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鼓励汉人开垦更多的种植园。官府出台了新增种植园三年免税的政策,三百亩以下的种植园开荒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超过三百亩则需要向官府缴纳购地款,种植园面积越大购地款越高,但不过超过正常的价格范围。
因为吕宋是土著生活的地方,在这里采取的政策就是汉人高度兼并土地的政策,所以朝廷不怕土地兼并问题。
在本土自然是不能这样搞的,本土的土地被地主高度兼并会引发剧烈的社会问题,但在南洋却是另当别论了。
毕竟南洋地处热带,土著食量也小。又不需要穿什么棉衣御寒。这里并不存在多少土地兼并的问题,而是土著不会开发土地,大量的土地都处于未开发的状态。
只要吕宋被开发出来,朝廷的财政税收显然又会增加。最重要的是,这里的资源开发出来之后,能够为大明百姓提供更多生活所需的必须资源,让更多的大明百姓能够在这个天灾不断的世道活下去。
战败的西班牙人显然是悲剧的,菲律宾总督被及一群西班牙军官被拉出来顶缸,很快就被押往京城。
当这群西班牙人被押送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农历九月了。
延安府飞雪三个月。只到农历九月才停了下来,此时已经是又一年的秋末。因为延安府的农村劳动力对被动员到工地上做工了,使得延安府的百姓赚到了粮食和工钱,足以度过寒冷的冬季。以及来年青黄不接的时节。
济南府的蝗灾也在官府的动员下被成功扑灭,山东济南地区同时也向东北地区移民了二十多万人。以工代赈也让济南府的百姓可以撑到明年夏收,同时山东毕竟是沿海省份,此时海运不断发展,当地粮食供应根本不成问题,也不可能再出现 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这两边的灾情算是搞定了。朱由校则忙着在承德建设他的避暑山庄,大明明年开出年后马上转移阵地。
朱由校感觉自己必须跑路了,因为天启大爆炸应该就要发生了吧!天启大爆炸具体什么时间,他已经记不起来了。但应该就是这两年的样子,貌似历史上天启大爆炸在王恭厂炸死了两万多人,爆炸更是让一名皇子夭折。
这让王恭厂成为了朱由校绝对不去的禁地,同时朱由校一咬牙在王恭厂搞起了强拆工程。
借建设研究所为名,朱由校下令征收王恭厂的土地。征地款他出了,而且按照一般的市价给了。
于是整个王恭厂都被朱由校给征了,不愿意搬迁的也被朱由校下令强拆了。同时计划着跑路,因为王恭厂离皇宫还是太近了。那里要是发生大爆炸,万一被头上掉下来的什么玩意砸死怎么办?
于是朱由校让人跑到承德建了避暑山庄,也不需要太豪华,反正能住能办公就行,打算明年开春就跑路。
至于王恭厂,则被朱由校用栅栏给围了起来,成为了谁都不能进入的禁地,免得到时候发生大爆炸把百姓给炸死。
朱由校在王恭厂征地,显然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行为。拆迁的时候权贵怨声载道,以为他们在王恭厂的建筑是不计入征地补贴的。百姓也有些抱怨,不过抱怨还不是很强烈。
日后要是王恭厂发生了爆炸,显然还会有人说是朱由校惹怒了上天什么的。这尿性朱由校早就预料到的,不过他还是做了。
他要是不知道那没什么好说的,既然知道了王恭厂要发生一次诡异的大爆炸,他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几万百姓在眼皮子底下被炸死吧?
