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工程师- 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李植的资金消耗极大。此前屡次募集新兵,将兵马从两万人增加到六万人,又不断扩大海军的舰船和炮兵,李植的赤字已经达到惊人的七百万两一年。

    后来随着各种工业产品的收益增加,再加上山东的公田逐渐开垦出来,地租收入增加了一些,李植的财政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如今每年赤字还是有四百万两一年。

    同时大量消耗李植金钱的还有六十万辽人的开荒费用。得到辽阔的东北三省黑土地,不开荒是说不过去的,开荒结束后未来的收益是可观的,但是开荒阶段的资金消耗也是惊人的。

    开荒的辽人有六十万,除去妇孺老幼大概有三十万劳力,每个劳力每月月钱一两五钱,还有一日三餐。虽然这些辽人的待遇远低于虎贲军,但几十万人的数字实在太庞大,光是日常开支每年要消耗李植一千六百万两。这还没算开荒队伍的营地建设、工具和其他开支。

    而李植最近又开始了辽东省的路网建设。李植不但要在辽东建设一千五百里的铁路,还准备在辽东建设“镇镇通”的水泥公路。

    这些路网建设当然是有用的,按照李植的规划,辽东路网建成后,可以把粮食运输的成本降到现在的一成。如果说未来辽东规划有四千万亩旱田,每年产出二千万石粮食销往内地的话,没有路网运输成本大概是六百万两一年。而有了铁路和公路,一年可以节省运费五百多万两。

    从长期和整体上观察,道路建设是十分划算的。未来铁路的运营估计能够盈利,能够收回部分建设成本。但在短期和财政角度考量,铁路和公路建设的费用的沉重的。李植的一千五百里铁路全部由财政出资,造价预估在六百万两。“镇镇通”的公路里程更长,造价预计在五百万两。

    李植通过攻打日本获得一千万两银子,抄查山东“倒李”士绅获得二千万两,抄查晋商得到二千七百万两,南下抄斩背后捅刀子的江南士绅查获一千五百万两,加上出售女真人奴隶得到的几百万两,李植本有七千多万两的存银。

    但是这两年多下来,不断扩大的虎贲师和突然出现的开荒队消耗了李植这七千多万两存银的两千多万两。而未来的一年,开荒队和虎贲师的赤字继续,估计要两千多万两。而铁路和公路建设则需要一千万两。

    也就是说,即便算上未来蒸汽机工业的盈利,专利费用收入的上升和辽东公田的地租收入,再过两年,最多三年,李植这些年南征北战得来的七千万两银子就会全部消耗殆尽。到时候沉重的赤字就完全无法维持,必须解散开荒队甚至部分军队。

    这还是在李植不扩军的前提下。

    而不少山东官员最近又提出了在山东兴建铁路和公路网络的建议。提议者认为目前山东和天津之间的交通耗时动辄几天,不利于两地之间的沟通和管理。

    李植对这个建议表示赞赏,但财政却根本无力支持。

    李植迫切需要开辟新的财源。

    众人坐在二殿中,许久都没有人说话。财政上的事情实在是一个难题,任谁都没法突然变出几千万两银子出来。

    见众人沉默了好久,李植突然问道:“朝鲜有多少人口?”

    听到李植的话,众人眼睛一亮,都活络起来。钟峰和李兴交头接耳地议论着,就连素来比较稳重的李老四也和洪承畴说起话来,似乎是有了些想法。

    最后洪承畴站了起来,说道:“国公爷,朝鲜国人口的具体数字无人知晓。以参谋厅对朝鲜的了解,估计朝鲜的人口在九百万到一千二百万之间。朝鲜本来土地贫瘠。但是朝鲜的两班贵族这些年不断开垦荒原,倒是极大扩大了朝鲜的田地数量,所以才孽生了这么多人口。”

    李兴一拍椅子扶手,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大哥!朝鲜这些年投靠鞑清助纣为虐,不仅曾向鞑清进贡称臣,更是朝农业落后的鞑清输出大量粮食,甚至直接派兵协助鞑清攻掠大明。锦州一战,朝鲜就曾派出上万人马!”

    “要是没有朝鲜的一万多兵马,锦州大战中我大明的勇士们要少流多少鲜血?此仇此恨,不可不究!”

    李兴一挥袖子,说道:“我提议,我们写一封措辞严厉的信件给朝鲜国王,要求他赔偿银子给我们天津,以作为历次协助鞑清的代价!”

