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入得城来,他与鳌拜及杨善等人才惊讶地发现,这复州城内,依旧是一片破败,城中尚未逃走的居民,再是几近绝无。
奶奶的,这就是一座破败的空城!
“他娘的,这复州城,还真是残破到了极点。也罢,既来之,则安之,就把这复州城作为立脚之基业,让我们在这里好好打拼一个前程出来!”豪格心下虽觉颓丧,却依然大声鼓励左右的各名将领。
豪格的三千兵马入驻复州后,稍作休整了几天,便立刻分兵多路,四下掳掠辽南各地,将那些好不容易才积蓄了一点过冬之物的当地村民掳掠一空。
然后,这些投靠唐军的原满州兵马,露出了极为凶残的一面。
他们将那些被掳夺得一无所有的村民集中在一起,全部斩杀,砍下头颅用石灰硝好并带回,以便唐军监抚司文官验点头颅,从而领取赏钱。
在他们得意洋洋,带着大批掳获与头颅离去后,这些凶残的兽兵,复在乡野四处放火,将那些被掳杀成空的村民房屋,烧成一片灰烬。
很快,豪格部的昭彰恶行,立即被辽南地区的清朝官员,以雪片般的奏章,向清廷飞速奏报。
收到奏报的多尔衮,独坐在自家客厅之中,面色阴沉无比的他,缓缓起身走到窗前,静静凝望着窗外的漫天飞雪。
飞雪迷蒙,根本看不清外面的风景,就如他此时的内心,迷茫而抑郁。
唉,悔不当初啊!
真没到到,范文程那挑动唐王李啸与重兴皇帝朱慈烺互相内斗的计策,竟然只会得到这样一个无奈的结果。
这朱慈烺受到挑拔,还未开始行动,就被李啸发现阴谋,不得不紧急逃亡。而他的一切行动,早就被李啸所掌握,随及,这位年轻的大明帝王,便被李啸秘密谋杀于胶州外海,白白死去,毫无意义。
更可恨的是,朱慈烺的死,在整个明朝官场中,没有产生半点动静与波澜,更未对李啸的威信与能力造成半点损害与打击。反而此人随后便又一手操控,复立新帝,安排那年仅九岁的朱慈炤继任大明皇帝,这一切安排,倒是有条不紊,平静如常。
在扶立那安平皇帝登基后,李啸更是受九锡,自称孤,把那所仅九岁尚是孩童的安平皇帝彻底成当成傀儡,而他自已,似乎才是这大明帝国的真正皇帝一般,这煊赫权势,可谓达到了人臣可及的顶峰。
哼,这个猖狂跋扈的家伙,与历史上的曹操与王莽又有什么区别!
他这般作为,离真正篡位夺权,也只差了一步而已。更令人无语的是,李啸这般薰天权势,便是令自已这个在大清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亦是羡慕不已啊。
没想到,自已的苦心算计,非但未能成事,反而让李啸更近一步地掌控了时局与权力,成了大明王朝的隐形皇帝,这可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想到这里,多尔衮嘴角,不觉泛起一丝苦笑。
李啸这个不肯吃半点亏的家伙,肯定是出于报复心理,才派出投靠其下的豪格部满洲兵马,入驻复州,并以此为据点,四下掳掠辽南,让自已后院起火,不得安宁。
这招以原满洲兵马来攻打故国的计策,让满洲人自攻自灭,互相屠杀,倒是端的狠毒!
那么,现在的自已,到底该怎么应对李啸这般毒辣之策呢?。
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汉奸对付叛军()
只是,现在的大清,正在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的关键阶段,这般难得的进程,岂断被一个小小的豪格给轻易打断。那么,自已要隐忍行事,对这作乱的豪格部众,坐视不管么?
当然不行!
豪格部众在辽南的作乱,相当于在大清身体上,扎出了一个不停流脓流血的巨大疮口,它给大清带来的损害,远比后院起火还要严重得多。如不及时割除这个烂疮,而任凭其发炎溃烂的话,可以肯定的是,可能不要等到李啸的唐军开始正式进攻,大清就已经全身感染,溃烂而亡了。
那么,现在的自已,可否要立刻派出大军,去消灭这猖狂作乱的豪格部众么?
这个想法,只是在多尔衮心下一闪念,便被他自已迅速否决。
大军出征,绝非儿戏,那钱粮供应,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而那豪格部兵马数量虽然不多,但其有那临海而建的复州城为凭依,又可以随时得到唐军水师的强力支援,想要一举打垮他们,却是谈何容易。
而且,就算自已调集大军,强力征伐,不惜牺牲士卒性命,拼命攻下那复州城,又可一举获胜,再无后患了么?
