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末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大人。”

    明军在八月十五来临前,成功在沈阳会师,实现了在沈阳过中秋的口号。但是一群明军却是无比愤怒。憋足了劲要找建奴报仇。

    同样的,建奴的人头都是军功。

    孙承宗和孙传庭两位朝廷大员在沈阳会面后。却对接下来的作战计划很快就达成了统一。

    两人都明白,此时明军缺乏大规模骑兵。根本直接歼灭建奴主力。所以明军不宜仓促急进。

    “我们只需缓缓推进,收复铁岭则是轻而易举。将建奴从铁岭撵走之后,建奴只能前往更北部的寒苦之地,没有了足够的产出作为支撑,很快建奴就会面临崩溃。”孙传庭笃定的说道。

    “不错,如今我们收复了辽阳和沈阳,还攻克了建奴的老巢赫图阿拉。再把建奴从铁岭撵走。建奴没有了根基,只会人心离散、分崩离析。”孙承宗点头道,“但是建奴很可能也因此发动一次大反扑。”

    建奴撤离辽河平原之后,注定了建奴不可能再维持当前的兵力。他们又不事生产,从明军这里现在又占不到什么便宜。通过抢劫也抢不到东西,毕竟辽河平原的生产已经全面凋零,明王朝没有组织移民之前,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普通汉民,建奴去抢谁?

    到时候建奴连吃饭都是问题,那么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分裂。只有分裂到各地,才能吃饱肚子。毕竟就算是打猎生存,人口密度不可能太大。

    对于建奴这个强盗团伙来说,过去他们之所以有凝聚力,并且没有爆发内部矛盾,主要是将矛盾都引向外部,通过不断的发动抢劫行动,成功之后自然也就形成了一个强盗利益集团reads;三嫁。

    这样的强盗集团,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往往又是最为脆弱的。

    “反扑?有可能!”孙传庭听了孙承宗的话后,思考了片刻之后点头赞同道。毕竟野猪皮还是有一定的威信的,野猪皮很可能在这个抢到集团分裂之前博上一把。到时候输了的话,总不会比分裂更糟糕。但若是赢了,那就是中大奖。

    不过孙承宗和孙传庭现在面临的是,皇帝会对此次反攻作何反应?是否同意接下来的作战方案。

    这次明军发动的大反攻,完全出乎朱由校的意料。

    当收复沈阳和辽阳的捷报摆在他面前的时候,朱由校还有些发呆。

    “沈阳这就收复了?”朱由校有些困惑,感觉这也太轻松了吧!

    “陛下,前线官兵能收复沈阳也实属正常。毕竟朝廷在辽东布置的兵力,已经是建奴的三倍左右。而从最近几次作战中我们的伤亡都比建奴低,有时候建奴的伤亡甚至是我们的好几倍。由此可以看出,朝廷官兵的战斗力已经完全超过了建奴。又有如此庞大的兵力优势,只需稳扎稳打,一路推进,建奴根本不敢与我们硬拼。”卢象升分析道。

    “这倒是。”朱由校点了点头,如果说朱由校之前制定的战略是属于胜率超过90%的方案,属于最为稳妥的战略方案。但是孙传庭和孙承宗抓住的战机,提前发动反攻,同样也是胜率极高的。

    如果在这么高的胜率下还会输,那也不是决策者的问题了。

    鲁莽和英勇,从来就没有明确的定义,只看有没有足够的本钱去拼。如果国力强大,可以弥补冒险失败后的损失,那么冒险失败完全可以称之为是英勇的举动,只是没有成功。如果没什么家底可以败,又要在逆风的局势下冒险,失败了之后就是鲁莽。

    要说本钱,此时朱由校手上倒是小有本钱。明军就算是进攻受挫,实际上也不可能惨败,所以发动反攻的风险还是可以承受的。

    至于孙承宗违背旨意什么的,朱由校很识趣的选择了忽略。不得不说的是,人生来尽管有地位高低之分,但绝对没有人格上的高低,有时候不太把自己这个皇帝的头衔想得那么绝对的至高无上。

    所以孙承宗这种‘抗旨’的行为,去较真是不可能的。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当然这句话搬出来的时候需要符合一定的原则,而孙承宗这次的行为并不过分,只是抓住了战机进行灵活应变罢了。就算是反攻受挫,朱由校也难以发作。

    更何况还是打赢了,更不可能追究什么责任。

    这次大捷实际上也让朱由校松了口气,发现局面顿时开朗了许多。显然建奴并不可怕,只要不给建奴机会,他们将永远不可能策马中原。

    达到这个目的,就算大明真要走向灭亡,他这个皇帝对整个民族也算是做出了点贡献。

    “立即派人到前线核实军功,准备一个赏赐方案。”朱由校对卢象升吩咐道,卢象升躬身领命,开始着手善后处理。前线打了胜仗,自然是要大肆赏赐一番的,这个时候绝对不可能抠门。

