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工程师-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崔合脸上一喜,把一点点大的女儿抱给李植,说道:“给你抱一下。”

    李植接过女儿,摸了摸女儿的小脸蛋,说道:“我家女儿真好看,长得像娘亲。”

    崔合看了看李植,把女儿抢回来,说道:“不给你抱了,你太疼她就不疼我了!”

    李植笑了笑,捏了捏崔合的脸,不再多说。

    一甩披风,李植走出了总兵府,跨上了御赐的骏马踏风,带领等在外面的郑开成等人出城往范家庄行去。

    李植走出天津城西门时候,城门上锣鼓大作,天津守军欢送大都督出征剿贼。那负责天津城防的天津守备因为上次李植抓拿查登备时候任李植随意进出天津城,被李植高看了一眼。那守备深受鼓舞,此时在城门上摆出锣鼓队送李植,希望能让大都督高兴。

    说不定大都督一高兴,报功时候给自己添一笔,自己就要升官了。

    天津新任巡抚李继贞率领天津文武官员齐聚城门之外,为太保李植南征送行。李植所部的战斗力大家都知道,没人怀疑李植打不过流贼。如今天津上下都知道此战后李植身份还会提高,再没有人有和李植对抗之心。

    那李继贞新来乍到,更没有抗衡李植的能力。他听说了上一任巡抚查登备的下场,处处以对上官的礼仪对待李植。

    李继贞看到李植骑行过来,大喊一声:

    “祝大都督马到功成!”

    其他官员纷纷喊道:“祝大都督大获全胜!”

    “祝太保大人大破流贼!”

    李植笑了笑,懒得和这些大明官员们客套,骑马从天津官员们前面骑了过去。那些官员们也不在乎李植的冷淡姿态,纷纷抱拳拱手,朝李植作揖行礼。

    李植行到范家庄城南,一万六千大军已经等了很久了。大军见到统帅来了,齐声高喊:

    “万胜!”

    “万胜!”

    李植点了点头,一挥手,喊道:“出征!”

    一万六千大兵齐声高喊:“虎!”

    那一声“虎”发得极为整齐,一万六千个声音汇成了一个声响,气势夺人。看得跟着李植身后的黄公公身子一抖。

    在亲人们的目光中,一万六千大军开拔,放出一千侦查斥候,沿官道朝南方开去。

    一直跟着李植的黄公公看到李植终于发兵,长舒了一口气。他不再耽搁,便和李植告辞,往京城去报信了。

    ####

    大军一路向南,日行四十里。走了两个月,到达了襄阳地界。

    大军还没到达襄阳城,距离城中还有十里,就看到几千乡亲父老迎在道路两侧,欢迎李植的援剿大军。几个锣鼓队沿着官道排列,看到李植的大军到来,敲锣打鼓迎接虎贲师。又有壮汉扛着刚杀的猪羊等在路边,显然是准备犒劳援军的。

    离城十里,“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平寇督师,赐尚方宝剑”杨嗣昌率领襄阳城中文武官员,站在官道上等待李植的到来。

    杨嗣昌等了一会儿,便看到锣鼓队的响声中,一支雄军迈着整齐的步伐,朝自己这边开来。

    这支雄军的士兵身上都穿戴着红色的简练军装,那军装和明军的鸳鸯战袄不同,是用纽扣扣住两襟的。军装的袖口都很小,看上去十分精神。士卒的军装是红色的,军官则是深红色。

    此时是秋天,天气微凉,将士们的军服都是两层棉布织就的长袖。显然,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还有冬装、夏装。士卒们脚上都穿着一种长筒皮靴,那皮靴一看就十分坚固耐用,适合长途行军。

    士兵们此时在行军,并没有穿铠甲。但杨嗣昌眼尖,看到这支兵马的辎重车上绑着一件又一件的盔甲。有的盔甲是一种杨嗣昌没见过的胸甲:那些胸甲没有鳞片,整体锻造成型,看上去像是明光铠的护心镜,但又比护心镜大,显然能够护住整个上身。看那些胸甲寒光闪闪的样子,杨嗣昌怀疑那些胸甲是钢甲而不是铁甲。

    而这些胸甲旁边,还绑着同样寒光闪闪的护臂、护肩和裙甲。显然这些盔甲组合起来是一套套全身甲,能够护住全身。

    杨嗣昌戎马几十年,还从没见过一支大明军队批量装备这么精良的钢甲。大明的边军一般都装备镶铁片绵甲,内地的官军甚至连绵甲都没有。从来没听说哪支官军用钢甲武装士卒的。穿这样钢甲厮杀的士兵,要有多强悍?

    除了这种钢甲,杨嗣昌还在辎重车上看到大量的锁子甲,比那种全身钢甲更多。那些锁子甲的样子更让杨嗣昌心里一抖——杨嗣昌认得这些锁子甲的制式,这不是明军的锁子甲,这全是从鞑子那里缴获的锁子甲!

    要杀多少鞑子,才能缴获这么多锁子甲?

