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业徐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赶到石亭镇,望着原本一片荒芜的土地上,突然修建出一座小村镇,这让曹操不得不感慨起来!这东西哪里是来打仗的,恐怕老天爷派他下来不会是为了搞房地产的吧!难道他要用房地产来统治大汉经济?

    陶应本人更是亲自作为石亭镇的监造人,这座位于虎贲城南五十里的地方,百姓早已逃窜。修建的房屋没有百姓前来依附,只有陶应每天傻呵呵地住在里面。要不是于禁阻拦,陶应都恨不得让五万大军全部在这一代修建房屋。

    反正他们吃着自己粮食,也拿着自己的兵饷,这一年下去不知道要花自己多少钱,总得少赔点的好。

    听闻曹操来了,陶应忙拿着图纸这才从石亭镇里走出来迎接曹操。骑马走了五十里的路,曹操从马上跳下来时,一脸的疲惫。时间已经到了晌午十分,陶应让人在村里备下了酒宴,曹操与夏侯渊一道进了村子。

    村内,陶应身上落满了灰尘,曹操差点没认出来他。倒是陶应一路小跑着远远地就朝曹操大喊起来:“操,你把儿子送来了吗?”

    望着打招呼的人,细细打量了半天,曹操这才看出来是陶应。曹操有些好奇地问道:公子怎么一身是泥?为何又在这里修建村寨?”

    陶应拉着曹操的手说道:“曹公,你看我新规划的新城怎么样?我准备在这十几日里,在这里修建一处旅游胜地。到时候我徐州强大了,百姓有钱了,我就在这里收门票挣钱如何?”

    一提到钱,曹操倒是笑了:“公子非缺钱之人!”

    陶应点了点头,貌似他真的不缺钱,从广陵笮融那里劫掠而来的钱,从下邳豪门那里劫掠的钱,然后两次曹操在徐州搜刮的钱,加上兖州的战争赔偿以及彭城望族的捐款回归,貌似突然之间,彭城就占据了大汉百分之一的财产。

    “我是不缺钱,但是我准备大建设需要钱啊!等曹公退了吕布之后,可以到我彭城走一遭,那里修建的仿若人间天堂,曹公一定会大开眼界的!”

    陶应自吹自擂着,曹操只能陪笑着说道:“有空自当去,公子我今日来是有事情想与你商量。我儿已经在前往兰陵的路上,我能否先行领兵回兖州?”

    曹操已经不是第一次要求回兖州了,陶应叹了口气说道:“我非阻拦你回兖州,但你数次失信与我,我需提防着你再骗我这老实之人!”

    曹操又劝道:“若我再不回兖州,吕布在兖州稳定下来之后定会将我赶出兖州,答应给公子的兖州之地,公子也莫想要了!”

    陶应转头一想,也是啊!

    但是就这样放他走,自己岂不是很没面子,君子要言而有信,不然与曹孟德何异?想到这里陶应指了指自己修建的村寨说道:“那既然如此,曹公需答应我一件事。”

    “何事?”

    曹操有些好奇,难道他又要让自己割地赔款?汉末大家都是靠自己的武力去争夺地盘,但是陶应是他见到的第一个怪人,他不去争夺土地,却向自己索要他闻所未闻的战争赔款!

    “无他事,曹公定能做到!我欲在这里打造一个小镇,取名叫石亭镇,希望曹公与我题个字!”

    陶应说完嘿嘿一笑,曹操一看陶应阴险地笑,心中就一阵鸡皮疙瘩,不知道这鬼才又打了什么幺蛾子!

    但是现在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曹操只能点头,陶应让人取来墨宝,然后将一块打磨的十分平整的石头搬来。但是一想,万一哪天曹操打来,把这里销毁了怎么办?

    转头一想陶应又让人取来纸张,然后让曹操一写两份。第一份写在纸上,第二份写在石头上,纸张带回彭城,石头镶嵌在城门上。曹操挥笔一蹴而就,陶应又领着他去石亭旁。

    村子里的石亭已经重新修葺了一番,陶应指着石亭说道:“曹公,为了收费,得有些噱头啊!曹公在这里写‘孟德投降处’,对,就在这里写。”

    曹操手中握着笔,迟迟不肯动笔。陶应抬头看他,曹操脸色铁青。望着曹操愤怒地表情,陶应又说道:“曹公,您是识大局的人,写完就先放你走,然后等两位公子来之后,我再退兵!”

    曹操咬了牙,挥手就写道:“孟德投降处。”然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陶应又让曹操给自己题一行字,字陶应都帮他想好了,那就是“君子当言而有信,否则与曹孟德何异?”

    陶应说完,曹操身后的夏侯渊气的拔出腰刀就砍死陶应,曹操将手中的毛笔丢在地上吼道:“士可杀不可辱!公子莫要强人所难,公子就不怕他日我平定了兖州,然后挥兵彭城,在彭城墙上给你写上这句话吗?”

