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一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帝国之一统-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公元210年,秦帝嬴政仙逝,享年五十岁,同年六月,嫡长子扶苏继位,是为秦二世。

    秦皇薨,葬与骊山陵。

    “陛下万年,陛下万年——”

    咸阳宫,麒麟殿,文武百官呐喊,其声宛如惊涛,武左文右,共列大殿两旁,百来人,向新帝行礼。

    “众卿免礼。”

    一晃眼,来到秦末已差不多二个月余,从一人之下到万人之上,扶苏变的沉稳了许多。

    对于嬴政他名义上的父王薨天一事,扶苏其实心里的感慨要比伤心多得多。

    半个月以来,扶苏一直在忙碌先帝嬴政下葬之事,朝中之事,尽数由蒙毅打理,突然面对如此多的文武大臣,奉他为主,心中微微还是有些忐忑。

    很快一场朝会便在宫廷内使的一声“退朝”之下,落下帷幕,群臣作揖告退。

    “中车府令请留步。”

    望着群臣退去的身影,扶苏很快把目光转移到了一名相貌堂堂的男子身上。

    君子报仇,十年太晚,扶苏怎会忘记他的仇人,正所谓,不怕狼咬,就怕狼惦记,况且赵高此人心性歹毒,一日不除,扶苏百日皆忧。

    “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闻听扶苏突然叫住自己,赵高顿感不妙,但还是停步,转身作揖询问道。

    “先帝曾留下遗旨,言赵府令忠心不二,才高八斗,孤若登基,必要给予重任,除此之外,先帝还言,要求孤求取一物,得此物我大秦十年之内可风调雨顺,不知赵府令能否忍痛割爱。”

    扶苏隐晦的撇过李斯偷偷观望一闪的目光,对这赵高夸奖了一番。

    赵高闻言一愣,心中不经怀疑起来,难道是自己想错了,扶苏不仅不会杀自己还会给予重任?

    心中虽然浮想翩翩,但赵高还是保持着一脸镇定,不解道:“不知何物,尽可保我大秦十年风调雨顺,恕臣下愚钝,还请陛下指点迷津,若臣真有此物,必将双手奉上。”

    “赵府令不愧是我大秦忠臣,视钱财如粪土,性命如无物,一心为我大秦社稷着想,孤能得你辅助,实乃天下之幸,百姓之幸,如此孤可就不客气了。”

    扶苏嘴上将赵高说的清风亮节,忠心耿耿,实则心中已是杀机难掩,恨不得立刻当场诛杀。

    臣君二人更是看似和和睦睦,暗地里却是各怀鬼胎。

第12章 君要臣死() 
麒麟殿内。

    扶苏脸色突变,眼中杀机四溅,却还是笑容满面道:“孤想要赵府令项上人头,不知你能否忍痛割爱,献与孤作为登基大礼。”

    一语落下,落针可见,整个殿内陷入平静,君臣二人都同时沉寂下来。

    扶苏也不多言,只是静静看着赵高,这位一直对他心怀不轨的臣子,到如今还能玩出什么把戏。

    断暂的平静后,赵高一张看不出任何表情的俊脸,居然露出一抹笑意,平静道:“臣自问,入朝已来,所行之事,上对得起君王,下对得起黎民,忠心不二,倾平身之所学与大秦,陛下可莫要听信他人之谗言,误杀忠臣啊。”

    “孤想赵府令对忠臣二字,恐怕有些误解,孤虽常年不在朝中,但也没愚蠢到,将一要杀孤之人当作忠臣,不知赵府令可曾听过一语,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扶苏差点没憋住一笑,指鹿为马的赵高,居然称他是忠臣,枉言上对得起君王,下对得起黎民。

    “哼,看来赵府令,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之人,来人拿下。”

    扶苏彻底失去耐心,赵高他是非杀不可,既然如此又何必多言,一剑解决便是。

    伴随着扶苏一声令下,偏殿内顿时奔出数十名士卒,由徐晃亲自带队而出,皆是上郡百将组成。

    十多名百将,完全听令与扶苏号令,二话不说,根本不管眼前是谁,瞬间冲上身去将赵高围了起来。

    面对死亡的威胁,赵高脸上的一片从容早已被慌乱所取代,那还有刚刚镇定之色。

    双腿一软跪倒在地,惊慌道:“陛下不可啊,臣对大秦社稷功绩如海,你若就此杀我,莫说天下百姓不应,文武百官更是难允,您要三思呀。”

    赵高的威胁之意,在扶苏看来,和幼童的笑话没有区别,讥讽道:“荒谬,孤乃一国之君,何人杀不得,莫说你区区中车府令,就算你是当朝丞相,孤若想杀,你就得死,忠孤者,孤爱之,害孤者杀之而已。”

    “扶苏啊扶苏,我就知道你对昔日之事耿耿于怀,不为帝则已,一为帝必杀我,但哪有如何,放眼朝中,我门生遍布,今日你若杀我,明日咸阳难宁。”

