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业徐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胛骨一阵吃疼,本想将小将挑起来呢,胳膊一阵无力,宋濂反而自己一个趔趄掉下马去。

    见有人箭射了过来,程普等人慌忙往山坡下望去,此时甘宁已经领着二十多骑杀了过来。甘宁见地上太史慈跟孙策杀的不分胜负,于是慌忙亲自来围攻他领来的五个将领,将小将救了下来。

    二十人围攻程普等人,已经落马一个,四个人慌忙聚集在一起怕被甘宁包围住,同时也忙向孙策靠拢而去。

    一场大战又开始了,孙策已经与太史慈打的完全没有颜面了。孙策夺去了太史慈的短戟,太史慈夺了了孙策的头盔,孙策用短戟打太史慈,太史慈就用头盔来当,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让两个人都杀红了眼。

    抓住敌方主将,这将是多大的功劳?说不定自己更是一战成名,跻身张英和樊能、笮融那样的大将名列。而这边孙策更是不愿意被他捉住,孙策只想着将他击杀掉,为自己扫除一道屏障。

    当两边斗的不可开交时,陶应在大树上为他们纠结了起来。当甘宁与程普等人斗的难解难分时,突然从山下赶来一支近五百多人的骑兵。来人打着周瑜的旗帜,周瑜老奸巨猾,甘宁最了解,于是慌忙让开程普就朝太史慈赶去。

    此时太史慈正在地上跟孙策厮打在一起,甘宁慌忙朝太史慈喊道:“你就是太史慈吗?山下来援助了,赶紧跟我回去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甘宁想下去助阵,但是,两个人抱在一起在地上滚来滚去,甘宁也无法下手,怕再误伤了太史慈,回去不好交代。

    听到山下来援军了,孙策更有力气了。旁边程普等人很艰难的杀散地狱恶魔军,每个人都疲惫的不能再战了,也不知道这支军马到底是什么军,竟然如此厉害!

    甘宁让人将晕倒在地上的曲阿小将救到了马上,那边人也怕孙策有失于是便喊着停战,明日战场之上再分胜负!

    太史慈这才松开手,两个人从地上爬起来,孙策归还了太史慈的画戟,太史慈归还了孙策的头盔,孙策这才下山去。

    孙策走了,怕周瑜杀来,甘宁慌忙引太史慈朝陶应所在山头而去。太史慈在马上还问甘宁是何人的军马,为何来救自己,甘宁也甚为佩服太史慈的勇气,于是便回答道:“将军神勇,甚是佩服。实不相瞒,我就是纵横长江的甘宁!”

    甘宁的名声太史慈知道,一听是**,太史慈忙又不解的问道:“既是江上的英雄好汉,为何穿着徐州军马的衣服!”

    太史慈比较有眼色,没有唤他一声**。听甘宁称呼自己为徐州的英雄好汉,这话甘宁爱听啊!甘宁就是耳朵根软,好面子,当初投靠陶应,就是因为用铺满黄金的屋子来迎接他,这太史慈称呼自己为英雄好汉,让甘宁倍觉有面子,恨不得马上跟他拜把子称兄弟呢!

第二百一十章 周瑜诡计() 
从峡谷中穿越到对面的山坡上,樊能见甘宁劫持着太史慈往一边去了,于是慌忙引兵就要来断甘宁的退路。

    山的那边,当孙策赶到山下时,周瑜丝毫没有上山的意思。见到孙策后,周瑜慌忙来参拜,程普有些生气地说道:“军师为何不领兵上山救主公?难道别有所图?”

    孙策忙握着周瑜的手说道:“公瑾非这种人,我最为了解!”

    周瑜这才回答道:“非我不上山,实不能上山也。我不上山,将军马驻扎在山下,敌人不知我有多少兵马,因此不敢轻举妄动。我刚到对面山坡观察了下,对面敌人有兵马不下与几百人,然我只有兵马不过五十多人,因此只能让士兵拉动树木,弄起滚滚尘土,让敌人以为我领数百人前来,敌人自然退去。”

    周瑜说完,程普仔细观察,周瑜身后果然不过五十余人。而刚才那场面,分明不下与两百人啊!

    “机谨莫过于公瑾也,得公瑾相助,江东何愁不平也!”

    孙策说完,握着公瑾的胳膊便一同下山回营而去。

    快到山坡上时,甘宁这才回答起太史慈的话。

    “我在长江上当水贼哪里有现在威风?在江都,我投靠了我主公,徐州二公子,主公见我本领大,直接让我当上了广陵太守,如今我已经是掌管一郡之大的太守了,我见你也甚是有才,不如就跟着我去广陵吧,我直接让你做广陵都尉,你替我掌管广陵军马如何?”

    一听说甘宁是广陵太守,太史慈慌忙要下马参拜,而且人家上来就给自己这么大的官,他怎能不兴奋!