    听到李兴的话,众人更加兴奋,又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如果能从朝鲜身上搞出一笔银子,倒是皆大欢喜的事情。锦州大战中明军伤亡颇大,这里面就有朝鲜兵马的“功劳”。更别提正是朝鲜的粮食帮助鞑清支撑住了最基本的社会秩序,否则鞑清在锦州之战根本无法总动员。

    洪承畴吸了一口气,说道:“朝鲜虽然在崇祯九年降清,但在崇祯十五年锦州大战后就重新向大明纳贡称臣。去年天子已经原谅朝鲜,册封朝鲜国王李倧为朝鲜之主,所以现在朝鲜已经是我大明的藩属国。”

    “国公爷虽然实际上独力对抗满清,说起来有权追究和满清狼狈为奸的朝鲜。但朝鲜如今既然已经重新重新称臣,我们作为大明的臣子,似乎没有立场再去讨伐他。”

    李兴听到这话恼怒起来,说道:“朝鲜首鼠两端!投降满清的事情还没过去!就算天子放过他,我们天津一镇不会饶了他!”

    众人窃窃私语地议论了一阵,最后都看向了李植。讨伐朝鲜这样的大事,办不办,怎么办,都要看津国公的主意。

    李植看着二殿外面的平台,缓缓说道:“朝鲜助纣为虐,不可不罚。洪承畴!你替本公写一封檄文给朝鲜国王,本公以大明征北大将军的名义,全权负责大明北方的军政和外交。本大将军让朝鲜交出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的赎罪金,否则我天津大军一动,玉石俱焚,朝鲜举国上下要悔之不及。”

第六百七十章 敲诈() 
朝鲜汉城昌德宫宣政殿中,朝鲜国王李倧看着李植写来的通牒,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李植在通牒中历数朝鲜降清后的罪行,要朝鲜交一千五百万两的赎罪金,这让李倧有些不知所措。朝鲜一年的岁入不过五百万两,这些税收要供养军队和官员,几乎没有剩余。李植一开口就要一千五百万两,这让李倧砸锅卖铁也拿不出来。

    然而李植在通牒中用词十分严厉,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势头。如果李倧拒绝,恐怕接下来朝鲜就要迎接李植的讨伐。

    朝鲜是知道李植的厉害的。

    虽然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但却是这些年东北亚历次战争的亲身经历者。无论是在战国时代后崛起的日本,还是努尔哈赤时代统一女真的后金,都多次入侵朝鲜。朝鲜可以说是处在东北亚的风口浪尖,所以历来对附近各个势力的实力更替十分敏感。

    朝鲜向来执行“事大主义”,也就是后金、大明和日本这些附近的势力谁最强大,朝鲜就倒向谁。大明比日本强大,朝鲜就坚持联合大明对抗日本;大明比后金强,朝鲜就坚持奉大明为正朔;而崇祯九年皇太极的满清看上去比大明更强,朝鲜就投靠满清。

    执行这项国策的朝鲜当然明白,如今李植兵强马壮。

    李植名义上仍是大明的津国公,实际上却高度自立,内政外交都独自进行。去年夏天李植北伐清国,干脆利落地灭亡了无数次攻掠大明的鞑清。朝鲜当然有在辽东布有哨探,汇报回来的情报是清国在李植的火铳大炮面前不堪一击。

    去年目睹李植的恐怖实力后,朝鲜的君臣上下深感畏惧,担心李植得了辽东后顺势征朝鲜。然而想铁血无情的李植不惩罚降清的朝鲜难度太高,朝鲜最后选择了做大明朝廷的工作。

    国王李倧朝北京城中派出特使,花了了价值几十万的财货上下贿赂朝堂上的文官,终于取得了文官的交口称赞,最后得到了大明朝廷的原谅,重新被接纳为藩属国。

    本以为重新称为大明的藩属就没事了。然而没想到这个藩属国的身份没有拦住李植,李植还是直戳朝鲜降清的罪恶,要朝鲜出银子赔罪。

    李倧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哭丧着脸说道:“每年国库能存下的银子不过二十多万两,这一千五百万两,让孤如何拿得出?”

    李倧的嫡长子,朝鲜的世子李溰说道:“父王,我朝鲜降清一事无可驳辩。事到如今,只有一方面向天津派使者请求宽限时日,降低金额。如果能把金额降到一千万以下,我们还是可以拿出来的。另一方面,朝廷应依土地多少向地主征集特别税,无论是两班贵族、还是中人、良人,一并征收特别税,凑出这笔银子。”

    李溰是朝鲜朝廷中最清楚李植实力的人。他长期在清国担任人质,亲眼目睹了李植是如何摧枯拉朽的灭亡满清的。去年满清被李植征讨后不战而逃,逃往阿勒楚喀。李溰贿赂守卫,在半路上逃了出来回到了朝鲜,从此对李植无比敬畏。

    所以在李植开口要钱后,李溰立即提出和李植商量着办的主张。

    朝鲜国王李倧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有些气馁地说道:“征收这么重的税赋,恐怕会激起民变。”

    议政府领议政朴大景拱手说道:“臣以为,世子所言不可。我朝鲜虽然战力不强,但从未被任何一个外族征服!即便是壬辰倭乱时候倭国占领我朝鲜全境,也无法统治我朝鲜的臣民。彼时民间起义此起彼伏,最后二十多万人的倭国大军两次入侵,两次败退。”

    “崇祯九年鞑清入侵我朝鲜,攻陷我王城,占据城池无数,我朝鲜最后也只是名义上臣服。每年纳贡粮食不过白银千两、米万包。如今李植派个使者送来一张纸,殿下就刮地三尺征收重税上贡,恐怕不但李植会得寸进尺,民间的两班贵族更会怒火中烧,终将酿成大乱!”

