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工程师- 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老四点头说道:“鞑子的亲王,贝勒们都是兄弟子侄,又团结又狡猾。如今吃了两次我们的亏,一定会想法设法改变战法。”

    钟峰笑道:“无论如何,有了这八千新兵,我们的实力会大涨。那些文官们以后就更要听我们的了!”

    众人听到这话,哈哈大笑,都很畅快。

    李兴挥手说道:“就是天子,考虑天津的问题时候,都不能不考虑我们的两万大军!”

    众人对视了一眼,十分得意。

    李植说道:“我们虎贲师威名远镇,有不少屑小觊觎窥视我们。这次招募新兵,人数远超以往,要担心的是混入奸细。此次招募手续上要严,应募者首先要有当地乡老做保,要带上户贴来应募,还要有虎贲师的在役士兵做保。”

    钟峰说道:“一名士兵可以为几人做保?”

    李植说道:“一名士兵可以为五人做保,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六万应募者中选出八千精锐。如果招募的新兵中混入奸细,做保者斩!”(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三章 异心() 
李兴从总兵府出来,带着亲卫打着旗牌仪仗往范家庄骑去。

    如今李兴是都指挥同知,范家庄游击,官拜从二品,也是响当当的大官。路上行人见到游击将军旗牌开路,尤其是“范家庄”游击将军,知道来人身份不俗,纷纷让开道路。

    李兴正往前走着,看到远处也行来一支旗帜队伍。李兴仔细看了看远处的旗牌,看到“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山东提刑按察使司佥事”,“整饬天津中路兵备”几个旗牌。前面来人,正是新任天津中路兵备道杨秀明。

    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山东提刑按察使司佥事是杨秀明身上兼任的官衔,杨秀明真正干的事情,是天津中路兵备道。

    范家庄正是归天津中路管辖,这个中路兵备说起来是李兴的直属上司。李兴正要让仪仗让开道路,却看到前面杨秀明的队伍已经挪到了道路左边,把道路中间让给了李兴。

    李兴愣了愣,还以为自己身后还有大官。但李兴回头看了看来路,却没看到官员仪仗。

    这兵备道杨秀明,是把道路让给李兴的。

    李兴想了想,带着仪仗笑着迎了上去。他走到了杨秀明马驾前,在马上拱手说道:“想不到能在这里见到杨大人。”

    本来按照大明的规矩,李兴这个游击将军见到上官兵备道是要行跪礼的。但李兴有兄长李植撑腰,倒也不把兵备当作上官,拱手就算是见礼了。

    而且如今杨秀明已经把道路给自己让开了,自己再行跪礼当真要吓到杨秀明。

    杨秀明跳下马来,站在李兴马边拱手说道:“多日不见二将军,二将军别来无恙。”

    李兴见杨秀明跳下马把自己称为二将军,暗自好笑。

    李植是大将军,自己就是天津的二将军了?看来抓捕了查登备等四个文官后,天津的文官们已经没有一点胆量和李植分庭抗议了。如今这个杨秀明都要巴结李兴一句“二将军”,和自己行礼要跳下马来,哪里还有一点上官架子?

    李兴笑道:“今日李兴有俗事缠身,改日再去兵备府上拜访,告辞了!”

    “二将军慢走!”

    李兴志得意满,一挥马鞭往前面行去。

    ####

    蒋充坐在十几户街坊中央,淡淡地喝了一口茶。

    蒋充如今是虎贲师的骨干了,已经是陷阵团连长。他崇祯七年九月应募加入选锋团,从小兵做起,依靠战功于崇祯九年升为破虏团班长。后来陷阵团成立,他又调到陷阵团做排长。崇祯十一年底十二年初他率兵随将军大人在京畿杀鞑子,依此战功,升为陷阵团连长。

    如今蒋充手下有一百二十四士兵,一个月月钱九两,已经是范家庄的中层军官。

    这次蒋充回到范家庄“老城”,是来为十几户街坊做保。

    所谓范家庄老城,其实就是李植来范家庄做百户管队官之前的范家庄。这一片区域已经于崇祯八年修城墙和别墅的时候被推平,李植给范家庄老居民每户人补偿了一幢小别墅。这些范家庄土著住在城东北,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大多数人都在范家庄从事商贩买卖,生活小康。

    但是和范家庄的士兵,李植工厂的职工比起来,范家庄的这些土著生活水平就相对落后了。年轻人做商贩一个月也就二两多的收入,和李植每月花费三两半支持的工人,四两半支持的大兵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

    这些土著中,最出息的就是在虎贲师当军官的蒋充、华彰二人。如今两人都是连长,都娶了如花似玉的媳妇,住富丽堂皇的豪华别墅。两人年纪轻轻就都已经有了孩子,过着人人艳羡的生活。

    蒋充和华彰的境遇让范家庄的土著明白了,要想过上好日子,就要紧紧跟随着将军大人的脚步。在范家庄内跟着还不够,还要到工厂、军队里追随,才会有似锦前程。

    这一次虎贲师再次招募新兵,范家庄的土著们不愿意再落后了,他们找到蒋充,要蒋充为范家庄的土著们做保。

    看着儿时老街坊们殷切的目光,蒋充咳嗽了一声,转身和身边的老邢头问道:“邢老爹,你先说几句?”