    这场仗果然没白打,自己在老乡这里,一点兵马都混不到,人生一片黑暗啊!到甘宁那里,反而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就在甘宁要登上山坡时,此时樊能已经带兵将陶应等人包围了起来。包围了陶应,樊能指着陶应就让陶应将太史慈交出了!

    甘宁还未到陶应身边,就被一百多人包围了起来。众人见了太史慈,便让太史慈跟自己走,太史慈不愿意走,好不容易等到这个机会,又岂肯走?

    樊能在马上威胁道:“太史慈,你若留在徐州兵马里,就别怪我禀告给刺史大人,到时候投敌卖国之罪,看你如何担当!”

    见甘宁来了,陶应大笑起来:“你且去说,太史慈在你们哪里得不到重用,为何不能投靠我徐州?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更何况人呼?我徐州笮融投靠汝主,我亦不曾有让其归还之意,你们会为一个自己都不重视的小将跟我徐州翻脸?”

    樊能得知对面就是徐州二公子陶应时,一时间开始犹豫起来。他们也知道刘繇的好日子不长了,与其在这样一座即将塌了的大厦下被砸死,还不如另投别处呢!

    纵观天下,兵马最为强大的是谁?无非河北袁绍与淮南袁术也!于是旁边一人在樊能身边说道:“将军,不如趁机杀了他,拿他人头去投靠袁术,袁公正恨此人久也!”

    小山坡之上,不到十米的地方,当樊能军师说完,陶应心都凉了。不会自己英明一世,就要在这里挂了吧!

    死在一个无名小辈手中,这脸面何存?

    眼看着樊能脸色阴沉着,陶应知道他在挣扎。他在劝说自己背叛刘繇,就在樊能犹豫时,陶应望向山下,山下有一支兵马正在靠近,那来人不下于一百人,如果自己猜测的不错的话,肯定是徐盛的援军,因为徐盛离自己最近。

    于是为了拖延时间,陶应突然指着军师喊道:“杀了我,你们去袁术哪里能讨到什么官职?到时候我手下大将肯定会为我报仇雪恨,若我徐州精锐大军杀到淮南,你们觉得袁公会保得住你们安全?还是将你们交予我徐州处置!”

    陶应开始吓唬他们,军师却一笑说道:“若你死,三军无主,徐州定然土崩瓦解,到时候你将领肯定南下投袁公,岂会怕你?”

    樊能军师说完,陶应脸色一白,这军师果然非别人,他对自己研究的这么透彻,他居然知道自己没有孩子。这个世界就是如此,若自己有了儿子,那么可能张昭等人会拥护自己儿子继承自己徐州之地,但是自己现在一无所有啊!

    看来,回去就得赶紧同甘姑娘拜堂结婚才行!

    脸色稍微白了一下,旁边诸葛瑾指着樊能军师说道:“汝欺我徐州无后么?我主公尚有义子,足以继承大位,到时候整顿兵马,就是尔等死期!”

    诸葛瑾说完,陶应突然一拍大腿,自己怎么突然忘了自己还有个义子呢!自己要是突然死在了外面,那义子诸葛亮肯定会继承自己的位置,然后替自己报仇的!看来,自己收下这个义子,果然没有错啊!

    “不过,我义子聪慧有佳,早晚你们会知道他的厉害!”

    若诸葛亮长大后,陶应想想都觉得自己就会势不可挡!那时候自己有丞相张昭、孙邵等人治理徐州之地,又有新式官吏学员源源不断的毕业,然后补充到徐州各地去改革,到时候粮食丰收,有了粮草,又有于禁、赵云等人为将,诸葛亮为帅,还有谁敢小觑自己徐州之地?

    提到义子,那军师似乎知道些,因此忙想怎么对付陶应这招。军师还未想出来,诸葛瑾便大叫道:“汝定是孙策派来的奸细!刚才若不是你阻拦,樊能将军大军一出,早就将敌将孙策战于马下。到时候刘刺史定会任命樊能将军为兵马大都督,那时肯定会一举荡平袁术南下之军!是你,是你故意陷樊将军于不仁不义之中,说,孙策给了你什么官职,给了你什么好处?”

    诸葛瑾一招以攻待守,樊能果然本能的就离自己军师远了一步。军师慌忙反击道:“你血口喷人!你有何证据我通敌?”

    两人正在大骂之时,这时突然有小兵喊道:“不好了,有人上来了!”

    樊能往下看时,果然见小树林旁杀来一支兵马,那兵马有两百多人!樊能此时若动手,定会被人发现,那时想去投靠孙策,孙策会接纳自己吗?

第二百一十一章 智斗樊能() 
诸葛瑾似乎发现了这一契机,慌忙对樊能说道:“看,我援军已到,若此时动手,樊将军知道甘太守与太史慈将军的勇猛,在加上我主公的亲卫军,我不信樊将军能半柱香之内攻下我军。那时我军援军杀来,将军就是走也走不掉了。”

    “就是杀了我,孙策亦不敢留你。孙策只会将你赶到刘刺史那里,让我徐州与你汝主公相互攻杀,樊将军扬州罪人也!”