    从武英殿回去后,朱由校又让杨光通报众臣,翌日举行早朝,商议恢复辽东行政上的问题。

第249章:稳扎稳打() 
天启三年八月十五,这天是为中秋佳节,收复沈阳、辽阳的捷报已经传了回来,更是让这个节日变得喜庆起来。

    而一大早,一群文武大臣就进了午门,来到了皇极殿。

    皇帝主动找他们上早朝,次数还真是不多。目前皇帝能三天上一次早朝都已经算是勤勉了。之前甚至有过大半个月才上一次早朝的先例。

    消息灵通的已经知道,明军在辽东收复了辽河平原。

    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利益。

    辽河平原收复之后,那是几千万亩的耕地,尽管辽东比较寒苦,但耕地却是极好的。同时还有大量的皮毛、药材、木材等东西产出。

    过去辽东没有被建奴攻占的时候,可是朝中大臣的一颗摇钱树,每年通过各种敛财的手段,能从辽东弄到不少银子。

    到了辰时,随着太监高喧一声:“皇上驾到。”

    朱由校来到了皇极殿,文武百官照例叩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精神看起来十分良好。眉宇之间还有一种欣喜之色,一些官员一番察言观色之后,得出了皇帝心情大好的结论。

    朱由校的心情自然是极好,辽河平原的收复,让建奴失去了发展生产的地盘,其他的地区都没什么开发,更没什么汉民,建奴根本没什么生产力。

    “昨日朕收到捷报,朝廷官兵已经收复了沈阳和辽阳等大部分地区,建奴已经全军撤往铁岭。如今沈阳与辽阳收复了,朕想听听众位爱卿的意见,朝廷该如何恢复行政。”朱由校对众位朝臣说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朝廷应当选拔官吏,重新恢复辽东州县,并从关内迁移百姓前往辽东垦种。只需数年过后,朝廷便可有赋税征收上来。届时便可大大改善财政。”有官员立即跳出来建议道。

    朱由校只是点了点头,却没有附和,而是对其他官员问道:“众位爱卿可还有什么主张?”

    这个时候王绍徽站了出来,对朱由校禀报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辽河地区虽已收复,然此次收复辽河过程中,建奴主力并未歼灭。若是贸然向辽河地区移民垦种,那么岂不是又给了建奴可趁之机?届时建奴只需卷土重来。在辽河地区再行掳掠一番,此患恐怕难消。”

    “荒唐,荒谬,朝廷三十万大军云集辽东,还会怕建奴前来掳掠?”

    “建奴不过是区区疥癣之疾,只若前线官兵用命,又何惧之有。”

    “移民垦种方为正道,若无百姓支撑,前线官兵如何作战。”

    王绍徽刚说完,就遭到了一群东林党的大肆抨击reads;重生之财源滚滚。这些东林党都想让朝廷尽快恢复辽东行政,赶紧多移民点百姓过去。

    这样才最符合他们的利益,而不是像之前收复辽东半岛一样。是把资产卖给那些企业去开发,那样一来他们根本得不到半点的利益。倒是汉皇党,从中能得到不少的利益。因为汉皇党就是皇家财团的整治代言人。

    但是他们东林党,却和皇家财团没有半点利益关系。而且辽东半岛那样的开发模式,官员很难从老百姓身上收刮到什么民脂民膏。毕竟那些资源都在那些企业手上进行开发,盘剥那些企业不再他们的权力范围,那是税务局的事情。剩下一群工人,也没什么盘剥的理由。

    或者说是否大规模移民辽东,也关乎着体制的争斗。

    那些东林党并不想看到北直隶的制度继续扩散。从而损害他们的利益,或是损害他们的阶级利益。

    北直隶征收商税以来。传统的大商人基本上都被淘汰。生存下来的都是皇家财团的商人,这对于他们背后代表的江南资本阶级。以及士族阶级来说是完全没有好处的。

    这时候沈潅跳了出来,说道:“臣以为王大人所言有理,辽河地区虽已收复,建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此时贸然移民辽东,只会让建奴有机可趁,同时还是在拿老百姓的性命做赌注。既然有人认为建奴也不足为虑,那也没必要急着迁移百姓前往辽东垦种。这迁移的费用谁来出啊?”

    一群东林党神色一愕,千言万语,都没这个钱来得有说服力啊!