    曹操说完,陶应反而笑了:“敢作敢当方为真英雄,曹公与我沂水之盟,却出尔反尔。如今又出兵祸乱我徐州百姓,此非言而无信之辈吗?曹公以一己之私让数百万徐州百姓流离失所,数十万百姓惨死他乡,曹公岂是义士呼?实乃屠夫也,曹屠夫也!”

    陶应咆哮完,听到陶应的叫喊声,旁边负责巡逻的近百士兵慌忙聚集而来。瞬间挤来的数百士兵很快将夏侯渊与曹操包围住了。

    士兵将手中的长矛、大刀皆对准了夏侯渊与曹操,赵云也用枪指着夏侯渊。曹操见自己被包围了,脸色虽然很难看,但是还知道现在是敌强我弱,不是逞强的时候!

    陶应要做的就是要打败他,从心底打败曹操,让兖州再见到徐州,从心里就觉得比徐州低一等。只有这样兖州才会畏惧徐州,只有畏惧才能尊重徐州,只有如此,徐州百姓才不能再遭曹兵祸害!

    曹操一双发怒的眼睛盯着陶应,陶应也同样盯着他一句一顿的说道:“今我强,你弱,顾你许听我的。你手上占着几十万徐州百姓的鲜血,我不杀你,已经是天大的仁慈了。落后就要挨打,如果你打到我彭城,我猜你不会让我题字羞辱我,你只会灭了我九族,不是吗?”

    两边相持许久,不想曹操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公子此言甚是,但愿以后我们井水不犯河水!”曹操说完走到石亭前,一挥手在上面写道:“落后就要挨打,君子一言,当不学曹孟德!”

    曹操题完字将笔往地上一丢稽首说道:“公子就此告辞,我暂且领兵回兖州,丕儿与植儿定会送到!”曹操说完转头便朝石亭镇外走去。

    夏侯渊也哼了一声跟着曹操走了,陶应对旁边亲兵嘱咐道:“去让元帅将粮草交予曹操,再将钱财全部运回彭城。”小兵诺了一声便出去传话了,陶应煞有兴趣的让工匠将曹操的题字的石亭全部拆除,然后搬运到彭城去当纪念。

第九十三章 放虎归山() 
拆了石亭,陶应又让士兵寻擅长刻字的先生将曹操题的字刻在新修建的石亭上。一切部署完毕后,陶应又看着士兵继续修建石亭镇了。他要将自己的彭城国边界从武原转移到这座石亭镇来,他还要将这里打造成彭城国最北部的边贸中心。

    从石亭镇回来,曹操回头望了望石亭镇狠狠地说道:“今日之耻,我定记在心上,早晚我定让徐州血债血偿!”

    夏侯渊在马上诺了一声,两个人领着兵马朝虎贲城而去。

    时间到了七月末,曹操与于禁在石亭镇交换了粮草与银两之后,曹操便领兵从东海郡虎贲往泰山郡而去。

    曹操这一走,陶应本想撤兵回彭城,怎奈何曹丕与曹植还未到,陶应便只能将三万兵马调回守彭城,自己领着一万兵马驻扎在石亭镇,另外一万兵马调回守下邳城。

    为了让几州都在自己的手上,让于禁押着曹纯回彭城驻守后,陶应又任命徐盛为下邳长史,由自己二弟驻扎在下邳城。然后自己领着一万兵马与赵云和李典一同驻守在自己修建的石亭镇上。

    在等曹丕等人的同时,陶应又让士兵不停的修建了石亭镇的外围墙,陶应更是精心策划石亭镇的规划方案。

    首先将石亭镇拓展为一个占地五十平方公里的类似一个县城的城池,然后在石亭镇最中央修建破曹学堂,破曹学堂分为三个部分,类似于后世的小学部、中学部和大学部。不过这里被称为破曹小学堂、中学堂和大学堂。

    陶应走到哪里就把学校修建到哪里,修建了学堂。陶应又开始修建一个国营医馆,然后修建近十个国营客栈,已经各种街道。将基本设施都修建起来,但是石亭镇却没有百姓,不过只要有地,有生意做,陶应才不怕没人呢!

    在长久的规划中,陶应更是提高石亭镇的地位了,将他提高到与武原等县一样,陶应甚至还在规划的未来铁路中,规划了一条从彭城到武原,然后终点站在石亭镇的火车。

    陶应在石亭镇一直修建了近一个月时间,一万士兵齐上阵,终于在八月末的时候修好了石亭镇。等到八月,曹操却还未将曹丕等人送来,陶应刚想派遣使者前去催促呢,没想到刘备的使者倒是先来了。

    原来当听闻陶应击败了曹操之后,郯县人民欣喜万分。但是徐州高层们却没那么开心了,因为他们知道陶应驻扎着数万兵马在东海郡边界上,也不知道陶应到底搞的什么名堂。

    这些日子,或许是因为修建石亭镇太忙了,亦或许是因为陶应气不过刘备当初不肯出兵相救,反正一直到曹操退兵了,他也不曾去郯县汇报战况。

    徐州使者来到石亭镇之后,便宣读陶谦的旨意。陶谦命陶应立即退兵回彭城,陶应去郯县回禀战况!毕竟自己的地盘都是属于徐州的,而且自己这个彭城国相和下邳国相也是陶谦封给自己的,所以陶应不得不去郯县复旨。