    “李植虽强,但国人并不畏惧。殿下若是违背民意向李植投降,不见光海君违背民意的下场么?”

    议政府是朝鲜的最高行政部门,相当于明朝的内阁。议政府首领称为领议政,是类似于宰相一般的人物。

    朝鲜的政治是国王和“两班”贵族共治,朴大景作为领议政同时代表着民间贵族的力量。李植要的这笔银子终究是由朝鲜的地主阶级来出,对于民间贵族来说,莫名其妙向李植上缴一千五百万两银子是不可接受的。

    朴大景的提议引起了宣政殿中官员的普遍赞同,众官纷纷出列唱和。

    李倧看着殿中的大臣们,又叹了一口气。

    “向大明天子申诉,求天子为我朝鲜拦住兵强马壮的李植。”

    ####

    朱由检坐在乾清宫中,闭着眼睛。

    一连处理了十几封奏章,朱由检累极了。他揉了揉太阳穴,朝王承恩问道:“今天内阁送来的奏章看完了吧?”

    王承恩看了看旁边的桌子,说道:“国内的奏章是看完了,但是朝鲜国王李倧有一封奏章上来,皇爷看不看?”

    朱由检听到是朝鲜来的奏章,皱了皱眉头,说道:“这些夷人朝秦暮楚,东奴一灭,就贿赂朝廷的文官来逼朕重新接纳他们。这次又有什么事情来烦朕?”

    王承恩唱了一声喏,打开李倧的奏章,看了一会,吸了口气。

    “皇爷,李植这次要敲诈朝鲜一千五百万两啊!”

    朱由检愣了愣,转身看了看王承恩。

    王承恩把奏章放到朱由检身边,说道:“皇爷你看,李植说朝鲜曾经降清助纣为虐,要朝鲜给天津一千五百两赎罪银!”

    朱由检扫视了那奏章一眼,没有说话。

    王承恩把奏章又看了一遍,说道:“皇爷,朝鲜求圣上拦住李植。朝鲜说他们弹丸小国,就是刮地三尺就凑不出这么多银子出来。”

    朱由检依旧没有说话,坐在椅子上想了想。

    许久,他站起来踱了几步,最后停在窗边。

    朱由检缓缓说道:“派人去问李植,怎能不经过朝廷,就擅自勒索朝鲜。”

    王承恩眼睛转了转,问道:“皇爷的意思是?”

    王承恩看了看天子,想了好久,才笑道:“我明白了,皇爷这是要李植分出一些银子出来。他一口在朝鲜吃一千五百万两,怎么着也要分五百万两上缴给内库啊!”

    朱由检看了看乾清宫外的小雨,没有说话。

第六百七十一章 百万() 
国公府三殿中,李植看着宣旨的太监,皱眉不语。

    李老四走了上去,塞了五十两银子给那太监。那宣旨太监知道自己宣的这个旨不是好事,本来是以为得不到银子的。把银子往袖子里一塞,他赶紧把圣旨交到李老四手上,朝李植做了个揖,就兴高采烈地离开了。

    站在一边的李兴见太监走远了,站起来骂道:“天子这也腻贪婪了,我们靠自己的兵马去抢朝鲜的,他怎么也要插一杠。有本事,让京城的新军去朝鲜抢?”

    钟峰笑道:“估计天子是想扩大新军,又筹不到粮饷。如今南方的士人都不听天子的了,税款拖欠的现象越来越多。河南和湖广的贼兵又盛,天子的财政越发紧张。”

    钟峰突然说道:“天子现在是不是只能管到北直隶和山西的事情了?”

    想了想,钟峰又自问自答地说道:“是不是管北直隶、山西还要和东林党商量着办?”

    李兴啐道:“无论天子如何艰难,也不能从我们身上琢磨银子。我们没银子了也从来不曾琢磨天子的银子啊。天津和山东每年该上缴太仓库的,该转运到其他卫所军镇的银子,我们一两银子不少。再没有像大哥这样的忠臣了。”

    郑开成沉吟说道:“天子也没有明着要钱,天子在圣旨里也只是暗示我们要上缴一些。”顿了顿,郑开成又说:“不过说起来,朝鲜是大明的合法藩属。如果天子不授权给我们,我们这是非法讨伐。”

    钟峰笑道:“那天子能如何?能带领他的八万新军打到天津来?”

    郑开成说道:“那倒不至于,只是到时候授人权柄,总是不妥。如今我们和天下士绅为敌,正是需要盟友共同对敌的时候。”

    听到郑开成的话,众人倒是沉默了一会。如今李植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