这年头的大明实在是多灾多难,朱由校只能尽量的减少损失,避免天灾之下又发生什么**。
朝臣们也不太理解皇帝要在王恭厂干什么,不过朱由校毕竟不是个昏庸的皇帝,要是想搞什么兴趣爱好,征点地也就随便他了。
“启禀陛下,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以及其手下上百名大小将领,已于昨日押送到京。此时已将近秋后,再过几日正是问斩的好时节。”刑部尚书徐兆奎早朝的时候上奏禀报道。
徐兆奎是无党派官员,并未加入汉皇党。这在如今满朝都是汉皇党官员的朝堂上,一个无党派官员还能担任尚书也是只此一人。
之所以徐兆奎能站稳脚跟,主要是因为此人能够秉公执法,而且刑部作为司法部门,有一个无党派官员来担任尚书也还是不错的选择,所以朱由校把徐兆奎给留下了。
“就依爱卿之言,将这些西班牙蛮夷秋后问斩、昭告天下,以慰海外三万惨死百姓。”朱由校毫无迟疑的做出了决定,这些西班牙人想砍就砍。大明作为如今世界上文明最高的国家,对付西班牙人自然是没有什么外交顾虑。
“陛下圣明。”徐兆奎随即退到队列之中。
“启禀陛下,朝廷既已攻取吕宋,我大明当再开一省,以方便管辖。”吏部官员出列建议道。
“准。”朱由校同意道。
天启五年,大明开省吕宋,成立了一个‘吕宋特别行政省’,之所以加了一个特别行政的字眼,主要是因为吕宋情况特殊,存在大量的土著。同时朱由校,也苦思冥想出了一个用于管理土著的‘三品九等制’,从而解决了汉人和土著混杂的问题。。
第291章:土着对待政策()
内阁很快就收到了朱由校策划的吕宋特别行政政策,沈潅和几个阁老一起看过这些政策后,只觉得吕宋土著太倒霉了。
皇帝制定的政策,简直就是要把这些土著持续压制在社会底层,并且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那些好吃懒做的土著,日后甚至无法成家。
因为皇帝首先将土著排斥在商业活动之外,规定土著不得从事大部分的商业活动,这些商业活动只有汉人拥有准入门槛。
不让土著做生意,这是又要将土著摁在底层的重要政策。这样的政策下,土著能做什么生意呢?
在菜市场卖卖菜,卖卖鱼,这是允许的,不过要交市场管理费,而汉人业主在做这种小生意的时候是不需要交钱的。
什么开矿、伐木场、采石场、开设工厂、大宗商品贸易,以及拥有商铺的各种商业活动,都是土著所不能从事的。
土著只能当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官府确保其劳动所得不被侵害,但对于那些懒惰不做事的,饿死了官府也不管。
同时将土著排斥在汉族教育体系之外,为土著专门成立一套教育体系。土著普遍不重视教育,这样的压制也没什么问题。
进而在文化上施行种族垄断,从而将土著彻底压制在社会底层。
不过不对土著进行愚民教育也是不行的,大明需要的是肯干活,不作乱的土著。要是那些土著不肯干活,整天懒惰得无所事事,最终必然会导致犯罪率不断上升。因此朱由校又推出了城隍庙教育为主的‘土著学校’。
这些土著学校,就是用城隍庙教育的那一套对土著进行教育,同时对土著进行不断的洗脑。等于说这个学校,是不教读书写字的,也不教多少文化精髓。只教他们要努力干活,通过宣扬因果报应、转世轮回等方式。让他们明白人生来都是要做事的,只有努力做事才能让来世投个好胎,才能积攒福报等等。
劝人为善总不是假的,全是假的是很容易被推翻的。
这样的土著学校。学期为半年。土著儿童十岁入学,入学半年之后随即毕业,然后到种植园去当童工。然后再由汉人种植园主,以及官府对这些土著童工进行持续性的做工考核。
肯用心做事的,官府进行表彰。以树立勤劳做事的榜样。而对于那些好吃懒做,产生犯罪的土著进行严惩,从而树立反面教材。
人都是会进行对比的,当所有土著都是打工仔的时候,即便被压制在社会底层,这些土著也有人可以比较。让土著之间一比较,那些得到表彰的土著日子过得比其他土著好了,自然就成了土著羡慕和学习的对象。
让土著和土著比,而不是和汉人比。
反正人都是这样,只要能有一个家庭。能吃饱一口饭,能够生活得下去也就能满足。土著虽然将被压制在社会底层,但这样的生活官府还是给得了的。只要肯努力干活,总不可能让他们饿死。
没有媳妇?
不要紧!只要表现良好,得到种植园主的肯定和推荐,官府就可以奖励他们一个土著媳妇。
这年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官府为什么不能对土著施行这样的权力?只要是没结婚的土著女人,官府让她们下嫁,他们就必须得下嫁。
在命理中,男人是妻财同论。女人也是男人命中的财。如果一个男人在很落魄的时候有个女人死心塌地的跟着,一般情况下这个男人都是要发家的节奏。女人跟别人跑了,一般都是要破财的节奏。
所以仅以学术角度去探讨,女人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资源。而且是社会必须资源。
为了能够管理这些土著,同时避免汉人和这些土著血统进一步混杂,朱由校决定让官府禁止土著自由婚配,土著的婚配将由官府说的算。
当然,土著人那么多,如果由政府来牵红线。怎么管理得过来呢?
