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虎-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ⅰ!

    “将军,这艘一级战列舰全长为232英尺(约70米),数四桅,每桅达10英尺的高度,本船除底舱层外,共拥有双层全炮甲板,上炮甲板每侧舷各有十七门十八磅炮,这种十八磅长炮,每门重达五千多斤,炮管长三米多。”

    “将军您看,本船的底层炮甲板上,拥有的火炮更多,两侧各有二十三门火炮,不过底层的火炮型号更大,装配的是三十二磅炮,炮长三米多,重达六千多斤。这样一可利用重量使船只稳固,二可全使底层火力更加强大,更有利于打击敌军船只吃水部位的薄弱之处。”

    “而除了两层炮甲板上的六十门长炮外,在最上层的甲板靠近舰首部位,每侧还各安装了七门六十磅的巨炮。这种巨炮管短,口径大,炮弹也大,但比起长炮来射程更短,一般是用于近战,尤其是准备靠帮接舷战时发射霰弹,以图压制对面船上的士兵。李将军,这种霰弹炮,原来可是战船的主流配置,但到了如今,因为火炮技术的发展,船只接舷近战的机会越来越少,故本船只保留了十四门,用以万一在近战交战使用。”

    “将军,您看,在本船舰尾处,每侧还另外安装了五门九磅长炮和五门尾炮,以便船只调头时,亦可与敌交战,从而保证战机不失。”

    。。。。。。

    听了约瑟夫全盘讲授的舰船知识,李啸频频点头,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他在心下感慨地想到,这艘总共有一百零四门火炮的一级战列舰,可以说,这比许多明朝城池上的大炮都要多得多。尤其那些炮基本上都是长炮,属于红夷大炮的改进版,射程与威力,比明朝能铸造的那种铜胎铁芯红夷大炮,还要强得多。

    李啸随即下令,将这首最大的一级战列舰,命名为“升龙号”,并作为自已的指挥舰。其级别也由荷兰人命名的一级战列舰,改为更符乎中国人命名习惯的“龙骧”级战舰。

    四桅双层装有七十四门火炮的五艘大型战舰,在荷兰人的标准中,属于三级战列舰,现在其级别则被李啸命名为“虎啸”级战舰。

    双桅单层装有四十六火炮的十艘武装轻型战舰,在荷兰海军中,其级别则不属于战列舰范畴,为辅助作战型船只,其级别被李啸命名为“鹰击”级战舰。

    按李啸的想法,将来的战船类型,完全可以以这样的舰船为模板进行制造,如果种类丰富的话,还可以再细分为诸如一级龙骧,二级龙骧,三级龙骧之类,以实现李啸自有的舰船种类的完全命名。

    接下来,李啸便安排了跟随自已来台湾的1200名辅兵,以及复于台湾的移民中,招收了品德过关忠诚可靠的1100人,总共2300人,作为水师军兵,配入各条战船之中,担任监督与实习人员,以实现对船只的实际管控,防止出现荷兰海员一手摭天不听指挥的情况。

    其中,升龙号上配了300名辅兵水手,五艘虎啸级舰船上各配了200名辅兵水手,十艘鹰击级舰船上,则各配了100名辅兵水手。

    接下来,李啸给暂代总头约瑟夫他们安排了任务,那就是,先在港口内让实习水手熟悉船只操作与火炮使用。在实习水手们大致熟悉后,带上监抚司的官员,就近去福建广东等地,招收移民,以进一步充纳台湾移民的数量。

    在仅仅过了一周的时间后,荷兰方面便有大批商船过来,购买了大批的铁器、呢绒、丝绸和香烟,首次交易总额,便达100万两银子以上。

    李啸军生产的产品,无论是铁器、呢绒还是丝绸,皆是做工精良,品质出众,同进价格却比同期的国际产品相平甚至更便宜,荷兰商人们在验货后,无不心花怒放,立即大把地掏出金银币购入。

    而荷兰人之所以还进口他们自已能生产的香烟,却是荷兰商人的的精明决策。

    因为,荷兰人虽能自已生产香烟,不过,但他们看到李啸的那些做工精良味道不错的过滤嘴香烟,卖价竟与荷兰在印尼的烟厂出厂价一样之时,精明的荷兰商人们立刻意识到,这样的新香烟一定会引领国际潮流。于是,他们马上做出了大量进口中华牌香烟的决定,准备将其大量销住欧洲市场。

    荷兰商船队伍满载而归,在赤嵌城的中的荷兰台湾总督范德堡,见到商队带回来的大批明人商品,心中亦是十分喜悦,也为自已能及时与李啸达成贸易协议而深感庆幸。

    他特意挑出十来匹上好的绸缎,装箱运往巴达维亚,送给自已的顶头上司,也就是东印度公司董事长扎恩,以在拉拢关系的同时,以这种方式向其邀功。

    范德堡的刻意拉拢很快便收到了回报,扎恩授予了他一枚金光闪闪的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对荷兰共和国作出的卓越贡献。同时,授于其在台湾,可有更大更多的全权处理的行事范围。