    杨嗣昌看着李植的兵马,脸色发白。我大明,竟有这样一支绝无仅有的强军。(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三章 督师() 
李植的兵马不止人人有甲,而且每个人都扛着一把火铳。

    杨嗣昌听说李植的火铳制作精良,从来没有炸镗的风险。火铳火力很猛,七十步外可以破甲。而且李植的新兵训练每三个月就要打废一支火铳,所以士兵们的射术都十分高明,七十步上弹无虚发。

    杨嗣昌看着那些昂首挺胸的火铳兵,暗道要是战场上这样万铳齐发,什么样的敌人能抵挡得住?

    李植骑马行在大军中段,此时还没看到杨嗣昌。所以大军前段没有停在杨嗣昌面前,而是越过杨嗣昌的欢迎队伍,继续往前面走去。

    虎贲师行过去,那一门门野战炮更让杨嗣昌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直听说李植的大军配有大炮,杨嗣昌却没想到竟有这么多。三千虎贲师士兵从杨嗣昌前面走过,杨嗣昌就看到了四十门大炮炮车。

    这样算下来,那李植一万六千兵马,岂不是要有两百门大炮?

    这些大炮,都是小型的红夷大炮,造的十分精良。杨嗣昌盯着路过的野战炮炮车看了,发现李植的大炮上完全没有蜂窝气孔。杨嗣昌也了解一些红夷大炮的铸造,显然李植的这些大炮不是用泥坯法生产的。。。

    杨嗣昌原先率领十余万大军围剿张献忠、罗汝才,军中也不过有虎蹲炮几十门,弗朗机炮二十门。而李植却有数量远超过杨嗣昌虎蹲炮和弗朗机炮的红夷大炮。如果这些制造精良的红夷大炮全部装上散子炮轰炸敌人,那张献忠的贼军会受到怎样的伤害?

    李植军马的精良装备已经令杨嗣昌惊讶无比了,但最让杨嗣昌感到难以置信的是李植军马的军纪。

    那些身穿红色军装的士兵们扛着火铳,每两百人组成一个小方阵往前走去,目不斜视。无论是道路两边的乡亲父老,还是那猪羊酒水,都没能让这些士兵们转一下头多看几眼。士兵们没有听到停止前进的命令,就毫不犹豫地越过欢迎人群继续向襄阳城前进。

    这支军队给人的感觉是,即便天塌下来了,也没有执行命令重要。

    要练多久军纪,才能把军马连成这样严整一片?普通的明军几天才练一次,恐怕训练几年也练不出这样的军纪。古人形容强军叫作“如臂使指”,杨嗣昌今天看到李植的兵马,才知道这个词的含义。

    难怪李植可以一次次打败清军。这样一支强军,即便是几万东奴包围上来也不会害怕。

    有这样的一支强军,难怪李植可以打败自己,一句话就让天子不再信任自己。自己失去天子信任后被朝野上下言官攻击,只能外出督师来证明自己。然而自己督师一年,剿贼不成,反而损兵折将。

    这关键时刻,李植又来了。李植这支强大兵马,在杨嗣昌眼里,就是攻击自己的敌寇。

    杨嗣昌看着李植的兵马,脸色越来越黑。

    杨嗣昌身边,“右佥都御史,勋阳巡抚”袁继咸也是看得脸色发白。李植的兵马在军令下一往直前的那种气势,让人感觉到一种强烈的杀气,让人看得心里打鼓。

    所谓天下强军,果然名不虚传。

    袁继咸拱手朝杨嗣昌说道:“督师,这太保李植的兵马,实在是强盛啊!”顿了顿,袁继咸说道:“此部兵马一到,献贼恐怕是插翅难飞了!”

    援剿的“蓟镇中协总兵官”猛如虎本来是个大嗓子,但在李植的军马前,他有些不敢大声说话的感觉。他压着嗓子说道:“督师,和李植的兵马比起来,我的那四千兵马就像是一群青皮无赖。”

    杨嗣昌冷笑了一声,没有说话。

    保定总兵张应元摇头说道:“督师,我们苦战一年,反而着了献贼的道,大败数场。如今天子派这样一支强军来剿贼。。。如果李植一战胜敌,我们就显得太无能了,要被天子责罚啊。。。”

    张应元的话,说到了杨嗣昌的心坎上。

    杨嗣昌在襄阳府坐镇剿贼,殚精竭智,取得的结果是惨败。现在天子把李植派来,显然是对杨嗣昌失去信心了。如果李植像前年、去年打鞑子那样打张献忠、李自成,大杀八方,那杨嗣昌一个无能庸碌,徒耗国库的罪名是跑不掉的。

    那样一来,杨嗣昌的官就算做到头了,能顺利退休就算是走运了。

    杨嗣昌心里盘算着,看着李植的强盛大军,不喜却忧。

    终于,李植的前军全部走了过去,李植的中军出现在官道上。

    看到迎在路边的杨嗣昌,李植在一勒缰绳停了马,却没有说话。

    李植和杨嗣昌关系不算好。那时候李植在承天门上要天子为卢象升建祠奉祀,逼得天子下罪己诏,天子从那时起就不再信任杨嗣昌。天下人都传李植一句话打败杨嗣昌,虽然这个说法有清流挑拨离间的嫌疑,但也足以证明李植和杨嗣昌不是一路人。

