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工程师- 第4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各府州县的主政官员被朱由检换掉一大半。

    这些人全部被要求入京,填充大屠杀后空荡荡的中枢。

    江南这些年来依仗江北军的兵威,完全不把天子放在眼里,朱由检此时便将这些文官大换血。这次的征调名义上是普通人事调动,实际上是把江南不听指挥的地方官换掉,把比较听话的官员提拔到江南去主政。

    但显然,朱由检的意图被江南的文官看穿了。江南的文官们使用了很简单的一招对付朱由检——抗命不从。

    各地的官员以各种名义狡辩,有的说地方遭灾,有的说百姓挽留,有的说患病卧床,总之就是赖着不走。朱由检让吏部官员发出的几百封行文,没有几封是能起作用的。

    更无奈的是,朱由检对这些公然违抗吏部调令的行为却是无能为力。

    京营只有两万人,守卫京城尚且兵力不足,朱由检不可能派兵马杀到江南将这些集体抗命的文官们抓起来。

    新军败给江北军以后,朱由检手上的实力可以说是大不如从前。这重新控制江南的事情,任重而道远。

    王承恩看着那些抗命的奏章,气恼不过,说道:“圣上,这些文官当真是蝇营狗苟无法无天。如今江北军已败,他们居然还敢违抗上命!”

    朱由检叹了口气,踱步走到了乾清宫的窗户边,对着窗外的景物沉吟不语。

    王承恩跟了过去,说道:“圣上,不如派东厂番子去江南拿人!抓几个带头的官员关进东厂,让这些文官们知道圣上的天威!”

    朱由检听到这话,看了看旁边的东厂太监王德化。

    王德化脸上一凛,面露难色。

    朱由检知道王德化完不成这个任务,摇了摇头说道:“东厂那几千人有什么用?江南的地方营兵和卫所军都听文官的。东厂的番子若是跋涉几千里到江南去拿人,恐怕人拿不到,自己的性命都要提心吊胆。”

    若真的派东厂番子去江南拿人,恐怕最可能的结果是番子在江南非正常死亡,然后结果全部被推到盗贼山匪的头上。

    王承恩想了想,不再言语。

    许久,他也叹了口气,说道:“好不容易把江北军打垮,难道皇爷就没法重新控制江南?没法将新法推行全国?”

    朱由检看着窗外的风景,皱眉不语。

    许久,乾清宫中都没有人说话。

    三人沉默了好久,王德化才壮着胆子说道:“皇爷,奴婢以为,江南文官所惧唯有齐王。如今想控制江南,只能依赖齐王的力量!如果以齐王的名号号令江南,那些文官们恐怕都会听令。”

    朱由检愣了愣,转头看了看王德化。

    王承恩皱眉说道:“王德化,你说得什么浑话?若是让齐王号令江南,那整个天下岂不是听齐王的?”

    王德化被王承恩呵斥一句,低头不敢多说,往后退了一步。

    “是,咱家失言了。”

    朱由检却对王德化的话来了兴趣,挥袖说道:“王德化,你有什么主见?大胆说!”

    王德化抬头看了看王承恩,又看了看天子。

    朱由检又说道:“大胆说!”

    王德化舔了舔嘴唇,说道:“如今江南文官最害怕的就是手上有几十万雄军的齐王,天子不如和齐王商量这次征调江南文官的事情,若是能让齐王表示对天子的支持,恐怕事情就好办了。”

    朱由检问道:“要齐王如何支持朕呢?”

    王德化想了想,说道:“要征调官员布置人事,莫不如让齐王兼领朝廷的吏部尚书一职。届时天子有什么人事征调,直接让齐王盖亲王印玺。”

    “同时再让齐王调两万虎贲军驻扎南京,威慑江南。则江南的屑小都会瑟瑟发抖,一个个老实听命了。”

    王承恩听到这话,犹豫说道:“这怕是不妥吧?让齐王掌朝廷人事,甚至驻兵南京,这以后天下官员岂不是都听齐王的?”

    朱由检也是面露犹豫神色,一甩龙袍前襟坐到了椅子上,矛盾地思考起来。

    想了一会儿,他问道:“借齐王之威号令天下倒也是一个法子。只是时日长久,若天下人因此都习惯了齐王的权柄,纷纷倒入齐王旗下,藐视朝廷,如何?”

    王德化拱手说道:“此事若想成,便需要齐王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二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齐王的忠奸,只有圣上能分辨了。”

    天子听到这话将双手放在了书案上,没有说话。

    王承恩慌张地说道:“圣上,如此大大不妥。齐王在天津已经是尾大不掉。如果再让他染指中枢主掌人事,那天子什么决定都要和他齐王商量?恐怕当真是权势熏天啊!”

