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业徐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阅读。/a

第六十九章 拐骗严畯() 
听闻东海被攻击的消息后,陶应已经无心再查看户籍之类的事情了,见陶应半天沉默不语,旁边陈登忙劝道:“主公,莫要着急,曹兵一时半会还打不到彭城国来!”

    陶应思考了会后,觉得历史就是历史,他不会以自己的一纸之约而改变历史的车轮。既然如此,那兖州就没有造反,但是造反是肯定的事情,于是陶应又走回主位上开始思考此次如何用兵了。

    思考了一会,陶应转头对陈登说道:“元龙,下邳富商大族的家人有没有杀掉?”陈登摇了摇头,陶应暗自叫好。

    幸好自己决定是修建好行刑台之后再处死他们,不然这次与北派和好的机会就真没有了。于是陶应便对陈登说道:“元龙,你去将糜竺以及其他富商之家的家仆皆送往郯县,再与我修书一封,说我愿与曹宏等修好,外人来袭,我欲领兵抵抗曹操,共保徐州!”

    陈登这这了半天,但是陶应却又安慰道:“放心吧,我们肯定会和好的!”

    陈登却说道:“主公,臧将军已经领着能征善战的将军皆去了广陵,徐将军与赵将军领着咱们的精锐骑兵也未归来,如今彭城人心刚稳,城池只修建了一半,下邳国人心还未稳定下来,此时出兵,恐非……”

    陈登说完,陶应只是回了一句:“唇亡齿寒,我意已决,此次定能击败曹贼,让他以后再也不敢窥伺我徐州!”

    陶应如此坚定,陈登只能叹了口气又勉强劝道:“主公,粮草已发放给难民,如今彭城国近五百余万人口,虽然有许多百姓皆携带粮草而来,但是入关之时皆只给他们留了一年的口粮,又将多余的粮草当做种子发给了百姓,若要出兵,无粮草怎么办?”

    萧关太守也忙在旁劝道道:“是啊主公,萧关较为富庶,本可以提供军粮,但是主公已经将萧关百姓的粮草皆征调去赈济了灾民,如今百姓一天只能吃一顿充饥,若要再征粮草恐怕……”

    众人如此相劝,陶应却指着下邳国方向说道:“下邳许多县未遭兵乱,如今小麦刚熟,我且带彭城粮草北上,你们再去下邳征粮!”

    陈登听完黑着脸说道:“主公,下邳国的粮草是我们下年的食粮。彭城突增如此之多的百姓,如果下面再无法收获,抑或出现灾祸兵乱,这么多嘴,光吃,咱们彭城与下邳和广陵也要被吃垮了!”

    见自己说了半天,连个粮草都无法解决,陶应虽然很生气,但是转眼一想他们说的似乎又不无道理,百姓事大,自己的百姓自己都无法救活呢,怎么去救别人的百姓呢?

    “如今我们劫了大族如此多的钱财,再加上笮融席卷的钱财,我们彭城富可敌国,为何不去周围买粮食?”

    陶应突然发现自己有钱啊,有钱买粮食可以度过危机,但是陈登又摇了摇头,现在淮南袁术也是四处用兵,他们粮草本来就不多。因此肯定不会卖给自己,而豫州与曹操交好,亦或许畏惧曹操的势力,他们不敢卖自己粮草,接下来就是兖州了,兖州曹操跟自己打仗,他们岂能卖自己粮草?

    而要去北方,青州原本帮自己打仗的公孙瓒旗下田楷,他现在也忙着跟老对手袁绍的大儿子袁谭争夺青州。一眼望下去,普天之下,似乎都在打仗!这个时候粮草最为紧缺,谁会闲的没事卖粮草呢?

    见始终摆脱不了粮草的问题,陶应突然气呼呼的说道:“汉末人最为愚蠢,种地只会用大便,又无化肥,怎么会亩产千斤!”

    一说到亩产千斤,旁边陈登都觉得可笑,怎么可能产那么多粮食呢?这岂不是异想天开吗?那时候的土地,一亩地能收获三百斤麦子已经是高产了!

    不说汉末了,就是陶应在他那个世界里,小时候麦子产量都极其的低。那个时候还是农业合作社呢,大家都是把各种粪便丢到土地里,土地也不肥沃,结果结出来的小麦,麦穗特别小,又瘪,哪里能收到多少麦子。

    但是科学种田后,用了肥料,一个麦穗结的比以前三个麦穗都要多!

    只是这里是汉末,都快两千年呢,那时候谁懂得科学种田?科学二字是什么他们都不知道呢!

    “此战之后,我定息兵三年,我要将肥料发明出来,并且推广,我要改善土地,还要推行新的官职,推行律法,到时候还要让每个小孩都能念上书,文化改变命运!”

