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也与昨日出发去了宁远,他将要在这里迎接皇太极的到来,全线的战争爆发。
唯一让孙承宗不满的是,朝鲜王军的战斗力太过于低下,两万朝鲜王军,竟然被不足两千的女真人打的丢盔卸甲,若不是毛文龙率兵驰援,只怕两万朝鲜王军定要全军覆没与鸭绿江外,只想着这场战争过后,让毛文龙全权接管朝鲜防务,整治朝鲜王军,若治理及时,以后大战还会起到作用,若以后都于此一般,不会成为臂助,反而会成为拖累。
这场战事开始的消息也在第一时间告知了朝廷,在给予朱由检的奏章中,孙承宗这般写到:‘建奴来势之大,从未有之,然皇上放心,微臣定拒敌之外。“虽说孙承宗在奏章中有信心,但兵家之事,又怎能这般大意,当锦州打起来的第一日,兵部便又拿出来一个章程,在京畿之地布置防守网,内阁辅臣,兵部尚书袁崇焕也已经出了京师,在外勘察。,城内禁军,军户所,京师三大营,就连衙役也都行动起来。
周边军事重镇更是风声鹤起,天津卫早就接到兵部命令,备好干粮,准备奔往京师等地。
战争一开始,户部运输的物资就更要多了,郭允厚也已经四日没有来过朝堂,见过皇帝了。
整个京师普通百姓多多少少都有些恐慌,这阵势也太大了,让这些百姓都误认为后金已经入关了,对于民众的恐慌,五军都督府发布公告,告之民众,辽东军马正在关外与后金交战,胜负未知,此时京师来往军马,皆例行公事。
第一百六十章 奔赴陕西()
五军都督府发出的告示,安稳了一部分百姓的民心,但紧张的气氛还是弥漫在京畿附近。
养心殿中,朱由检在看着奏章,就心而论,他对孙承宗还是非常相信的。
朱由检并不慌张,他清楚此时的大明跟上一世的大明不同,魏忠贤倒台后,东林党没有重新崛起,朝堂之上多是些实干之人,在朱由检看来,这场战争皇太极即便是赢,也会付出较大的代价,但未雨绸缪还是好的,内阁的统筹,与兵部袁崇焕的作为,也让朱由检十分欣慰,在历史上,崇祯二年,后金就曾入关一次,但是那一次,大明毫无准备,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而现在关内却被布置起了天罗地网,哪怕真的入关,到时候前有拦路之师,后有追击之军,后金军队会完全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骆养性进入了养心殿中,走进朱由检,跪下身去“微臣见过皇上。”
朱由检抬头看了一眼骆养性,把手中奏章放在龙案之上。
“李烁在刚入陕西的时候,便对朕说过,怀疑陕西有人走私通敌,而通敌的对象便是此时与我大明为敌的皇太极,这件事情,初闻,朕大怒,本想着让李烁立即拿下,但转念一想,捉奸拿双,捉贼见脏,李烁在陕西士绅中,声望并不好,若是贸然出手,定会引起士绅不满,甚至人人自危,怀疑李烁安插罪名,打压本土士绅,因为这种种原因,朕便让李烁隐忍下来,密切关注这些商家,终漏了马脚,此时朕召你前来,便是让你亲自去一趟陕西,协助李烁,拿下这些蛀虫。”朱由检对着骆养性轻声道。
骆养性赶忙跪下身去“皇上,此时辽东战事正酣,胜负未分,微臣乃是皇上近卫统领,又掌管锦衣卫,怎能此时去了陕西,而丢下皇上与不顾呢,恳请皇上收回圣命。”
朱由检把如此重要的机密告知骆养性,便是看重骆养性,此次让骆养性前去陕西,协助李硕抓捕这些蛀国之虫,一方面是想要骆养性与李硕越走越近,另一方面也是单纯的想给骆养性正名,让他再有一次树立威名的机会,朱由检的用心,骆养性当然清楚,但是他却不愿意前去陕西,反而声泪俱下的说出这些话,倒真让朱由检感到些许感动。
“骆养性,此次朕让你去陕西,可是有着非常大的期望,能够办好这趟差事足慰朕心,你可明白。”朱由检看着骆养性轻声道。
骆养性抬起头看到朱由检的眼神,明白自己在多说什么也不会改变他的陕西之行,只能低头领旨。
陕西山西两地都由富商勾结后金,故朱由检才会让骆养性奔赴陕西,抓捕起来,名正言顺。
在李烁刚入陕西不久,便上了一道密奏,奏章之中说起,陕西有富商大户与后金存在铁器与粮食的交易,收到李烁的密奏后,朱由检不疑其他,但却没有李烁立即动手,一来是因为李烁在陕西根基不稳,另一方面也是怕打草惊蛇,才拖到了现在。