    朱由检却还在回味王德化的那句“周公恐惧流言日”,突然抚须说道:“有趣!”

    王承恩愣了愣,“啊?”了一声。

    朱由检笑着看了看王德化,说道:“王德化!你的谏言有趣!”

    王德化拱手说道:“皇爷圣明!”

    朱由检站了起来,说道:“王承恩,速速拟旨,就说朕调齐王入朝担任吏部尚书,主掌天下人事。这封圣旨王德化你亲自送到天津去,看看齐王什么反应。”

    王承恩眨了眨眼睛,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答应下来。

    王德化拱手一礼,说道:“奴婢遵命!”

第九百九十章 基业() 
齐王府三殿中,李植坐在王座上,和自己的下属讨论王德化的来访。

    如今的齐王府其实就是当初的国公府。说起来,这个宫殿对于如今的李植来说已经显得太小了,无法体现李植的身份。李植已经让人在范家庄的东郊建造一座全新的齐王府,有更大的正殿和更体面的后宫。

    不过这王府的修建需要时间,没有一、两年是不可能建好的。暂时来说,李植还不得不使用这座规格较低的国公府。

    王德化奉天子命令来和李植商量“大事”,不过李植没有立即接见他。李植让他在王府中暂时住下,让密卫大使“安平伯”韩金信先去和他聊了聊。

    王德化倒也干脆,和韩金信和盘托出天子的意思,将天子希望借助李植力量的想法全部说出。

    听韩金信汇报了王德化的来意,李植召集群臣,商量这件事情。

    天津的主事官员们站满了李植的三殿,分文武两班立在三殿的左右。

    钟峰一上来就表示了反对。

    “臣以为此事不可为。”

    钟峰站了出来,说道:“大王在天津主政一方,每一分劳碌就有一分收获,已经自成局面,又何苦去趟朝廷的那一池浑水。做天子的吏部尚书支持天子的决策,利用天津的力量为天子威慑江南官吏,此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大王如果真的去了,在京城劳心劳力,到头来能收获什么?任命一大堆科举出身的儒生做这个官、那个官?恐怕归根到底也只是天子的一个忠臣。届时如果因为精力耗在京城,耽误了一镇九省的建设,当真是得不偿失。”

    听到钟峰的话,李植的臣属们议论纷纷,不少人都表示了赞同。

    就连郑开成也站出来说道:“王爷明鉴。如果此番王爷西进京城,恐怕是要做了天子的挡箭牌。”

    “天子有心号令天下施行新法,但江南的士绅和文官不听调遣。如果王爷进京做吏部尚书,以一镇九省的实力威慑江南,则江南士绅恐怕会加倍仇恨王爷。”

    “天子施行新法,收获的是天下民心。但天子没有实力,空有想法无力实施。如果天子借助王爷的实力推行新法,则出力的全是王爷,得利的全是天子。最后天下的士绅个个记恨王爷,王爷却两手空空什么都得不到。”

    “怎么看,这都不是一个可取的事情。”

    听到郑开成的话,李植的臣属们又议论起来。大多数人都同意郑开成的话,对做天子驱策,去硬扛江南所有士绅文官的事情没有兴趣。

    如今天子一遇到难题就找李植,天津的官员们当真厌倦了天子的这个习惯,不愿意再出力了。

    钟峰又站了出来,说道:“我们天津的事情我们可以做,朝廷的事情朝廷自己做。如果天子把江南全部划归给王爷治理,让我们在江南收税办报,我们倒是可以真正把江南的事情管起来。”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点头。

    曹余站出来说道:“既然天子管不来江南,不如就把江南交给王爷管理。又要借助王爷的力量,又要按天子的意思任命官员。好处全是天子的,出力全是王爷,这岂不是冤大头?”

    众官又是一阵赞同声。

    然而李植听到这些话,却是沉吟不语。

    天津的官员们说了一大通,见李植没有表态,都渐渐安静下来。他们不知道李植什么态度,都不说话了。

    崔昌武看了看李植的脸色,站起来拱手说道:“王爷,臣以为,此事也有可为之处。”

    李植看了看崔昌武,来了些兴趣,说道:“昌武说!”

    崔昌武走出队列,说道:“王爷一心为民,之所以不断扩大天津体系的管理范围,所求也是为民做主,为民谋利。然而无论王爷如何扩大领地,所管理的大明国土也只有天津、山东、河南和江淮几地。造福的百姓有限,并不能普惠所有汉民。”

    “然而如今天子有求于王爷,等于是给了王爷一个机会,让王爷将天津的政策推广到整个大明。”

    说到这里,崔昌武抬头看了看李植的脸色。

    李植听到这话神情愉快,笑道:“昌武的话有意思,继续说!”