    想到这里,要想实现自己抱负,无非需要土地,需要钱,需要人才,而土地,钱他都有了,就缺人才了,有钱还缺人才吗?

    所以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再次击败曹操寻求徐州的和平发展!

    于是陶应思考了片刻后对陈登说道:“昨日我收到二弟来信,他们已经击败笮融,缴获笮融搜刮的广陵钱财装了近十余车,现在正在运来。估计此刻已经离我们不远了,你先派人前去迎接,将钱财拉来后与下邳搜来的钱财皆储存在彭城新修建好的主殿内。让二弟与三弟领骑兵先来彭城!”

    陈登诺了一声便想去吩咐士兵去办,但是陶应却指了指他说道:“此时关系到我彭城的崛起,任务特别重要,所以你亲自去办!”

    陈登诺了一声,问彭城的事情交给谁管理,陶应想了想,这么多鸡毛蒜皮的事情,他怎么管理的来呢?于是让陈登自己推荐人选,陈登忙趁机开始推荐起人才了。

    陈登推荐的第一个人才就是彭城人严畯,陶应哦了一声。见陶应不以为意,陈登慌忙劝道:“主公,此人有大本领,彭城之乱,他携带家人逃亡南方。后听闻彭城光复,又特地回来报效家乡的!”

    逃亡南方?陶应想了想,历史上有这么个人吗?他只关注武将,但是文人他所知甚少,仔细想了想,逃往南方的后来都基本跟孙权混了。他只知道最厉害的文人叫张昭,因为孙策死时曾经说内事问张昭,外事问周瑜。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阅读。/a

第七十章 调虎离山() 
这次为了不错过张昭,陶应已经安排二弟前去劫夺笮融时,一定要将张昭带来。严畯他就所知甚少了,但是历史上却记载严畯是东吴的文官,很有本领。

    陈登竭力推荐,陶应想了想说道:“好,既然是元龙推荐的人,想必我也放心。若他做出政绩,那我就重用他,你走后,让他暂时接替你的位置!”

    陈登这才告辞离去,陈登走后,陶应又令人喊严畯前来,严畯此刻在彭城担任一个小官,听闻公子召见慌忙前来拜见。

    别院内,陶应还在考虑如何用兵,如今将废话连篇的陈登一打发走,身边立刻就安静了。待会自己再去李典那里要兵,这样便不会再有人阻拦自己,多好。陶应突然觉得有时候人啊,就不能太倔,要学会变通!

    半柱香的功夫,严畯这才风尘仆仆的从城内赶来,赶到陶应的府上时,一身时泥土也来不及擦拭便进院拜见陶应。

    议政厅,县令们基本已经离去,只有陶应还在不停的踱步,他在等人,他已经遣人去牢里将于禁放出来了。

    他昨晚已经前去牢里拜见过于禁了,现在还没办法放他出来,不过于禁在牢里吃的好,住的好,倒是也没埋怨过多的事情,更何况陶应百忙之中亲自来见他,这他已经非常激动了。

    听到外面急促的脚步声,陶应慌忙出去迎接,以为于禁来到了呢,却不想来的是一个中年的汉子。

    那汉子一身的素袍,身上打了几个补丁,见出来迎接的陶应,那汉子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便拜道:“拜见国相大人!”

    陶应见他一脸是灰尘,身上也穿着都是补丁的衣服,心中有些惊讶,他听旁边一个小兵说严畯不是贫困之人,今天为何这般打扮?

    陶应指着严畯的衣服问道:“你的衣服怎么这么破旧?百姓多有补丁,那是因为本来就穷,你也是富贵人家,为何如此打扮?”

    严畯脸色有些尴尬,望了望自己身上的补丁说道:“回国相大人,小的虽小有钱财,但是听闻国相大人欲建设家园,因此已经将家产悉数捐了出来。”

    家产捐了出来?陶应有些意外,自己压根就没设点捐钱啊!自己虽然当初有心设立像红十字会那样的慈善机构,但是后来红十字会的丑闻让百姓嗤之以鼻,所以陶应想想还是算了的。他除了逼迫稍微富足的家庭将余粮捐献出来外,其他的没逼迫捐钱啊!

    就是捐粮草,陶应也是打下欠条的,等来年之后肯定会连本加利息的还给他们!因为这也是他们自己挣来的,不是捡来的。

    严畯见陶应不知道,于是又慌忙说道:“李典大人在南门外设置了一处捐献处,听说是甘姑娘所为!”

    严畯说完,陶应心中更是有些吃惊,为什么这事他自己都不知道呢?如今甘姑娘还未嫁与自己,所以陶应将城中的那处别院赏赐给了甘家,自己则搬到了城外居住。

    陶应对严畯说道:“陈登要领兵前往广陵,要走近一个月有余,他临走之时举荐你为彭城郡丞,你可愿意!”

    严畯又一稽首道:“我学疏才浅,恐不能胜任!”

