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压力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族长压力大-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梅夫子本就长得刻薄,这一板了脸、寒了声,梅小八如何能不怕?他咽了口吐沫,连忙点头道:“嗯,明儿就换!”

    桂重阳虽不喜梅夫子的作态,可也没有打岔。

    杨武没有挨训,可显然成了“杀鸡骇猴”的那只猴,低眉顺眼,越发老实了。

    眼见几个新学生都乖顺,没有刺头儿,梅童生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招呼三人跟上自己。

    *

    蒙童班,坐了小二十个孩子,虽没有夫子在,可梅童生积威所在,没有人敢嬉闹,正由一个小学生领着,摇头晃脑背着《百家姓》。

    眼见梅夫子进来,大家都熄了声,坐的更加规矩挺拔。

    之前领读的那个学生看到梅小八眼睛一亮,正是梅姓子弟。

    梅童生指了指桂重阳三人,道:“这是今日入学的新学生,桂重阳、杨武、梅旭,以后要和睦相处。”说罢,指了指屋子最后的一排的几个座位,让三人坐了。

    梅小八之前没有大名,这“梅旭”还是梅童生按照族谱排字,临时给起来的。

    梅小八听了陌生,见大家都看自己,才反应过来自己就是“梅旭“,觉得是个新奇又好听的名字,只是有点怪怪的,不如“小八”听着顺耳。

    因为这屋子里都是十岁以下的小学生,虽说在夫子面前,收敛许多,可到底的天性活泼。

    看到杨武大高个儿的时候,小学生挤眉弄眼笑笑;待看到梅小八的花书包时,除了梅姓的几个族兄弟觉得面上穷酸不体面,其他的小学生则是忍不住捂着嘴直乐,要不是的夫子还在,怕是就要指着梅小八叫“花妞”了。

    只有桂重阳这里,就不是这些小学生能挑剔调笑的。

    桂重阳要是平和的时候,自然为人良善无害模样。如今一个表哥、一个“未来的表弟”被嘲笑,自然心中不快,小脸也就绷起来。

    桂重阳身上的虽不是绫罗绸缎,可是北方难见的松江细布,虽说是半新不旧,却是不见针脚,不是家常缝制。

    与小学生们自家浆洗过得蓝色、青色粗布相比,桂重阳这身穿戴不亚于绫罗绸缎,不免使得人没了底气。

    其中比较看中穿戴,想要嘲笑梅小八“土鳖”的小学生,则是都低下头看起自己身来,却是越看的越不对,衣服不对,没有桂重阳的合身;鞋子也不对,自家的百纳底,不与桂重阳的鞋子体面。不用说梅小八土鳖,自己跟桂重阳一比也是“土鳖”。

    等到桂重阳坐下,将笔墨纸砚拿出来,众学童又直了眼。

    同大家镇上花了一两百文买的粗陋版笔墨纸砚相比,桂重阳的砚台漆黑发亮,毛笔的笔管也透着油润,与大家的不同。

    众人看见了,梅童子也看到了,却是不以为然。

    蒙童们没见过什么,觉得这就是好的,梅童生去出那砚台与毛笔不算什么好材质,只是用的多了,才有温润感。自己长孙惯用的那套,也是如此。

    梅童生倒是并不觉得桂重阳勤勉,只以为是别人赠予。毕竟这套文房四宝,砚台略小,笔管略细,一看就是给孩子预备的。

    一时之间,梅童生倒是好奇起桂远在南边的交际。

    别人都以为长房的屋子是桂五掏钱给桂重阳盖的,梅童生却不这样认为。要是桂五真要充大头,也是先盖二房的屋子,没有自家亲爹娘还没有孝顺,就先照顾隔房侄子的道理。

    梅童生也不相信那些钱,都是梅氏掏出来的。梅氏又不是傻子,银钱都掏出来贴补丈夫的私孩子,而不是留着防身。

    是的,梅童生眼中,桂重阳就是“私孩子”,所以自觉得占据礼法大义,自是瞧不起。不过他素来不是什么硬骨头,这瞧不起也只是在桂重阳面前,当着桂五的面是不敢露的。

    屋子里最后一排三个座位,杨武与梅小八一左一右挨着桂重阳坐了,仔细拿出书本,脸上都多了郑重。

    梅夫子转身出去,依旧是之前领头的小学生带头,诵书。

    不一会儿,就见满屋子小萝卜头摇头晃脑,“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杨武与梅小八连字都不识,只伸长了脖子看大家动作,

    桂重阳坐在众人中,脸上却露出几分迷茫来。他五岁开蒙,就在隔壁的大儒家里,当时学生只有他一个,还有两个“老爸”朋友的儿子。

    当时只觉得是多两个同窗玩伴,想在想想那两个同学明显是以自己为主,明显是将自己放在伴读的地位上。就是那个花白了胡子翰林院致仕的老师,就算是开馆,可只收下三个小学生也未免太奇怪了?