此时的陕西全境遭灾,故官府对粮食的掌控非常严格,此时陕西全境粮食已经全部禁止买卖,就是为了防止那些家有余粮的大户想要借机哄抬物价,害怕大户富商背地里面,每个州府都有官员专门负责,每日都在陕西大户家中核查粮食数量,在这个官府高度关注之时,黑市上面竟然在高价购粮,被巡抚衙门调查,牵扯到了长安刘家,这个刘家便是与后金存在交易的一个家族,家中没有田产,只有店铺,大多数都是米铺,在平时时候,收购粮食,本就正常,但在官府明文禁止私下售卖米粮之际,刘家的米铺也都关门停业,却在这个当头,在黑市高价购买粮食,并且是市价的三倍,这便着实不正常。
李烁得知此事后,便感觉到刘家收购米粮,就是为关外的后金所准备的,前线打仗,不管输赢,后金后方肯定缺粮,才动用了在陕西的商人,而这些商人大多数都以为陕西大灾,官府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赈灾上面,自己的这些手脚一定不会被发现,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他们早就是别人的目标。
骆养性领旨后,朱由检又开口说道“骆指挥,朕记得刚登基之时,便命你为禁军指挥,听命于御前,你虽不是从龙之臣,但从龙之功,却不下于他人,朕都记在心里,以后断然不会亏待了你。”
朱由检话,又让骆养性大受感动,刚站起不久的身躯,又跪了下去,高呼“皇上万岁。”
锦州城,这是后金代善的第四次猛攻,四个时辰后,伤亡太大,只能退去。
城墙下面密密麻麻的尸体,有女真人,有蒙古人,也有很多汉人。
赵率教登上城头,目视着后金的退势,对着身后副将道“孙大人有军令,这代善,不能让他们去支援宁远,若猛攻,我们便在守,若是一有退兵之势,弃城追击,想来,宁远那边也已经开战了吧。”
副将轻声道“大人,士兵都有疲态,更何况那女真人实在勇猛,我等守城尚有力不从心之势,若是弃城而战,岂不是要放弃地利,与他们一较长短,实为不智。”
城墙之上都是士兵,这名副官的声音非常小,小到只有赵率教才能听到,当然也是怕影响军心。
听完副官的话后,赵率教轻轻一笑道“宁远才是重中之重,赵大人在那与皇太极交战,这代善若是退兵驰援,我等行军速度赶不上他们,若是宁远有失,这关宁防线算是被破了一大半,到时候,后金军队便可长驱直入,柳将军,可要分清事有轻重、”
“大人教训的是,但……”
“切莫再言。”
“遵令。”
若是弃城而战,明军会损失惨重,但后金军队也讨不了好,不足百里之地,还有着明军三万精力旺盛的关宁铁骑,在赵率教看来,若是配合的好,不说全歼代善,也能让这五万金军留下大半。
辽东体系中作战勇猛之人不在少数,但只有赵率教一人有帅才之相,故孙承宗才十分信任他,并委以重任,事实证明孙承宗的眼光没有错。
。
第一百六十一章 绕关()
在代善的军队忽然出现在锦州城外之时,赵率教并没有慌张,他先向孙承宗发出军报,告知代善进攻锦州城,后从容不迫的指挥部队迎战。
锦州城中有六万守军,在连绵数百里的防线上,仍有四万守军,这也是赵率教没有慌张的资本,众所周知,这六万守军可谓是大明最精锐的边军,常年与蒙古后金作战,熟悉游牧民族的攻城方式,最为重要的是他们见惯了鲜血与生死,不会心生怯意。
赵率教十分清楚,皇太极攻击宁远城,就是要再度打压明军的防线,若是破了宁远,南北防线便会少了一个屯兵之处,来往支援不便,还能打击大明朝廷的信心,而赵率教深知,军心比什么都重要,孙承宗来到辽东,总理所有军务内政,再加上朝廷对辽东越发重视,真金白银的投入,边军涣散许久的军心渐渐收拢,若这场战事败了,朝廷还会那般重视辽东体系的兵马吗?孙大人还能继续留在辽东吗?这一切都是未知,怎样才能打破危局,便是获得一场胜利,即便这场胜利是用鲜血与生命堆积而成,这是有非常重大的政治意义,而大明与皇上都需要这样一场胜利,来建立朝廷的威信与皇上的威严,当然这一点,袁崇焕也意识不到,这也是袁崇焕与赵率教两个人最大的不同。
将才看一时这胜,而帅才却看长久之利。
代善接连攻了多日,但锦州城依然屹立不倒,最后的耐心也渐渐瓦解,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蒙古五万骑兵的到来,等他收到探子来报的时候,五万蒙古精锐骑兵,已从大草原的深处袭奔而来,屯兵与离锦州城不足二十里处,而明军已经派出将校接应,这样算上西部防线的十三万明军,再加上五万蒙古精锐,他的这五万兵马,将要面对十八万的军马,而且此时己方状态还是久战不下,士气不高之时,本来是援军的莽古尔泰却迟迟没有支援到位,这让代善更加着急,只能不停催促莽古尔泰,话说这莽古尔泰早三日就有战报说要前来增援,可不知为何,此时还没有到锦州,这三日的时光,就算是用走的也该到了锦州了。