    陶应点了点头,他想进城去看看甘姑娘到底搞的什么名堂,于是一边往院外走一边指着别院说道:“好了,我有事欲进城,从今天起你暂且在这里办公,大印在屋内,什么事情你自行做主,莫要来找我就行,就此别过!”

    陶应说完便朝侧门而去,严畯愣了半天,大门来一官吏,是负责统计每日的损伤人员的,严畯叹了口气,慌忙将那小官吏迎入屋内。

    陶应知道古代人就是墨迹,明明可以的,非要谦虚上半天,陶应现在如此忙,哪里有时间跟他们谦虚去?

    从城外农庄别院到达彭城需要骑马近半个时辰,陶应坐上马车一路颠婆了近一个小时这才赶到南门。南门外正是吃饭的时候,这次再来南门,陶应突然发现南门外驻扎的人居然越来越多,那些排队的人中,就连小孩也端着饭碗走到了排队的位置中去了。

    陶应下了马车,见一处空地聚集了男女老少近千人,他们手中都拿着各种的工具,小孩子也加入了劳动大军。

    陶应凑过去,挤过人群才发现,原来他们都在制作弓弩!

    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无法像年轻人那样搬运巨大的木头去修宫殿,也无法像年轻人那样搬运石头。

    他们就连垒墙都不会,但是有一个逃难的家族在广陵是世代做弓弩的!弩箭等兵器都是官府生产,他们本来都是在官府内制作,笮融杀了官府,他们逃来的。

    见地上有许多丢弃的木材,那些木材都是宫殿用不到的,于是他们便开始聚集在一起制作弓箭。还有许多铁匠也加入了他们,于是那些废弃的铁又被重新融到了炉子里然后打造成一个个的箭。

    而那些妇女和小孩则负责制作箭尾的羽毛,瞧见此种场景,陶应突然心头一热,这谁下的命令呢?

    正当陶应有些不解时,旁边已经有人将制作好的箭装到了一个大箱子里,官兵则将他们搬运到了马车之后,马车朝城北而去,城北是存放军器的地方。

    远远望见陶应,早有人前去禀告负责看管建城的李典,李典又一阵风似的骑着马往这边赶。

    见到陶应后,李典慌忙从马上跳下来为陶应施礼。陶应指着眼前的百姓质问起来:“李典,我不是已经交代将广陵来的百姓安置到新开垦的地方去吗?”

    李典跪在地上忙回答起来:“是的主公,每开垦一处土地,就会安置一批百姓。但是土地开垦的地数赶不上迁徙而来的百姓。他们大批的涌到彭城,实在没他们能做的事情了,陈大人怕他们饿死,于是问他们会什么,他们说会打铁,有人说会制作弓箭,于是陈大人便让他们用废弃的木头制作弓箭或者其他的东西,然后发放给他们吃的。”

    “陈大人,陈大人,陈大人不是说没有粮食了吗?没粮食怎么还能给百姓发放?”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阅读。/a

第七十一章 监牢放于禁() 
一说到陈登,陶应就有些来气,北方战场上有多少徐州百姓因为曹操的入侵家破人亡,又将有多少人要惨死在曹兵刀下,而他欲领兵北上,陈登就说没粮草!

    “是的,城内的确没有粮草了,但是甘家是做粮食买卖的,甘家拿了银子去豫州沛国买的粮食。”

    李典又禀告起来,一听陈登居然拿着自己的钱去买粮食,而自己却一点都不知道,陶应放他权利,但是牵扯到花钱,怎么就不禀告自己呢?

    更何况那些钱财,他都是有大用的!以后能否将彭城发展成大汉的中心,可就全指望这些钱了啊!

    于是陶应又质问道:“谁让你们动用的府库?为何无人过来禀告与我!”

    一连串的问题,问的李典有些招架不过来,正当李典不知道如何解释呢,不远处又有人过来捐献财物,李典忙领陶应去观看。

    到了城外三里处的一个凉亭内,周围聚集了很多百姓,凉亭内竖着一个大板子,上面写着“捐献处”,而旁边则是很多人在清点着各种捐献来的物品,周围还有无数的商人赶着马车前来将那些看中的物品装上马车。

    望见眼前的东西,陶应这才明白了过来。原来是甘姑娘不想有太多的百姓饿死,因为死的人多了,这是不祥之诏,是损阴德的。

    于是甘姑娘便遣家丁来找李典,正好很多流浪在外的彭城大家族的人也想回来,但是他们又惧怕陶应杀富济贫,于是那些不是占据很多土地的人家就将钱财捐给官府,然后官府分与他们土地。

    得到的钱财便让甘姑娘的父亲拿去小沛,从小沛买粮草,再运回来,这样难民就有饭吃了。

    总不能白养活这么多的穷人,陈登又想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