当然不可能。
有唐军水师相援,想要尽灭豪格部众,自是非易。他们极可能会在发现城池难守之际,便从复州西门撤出,全军乘唐军水师船只逃走,这样的话,自已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与无数士卒性命,最终只得到一座残败的空城。
除此之外,还有更令人郁闷的事情。
那就是,自已调派的大军,即使拼力拿下这空城复州后,每日耗费钱粮极多,亦难于在当地久守,最终还是不得不撤回各部驻地。这样一来,这复州城又恢复了先前状态,那唐军水师与豪格部众,又可乘机来夺。那这场复州争夺战,恐怕只会无休无止地打下去。
这样的结果,简直就是一个无法醒来的噩梦!
多尔衮思来想去,心事烦躁无比。
久思无计的他,最终决定,还是先去见见情人布木布泰,听听这位当今的大清太后,对于此事到底有何想法。
多尔衮匆扩用过晚膳,便乘着昏暗的夜色,顶着刺骨的寒风,踩着一地轻雪,轻衣简装地前往布木布泰所居的延庆宫而去。
到了延庆宫后,布木布泰刚刚安抚小皇帝顺治入睡,正也准备歇息,忽听到摄政王多尔衮求见,她略微一怔,便立即令他入宫觐见。
一脸忧色的多尔衮,把怀里揣着的几封辽南地方官员禀奏的奏章,默默无语地递给自已的老情人观看。
看完这几封奏章的布木布泰,同样是一脸的凝重。
她扔下奏章,执着一方精致的手帕,缓步来到窗前,默然凝视着窗外的夜景。
此时,下了一天的雪已然停止,冷月清辉,覆盖着遍地琼玉,有种说不出的清寒与寂寥。
她的心下,同样是萧瑟一片。
唉,那被自已寄予厚望的范文程之计,本指望那重兴皇帝与唐王李啸二人可以弄个狗咬狗一嘴毛,甚至君臣互斗内乱纷起,却没想到,那重兴皇帝竟会这么快地被李啸收拾,连一点还手的余地都没有。随后,李啸重新扶立新帝,现在又受九锡,准称孤,权势倒比先前更加煊赫稳固了。
范文程的这条妙计,最大的受益者,竟是大清的死敌李啸,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而李啸内政一稳,自然是要拿背后始作俑者的大清来开刀,以示报复与惩戒。
没想到啊,这个多有狡智的家伙,竟会使出这般狠毒的计策,派出投降于其的豪格部兵马来复州,用满人制满人,用满人杀满人,用心何其歹毒也!
自已虽未亲见豪格率部作恶之情景,却也足可想见,这厮与那些叛离清国的原清军兵马,在辽南大地上是何等猖獗掳掠,他们四处斩捕大清军民百姓的人头,又是何等残酷可恶。
这个被自已与多尔衮差点斩首菜市口,全家老小皆被清廷斩杀,他自已也是十分侥幸才被李啸手下细作从法场冒险救出的大清前肃亲王,可以想见他有心中对大清会有多么地恨之入骨,他对辽南之地痛下杀手,又会是何等的无情残忍。
这个冰冷残酷的世道,真是因果报应,循环不爽啊。
一股凛冽的寒风,呼呼地透窗而入,吹得布木布泰猛地打了个哆嗦。
她一声轻叹,背对多尔衮缓缓发问:“摄政王,依你之见,却该如何处理此事?”
见布木布泰不敢表态,竟先来向自已反问,多尔衮稍稍一愣,便立即回答道:“大玉儿,依本王之见,无非是暂且忍耐,或是立即派出大军前往复州征剿,只不过,这二计皆有缺点,各有后患。依本王来看,皆非良策。所以,本王思来想去,心下实难有定计,这才连夜来见太后,想听听太后对此事,到底有何看法?”