    老邢头六十岁了,是范家庄土著中年纪最大的人,原先在范家庄中颇有威望。但等李植来了,把范家庄变了样,老邢头就渐渐有些落伍了。他唯一一个儿子在城北市场卖鱼,收入和蒋充、华彰比起来差得太多了。

    比起来,老邢头一家和蒋充一家翻了个个。蒋充原先家里是范家庄最穷的几户人之一,崇祯七年蒋充差一点就逃离范家庄了。但在蒋充逃亡前夜,将军大人来了,蒋充应募成为了将军大人的士兵,从此步步高升。

    如今在这群土著眼里,蒋充一句话顶得上老邢头十句话。

    听蒋充让自己说话,老邢头有些不好意思,叼着烟斗说道:“我不说,你直接说!你现在是连长,大家都指望着你,等着你说话呢!”

    蒋充听到这话,便站了起来,说道:“街坊们,这一次将军大人要招募八千人,这是个机会!”

    “为什么说是个机会呢?因为这次招募新兵,需要老兵做保,一个老兵只能保五个人。也就是说,这八千个缺最多只有六万多一些人来竞争!”

    “和以前动辄十几人争一个位置的情况比起来,这次的竞争就没有那么激烈了。”

    “跟着将军大人干,就是平步青云。我和华彰的境遇大家都看到了。如今我家媳妇不但不需要纺纱织布,家里还买了一个丫鬟做杂事,媳妇只管带孩子。只要跟上将军大人脚步,好日子就在眼前。”

    蒋充扫视了十几户眼巴巴看着自己的街坊们,知道这些街坊都在等自己说能不能为他们做保。

    蒋充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这次作为连长,我可以保十五人”

    听到蒋充说可以保十五人的话,下面的土著们一片兴奋,欢喜地议论起来。这里有十二户人十四个壮丁想入伍,蒋充可以都保下。

    但蒋充又说道:“不过我要说清楚,做保我是要负责任的。出了奸细,做保的人要掉脑袋。这三年一直在范家庄做事没有出城的十三人我可以保。陈二蛋前年到徽州投靠舅舅,在范家庄外面待了两年,我不能保!”

    听到蒋充的话,陈二蛋急急说道:“蒋大哥,我在徽州学了两年账房,什么坏事都没有做,如今已经不做了回来了!你怎么就不保我?”

    蒋充摇头说道:“我不知道你在徽州见了什么人经历了什么事,我不敢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

    陈二蛋十分失望,一气之下蹲在了地上,再不愿意站起来。

    看着陈二蛋的遭遇,其他街坊都吸了一口气,暗道幸好自己这些年都守在范家庄。范家庄是乱世中的乐土,只要跟紧将军大人,就有好日子过。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出去投奔亲友,都是不着调的事情,回来还要被怀疑有异心。(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兵() 
谢晋的妹妹看着空手回来的谢晋,忍不住流了一滴眼泪出来。

    家里三口人已经饿了一天了,谢晋出去借粮,却借不到一粒米。

    谢晋一家是河间府吴桥县的佃农,一家三口人佃种十九亩旱田,本来刚好糊口。但去年年底鞑子入关劫掠,经过吴桥时候大肆劫掠。谢晋一家三口人躲进县城去,没有被鞑子杀死。但田里的庄稼,却因此荒废了。

    在县城里躲了一段时间,等谢晋再回到家里时候,小麦错过了灌溉期,田里已经满是野草。这一年的收成,极差。打下来的粮食吃了五个月就吃完了,如今这青黄不接的时节,不知道怎么过。

    谢晋想去亲友家借粮食,但亲友同样遭了灾,哪一家都不好过。谢晋头几次去祈求,还能借到几升米。但这一次谢晋再去,亲友们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借给谢晋了,谢晋空手而归。

    谢晋也一天没吃东西了,饿极了。他有气无力地坐在椅子上,叹了口气。

    谢晋他娘说道:“我儿,没有米面,这接下去的日子怎么过啊?”

    谢晋去年死了爹,如今家里只有一个老娘亲,一个妹妹。谢晋想不到自己当家第一年,就遇到这样的困境。如今借不到粮食,难道一家人就要饿死?

    谢晋无奈地说道:“再拿一件冬衣去城里当吧!”