    收到勋章并且职责提升的范德堡,一时成为东印度公司同僚眼中炙手可热的当红人物。

    荷兰人在与李啸的贸易中尝到了甜头后,西班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各国的商人,纷纷蜂拥来到鹿港,想与李啸进行贸易。

    这样的事情,自是李啸求之不得的,他当即同意了各国商人的请求,与各国商人分别签署了贸易协定。

    自此,鹿港每天都是一片繁忙的交易状态,而李啸军从山东带来的大批商货,竟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几乎售罄。整个商品销售额,多达500多万两。

    由于这些与李啸签下协定的商人,其销路基本都在欧洲一带,并不与郑芝龙那主要在南洋与日本的销售通道相重叠,故掌握着强大海上力量的郑芝龙部,对此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放任这商人的商船前来鹿港进货。

    而在李啸与各国商人广开商路之时,随着李啸军在台湾中部越来越具影响力,在二月中旬的一天,竟有三家弱小土著部落的头人,前来李啸的官府中,请求内附。

    李啸大喜,对引领他们前来的拓殖团长丁佑笑道:“看到没有,我方若军势强盛,经营得力,则远夷自然宾服内附。这些土著,看来倒是颇识时务啊。”

    丁佑也笑道:“是啊,在与荷兰人这一战后,我军在台湾中部,那可是声名如日中天,这三家弱小的土著部落,每部不过一二百人,为免遭大部落的欺压与吞并,便起了引我军为强力外援的心思,这才愿意内附,只不过,却正好让我军有归化他们的大好机会。”

    李啸点头道;“丁团长之言,甚合我心,就设宴好好款待他们吧,宴后,再与他们详谈内附的细节。”

    丁佑领命而去,不多时,宴席摆好,李啸亲自出席,与三名头人把酒言欢,和乐融融,宾主之见,顿是更为亲热。

    宴后,李啸让丁佑为猛虎军代表,按李啸的要求,与这三个部落的头人谈妥内附协议,其内附的具体待遇与相关义务如下:

    1、土著部落内附我军后,其部众人员,每年可接受猛虎军一定数量的物资与商品赏赐,以示荣宠。及若其部落在受到其他部落攻击时,可由猛虎军出兵保护,以为恩遇。

    2、若内附部落互相发生冲突,不可私斗,只允许由猛虎军派出官员,调解冲突,化解矛盾,惩治犯事人员。

    3、部落的未成年儿童,均需前来大肚的学堂中进行学习,在大肚的学习期间,不但要学习汉人诗书文化,穿着汉人的衣着服饰,并要熟悉汉人的生活方式。其一切生活开销,皆由猛虎军出资,其父母不得阻挡。若有阻挡者,由部落头领处罚其父母,同时猛虎军削减给予其部落的相关赏赐。

    4、鼓励土著女子与男性汉族移民相互通婚,凡有土著女子与汉人移民结婚者,其家庭可获官府奖励,这名土著女子的部落头领,亦可获得奖励。但今后,该土著女子只能与汉族丈夫在猛虎军地界生活,不得再返回山寨。

    5、若部落男子愿意放弃山野生活,而象汉族移民一样开荒种地纳税的话,民政司可将其视为汉族移民同等待遇,授于田地,并准允其与汉族女子结婚,其部落头领亦可获得一定奖励。同时为鼓励有更多的部落男子,愿意离开山寨以耕地为生,官府对其有更加优惠的措施,象给其的耕牛与种子,皆为免费。

    6、为保证此协议能得到贯彻实施,猛虎军给每家部落外派办事文官一名,长驻其山寨,以监督协议贯彻实行,保证协议成果得以维护,并使猛虎军与部落之间,可有有效地长期沟通交流。

    李啸原本想着,这份协议可能那些土著会多有抗拒,不料,这三名头人竟在了解协议内容后,就立即答应下来。

    因为,在土人头领看来,内附李啸的猛虎军后,不但可以受到保护,还年年有赏赐,儿童还可免费受教育,部落人口无论是外嫁还是外迁,部落头人均可获得好处,当即喜不自胜,立刻连声表示同意。

    头脑简单的土著头人,当然想不到李啸这份协议的真实背后用意。

    只是,以李啸看来,这份协议若将来在台湾贯彻实施后,不过一二代的时间,这些还处于原始状态的台湾土著们,估计都会归化成汉族的新成员了。

    李啸坚信,只有归化成了一个民族,才会最终避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民族分裂事件发生。那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之类看上很美的概念,其实只能是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任何一点风吹雨打。

