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之君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风云之君临-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涞妹挤缮琛!凹僖允比眨岫蔽酥星坛�

    “夫君这话可切莫让旁人听了去,否则当招笑柄!”女子似乎比较理性些许,也没有把自己丈夫兴奋之时的话语太过当真,只是有些期盼地问题了另外一件重要事情。“却不知夫君耗费数月为我儿所命之名,到得如今可否告知妾身?”

    “本欲延宗祠辈分为吾子取名,然则吾既为鱼氏旁裔实难行此忤逆之举,故而也只得委屈了吾儿……”话语里充满了无尽的惋惜与无奈,强行振作精神眼中闪过希望的光芒。“暂且取一字为‘寒’,待得吾儿名扬天下之时再行认祖归宗之事!未知夫人可觉妥否?”

    “寒儿?娘亲的宝贝以后可就叫寒儿了!”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只是用最切实的行动给了自己丈夫最坚定的支持。

    侧过身,再次轻抚那张难以看出美丑的小脸蛋,轻声呢喃道:“娘亲不望你能光宗耀祖,也不奢求你能名扬天下。只盼你能平平安安,一生不遇心寒之事!”

    姓鱼名寒?听起来似乎也不错,可为什么就没人征求一下当事人的意见呢?

    准备提出最强烈的抗议,却无奈地发现自己除了用阵阵啼哭声换来更轻揉的爱抚之外什么也做不了,最后也只能意兴阑珊地接受了既定的事实!毕竟以目前的身体状况而言也确实不易进行太过剧烈的运动,刚才那一番折腾可是差点把自己给累晕过去。

    “娘子这话可实在有些偏颇了!”没有发现或者说在意床上那新生儿的异样神色,夫妻间的谈话却已经偏离了喜庆。但是说来也奇怪,分明应该是斥责的话语可偏偏落在耳朵里能够让人感受到其中所蕴藏的无限温柔与溺爱。

    “是!是!倒是妾身浅薄了!想我夫君文韬武略……”虽是调侃却也是心中隐隐生疼,因为她很清楚自己夫君心中那道或许永远迈不过去的坎。

    那是一种耻辱,一种足以激起滔天怒火的欺凌,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旁裔子弟在遭受不公平待遇时产生的深深无奈!或许世俗礼法的束缚已经注定了他们无法抗争,却无法阻止他们将那永远无法磨灭的坚持深埋在心底。

    “娘子可又是……”有些无可奈何地笑了笑,实则无比感谢上苍让自己在人生最苦闷的时候碰上了这个秀外慧中同样才华横溢的奇女子。“说起来实在是为夫的有些个欲壑难填了,既得遇贤妻伴于左右,今又喜获麒麟儿,苦短人生已是无甚憾事又岂可奢求太多?罢了!待得寒儿启蒙之后再问其志向,为夫的也就不擅作主张行那揠苗助长之事!”

    “夫君这话倒是中听!”很清楚心结既然已经深植就不是只言片语就可以解除的,趁着孩子诞生的喜庆劲做些疏导就已经足够了。扭头看看窗外,或许只是为了转移话题换个心情,也或许是真的有了那些需求,略显涩然地轻声嘀咕道:“瞧瞧这天色似乎也不早了呢,难怪妾身突然觉得腹中有些个……”

    “做饭!做饭!为夫这就下厨去做娘子最爱吃的清蒸鲤鱼,也顺带给吾儿讨个好彩头!”君子远庖厨,无论是不忍还是不屑,在一个溺爱自己妻子的男人看来似乎都不是理由。而由最初的欣喜若狂到后来的略显黯然再转变到如今的平淡度日,在那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引导之下使得一切显得是那么的自然,毫无做作之情。

    “夫君可莫要忘了这喜宴……”中年得子可是这个家庭最大的喜事,若不热闹一下也实在不太像话,无奈有些事情实在容不得一个妇道人家抛头露面,只得再强撑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做出提示。

    “娘子勿忧,本官待会就下帖子……”声音渐渐远去,看来这新为人父的鱼姓官员怕是要忙上一会了。

    “可真是有些得意忘形了呢!”嗔怪着摇了摇头,却没忘一脸幸福地朝着身边那个正在因努力消化某些信息而继续保持沉默的宝贝儿子笑道:“寒儿,你说是吧?”

第3章 县令教子() 
常言道世事由来多缺陷,常言又道命里无时莫强求,常言还道既来之则安之,常言接着继续道……

    反正甭管常言怎么说,那意思也就只有一个,既然来了就别想着轻易逃脱。至少暂时是别指望离开!

    想反抗?想折腾?想继续瞎胡闹?好啊,若是一个奶娃真能迈着那双比成年人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小短腿四处闲逛,那也确实找不到阻止的理由!