    诸葛瑾说完,陶应也在旁边补了一刀。

    徐盛军马来的很快,近百骑兵一阵风似得赶来,旁边鲁肃也看不下去了在旁边说道:“将军若行事就快动手,杀之北上走袁术,或北投曹公,未尝不可也!”

    鲁肃这一神补刀,樊能伸向腰间的刀一点点的拔了出来。陶应望着鲁肃,恨不得马上掐死他!若樊能动手,自己率先勒死他!

    鲁肃说完,樊能却又将拔出来的刀一点点的放了下去。瞅了半天陶应这才说了句:“待我禀明我主公再作定夺!”

    樊能说完也不顾军师的阻拦,掉头就领兵朝自己大营而去。樊能一走,陶应扑腾一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吓死我了,差点死在了一个无名小将之手。子瑜,今日多亏了你,回去我定要重赏与你!”

    陶应刚说完,甘宁突然飞起一脚就将鲁肃踹到在地,然后骑在他身上就揍他,拉都拉不住。

    “我主公如此对你,你竟然想害死我主公,你简直狼心狗肺,我都看不下去了,我要揍死你!”

    甘宁一边打一边说,陶应上去将他拉开了,太史慈也过去拽着了甘宁,现在不是讨论这事情的时候,现在赶紧下山才是王道。

    “各为其主,兴霸莫要怪他了。”

    将甘宁拉开后,太史慈见陶应,原本以为陶应是个三十多岁的人呢,没想到甘宁看上去年轻无比,似乎比自己也大不了几岁,跟那江东孙策倒是一样年少有为。不,是比孙策有为多了,孙策如今还是跟袁术打工呢,而陶应已经名盛一方了!

    诸葛瑾将鲁肃扶了起来,鲁肃叹了口气:“天不帮我主公啊!”刚说完,甘宁又要上前揍他!

    陶应亦不去管他了,打就打去吧,正好替自己也出出气。不去管甘宁,陶应走到太史慈身边握着他的手说道:“太史将军,今日终于相见了!太史将军信中所言,是否当真?”

    太史慈这才想起似乎上年自己老乡就劝自己归顺陶应,陶应还许诺了他很大的官,只不过自己见都没见过陶应,压根就不相信而已!

    禁不住老乡老是烦自己,于是太史慈便说了句让陶应南下来见自己,见自己的话就投靠于他!没想到陶应还当真了,居然真的千里迢迢跑来看自己的了。

    “主公!”

    太史慈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动,只是单膝跪下便道了一声主公!徐盛领着兵马赶到了山上,此时樊能已经走远了。徐盛问陶应追不追樊能,陶应挥挥手说道让他去吧!

    陶应挽着太史慈的手一边往山下走,一边说道:“我南下,只为将军尔,如今寻得将军,便不会在南方逗留,今日将军就随我一同启程前往彭城国吧,到时候将军替我镇守在北方,我便将我彭城国北方大任,尽托给将军也!”

    太史慈想知道自己是什么官职,但是初次投靠给陶应,他千里迢迢来寻找自己,感激之言还说不玩,又岂能问官职?

    他不知道的是这一路思索而来,陶应也一直想给他什么官职。太史慈是猛将也,刚才自己也看的出来,自己手下能当做太守的位置都分封出去了。原本想将山阳郡分封给他,但是山阳郡太大,必须有重量级别的老将镇守,自己阵营里只有于禁、曹纯、臧霸可担任此职务。

    但是曹纯要镇守陶陵镇,于禁要镇守彭城防止淮南袁术,因此只有臧霸能北上镇守山阳郡,阻挡曹操与吕布。

    太史慈的领土不能太大,他还需要太多的锻炼,但是也不能太小,以免寒了他的心。而且好钢得用在刀刃上,综上所属,想了想,陶应突然想起一个地方来,那就是北方的石亭镇!

第二百一十二章 苏州新政() 
从山上带着太史慈和曲阿小将返回自己的驻军营地,天已经到了黄昏时分,南方的七月初的阳光有些昏黄,不是很热,万物都被笼罩在了这一天最后一抹金黄里。

    回到大营,陶应忙召集军医给曲阿小将治病,并嘱托军医,无论用多好的药材,一定要救这小将的性命。

    安顿好众人后,陶应便召集诸葛瑾与等人商讨回去的对策。如今彭城张昭又送来书信,言吕布占领徐州之后,曹操便上表汉帝,封吕布为徐州牧,总督徐州兵马。如今野心勃勃地吕布正命张辽率领兵马近一万余人再次从鲁国出发准备进犯沛国。

    而且从南方战场传来的消息,刘备听闻郯城县已丢,料定自己战不过袁术,于是便领兵带着自己大哥陶商又返回去不要脸的投靠了吕布,这下让吕布又名正言顺起来,这下可气坏了陶应。

    大营外,巡逻的士兵络绎不绝,大营内,烛光照亮了小小的天地。陶应坐在案牍前一筹莫展,诸葛瑾等人在旁候着也是不语。陶应真希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