    朱由校点头附和道:“爱卿所言甚是啊!这迁移百姓的经费谁来出呢?现在朝廷的财政可都是有预算的,一旦出现财政赤字,可就不好了。”

    “陛下圣明,朝廷既经费不足,迁移百姓垦种辽东之事便再推延些时日,正好也不给建奴可趁之机。”

    汉皇党纷纷附和,很快基本论调就出来了。

    那就是暂时不向辽河地区移民,而是等辽东局势彻底稳定之后再说。

    这个论调实际上就是朱由校想要的,此时收复了辽河平原,对于大明来说确实是好事。但这个好事的背后,却隐藏着很大的风险。

    那就是明军将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野猪皮也开始在辽河平原上大打游击,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进行抢劫怎么办?

    到时候野猪皮又带领着这个强盗团伙抢劫到了物资,他们内部又稳固了。再来回的消耗个几年,大明的国力一直被这样牵扯在辽东进行消耗,如何面对接下来的天灾*?

    只要大明暂时不向辽河平原大量移民,野猪皮就抢无可抢。到时候只能来抢明军的军用物资,可现在的明军是野猪皮能抢得了的吗?就算是让他们抢到些东西,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不可。

    “当然,尽管暂时不向辽河地区移民,但沈阳和辽阳这些城池的行政还是可以先铺设起来。吏部选些官员派过去吧!”朱由校对王绍徽吩咐道。

    “臣遵旨。”王绍徽躬身领旨。

    这次早朝朱由校又再一次顺利的达到了目的,他没有给野猪皮留下任何死灰复燃的机会。

    而辽河平原在很多官员眼里,确实就是一块肥肉。

    实际上在朱由校眼里,辽河平原确实也是一块肥肉,皇家财团注定要吞下辽河平原的资源reads;重生之嫡子心计。

    同时整个东北也是朱由校眼中的肥肉,尽管小冰河时期东北的冬天冷得有些吓人,但并非不能进行生产开发。大不了在东北种植一些生长周期较短的农作物,例如大豆。还有东北的矿产、森林,都是大明需要的资源。

    即将到来的小冰河,将导致大量的天灾。

    在天灾面前,只要扩大人均资源总量,再调配清楚就完全能够撑过去。拿下整个东北,是势在必行的。

    早朝过后的朱由校,回宫和皇后她们过中秋去了。

    而在前线的官兵,则在后勤补给中领取到了朱由校让人送去的月饼,这是很早就准备的了。

    这些月饼发到各级官兵手上,各级官兵纷纷感动得一塌糊涂,在教导员的带领下,纷纷宣示誓死报效皇恩。

    孙承宗和孙传庭则收到了从京师快马发来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辽东总督孙承宗、金洲镇总督孙传庭,收复辽河疆域有功,特赐二人麒麟服各一件,黄金千两。加封孙承宗太傅之衔,孙传庭太子少师之衔。另前线军情瞬息万变,为适应战情,着令成立‘辽东指挥部’,孙承宗担任指挥部司令,孙传庭担任指挥部副司令。辽东镇、金洲镇、东江镇皆归辽东指挥部指挥。”

    “臣孙承宗(孙传庭)叩谢皇恩。”孙承宗与孙传庭二人接下圣旨,这道圣旨也意味着辽东明军从分散走向了统一的作战和指挥。

    随即太监又分别给孙承宗和孙传庭传递了一封朱由校的信件,主要是交代作战方面的事情。

    朱由校在信中交代孙承宗和孙传庭谨慎进兵,以保存己方有生力量、杀伤敌方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思路。

    信中的内容并不是指挥前线要采取什么战术去打,而是向孙承宗和孙传庭表达了明帝国的需求。

    此时的需求,就是稳定。

    一个王朝的灭亡,通常都是在动荡中导致的。要想稳定,明军就不能损兵折将。

    孙承宗和孙传庭看过信件之后,当即给朱由校回了一封信,让传旨太监带回去。君臣之间这样的信件往来还是比较频繁的,这显然是一个比较不错的习惯。军臣之间保持沟通,双方阐述好自己要干什么,想得到什么目标的意图,也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猜忌。

    “此次进兵,稳为上策。”孙承宗对皇帝的意见也是很认同的,他与孙传庭已经基本推测出了野猪皮很可能在这次明军进攻铁岭的过程中发动一次大反扑。

    八月十五,明军在沈阳过了中秋。

    翌日,孙承宗与孙传庭在中军点将,沈阳二十万明军当日开拔向北,向铁岭方向徐徐推进。

    没有猜错的是,野猪皮确实打算发动一波反扑。在明军向铁岭发动进攻的路上,建奴的斥候是一拨接一拨的出现在明军周围,与明军斥候杀得难解难分。

    双方还未交战,侦察与反侦察只见的较量就开始激烈进行。

第250章:大战来临() 
斥候骑兵之间的侦查,进行得非常激烈。{我们不写,我们只是网络文字搬运工。…&l;网&g;︾︾,真在向铁岭推进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