    随遇而安吧!不然还能怎样?听上去似乎是心灰意冷之时的无奈选择,事实却是鱼寒在搞明白目前状况之后的一份窃喜使然。

    上辈子不过是被扔在桥洞里的弃婴,靠着一对善良的花甲夫妇含辛茹苦才得以顺利成长,最终却还是落下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以至于在漂泊宇宙的无尽岁月里都无法放下回到故乡回到某个小山坡上去拜祭的执念。

    如今这一世却突然有了亲生的爹娘,虽说暂时会因为带着全部记忆的重生而感觉有那么点别扭,但自己的身体里清楚明白地延续着他们的血脉!

    突如其来的幸福,真实存在的血脉亲情,已经足以使得鱼寒无法割舍。至于其它那些诸如家境什么的,就算自己并不太在意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次确实受到了优待!

    年头不错,大宋绍兴二十八年,等到鱼寒能再次长大成人也恰好能赶上那个在正史里被称为物阜民安即便是后世民间偶有微词也会被迅速驳斥得体无完肤的大宋中兴之世。

    身份不错,县令大人的嫡长子,说起来怎么也算是个小小的衙内!

    即便是真要吹毛求疵找点什么略显不足的出来,也就只有拿这地点来说事!

    祐川,紧挨着绍兴四年金国挥师接应宋将关师古兴兵反叛时捎带着置下的岷州治所的小县城,不仅贫瘠不堪而且还无险可守。若是哪天大宋朝廷北方那个叔伯上邦心情不好想要再次从西北兴兵来犯,这里一定会首先遭受灭顶之灾。

    无比险恶的地理环境,却也并非完全就没有好处。

    至少鱼寒从父母的对话中就已得知,整个祐川县城之内除了他那因某事而得罪了大人物的老爹之外就再没有别的朝廷命官,更重要的是他这倒霉爹已经在县令位置上蹲了整整八年并且看不到任何调离的希望!

    这可是意味着只要宋金两国之间不在西北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他完全可以顶着个小衙内的名头在祐川县内横着走甚至连蹦带跳的都没人敢说个不字!

    不就是过程充满了恐慌与痛苦,结果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穿越么?

    当初即便是被扔在完全陌生且充满危险的宇宙空间也能凭借坚强的意志通过坑蒙拐骗偷等手段将小小救生艇给打造成拥有强大攻击力与机动性能的破烂,最后更是在逃过联邦追捕之余跑到埃尔伯星系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如今好不容易回到了自己所熟悉的故土还能因为遭遇时间逆流而束手无措?

    反正这世的娘亲已经定下了不求扬名于天下基调,老爹也做出了顺其自然的承诺,想要做个平常人还不简单?顶多咱再稍微争气一些,努力成长为一个个合格的小衙内,有事没事就溜达出去飞扬跋扈一番!

    啥?咱是穿越者?那又怎么了?谁规定的穿越者就必须胸怀挥斥方遒闻达于诸侯的雄心壮志?

    惫懒一点有什么不好的?破坏了历史的进程又有什么好处?

    有意见?有意见也请先起早贪黑地忙碌几十年,然后被扔到宇宙去漂泊个几千年,再回头来慢慢说道呗!

    有些个暴殄天物的混账想法,而做出这个决定的那个名唤鱼寒的小屁孩似乎忘了一件事。

    也算不上是什么言而无信,但成年人对婴孩做出的承诺在很多时候也确实不能当真。至少对着一个胸中藏有无限憋屈的汉子来说,高兴得有些得意忘形时说出的话是可以被忘记的。而按照望子成龙的传统,有些希望还是会被寄托的。所以这最后的结果么……

    抓周的时候想要去捞件幽香四溢的抹胸来彰显衙内身份,却换来了娘亲的羞愤以及鱼大县令怒其不争的一巴掌,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某个小屁孩扯着嗓子嚎啕大哭了三天也没赢得慈爱的双亲任何怜悯。

    好不容易熬到了牙牙学语的年头,这才刚迈着蹒跚小步打算去糊弄亲爹依仗权势给自己找个如花似玉的小丫头来养养眼,结果么……

    鱼寒不得不承认当时的他宁愿被再次扔到冷寂的宇宙空间独自漂泊,也不愿在听到娘亲长吁短叹的同时还得清楚感受到父亲的横眉冷对。

    好吧,原来传说真的与现实存在巨大差距!

    连续遭遇了两次挫折,拥有顽强意志力的鱼寒却并不打算改弦更张,只是开始了新一轮的经验教训总结,打算在下一个有利时机出现的时候继续牢牢把握住成为合格衙内的机会,却怎么也想不到孩提时起的痛苦远未结束……

    前年北边的完颜亮又一次抽风南侵,结果不仅在采石矶被初露锋芒的虞允文一通痛揍,最终更是做梦把自己给梦得身首异处,白白便宜了完颜雍。

    至于那个试图在西北胡闹以策应主子的徒单合喜则非常不幸地撞在了大宋名将吴璘手上,由凤翔经陇州至德顺一线打了个转就回家歇息去了。

    小小的祐川县虽是在这场宋金大战免不了受点虚惊,却也因吴大将军率军收复秦、洮十六州而变得更加安稳。

    暂时不用再顾忌来自北边的威胁,却也不需要搭理科农桑兴水利的差事,毕竟那随时可能因战事再次爆发而变成资敌大罪!