    见扶苏铁心要诛杀自己,赵高索性露出真意,狰狞的面孔满是仇恨的目光,打算鱼死网破。

    对于赵高之言,扶苏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很明确道:“在孤眼中,尔不过一蝼蚁之辈,多出几只,对孤来说,也不值一提,不过是几具尸体罢了。”

    “杀赵高一人不足为虑,可十人百人,皆朝中大臣,你就不怕百官寒心,须知赢氏之中,可不止你一嫡长。”

    赵高知晓,他今日结局已定,注定难逃一死,纵有万般不甘,也不过是一将死之人,但威胁之意却不曾有减。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凡是危及大秦社稷者,不论百官,或是皇室血脉,孤都将一概杀之,绝不姑息。”

    扶苏态度相当强硬,帝王之威逐渐涌现。

    “尔等,还愣着作甚,杀了他。”

    扶苏懒得在继续和赵高周旋,直接下出必杀令。

    话音一落,一名立于赵高身后的百将,长剑瞬间出鞘。

    “噗嗤。”

    凌厉的剑刃直接从赵高身后穿过,破腹而出。

    “哒哒哒。”

    整个大殿一片平静,雨珠般大小的血滴于剑身处滴落,敲打着人心,殿外突然狂风大作,呼啸而至的大风,传出阵阵咆哮,宛如地狱的厉鬼即将降临人间。

    一代奸臣赵高死于非命。

    最后时候赵高并未把同谋李斯供出来,看似仁义,实则不需一言一行,便可达到他心中的目地,今日他死于朝堂之事,已李斯多疑的本性,断然不会以为他赵高会守口如瓶,危机之下,必会先发制人保全性命。

    可是赵高不甘,他已经部署完毕,只需一个机会他就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奈何让他始料未及的是,扶苏刚一登基,第一件事不去稳定朝纲,而是杀他。

    “赵高身为臣子,不思报国,意图行刺,孤几经相劝,却死心不改,无奈之下,孤不得不忍心杀之。”

    扶苏端坐而立,十分平静,对今日一事半无波澜,有的只是不屑,况且巨龙怎会在意一只蝼蚁呢。

    “即日起,削去赵高一切爵位,贬为庶民,尔等立刻赶去中车令府,收其地,缴其财,纳入国库,至于其家眷,一概并处,赵高意图行刺,罪无可赦,该诛九族。”

    一道道命令至扶苏口中传出,他已不在是昔日软弱的大秦公子,而是冷酷无情的帝王。

    扶苏没有任何负担,他很清楚,对敌人仁慈,就是对他自己残忍,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

    “臣领旨。”

    徐晃抱拳领命,带着一群百将匆匆离去,随后扶苏也起身向着咸阳宫走去。

    硕大的宫阙顿时人去楼空。

    几名宫廷内史待扶苏离去后,立刻叫来人手,清理着满殿的血迹,转眼间一座崭新的宫阙又出现在人眼前,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噩梦一般。

    秦都,咸阳,先前还是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的天空,此时已是乌云密布,下起淅沥沥的小雨。

    百来名身披黑铠,神情严肃的士卒,冒雨而行,在徐晃的带领下,飞速穿过街道,停留在一所大气磅礴的府门前。

    “大胆,此乃中车令府,尔等放肆,还不速速退下。”望着这伙突然冒出的秦军士卒,几名府卫顿时大怒。

    “陛下有令,凡阻拦者一律格杀。”

    徐晃横刀立马,只是淡淡看了几名府卫一眼,对身后士卒下令道。

    “诺——。”

    百来名士卒闻得此令,瞬间滚落下马,陆陆续续朝着门庭前压去。

    “站住,尔等可知此乃何地。”

    平时高高在上惯的府卫,还沉寂在他们逝去的自豪之中。

    面对这一幕,百来士卒二话不说,前方几名士卒直接动手,懒得废话,瞬间出手将几名府卫砍翻在地,血流一地。

    “尔等想干什么。”

    听到府外传出的惨叫,一名府卫立即将紧闭的门户打开,望向黑压压的秦军质问了一句。

第13章 第十三 图谋() 
新帝登基一事尚未淡去,另一则消息,再次震动天下,中车府令意图行刺未果被杀,并诛连九族。

    此消息一出,很快便被亲眼目睹事情经过的百姓证实。

    据说当天中车令府鬼哭狼嚎,黑压压的秦军士卒,将整个府邸围的水泄不通,凡是有人企图逃窜出府,都难逃一剑砍杀的命运。

    秦军离去后,有几名胆大的百姓还曾入内查看,差点被吓死。

    只见府中尸骸遍地,血流成河,男女老少横趟一地,整个府邸没有一个活口,一副修罗地狱的场面。

    无知的百姓只看结果,对于赵高之事,纷纷拍手称快,贬低声络绎不绝,很快就坐实了赵高行刺之罪。

    和咸阳百姓相比,文武百官却共同沉默起来,让风雨过后的咸阳显得更加阴沉,颇有一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韵味。