    只不过,在后世,由于民族概念与文化已然形成,当局这般行事,亦有其无奈之处。而在李啸身处的这个明末年代,蛮荒土著们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远未定型,李啸完全可以利用汉文化的优越性与包容性,将这些连文字都没有,只有一些原始粗陋的低级宗教的土著,消化吸收,让其真正成为汉族大家庭的血脉分支。

    在给予了三名头人,每人五匹呢绒和大批的铁器后,被选出来的三名监督文官,在军兵的护送下,与三名欢天喜地的头人一起,返回各自的山寨。

    望着头人们欢欣离去的背影,李啸的脸上,露出了自信而欣慰的微笑。

    二月初时,李啸军利用稻田间作期,所种的大批马铃薯,获得了大丰收。

    虽然耕作的移民经验不足,但这种耐粗放经营的马铃薯产量依然十分惊人。平均每亩产量达到6石以上。

    而在李啸军现在开辟的近48万亩稻田中,马铃薯的总产量,达到将近300万石的惊人产量。

    有了这般惊人的产量,李啸的粮食供应可谓十分充足,故李啸打算,除了将100万马铃薯留下台湾,作为储备粮食和种子外,其余出产200万石马铃薯全部运回山东去。

    李啸很快决定,让那十六艘舰船,于训练完成后,取消前往福建广东等地招揽移民的原计划,装上现已收获贮存的大批马铃薯,返回山东赤凤卫。

    在李啸的军令刚刚下达不久,在这个二月底之时,李啸收到了辽东安全司的紧急飞鸽传信。

    信中告诉他,现在辽东安全司人员发现,有大批清军正悄悄调往清朝与朝鲜的边境,严重怀疑在不久之后,清军将会大规模入侵朝鲜。

    看了来信的李啸,脸色十分沉峻。(。)

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岛覆灭() 
“操,没想到,仅仅只比历史上往延了三个月,建虏还是要对朝鲜下手啊。”

    心中暗叹不已的李啸,下意识地将辽东安全分司的来信,揉成一团。

    李啸原本以为,自已曾把那建虏正黄旗部打击得这般惨重,清军进攻朝鲜的时间,应该会大幅延后,怎么也比真实历史延迟半年以上方可兴师。却没想到皇太极要动手的时间,只不过比历史上延后了三个月而已。

    皇太极此人,真枭雄也。

    李啸知道,现在的朝鲜国王李倧,软弱无能,治国无方,最终会在这次清军的大肆进攻中,此人治下的朝鲜,这个明朝曾用无数将士的鲜血与生命捍卫的蕞尔小国,于此战后向清朝屈膝投降,成为清朝的附属国,为清朝提供了大批的粮食及物资,最终反而成了攻灭明朝的帮凶。

    只不过,相比清军迫降朝鲜,李啸更关心另一件事。

    那就是,在历史上,清军在征服朝鲜后,于回师途中,攻克了东江重镇皮岛,斩杀东江镇总兵沈世奎,随后不久,沈世奎之侄,东江镇副总兵沈志祥率东江镇残部及全部的东江镇水师,向清军投降,至此,东江镇覆灭,明朝所据全部的岛屿丧失。而清朝在征服朝鲜平灭东江之后,再无东顾之忧,可以一心一意对付日渐糜烂的明朝。

    尽管东江镇总兵沈世奎,是个目光短浅的平庸将领,但此人总的来说,还算是明朝的忠臣。

    据史载,沈世奎在力战被俘后,清将马福塔曾劝其归降,被沈世奎大骂拒绝,终被清军斩首,也算是一条傲骨铮铮的汉子了。

    李啸完全不希望看到,这样一个对自已完全不利的结局。现在的他,从心底里还是希望保全东江镇与沈世奎的。

    因为有了北面的东江镇作为屏护,李啸在山东可以放心地发展势力,而一旦东江镇全部落入敌手,且东江镇水师成为清军力量的话,李啸的赤凤卫,将直接暴露在清军的攻击范围内。就算清军暂时没能力直攻山东,但海路不靖的话,将给李啸全军赖以为生存之本的海上粮道运输线,以及各类相关的海上贸易,带来巨大的风险与阴影。

    只可叹,现在自已身处台湾,与东江镇南北两隔,想要迅速赶往救援,实是非易。

    故而,李啸现在认为,如果现在自已出援,能保住东江镇与沈世奎,当为最好的结果。

    如果时间上来不及,那李啸希望退而求其次,至少保住尚未投降的东江镇副总兵沈志祥部残余兵马及其水师,使其不得向清朝投降,而让原本就战力锋锐的清朝,更加如虎添翼,这是稍次的结果。

    而最差的结果,则是完全如历史上那般,东江镇不复存在,沈世奎被斩,沈志祥投降成为了清朝的顺续公,李啸将不得不直接面对北边的巨大威胁。

    真实历史上,在东江镇灭亡后,只过了几年,汉奸降将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