    以德化民维持治安什么的也基本和鱼大县令没什么关系,若真有哪个笨贼跑到这贫瘠不堪的祐川县来偷鸡摸狗,怕是还没被拧到县衙就已经先被彪悍的西北汉子揍成了一摊肉泥。

    除了岁末之时需要狐假虎威地带着上差去催缴赋税就基本无事可做,百无聊赖的鱼大县令自然也就把主要精力落在了那个渴望成为合格衙内的宝贝儿子身上,根本不需要找什么奇葩的借口来拖延公务就这么直接回家客串起了启蒙师者。

    自己的亲爹手持教鞭?偷奸耍滑的机会已经被降到了最低,而更让鱼寒感到不幸的是宋代启蒙读物并没有几百年后那么花样繁多。

    南朝史学家周兴嗣所著的《千字文》倒是没被落下,但《三字经》要再等个几十年等大宋名臣王应麟位及礼部尚书之后才能抽空捣鼓出来,至于为后人所耳熟能详的《增广贤文》《弟子规》什么的更是没影的事,想要少说也得再熬上几百年才行。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或许是因为自家仅位列三百三十五而主动忽略了太祖下令编撰的《百家姓》,自诩满腹经纶的鱼大县令干脆直接就选用了《诗经》作为宝贝儿子的启蒙读物,也不管那小屁孩是否能真个听懂。

    “寒儿!”狠狠地将镇纸拍在桌上,鱼大县令此时已经有了暴跳如雷的迹象。要知道,在宋代,师者可是一份备受尊崇的职业,授课之时别说是自己的亲儿子就算是亲爹那也是一视同仁容不得半点马虎。

    “啊?”有些迷糊,嘴角甚至还挂着晶莹的那啥,看着眼前似乎已经怒发冲冠的老爹赶紧装出一副极度无辜的样子。“爹爹何事发怒?”

    “汝……汝这逆子竟于堂中酣睡!”愤怒已经无法再继续压抑,抄起桌上的戒尺就准备让某个小屁孩切身体会一下什么叫做当头棒喝,却最终还是碍于窗外出现的那个身影而只能咬牙切齿地怒斥道:“今如若能说出为父适才所讲则罢,否则……”

    刚才讲到哪里了?没瞅见我都已经睡着了么?哪还能知道您老人家说了些什么啊?

    眼前这非常熟悉的一幕让鱼寒很清楚这是自家亲爹在维护师者的威严,也非常明白这不过是想要再次痛揍自己的借口而已。

    “这……”揉了揉依然还隐隐作痛应该是红肿未消的某个部位,很清楚若是真被自家亲爹找到了合理的借口怕是连窗外的娘亲也不会出面帮忙说情。幸亏还记得这本启蒙读物是什么,鱼寒此时也决定干脆豁出去赌上一次,说不定真能碰上个好运气呢?

    “父亲适才所授乃是‘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很是有些心虚的成份在里面,但随着身边怒火的渐渐消散而找到了某些安全感以至于童声更显清脆。“此文乃出自《诗经》王风篇,名曰君子于役。所言者乃是妇人殷切思念外戍之夫……”

    “啊?”惊呼声,似乎还有某件瓷器被无意摔破。

    “莫不是这一句?”好吧,甭管外面的娘亲为什么会有这样失态的表现,至少眼前的老爹没有继续发火的迹象不是?无法确定答案的正确性,鱼寒干脆继续猜测道:“难道父亲适才所授的乃是豳风?若如此,孩儿愚钝怕是只能勉力一试。”

    “说!”似乎是余怒未消,鱼大县令的要求简洁明了,脸上的表情也再不能看出任何心理活动。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不就是背课文吗?只要您老不发火揍人,那还不是张口就来的事?搞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在亲爹怒目相视之下的鱼寒也只能继续念叨着。

第4章 衙内巡街()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大宋朝廷有两多。

    一是钱多,多得立国之初就曾天真地幻想着攒点家当去找对头买一片战略要地,多得打了胜仗也不忘给敌人送点补偿什么的以彰显泱泱大国风范,多得君臣上下会因为被讹了三十万银绢而欢呼雀跃顺带鄙视对方没见识,多得有事没事就会封个大红包送给叔伯上邦,多得……

    而除了钱财之外,另一个完全能体现太平盛世的则是大宋神童特别多。甭管是被吹捧出来的还是拥有真才实学的,那数量和质量还真就能让后人为之乍舌。

    五岁言诗,接着就被揠苗助长,最终只落得碌碌无为的方仲永?说实话,若不是有了一代名相王安石的大作,怕是连个名号都排不上。

    虚岁十四就中了进士的晏殊?这要是放到别的朝代,绝对堪称天才,说不定一不小心就会被敌对势力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