    桂重阳与桂五说自己四书五经略通,实际上已经是谦虚。与两个同窗相比,他读书并不算太用心,可架不住他有个“儿控”的“老爸”,生怕他在学习上太费心力伤身,帮他总觉各种背诵理解的小技巧。

    老翰林看了,摇头说是“歪门邪道”,可私下里却也是叹惋,只说是“造化弄人,桂行远可惜了”。

    桂远,字行远。

    没有功名的白身,与老翰林是忘年交?自己小时候,还有一个穿戴贵气的少年自己家,开玩笑的让自己叫其“师兄”。可是并不见他对老翰林执师生礼,反而在自家“老爸”面前,亲近中带了敬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己“老爸”真的是那个连县试都过不去的桂远吗?

第九十一章 生疑的小族长(上)(第五更求月票)() 
桂重阳五月底回到木家村,至今已经两月多月。之前不是没有生过类似疑惑,却没有今日这般在意。

    除了开蒙不对之外,南京的那个家里,仔细想来,还有不少不对劲之处。在那边家里是有产业的,有城里的铺子、城外的庄子,桂重阳七、八岁后会看账后还有家里管事带着去看过。

    铺子就在秦淮河夫子庙街前,是两处旺铺,每处都是三间门面,一个做了文房四宝铺子,一个做了绸缎庄,两处加起来每年的租子就能有三百两。当时是说着是桂重阳母亲的陪嫁,桂重阳“生而丧母”自然是没有见过生母的,现在想想生母没有了,那外家的其他人呢?怎么也没人提过?

    城外的庄子,土地并不多,算下来只有十顷。在权贵云集的南京根本不算什么,可是真要琢磨起来,能给女儿陪送这些一千亩地的,怎么可能是如桂重阳户籍帖子上提的“民人吴大之女”?“吴氏”到底是真的姓吴,还是“无有此人”的意思?

    小时候当着外人的时候,“老爸”让桂重阳叫他叫“爹”、“父亲”,没人的时候让他叫“老爸”。桂重阳还奇怪这称呼不常见,“老爸”说是老家那边的称呼。可桂重阳回到木家村两个月,从来没有听过类似的称呼。

    蒙童们依旧是书声琅琅,桂重阳却是打了个寒颤。

    怎么回事?“老爸”真的是桂远吗?亲娘不是吴氏,那是谁啊?

    一上午浑浑噩噩,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午饭的时候。

    小学生们三三两两分坐,拿了食盒出来一起吃饭。

    杨武、梅小八自然是与桂重阳一道坐的,之前领读的小学生大名叫梅晨,论起来与梅小八是同曾祖的从堂兄弟,过来打了声招呼,看着梅小八的书包纠结了一会儿,还是回去与小伙伴一道坐了。

    梅小八被杨武质疑,被夫子训斥,又被小堂弟鄙视了一回,上学的兴奋头也过了,终究露出几分忧虑。

    或许,梅小八的继母要的就是这个。

    桂重阳心乱如麻,看到梅小八这样子,也失了几分耐心,皱眉道:“一个破书包,不妥当明天换了就是!愁眉苦脸作甚,过来到底是读书,又不是比谁的书包好看!”

    梅小八虽是被训斥了,却是精神了不少,连忙点头道:“嗯,俺就不愁了。俺是晓得……俺娘忙,不会给俺换的。那要是不换,俺就继续背这个了……”

    可是这里是私塾,梅童生已经开口让换,梅小八要是不换,下了梅童生的脸,以后还不知怎么穿小鞋。

    梅小八不会想到这个,桂重阳自然想到了,道:“你今天回去将夫子的话与你爹娘说,看看爹娘的意思,我会让姑姑给你预备一个,要是你家里不给你换,就去我家换。”

    梅小八摇头道:“不用劳烦姑姑,俺娘说了,这个可费布了。“

    费个屁,最多两尺布的事儿!

    饶是桂重阳,也被梅小八的后娘这一出一出的弄得要暴粗口了。

    桂重阳道:“供你上学都上了,姑姑不差这二尺布!你再外道,是觉得姑姑不如你爹娘亲吗?可你爹娘可没有供你读书!”

    梅小八听了,立时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耷拉着脑袋。

    桂重阳也不愿意说这些狠话,可这梅小八实在的过了,不说清楚这家伙心里还感激他那渣爹后娘。

    杨武在旁听了这一句,脸上露出惊呆。那可是一年三百钱,还有按照规矩年底要预备四色礼,都是不少钱。

    梅小八家又不穷,怎么让别人掏钱?