    李植不知道杨嗣昌会如何看待自己。李植这次带兵援剿,理论上是归于平寇督师杨嗣昌节制的。但李植如今天子的圣旨都敢不听,又岂会听命杨嗣昌?如果杨嗣昌记仇,李植就弃了杨嗣昌自己去杀张献忠了。

    当然,如果杨嗣昌配合自己,李植也不介意给杨嗣昌一点面子。

    李植停马立在那里,中军旗令兵立刻举起了停止前进的旗帜。前军后军的旗令兵把命令传了下去,很快李植一万六千大军就停在了官道上,默然肃立。

    虎贲师的令行禁止,又让杨嗣昌身边的一众将帅赞叹不已。

    杨嗣昌看到李植的那一刹那,就换上了一张春风满面的笑脸。

    杨嗣昌贵为内阁辅臣,身上穿着蟒袍玉带,却丝毫不介意李植的无礼。他不等李植和他打招呼,就大步走上去。他带领襄阳文武官员走到李植的马前,拱手说道:“太保一路辛苦了!”

    李植见杨嗣昌这么亲切,似乎丝毫不介意自己为卢象升请求抚恤的事情,倒也不好意思和杨嗣昌太冷漠。说起来,自己刚升为参将时候,就去杨嗣昌家吃过饭呢。

    李植翻身下马,拱手说道:“督师言重了,为国效力,不敢言辛苦。”(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四章 吾独往矣() 
杨嗣昌哈哈大笑,极为亲切地说道:“太保一心为国,果然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指了指路边的乡亲父老,杨嗣昌说道:“太保名震天下,这些父老们都是来迎接太保的,太保随我到前面十里亭歇息,我为太保接风。”

    李植见杨嗣昌一点上官架子不摆,笑道:“那就赖督师安排了。”

    杨嗣昌笑道:“乡亲们备了猪羊犒赏太保的兵马,太保让军士们扎营埋灶吧。”

    李植点头说道:“如此甚好!”

    杨嗣昌带着李植和众军官往前走了几分钟,到了一个叫作十里亭的小镇上。那里更有迎接李植的锣鼓队,敲锣打鼓声震天。

    杨嗣昌带着李植进了一户大院子,院子正堂上已经摆出了酒宴。

    杨嗣昌这边的诸巡抚、总兵和地方上的两名乡老列席左边,李植这边的团长、营帐们列席右边,坐在了酒席上。杨嗣昌让李植麾下的团长、营长和巡抚、总兵们分庭抗议,是对李植十二分的礼遇。

    很快,杨嗣昌的亲卫们就端上了各色酒菜上来。

    此时算是在军旅中,本该一切从简。但杨嗣昌招待李植的酒席依然十分丰盛。什么驴肉火烧、红烧鳖肉,大多是山上的野味,该有的都有。

    杨嗣昌打开五坛金华美酒,时不时朝李植举杯。他本来是进士出身,智商本来就是极高的,加上又极会说话,每每冒出珠玉妙语,让宴会的气氛十分热烈。李植喝了不少的酒,脸上渐渐红了。

    杨嗣昌看酒宴的气氛不错,拱手朝李植说道:“太保,如今天气越来越凉,实在不适宜用兵。太保不如在襄阳驻扎几个月,待来年春天再战献贼!”

    听到杨嗣昌这句话,李植一下子酒就醒了。

    这句话,才是这场酒宴的关键。杨嗣昌对李植这么热情亲切,为的就是让李植暂缓用兵。如果李植一上来就大杀八方,功劳就全是李植的,之前的败仗就显得是因为杨嗣昌等人太庸碌。如果李植在襄阳呆上半年一年,战局再逐渐改变,杨嗣昌等人就不显得太无能,功劳就是杨嗣昌运筹帷幄的了。

    不管张献忠这半年如何发展壮大,不管李植半年后还能不能打败张献忠,杨嗣昌首先要保证的,是让自己显得称职。所以,他要李植暂缓用兵。

    如果李植像过去那样只是一个参将、游击,在平寇督师杨嗣昌的压力下,只能屈服听从命令,随大军进退。即便是要被督师活活拖到几个月或者半年之后才开始打仗,即便是要把功劳全套在杨嗣昌身上,李植也只能从了。

    但如今的李植,已经不是杨嗣昌可以搓揉的小角色。李植是太子太保,正一品左都督,官位并不比杨嗣昌低。而且现在天子下旨调李植入川作战,相信的是李植能够平贼,天子早已经不相信杨嗣昌了。

    现在的李植,当然不会为了杨嗣昌的私利在襄阳贻误战机。

    李植把酒杯放下,缓缓说道:“督师明鉴。本官在天津只留四千兵马守城,防御薄弱。若是东奴兵马今冬破关而入,本官的范家庄有被攻破的危险。讨伐献贼的战斗,不能久拖,要速战速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