    崔昌武见李植有兴趣,神色一振,又说道:“天子如今要依赖王爷的威势管理江南,但是又害怕王爷的权柄过大,只许了王爷一个吏部尚书的职位。所以这件事情看上去十分不划算,完全是为天子驱策。”

    “但是王爷坐拥一镇九省,是天子所依赖的力量。以此为筹码,大可以和天子讨价还价。天子开价一个吏部尚书,王爷可以还价一个内阁首辅。”

    “如果天子让出内阁首辅的官职,则王爷可以不动兵戈,直接将王爷的雄图大志在整个大明施展。如果王爷能在整个大明讲公德均田赋,办学校开报纸,兴矿山工厂,建铁路码头,那王爷岂不是可以造福整个国家。”

    “若是能如此,王爷便是出力为朝廷办事,也算是值得。”

    众人听了崔昌武的话,一个个都有些恍惚。

    崔昌武说的是让李植去造福整个大明。但是让李植去管理整个大明,一镇九省怎么办?

    李植去做内阁首辅,不管一镇九省了?

    一镇九省的官员怎么办?

    钟峰眉头一皱,说道:“王爷,臣以为不可…”

    李植挥了挥手,制止了钟峰的话,说道:“寡人戎马倥侗十余年,打下了一镇九省的基础。如今一镇九省的百姓和官员都奉寡人为主,这份基业,寡人是无论如何不会放弃的。”

    “一镇九省这份基业是寡人的,这是要传给李欢的。”

    众人听到李植这句话才放心下来,不再恍惚。

    李植想了想,说道:“不过如今也确实是一个机会,利用一镇九省的实力造福整个大明的百姓。”

    看了看崔昌武,李植说道:“崔昌武,寡人便推举你入朝廷,在朝廷上作为寡人的代表影响整个大明的政策吧!”

第九百九十一章 助益() 
乾清宫中,王德化躬身朝天子朱由检说道:“圣上,齐王提出条件,要派崔昌武担任我大明的内阁首辅,然后才会支持天子的江南政策,派兵到江南去震慑屑小!”

    “崔昌武是齐王李植的妻弟。”

    听到这话,朱由检有些不快地坐到了椅子上,面沉如水。

    王承恩看了看天子,又看了看王德化,说道:“李植好大的胆子,他这是要控制朝廷啊!”

    “若是让李植的人当了内阁首辅,那天子岂不是事事要和李植商量?”

    “这朝廷,岂不是要姓李?”

    王德化看了看天子的脸色,说道:“然而如今文官们集体抗命,若是不依靠齐王,天下就要由文官们说的算。与其让文官们自作主张,倒不如和齐王商量。”

    “至少齐王派来的还只是一个内阁首辅,首辅只有票拟的权,最终下决定的还是天子。”

    明代以内阁制治理天下,各地的奏章送到朝廷后,先到内阁。由内阁中的大学士商量对策,最后由首辅将内阁的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进呈给天子。这个程序称为票拟。

    天子收到内阁的票拟后,如果觉得没问题,就让司礼监秉笔太监用红色墨笔抄一遍票拟的建议,作为最后决策。当然,如果觉得内阁的票拟不好,天子也会另写最后的决策。这叫做批红。

    所以内阁虽然有对天下大事的建议权,但是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天子手上。只要天子勤政,将所有的重要奏章都亲自阅览,内阁首辅的“相权”还是相对有限的。

    所以王德化认为,此时既然要依赖齐王李植的力量,便让崔昌武来做这个内阁首辅也没什么。就算崔昌武提出各种谏议有问题,天子批红时候改了便是。

    而只要齐王以虎贲军支持天子,天子就能控制整个大明。

    王承恩说道:“票拟虽然可以改,天下人心难收!”

    “齐王已经是尾大不掉,在地方上实力已经超越朝廷。如今朝廷的首辅也让齐王的人来做,天下人会怎么想?”

    王承恩躬身朝朱由检拱手,说道:“让齐王的人做了首辅,天子不怕,天下人却怕。奴婢就怕天下的人才人物像百川汇海一样投入齐王门下,届时世人只知道齐王,不知道朝廷啊!”

    朱由检看了看王承恩,吸了口气。显然,天子也确实在担心这个问题。

    毕竟这是内阁首辅,是执掌天下的内阁之长,不是吏部尚书。

    王德化想了想,说道:“圣上既然担心李植权势过重,不如就和齐王商量商量,这派来的人就不做首辅了,便当个内阁次辅。”

    “首辅的职位,以后就空悬着,不设了。”

    按明代的规矩,首辅若在,内阁以首辅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