    谢晋他娘说道:“马上就要入冬了,家里只剩下三件冬衣,再去当冬天就要冻死。”

    谢晋用手搓了搓脸面,说不出话来。

    一家三口人正坐在院子里饿肚子,却突然听到前面一片喧闹之声。在几十个人的簇拥下,一个精壮汉子大步走在乡间的土路上,正往谢晋家走来。

    看见那些吵闹的人群,谢晋胆小的妹妹吓了一跳,便往屋里躲去。

    谢晋愣了愣,暗道自己没犯事啊,这么多人冲自己家院子来是做什么?他仔细一看,才看到那些拥过来的人大多是附近的小商贩,中间走着几个本里甲的名望老人。而被众商贩围在中间的那个精壮汉子穿着范家庄军装,显然是范家庄的大兵。

    谢晋隐隐猜到什么,赶紧迎到了门口。

    那一群人走到谢晋门口,中间那个范家庄大兵喊道:“这是谢晋家么!”

    谢晋赶紧答道:“是,我就是谢晋!”

    那个范家庄大兵看了看身边的老人,那几个老人都点头说道:“对,这就是谢晋!”

    那个范家庄大兵笑了笑,把一个腰牌和一封文件交到谢晋手上,说道:“恭喜啊谢晋,你已经被我们范家庄将军大人募上,以后就是范家庄的大兵了。这是你的腰牌和录取证,你凭这两样东西下个月到范家庄去报道!”

    听到那个大兵的话,谢晋激动得满脸通红,有一种幸福突然间到来的昏晕感。

    范家庄的大兵,自己募上了。以后自己就要做三两月钱,三餐有肉的大兵了?自己的老母和妹妹,再也不愁吃喝了!

    谢晋双手发抖地举着那个腰牌和录取证,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旁边的乡老一柱拐杖,笑道:“谢晋,这是喜事,你哭什么?”

    谢晋颤声说道:“我家一天没吃饭了,如今我却募上范家庄的兵了。。。你让我。。。你让我。。。”

    不过虽然自己募上了,但报道还有一个月,离发月钱还有两个月,这两个月家里没有米,家里人日子怎么过?谢晋突然又迷茫起来,看着那个来送信的范家庄大兵。

    谢晋话音未落,旁边一个挑着沉重扁担的小商贩就大声喊道:“谢晋,你家没粮怎么不早说,我赊给你!”

    谢晋愣了愣,便看到那个小贩把扁担挑到了谢晋面前。沉甸甸的扁担一掀开盖子,里面赫然是雪白的米面。

    那个小贩讨好地说道:“谢晋,这一百斤白米面作价一两六钱卖给你。你给我立下欠条,等你到了范家庄拿了月钱了,再给钱给我!”

    那小贩掏出一张欠条出来,只要谢晋按了手印,这米面就是谢家的了。

    谢晋不敢置信地看着那个小商贩,又看了看那白米面,仿佛喜从天降。

    其实谢晋不知道,这些天这些小贩已经做惯了谢晋这样的生意。只要跟着范家庄报信的大兵,把米面卖给应募上的农民,就能稳稳赚钱。此时赊卖的粮食,自然比平日卖的价钱高一些,而且这些被募上大兵的农民以后都是高收入的,有借条在手,不愁他们不还银子。

    一百斤米面市面上只能卖一两四钱,赊给新兵们可以卖到一两六钱,一下子就赚了两钱银子。这是十里八乡难寻的好生意。

    谢晋他娘激动地走到那一担米面面前,用勺子勺了一杯米面出来看了又看,破涕为笑,说道:“我们家有米面了?”

    那个米面小贩见生意做成,心情愉快,拿出背上的唢呐吹了起来。一时间,谢晋家门口的人群一个个喜气洋洋,那情景,当真不像是要去当兵,倒像是谢晋中了秀才。

    谢晋妹妹见那一群人不是来寻仇的,也从屋里跑了出来,站在那一担米面面前,一边哭一边擦着眼泪。

    “大哥,我们有吃的了?”

    一个布庄伙计走了出来,说道:“谢晋,我看你妹妹身上穿得破破烂烂,要不要到我这里割几尺布,给妹妹做几套新衣服?”

    谢晋说道:“我没钱。。。”

    那个布庄伙计大声说道:“谢晋你多买几尺布,我赊给你,等你在范家庄赚钱了再给钱给我!”

    谢晋愣了愣,看了看眼巴巴的妹妹,说道:“好!”

    谢晋的妹妹一年多没做新衣服了,听到这话高兴得跳了起来,满脸笑容。

    看见谢晋这么豪爽,那些小贩们一个个十分激动,全部冲到谢晋面前,喊道:“谢晋,我赊油给你!”

    “谢晋,我赊棉被给你!”

    “谢晋,我赊大米给你!”

    谢晋一个个答应,那些小贩就往他家门口放货物。那货物一点点堆积起来,最后竟堆了半人高,什么东西都有。

    一下子,刚才还要饿肚子的谢家就什么都不缺了。

    一个当铺伙计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