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工程师-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传庭听到洪承畴的话吃了一惊,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他惊疑不定地看着洪承畴,讪讪问道:“李植打胜了?怎么胜的?”

    洪承畴倒是没有因为孙传庭的失态而嘲笑他,刚才自己得到这个消息时候的样子也好不到哪里去。洪承畴一挥袖子坐到椅子上,说道:“不知道怎么胜的。但李植报了上来,说斩首一万一千级!”

    孙传庭诧异地看着洪承畴,一脸的不相信。

    一万一千级鞑子首级?那可是国朝少有的大功!和几个月前的范家庄大捷相当!一万人靠一个临时建的寨垒打败七万清军?斩首一万多?这李植还是明军吗?怎么能打出这么不可思议的胜仗出来。

    孙传庭想起李植请命出兵时候自己的持重之言,脸上竟有些尴尬起来。大明确实只有一副家当,孙传庭只能像个小媳妇似的死死守着这家当,而李植却能靠这一副家当横扫四方,把鞑子打得鬼哭狼嚎!

    孙传庭有些后悔没有跟李植一起去青山口了。如果自己那时候相信李植,带一、两万兵马去助阵,那现在自己也早已立下大功了。想到这里,孙传庭有些懊恼地在桌子上一拍,俊朗的脸上满是后悔的神情。

    “若彼时随他同去,如今如何?”

    洪承畴也拍了拍桌子,似乎也在后悔。不过他很快就抛弃了这种念头,说道:“伯雅,你快备马,随我去青山口犒劳李植大军,查验李植的首级。”

    孙传庭点了点头,说道:“好,我这就随督臣去!”

    ####

    陈新甲坐在天津巡抚的大堂内,正在和蓟、辽的众将们议论军情兵事。

    查登备也坐在大堂的上首,仅次于陈新甲。不过查登备属于东林清流,和依附于杨嗣昌的陈新甲有些格格不入。加上如今杨嗣昌失去了天子的信任,倒台只在朝夕,那查登备就更不把陈新甲放在眼里,说话做事都有些轻慢。

    陈新甲把查登备的态度看在眼里,一肚子的火,却又不敢发出来。

    自从李植一句话打败杨嗣昌后,陈新甲就一直夹着尾巴做人。别说是查登备这样的巡抚,就是帐下的总兵陈新甲都不太敢得罪,说话办事绝不敢对这些总兵用强。

    不过好消息也是有的,那就是李植在青山口被多尔衮围住了。

    那多尔衮七万大军围着李植一万人半个月了,那可是七万鞑子,那狂徒李植拿什么阻挡?多尔衮攻下李植营寨估计要不了多久了,陈新甲每每想到这件事,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只要李植一死,大明朝拿什么和清军打?主战派还不是立刻销声匿迹?到时候天子还不是要重新启用主张议和的杨嗣昌?杨嗣昌一得势,自己这些跟随杨嗣昌的外臣还不是要鸡犬升天。到时候陈新甲一个兵部尚书是跑不掉的。

    那个李植,当真是个狂徒,居然要带一万兵马去堵七万鞑子。鞑子的战力,那是明军能比的?就算李植侥幸赢了鞑子几场,但一万对七万,这仗是不可能打赢的。此时李植已经被清军围困半个月,日日苦战,他应该后悔自己的无知无畏了吧?要不了多久,洪承畴就要去给李植收尸了。

    想到这里,陈新甲扫视了一眼查登备,暗道虽然如今你对我轻慢,等我升为兵部尚书,我看你怎么来巴结我!

    大堂内的武将们还在围着地图议论清军的兵马布置。明军的斥候不敢靠近清军,这些武将凭借有限的消息也议不出什么头绪出来,在那里叽叽喳喳。陈新甲看了看地图上的青山口,闭上了眼睛。

    突然,大堂外面一个亲兵跑了进来,拜倒在陈新甲面前喊道:“督臣!三边总督洪承畴派人来传话了!”

    陈新甲睁开眼睛,淡淡说道:“让他进来。”

    一个身穿鳞甲的秦军小校带着两个督标营标兵走了进来,拜倒在地,大声说道:“总督大人,我家督臣洪承畴让我来传话。”

    陈新甲点了点头,说道:“你说!”

    那个小校大声说道:“前线消息传来,天津总兵李植在青山口大败东奴伪王多尔衮,擒斩东奴和蒙古鞑子首级一万一千!鞑子大败后已经弃了青山口,往西边逃去!”

    听到这话,大堂里安静了几秒,然后轰地一声炸开了。众将们被这个惊人的消息惊呆了,然后就热烈的议论起来。

    李植打赢了。

    而且还斩首一万一千?

