赏,壮士可不能这么一走了之啊!”蒙恬拦住中年汉子,担心自己一个小孩子,人微言轻,一开口却把秦律用做了挡箭牌。
“可我没有听说一定要去领赏吧?!”中年汉子愣了愣,抱着手臂,笑道,“我侠义心肠,助人为乐,难道就不行吗?”
蒙恬明白了,这人就是这个年代典型的侠客,近乎于活在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快意恩仇。中国社会的侠客文化,源远流长,战国尤盛。侠以武犯禁,秦国大力打压不事生产、四处游荡的侠客,但侠客文化,并没有在秦国禁绝,只是低调了许多。想到这里,蒙恬心里既好奇,又后怕。如果这人刚刚站在刺客一边,只怕这个时候自己早已是一具尸体了。
“秦律规定,助人为乐有赏,你不去领取赏赐,这是平白抬高了社会道德标准,让以后的人怎么想!”蒙恬想了想,助人不领赏这种风气要大加批判才行,“子路救助落水之人,坦然受赏,得了一头牛,孔子听说后,感到很高兴,还夸奖说人们都会用勇于救助落水之人了。子贡救助落难同胞,却不按照规定去官府领赏,孔子得知后却批评了子贡。壮士,你这样的行为和子贡又有什么分别呢?”
那人听了,眼神有些玩味,好奇的打量着蒙恬。孔老夫子的教导,他自然是知晓的,秦国不比齐鲁,不兴儒学,孔子在秦国,并没有多少名声,反倒是批判的话语居多。眼前的小子,小小年纪,身佩宝剑,气质不凡,多半是贵族后代,开口教训,却提及了孔子的教导,难道说,这孩子的家庭有儒学的传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说得不错,我卜兴就跟你一起去领赏罢!”卜兴不再坚持,跟在蒙恬后边,心里思量着,我在外游学多年,多听闻子贡、颜回的名声,我身在的子夏一脉,现在却名声不显。想当年,魏文侯在世的时候,子夏为文候师,西河学派是何等的兴盛,真是时也命也!
蒙恬正准备前往县府,哗啦哗啦,一队军士飞奔而来,当先的一员骑将,正是蒙武。他得到刺客行刺的消息后,一边吩咐部将加强对赵姬的保护,一边亲自赶往蒙恬的方向。该死的刺客,该死的大荔县令,怎么管理的治安?我儿蒙恬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看你们怎么连坐?
“蒙恬,公子没事吧?有没有受伤?”蒙武很关心蒙恬现在的状况,可出于职责,他仍然首先询问了嬴政的状况。
“父亲,公子无事,多亏这位壮士卜兴出手相助,我和公子才能安然无恙。”蒙恬顺势向蒙武举荐卜兴,他打定主意,找机会劝说蒙武接纳卜兴成为蒙家的门客。
“多谢壮士出手相救!”蒙武拱手作礼道谢,暗中打量着卜兴,见他英武中透着一丝儒雅,年纪和他不相上下,心中暗暗点头,升腾起不少好感。蒙家祖籍齐国,世代习武,可并不仅仅依凭血勇之气,颇重家学传承,与文武并重的人颇为投缘。
蒙恬招呼一队士卒护着嬴政前去沐浴更衣,参与击杀刺客的士卒则抬着刺客的尸体前往县府,他们看向尸体的目光,充满着火热,内心已经在期盼着赏金和爵位。
得到刺客行刺的消息,大荔县令惊得几乎站不住脚,自上任以来,大荔县可没有发生过这等恶性犯罪,尽管他不知情,可根据官吏考核的规定,势必会影响到他的年终考核。回过神来,他赶快通知县尉,加强戒备,万不得再出什么差错。
县里的狱掾验过尸体,县丞做了记录,待情况核实后,评了功劳,兑付了赏赐,已是将尽傍晚的时候。秦国的官吏办事效率颇高,当天能够处理完毕的事,就不能拖到明天去。这些基层的秦吏,给蒙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秦国国势蒸蒸日上,秦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除了武勇,更在于国家整个体系运转的高效。
“卜先生,天色已晚,不如你与我们回营歇息一晚如何?”卜兴正打算告辞的时候,蒙恬先开口邀请道。
“是啊,刚在县府,你的验、传上记明你是上郡人士,我年轻的时候,曾在上郡从军,说起来,有好几年没有回上郡去看看了。”蒙武本来没有想过邀请卜兴前往军营,可见蒙恬面露期待之色,不忍拂了蒙恬的心意。
卜兴没有推辞,他知道眼前的这人,正是秦国上将军蒙骜的儿子蒙武,也是秦国的一员猛将。蒙氏来自齐国,那里儒学兴盛,蒙氏应该不会排斥儒家学说,或许,可以以此为契机,在秦国拓荒儒学,重建西河学派的荣光。
回营的路上,蒙恬自觉的落在蒙武、卜兴的身后,多听少说。话里行间,蒙恬得知了更多的信息。原来,卜兴是上郡人,世代经商,可他却对经商没有任何兴趣。也难怪,秦国的商人,富则富已,可却没有特别高的社会地位。二十岁那年,他决定仗剑东出函谷关,找名师学剑,出师后,任侠放荡,在楚国的时候,遭遇盗贼,差点丧命。生死关头走了一遭后,觉着侠客的生活,终究有些无聊,更不能济世安民,留名青史,彷徨之际,路遇一山间隐士大儒,遂拜在其门下,往山间结庐而居。
“后来,我才知道,先生传自孔子的弟子子夏,可子夏的名声,现在却少有人提及。”卜兴叹了一口气,“先生临终前,谆谆教诲,让我复兴子夏之学,兴日夜不敢有所懈怠。出山后,我前往齐国,那里儒学兴盛,想着办学为生,可哪里想到,齐地儒生,大多尚空谈,不尚实务,我想,当年子夏到魏国讲学,西河学派盛极一时,秦晋之地,人们讲求实用,现秦国儒学不兴,或许是我子夏一脉的机会。”
“没想到,先生竟然是个儒生?!”蒙恬歪着脑袋,他心里以为,卜兴应该是个十足十的剑客。
“我就是个儒生,有什么奇怪的?”卜兴反倒有些不解,蒙恬为何大惊小怪。
“我还以为儒生都是面若冠玉、手无缚鸡之力呢!”蒙恬嘿嘿一笑,后世的印象里,那些读圣贤书的人,可不就百无一用是书生,极度蔑视武人,消磨了汉人的尚武精神。可没想到,刚刚弹弓打刺客,拔剑杀人的卜兴,也是一名儒生。
“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孔老夫子精通六艺,武艺高强,刚刚你说的子路,是被夫子打败之后,才拜在夫子名下的。”卜兴想着,儒生什么时候给了人手无缚鸡之力的印象,那还得了,蒙氏一族持如此观点,还怎么帮助他在秦国兴旺儒学。“吴起,你知道的吧?他学兵法之前,先学的正是儒学,面见魏文侯的时候,身穿的不是铠甲,而是儒服······”
第8章 回都()
秦国以十月为岁首,新年前,阴霾的天空终于放晴,整个咸阳城更添了洋洋喜气。
秦庄襄王早早沐浴更衣,率领文武百官到咸阳近郊,迎接从赵国归来的赵姬母子。阳光洒在庄襄王脸上,照射出一脸的灿烂,他的心情很不错,想到即将见到阔别已久的赵姬和自己的儿子嬴政,他心里既兴奋,又有些愧疚。庄襄王算不得雄才伟略,可也不是庸才。用王立群的话说,人要成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