    橐泉宫,秦皇十八子之殿。

    硕大的宫阙内,寥无一人,唯有百来盏灯台,将整个大殿照的灯火通明,其落针可闻,不经让人毫毛直竖。

    “皇兄太过了,刚一登基,便杀我朝中大臣,如此这般下去,我大秦还不得步昔日六国之尘。”

    殿中忽然响起一声充满愤怒的语气,只见一名,身材矮小,面如满月,脑满肠肥,眼中散发着戾气的男子拍案说道。

    “公子说得极是,依我看扶苏定然做贼心虚,不然怎会刚一登基,便要滥杀我朝大臣。”

    明亮的灯火下,站着一名鼠头獐目,浑身沙尘掩身的男子。

    此人正是阎乐,赵高之婿,因奉命埋伏扶苏,战败后失踪,直到现在才出现,被人在一处废弃的村落里找到,带了回来。

    回来后发现赵高已去,只能偷偷入宫,前来寻求胡亥的庇护。

    “做贼心虚?”

    胡亥若有所思,撇了阎乐一眼,冷冷道:“皇兄秉承帝意,登基一事乃我父王亲口所说,何来做贼心虚一事,阎乐我可告诉你,在敢胡言乱语,小心我一剑杀了你。”

    “小臣岂敢。”

    阎乐搞不清胡亥为何大怒,急忙跪拜道:“扶苏登基一事,虽说是先帝亲口所述,但当时身边不过郑夫人一人,事后也是郑夫人带传,到底先帝指派何人为帝,恐怕唯有一人知晓。”

    “此事确实有疑点之处,但父王遗诏却是为真,况且当时丞相也在身边,若有不妥之处,丞相岂能隐瞒。”

    胡亥态度大改从前,一心维护扶苏名誉,不过至于是真是假,就有待考证了。

    “可据我所知,扶苏回朝后,郑夫人第一件事,便是迫不及待的让其子继位,甚至不惜强行令人抬走扶苏,如果名正言顺,又何必急于一时。”

    阎乐不死心,他要为赵高复仇,若他今日不能说动胡亥,待扶苏稳定朝纲后,他便再也没有机会。

    “依你之见父王并未传位扶苏,而是其余子嗣,郑夫人为了其子,亦是为了自己,所以篡改了口谕和遗诏。”

    胡亥表达出自己的猜测,静静看向阎乐,仿佛等待着什么。

    “不错。”

    阎乐大喜,见胡亥有所动容,当即一喝道:“说不定丞相已被收买,成为扶苏之人,沆瀣一气,图谋我大秦天下。”

    “那依你之见,此事该当如何。”

    胡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试问道。

    “下臣以为,该立即联合百官,共谋除帝之事,事后再在赢氏宗亲中选出一名德高望重者,重掌我大秦天下。”

    见胡亥意动,阎乐更是觉得事有可成,立马说出了心中所想。

    “哦——那你以为,继扶苏之后,何人可担此重任。”

    胡亥端起身前的酒樽一饮而尽,心不在焉道。

    “先帝素来不喜扶苏,宠爱公子,放眼赢氏一族中,十八子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阎乐大骂胡亥虚伪,嘴上却不得不恭维道。

    胡亥虽然很是满意这个结果,但还是担忧道:“可扶苏势大,文有蒙毅,武有蒙恬,章邯等人,整个咸阳皆在其掌握之中,你如何保证事成。”

    阎乐会心一笑,自信满满道:“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臣相信只需一个机会,定能扭转乾坤,如今要做的就是暗谋百官,静静等待转机。”

    “好。”

    沉迷片刻,胡亥拍案而起,下定决心道:“事不宜迟你这就出发,联盟有心之臣,匡扶大秦社稷,还我秦国一个朗朗乾坤。”

    ——————

    “报,陛下,季布求见。”

    咸阳宫,威武巍峨的大殿上,扶苏端坐而立,翻阅着各地传来的急报,毫无例外,都述说着同一件事,百姓暴乱,希望朝中派兵镇压。

    扶苏恼火不已,听闻季布求见,心情稍微好转一些,令道:“传他进来。”

    “末将季布,见过陛下。”

    很快季布便在内史的带领下进入殿中,对着扶苏行了一礼。

    “季将军此时见孤,想必心中已有答案了吧。”

    扶苏放下竹卷,看向这名原本是项羽麾下的大将打趣道。

    “陛下睿智,是末将愚钝。”

    季布再次抱拳,眉宇间满是惭愧。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孤虽是当局者,但心中可比你这旁观者清楚多了。”

    数日前,扶苏曾和季布说过,赵高、李斯二人心怀不轨,企图谋害与他,季布全然不信,便和他打了个赌,在他杀死赵高之后,让他潜伏在丞相府外,到时候一切便知。

    今日季布求见,那就证明他输了。

    扶苏暗暗得意,能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