官府婚配方式即是将适龄男女进行分级,男子和女子都分三品九等,然后按照等级进行配对,同等配同等。
女子评级看姿色、福相、家境,姿色好又有福相的,评为上品上等,或者上品中等,姿色好有没福相的,评为上品下等、中品上等。姿色一般又福相极好的,评为上品下等、中品上等。姿色一般,福相还不可以的评为中品中等、中品下等。姿色一般又福相不好的,则分为下品上等。长得难看又有福相的,评为中品下等。长得难看又福相一般的,评为下品中等。长得难看又没福相,则评为下等下品。
男子评级看他们是否肯努力做工,是否遵纪守法,是否热心助人。例如一个土著男子进入种植园起就表现很好,做事非常积极,那么就会被评级为中品下等。如果该男子有做出什么感人事迹,官府则可以根据其行为程度进行等级提升,可以提升为中品中等,也可以提升为上品。
这样的考核,将由汉人种植园主进行配合。汉人种植园主,自然也是希望这些土著努力干活的,所以在利益出发点上和官府这种考评是一致的。
适龄男女考评过后,同级与同级配对,下品下等的男女则不进行婚配,让他们打光棍。具体配对的时候,可以抽签嘛!而对那些表现特别良好的土著男子,则可以让他们先行自由挑选。
同时这种制度并不是要对所有土著施行,而是对汉人雇佣体系内的土著进行施行。即那些在汉人种植园里做事的土著,以及城镇内的土著,专门施行这种制度。而分布在各地农村的土著农民,则不实施这种制度。
但是接下来官府将支持汉人在菲律宾进行高度的土地兼并活动
,会将大量土著编入种植园,从而为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
热带地区的经济,必然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才是能够发展的。否则你让汉人远渡重洋去种植园里干那种劳动力强度又不算高,但却很繁琐的工作,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把土著压制在社会底层,大明根本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在吕宋发展种植园。
在这个体系之内,汉人和土著也将禁止私自通婚。汉族男子要想娶土著女子,只能向官府进行申请。官府每年可以把那些上品土著女子分出一部分许配给汉族男子,汉族男子要交彩礼钱才行。
说好听点是彩礼钱,实际上就是将土著女子中的优质资源筛选出来出售。不过要保证这种体系下的土著正常繁衍,女人这种必须社会资源就不能动得太多。同时血统太过混杂,也就不好管理了。
加入汉家的土著女子,也可以享有汉族的待遇。
而对当前吕宋地区,那些拥有汉族血统的土著,官府则采取考核制度。对汉语掌握比较好的,则登记为汉人。汉语掌握不好的,证明其已经土著化了,就归入土著行列,不过品级会给高一些。
品级的高低,也影响土著的待遇。
品级高的土著不仅在婚配上享有更好的资源,同时还可以住更好的房子,并且获得更高的工钱,同时在医疗和社会保障上也享有更好的福利。
这样一来,就构建出了一个,只要土著努力工作,品级提高上去了也可以无忧无虑的社会环境。
同样的,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劳动力不足的话,让那些土著多生一点就是了,特别是那些长相不难看的土著。而那些长得实在太过歪瓜裂枣,又懒惰无比的土著,则施行禁止婚育的政策。
这也是在改良土著的血统啊!
在劳动力缺乏的时候,这些土著生上七八个都不成问题,到时候官府出钱帮他们养到能工作的年龄。
而对于那些犯罪的土著,则进行降级处理。如果是针对汉人的恶性犯罪,直接降为下品下等,并且施加刑罚。
朱由校的这些政策,将构成一个土著只从事农业、服务业,以及普通工人的吕宋社会分工。而汉人则从事商业和生产组织,以及技术工种的分工。当然也不可能每个大明百姓都能混得那么好,也有一些汉人会混得很一般,但他们在吕宋从事普通工作,也都是土著无法代替的。如果土著可以代替,显然雇主更愿意用成本低的土著工人。
每一个在南洋地区的汉人,都有一个最直接的发家途径。那就是开辟种植园,只要肯吃苦,开一片种植园出来,就能成为种植园主。
在这个体系之内,汉人与土著泾渭分明,待遇也是完全不同的。而土著与土著之间,服不服王化也是泾渭分明。
服王化的纳入这个体系,不服王化的则进行征伐,打服了再把那些土著部落的人口打散纳入体系之中。
最后就是靠时间,用三品九等制进行‘优胜劣汰’,让那些肯安心做事的土著能够娶得上媳妇,过上安稳的生活,并且鼓励他们多生多育,为大明提供更多的廉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