莽古尔泰还没有到达锦州的原因是有一些小心思在里面,在后金军队中他的地位比之代善丝毫不差,这次后金兴全国之兵,意图打破明国寄予厚望的辽东防线,在这场战斗中,代善带领精锐士兵五万,在锦州城外,猛攻锦州,皇太极大军压制宁远城,而让莽古尔泰在这场战争中成为一个小角色,这是莽古尔泰无法接受的,他有机会领兵出去,当然要建些功业来。
这莽古尔泰也是名猛将,他率领着数万大军在来的时候,攻破了三个堡垒,明军阵亡两千余人,而他们却损失很小,只有数百人死亡,五百人受伤,这方面也突出了后金军队可怕的战斗力,获得这些战果,莽古尔泰依然有些不满意,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皇太极与代善如此费力的进攻宁远与锦州,最终的目标不也是关内那繁华的天下吗?自己率领着这支军队,若是跨过辽东防线,直接进入关内,那自己的威名要盖过代善一头,甚至能与皇太极比肩,对于女真人,荣誉非常重要,而莽古尔泰为了他自己的那点声望,决定丢下前线战斗的同袍,来一场突击,所以他放弃了去支援代善,反而绕了数百公里,远离了战场,朝着最容易突破的喜峰口而去。
在历史上面,清军多次入关都是从喜峰口这边,而莽古尔泰选择这里的原因便是突破喜峰口后,往京师而去,已无太大的阻碍,当然,莽古尔泰却不清楚,皇太极一心想要打破辽东防线,为的就是为入关做好准备,现在绕远路贸然入关,到时候前路若是遇到一点阻碍,便会前有阻碍,后有追兵,所以没有进一步削弱辽东防线的实力,他断然不会贸然入关,即便是入关,也会如历史上一般,集全国之力,这样才有一战之力,而莽古尔泰数万人想要到关内大闹一番,在现在这个关头,无异于找死。
当代善派去催促的人到皇太极处时,让皇太极也有些摸不着头脑,这莽古尔泰不早就去支援了吗,这莽古尔泰若是全速奔向锦州,半日也就到了,可此时代善处还未见到援军,这莽古尔泰玩什么花招,数万大军去了哪里,皇太极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莽古尔泰曾向努尔哈赤建议,不应该在跟明军在辽东防线上较真,应该绕路蒙古,直接攻入关内,努尔哈赤也因为这件事情训斥过莽古尔泰性子过于急躁,成不了大气候,也从未对莽古尔泰说过为何要跟明军在辽东防线上较真。
皇太极想到与此,便知道,这莽古尔泰早就远离战场了,当下,也不慌张,立即下了两道命令,让代善部往宁远而来,中途遇到明军阻拦也不用停留,此次,皇太极铁了心要把宁远这个钉子拔掉,而第二道命令,便是派人去找寻莽古尔泰,让他率兵速速返回宁远,若不听军令,军法处置。
宁远城中,城外喊杀一片,炮火轰鸣,而在城中的孙承宗却站在辽东地图上仔细的观看,仿佛城外的厮杀与其毫无关系,在孙承宗的身后,分别站立着总兵祖大寿,刘同,还有诸多参将,副将。而满桂还在城墙之上指挥部队守城,故不再这里。
辽东防线图孙承宗了然于胸,看了一会儿抬头言道“代善已攻击锦州五日之久,赵率教将军,堪受大仁,让这代善没有吃上半点便宜,前日,本官来到宁远,几乎前脚刚入城,傍晚时分,皇太极便来到宁远,本以为他会过上两三日,才能进攻宁远,朝鲜王军不堪重用,此时后金军队无后顾之忧,大军压境,来势凶猛,望众位将军能够尽心竭力,守卫这宁远城,不负皇上之托付,也不负百姓之希望。”
。
第一百六十二章 血战辽东 1()
辽人守辽,是大明王朝关于辽东的防守标准,虽然从内地关内也抽调了数以万计的精壮,但辽东军马体系中,大多数还是辽东汉人,众所周知,萨尔浒之战后,大明已经失去了在辽东对后金的战略反攻能力,而转为防守,在所有的防守作战中,近些年在后金手中并没有吃过太大的亏,而孙承宗作为建设辽东防线的缔造者之一,对于辽东防线的利于弊十分清楚,他明白,辽东防线的建立便是以山海关为基础,以宁远为中心,以锦州为重点而建立的防线,皇太极想要吃下辽东防线,非常艰难,但防线的弊处也显而易见,防守有余,而进攻不足,一直处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