    陶应带了李典,让三弟赵云带领五千兵马驻守在石亭,然后自己领兵五千前去郯县。八月末,陶应领兵赶到郯县。郯县城墙已经修建一新,新建的城墙比以前更雄伟了。虽然城墙看上去坚固多了,但是经过这次战乱,郯县也是元气大伤。

    陶应领兵刚到郯县,郯县外四处拥挤着逃难的百姓。一个个衣衫褴褛的百姓,有些瘦弱,凌乱的头发以及佝偻的脊背无一不诉说着他们命运的悲惨。

    五千兵马赶到郯县西门,西门外士兵将一个企图进城的老百姓拉出去打死了,其他想进城的难民也慌忙四散跑了。陶应让人问这些人都是从哪里逃难而来的难民,一会时间李典禀报道,是从北方琅琊国逃难而来的。

    也有一些穿着很体面的人,他们是从南方回来的,听闻二公子已经收复了徐州,徐州再也没有战乱了,很多恋家的人纷纷往琅琊国迁徙而去。

    走到南门外,见士兵不停地殴打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一个穿着藏青色长衫的公子上前便去劝说起来,不想那公子刚说完一个士兵一脚踹来,那人就一个趔趄被踹倒在了地上。

    陶应见那有些瘦弱的年轻人刚倒地便一个鲤鱼翻身站了起来,似乎也有些伸手的。但是他们是民,他们不敢跟当兵的斗的。那个年轻人只能气愤的转头离开,身后士兵还在大喊着:“琅琊国的难民全部不许进郯县,刺史大人有令,琅琊国难民全部回到自己的家乡去,不许四处流浪,否则处死!”

    那被赶走的青年也就是二十余岁,年龄与李典相仿。那青年一边往外走一边嘟囔着:“为何不能进城,找个人都不行吗?”

    青年一边走着一边回头向四处走动的人群望。见到陶应骑着马朝城边走来,那青年还朝陶应一稽首问道:“这位兵爷,您是从哪里来的兵马?”

    身边的李典刚想驱散他,陶应见他虽然衣服有些脏破,但是言行举止彬彬有礼,而且观他样貌堂堂,甚是有儒家气质,想必也是一个读书人。陶应正准备大搞教育,怎能不对读书人好些?

    于是陶应挥了挥手制止了李典,李典往后退去。陶应在马上也稽首说道:“我们是从彭城而来的兵马,公子有何事需要帮忙吗?”

    见眼前人居然这么客气,而且虽然是个小官,但是跟自己年龄相仿都是将军了。那年轻人也忙回礼道:“不瞒兵爷,我是从琅琊阳都避难的难民。上年十月与我叔父一同前往南方避难,不想半路遇到曹兵,我与叔父走散了。我一直在武原躲难,却一直寻找不到我叔父与两个弟弟,前几日听闻乡亲们说二公子领兵击败了曹操,曹操已退回兖州,于是我也就想来郯县寻找我叔父。”

    年轻人说完,旁边李典催促起来:“主公,我们得进城了,要不进城,恐怕天一黑,城门就关上了。”陶应抬起头望望了天,天边燃烧着晚霞,甚是美丽。

    其实,陶应中午便抵达了郯县,东海太守曹豹让自己将兵马驻扎在城外方能入城。

    于是陶应不得不在城外安顿兵马,耽误了些时间,转眼间不想,天竟有些晚了。为了防备自己被世家大族暗害,陶应不得不带了五十精兵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眼看着不远处士兵依旧在驱逐着难民,陶应叹了口气道:“是啊,我也要入城了,我想救一个难民,但是世间却有千千万的难民,我也有心无力啊!”

第九十四章 郯县遇诸葛() 
听闻陶应要进城,那年轻人忙说道:“能否请兵爷通融下,将我也带进城呢?我虽是难民,但我身上有银子,我不会去乞讨的!”

    陶应望着一脸渴望的年轻人,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傍晚最后一丝余晖洒落在郯县城墙上,城墙上的士兵也仿佛染成了昏黄色。

    如果带他进城,就会有更多的人包围过来求自己帮忙,这郯县又不是自己说的算的,于是陶应只好在马上稽首说道:“很是抱歉,我不能带你入城。不过,你可将你叔父和弟弟名字报上来,如果我在城中遇到,我定会帮你传达!”

    听闻陶应愿帮自己,那年轻人慌忙跪在地上谢恩起来:“谢谢兵爷,谢谢兵爷!”

    陶应也示意他起来,其实自己就是顺便安慰他的话,自己那么忙,哪有时间帮他找人去?他可是分分中几个城池的事情,又不是开寻人公司的!

    那年轻人从地上爬起来说道:“我的叔父名为诸葛玄,年龄大约在五十多岁,头发有些白。我大弟弟诸葛亮,今年十三岁,还有二弟弟诸葛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