    都说“天下烦恼读书始”,素来快活的梅小八今天第一天读书,随之而来的烦恼也开始了。

    跟在桂重阳身后半月,又看了李家人对李桃儿的刻薄绝情,梅小八也不在如原来的没心没肺。

    桂重阳垂下眼睛,没有去开解梅小八的意思。小孩子成长就是这样,总不能一直天真烂漫,总要开始学着长脑子。

    可自己真的长脑子了?要不是在大家面前,桂重阳想要锤自己两拳。

    梅小八的食盒与桂重阳一样,都是梅氏预备的。

    梅小八被打击的精神怏怏的打开食盒,眼睛一下子亮了。

    食盒一共是两层,一层装了四个花卷,一层是醋溜白菜与腌芹菜。梅氏家里父兄都是读书人,小时候见过兄长的食盒,所以晓得预备什么不怕凉又吃着方便的吃食。

    到了杨武这里,就不行了,也没有食盒,只有粗布包了个二大碗,里面下面放着豆腐炖咸菜,上面放了两个高粱面窝窝头。

    不时有小学生好奇的看过来,看到桂重阳与梅小八食盒时有的撇撇嘴,有的则是将自己简陋的饭盒掩了掩;等看到杨武二大碗里那两个黑不溜秋的黑面窝头的,有人“哈哈”出声。

    桂重阳心情正不好,听见一个眼神过去。他黑着脸,目光冰冷,倒是吓了那个小学生一跳。

    说到底,不过是一群十岁下的奶娃子。桂重阳觉得有些焦躁,低下头也没有胃口,将食盒推给杨武。

    杨武拿了一个花卷,也将自己的饭碗推了推,道:“要不要尝尝,我娘蒸的窝头。”

    桂重阳拿了一个窝头,自是跟块硬面疙瘩似的,哪里能比得上白面花卷,可因为想着心事,一口一口也吃完了。

    等到用了午饭,几个负责扫洒的小学生开始扫地。

    到了下午,大家是背诵半个时辰,却是一首五言绝句。

    直到大家背诵完,梅夫子才到,却是面上带了疲惫。他才从隔壁班讲了经学回来,口干舌燥,自是不耐烦,就让大家重新温习《三字经》,又提问了几个小学生,便让大家写大字,自己回夫子室去了。

    到了下午酉初(下午五点),散学的钟声响起,小学生们才一窝蜂的跑出去。

    不仅桂重阳坐的腰酸背痛,就是杨武与梅小八两个没有久坐过的,也是不停地晃脖子。

    桂重阳虽没有进过南边的社学,却是有所耳闻的。

    南边的社学,一日下来分早学、午学、晚学,每天都要温书习礼,教习进退、应答、待师、事亲之礼,教完再督促大家温习早学午学所读书,而后才是散学。

    这村里私塾显然是略过晚学,就是早学、午学也敷衍的多,不过能识字罢了。

    桂重阳之前就没有对村塾抱太大指望,倒是不算失望。

    待看杨武与梅小八两个,就见杨武伸胳膊动腿:“真是比下地还累人哩,怪不得有人念到一半就跑了。”

    杨武已经十三,这么小子在村里已经是当全劳动力用了,自然晓得耕种辛苦。

    梅小八则是摸了摸后脑勺,“嘿嘿”笑道:“以后旁人再夸晟四哥,俺也要跟着夸哩,识字都累,更不要说他一直考呀考呀。”

    桂重阳在旁笑而不语,还真是孩子话。士农工商,四民分明。同下地耕种比起来,学堂里这点算什么?

    三人从村塾出来,在路口作别。

    将到桂家老宅,桂重阳停下了脚步。

    “老爸”之前提过父母,可却没有提过两位长兄、也没有提过长嫂与自小定亲的姑表妹。“老爸”口中的父母,是已故的贺长海夫妇吗?还是旁的别人?

    “老爸”真的是那个偷了家里二百两银子,坑了家人与姻亲的桂远吗?自己真的是贺家的子孙吗?

第九十二章 生疑的小族长(下)(上架第六更求月票)() 
明明才是初秋时分,桂重阳莫名打了个寒颤,看着桂家老宅也觉得陌生起来。

    “下学了,作甚不回家?站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桂重阳的沉寂世界。

    桂春来了,肩膀上扛着一个米口袋,疑惑的看着桂重阳。

    看着那略眼熟的面孔,桂重阳的心一下子踏实下来。

    自己跟“老爸”长得像,与桂春、桂五眉眼也有相似之处。

    按照桂二爷爷、桂二奶奶的说法,自己与“老爸”少年时差不多,要不然桂家上下也不会一下子就认定自己的身份。

    血脉是骗不了人的,自己“老爸”确实是桂远,只是与村民、桂家人口中的桂远似乎有不同,不知这中间有了什么偏差。

    至于自己的亲娘,嫁妆在南京放着,总能有蛛丝马迹留下。

    这样想着,桂重阳一下子踏实下来,冲桂春一笑,随口道:“方才看老宅呢,远着看挺气派的。咱们老宅的屋脊比李家的高两寸,按照风水学来说,这是极吉利的。”

    听得桂春也忍不住望过去,自是瞧出两处宅子的不同。

    原本是李家青砖大瓦房,映衬着桂家老宅破败不堪;如今桂家也是新宅,就显得李家的宅子灰扑扑的。

    “吉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