布木布泰闻言,心下暗叹,她缓缓转过身来,脸上泛起一丝苦笑:“摄政王,那李啸此计,甚是毒也。他相当于是在大清身体上,狠狠地扎入一根带毒的尖刺,若任由此事迁延不决,只恐辽南一片糜烂,再会危及我大清本身,故这忍耐无为之计,断不可行。”
“而要立刻调集大军,前去复州征讨豪格,却又有牛刀杀鸡之嫌。且不说复州临海,豪格部有强大的唐军水师为依靠,不可能被我军轻意剿灭。就算我大清官军不顾代价,不怕牺牲,强令部下攻城,以万千士卒性命为代价,拿下这复州城,亦是因为粮秣供应不足,而难于久守,来日我军一撤,唐军势必卷土重来,那先前的牺牲,可就毫无意义了,故而此计,亦不可行。”
布木布泰说到这里,忍不住一声长叹:“看来,那唐王李啸,也是考虑到了,若派豪格部来我复州,必定会让我军陷入这般尴尬境况,所以,才最终作出这般决定吧。”
多尔衮默然无言,他紧锁眉头,一脸忧心忡忡的模样,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见到这位大清摄政王,竟然一副束手无策的模样,布木布泰心头闪过一丝莫名的失落。
不过,她接下来,却是冷冷地说了一句,令多尔衮意想不到的话语。
“哼!那唐王李啸,以为他这般计策,我大清就无法应对了么?那他也太小看我大清了。”
“哦?大玉儿,你可有何良策?”多尔衮停住了来回走动的脚步。
“摄政王,你就没想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么?”布木布泰的声音幽幽响起。
“哦?还治其人之身?太后的意思是……”多尔衮明显还未反应过来。
布木布泰淡淡一笑,沉声道:“摄政王,我大清国中,满洲兵马以及蒙古兵马,乃是我大清的立国之基,不到万不得已,断不可轻动。但唐王李啸能用豪格这厮来恶心牵制我大清,我大清如何不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我大清为何不能派出恭顺王孔有德,智顺王尚可喜,怀顺王耿仲明这三部汉军,前去辽南对付豪格呢?这诸如三顺王之类的汉军,本是事急来投,虽然被先帝各封为王,但其忠心如何,只怕难测。只是如今我国正是用人之际,以本宫之见,让这三顺王率其本部汉军去辽南一带,对付那豪格部众,却是最为可行之策。”
见多尔衮听得专注,布木布泰继续说道:“如果,我们也象李啸对待豪格一样,给这三顺王在辽南一带各封其地,让其自守疆域,自保其境,以对抗豪格部众,相信他们为了自已的利益,一定会与豪格十分卖力地周旋对战到底,这样一来,豪格部众的行动,将会被大大牵制,其实力亦会不断被消耗,最终的结局,可能就是在辽南一带,形成与三顺王长久的僵持状态。这样的状态长期保持下去,那辽南一带,百姓生活与经济发展确实会大受影响,但我大清之根本,那辽中与盛京一带,就不会受豪格部众侵掳之威胁,依旧可以继续休养生息。等到辽中一带恢复元气,满洲与蒙古之兵员数额,皆恢复到先帝所在时的规模,我们就可乘势南下,与那三顺王一道,一举消灭豪格部众,彻底解决现在这暂时应付的局面。”
布木布泰这话说完,多尔衮连连点头,以示赞同。
“大玉儿此计甚妙,只要能给予那三顺王足够的利益,相信他们定会成为我大清忠实的看门狗。”多尔衮微笑道:“豪格兵马不过三千,想要与这三顺王强行相争,也确实难占太多便宜。算他再是能战,也顶多能维持一个相持的局面罢了。而我等也可如李啸一般,告诉那三顺王,他们亦可前去豪格所占的复州掳掠,斩获的唐军人头亦可按颗算钱。总之,要让他们觉得,自已在辽南一带,不但有地可占,更是有利可图,这般操作下来,那三个利益薰心之辈,绝对会大动其心,也更会为我大清忠心效力了。”
二人商议既定,接下来,便开始商讨具体分配方案。
最终,二人决定,将战斗力最强,兵力最为雄厚的恭顺王孔有德部,派驻在离复州最近的庄河一带。战斗力与兵力次于孔有德的智顺王尚可喜,则派驻在盖州卫一带。这战斗力和兵力最为差劲的怀顺王耿仲明则派驻在离复州最远的岫岩一带。
这三王的驻地,呈现三角之状,可以互为犄角,互相拱卫,多尔衮与布木布泰相信,这般兵力布置后,足够抵挡豪格部在辽南的掳掠与侵袭,确保战火不会蔓延到辽中之地。
至于这三王的粮草军饷,则在入驻之初,皆依旧如先前供应,但其驻地的各类产出,皆可归其自已所有,从而确保其有足够动力守卫其境。而若其得斩唐军头颅,乃至建功立业的话,朝廷亦会不吝赏赐,一定会给予他们丰厚的奖赏。
此事既定,次日朝会,摄政王多尔衮当堂宣布,安排恭顺王孔有德、智顺王尚可喜、怀顺王耿仲明,带其部下全部兵马,前往辽南规定地方驻守,其各类条例与所获战功,皆如昨夜所定,加以安排。
听到这道旨令的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皆是喜不自禁,立即叩首谢恩。
这三个著名的汉奸,自投清廷以来,虽然名高爵显,却没有与其相称的单独封地与范围,只能与清朝的其他部队混编在一处,处处受到满洲兵或蒙古兵的欺负与辱骂,怎一个憋屈了得。
所以,此番前去辽南,虽有与豪格对战的风险,但相形之下,总算是有自已独立的地盘了。其下的收益与作战的收获,亦皆可归自已所有,这般良好条件,再不答应,岂非太傻了么。
于是,三人齐齐下跪,向多尔衮大表忠心,表态说此番前去,一定要为大清流尽最后一滴血,要与那背逆清朝的豪格对战底,不死不休。
三天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