    这可是媲美范家庄大战的大捷,而且这一次的对手是七万清军!这李植怎么越来越神了。这李植是要以一人之力对抗东奴吗?

    蓟、辽的众将们叽叽喳喳的议论,一个个都十分后悔。若那时主动请缨随李植去青山口,如今已是立下大功,升官在望了。

    曹变蛟站在大堂的西侧,因为兴奋而脸上有些发红。李植打赢了!而自己帮李植守卫了范家庄,李植说欠下曹变蛟一个人情,那这个人情如今益发珍贵了。只要李植在天子面前美言几句,最好的位置,甚至升赏岂不都是手到擒来?

    曹变蛟得意地看着周围的诸将,一副自得模样。

    陈新甲听到这个消息,浑身的力气像是一下子被人抽空了,一下子摊在了椅子上,许久都说不出话来。

    李植这么能打,清军落荒而逃,形势对大明来说一片大好,此前一力主和的杨嗣昌怕是要被天子恨上了!到时候自己这些跟随杨嗣昌的外臣,都没有好果子吃。

    查登备看见摊在椅子上的陈新甲,十分刻薄地说道:“督臣怎么这副样子?这可是大捷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二章 意气风发() 
洪承畴和孙传庭带着猪羊牲畜,粮食米酒,赶到了青山口。

    两人进李植的营寨前,看到营寨前面的壕沟、木刺,都是暗自惊心,感慨李植防得好严密。

    李植没有到辕门前迎接洪承畴,甚至都没有站到中军大帐门口。李植是站在中军大帐里面迎接洪、孙二人的,这摆出的是迎接平级官员的架势。

    一个营长把洪、孙二人带到了中军大帐,李植冲二人一拱手,说道:“二位军门辛苦了。”

    站在两侧的李植帐下武官有样学样,也都是把手一拱,就算是行礼了。

    对李植的轻慢,洪、孙二人只能忍了。李植是刚获大胜的将官,这次功劳报上去后肯定还要升官。内有天子信任步步高升,外有强兵在手大杀八方。李植作为一个武官,名义上听洪承畴节制,实际上的地位说是和洪承畴平起平坐,甚至说是略高一筹都一点不夸张。

    如今敢因为礼节问题和李植发脾气的大明官员,基本找不到了。

    洪承畴忽视了李植的“无礼”,上前亲热地抓着李植的手臂,说道:“总兵又胜了一回?”

    李植点头说道:“我守在寨垒中,大败攻寨的多尔衮军,擒斩首级一万四千级。不过这其中有三千首级是朝鲜、汉人跟役,报上去有杀良冒功之嫌,就不充为军功了。剩下的一万一千首级,全是东奴和蒙古鞑子。”

    听到李植的话,洪承畴和孙传庭又是一愣,惊讶地对视了一眼。

    按李植的意思,这战功不止一万一千级,竟有一万四千级!是因为担心汉人和朝鲜人跟役在验首级时候过不了关,才报了一万一千级的战功上来。实际上这些年来清军军中汉人和朝鲜跟役越来越多,这些跟役也拥有不低于明军的战斗力。李植能擒杀三千多汉、朝跟役,本来也是一功,只是这份功劳难以明证就是了。李植为了不被人嚼口舌说他杀良冒功,干脆不报这一部分首级战功了。

    这李植的兵马,实在是强盛。这份功劳,实在是浩荡。

    洪承畴和李植寒暄了好一会儿,才装成突然想起来似的,说道:“总兵擒斩的首级在哪里,我去验明!”

    李植笑道:“我带督臣去验!”

    李植带着洪承畴走到营寨中间,走到小山一样高的两堆鞑子首级前面,说道:“东奴首级是五千三百,蒙古鞑子首级是五千八百!”

    看到那两堆鞑子首级,洪承畴和孙传庭对视了一眼,又吸了一口凉气。

    那些鞑子的首级,一眼看过去就像是真的。

    两人的兵马守在天津,闻东奴的警报就色变,看到几百鞑子游骑就紧张,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鞑子首级?这一万一千鞑子若是聚在一起,会是一支多么强悍的兵马?怕是几万明军都顶不住。如今这些鞑子却全被李植割头于此,做了刀下鬼。

    这个李植,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洪承畴有些感慨地摇了摇头,一挥手,便有二十个幕僚走了上来。那些幕僚和李植的士兵讨来水盆河水,开始查验首级。

    乘着幕僚在看首级的当头,孙传庭走上一步,好奇地问道:“总兵兵马如此强盛,却不知道是如何练出来的?”

    孙传庭在营寨外已经看到了李植的壕沟、木刺,知道李植是靠这些东西防住东奴的,但他依旧对李植兵马感兴趣。毕竟李植是防住了七万清军,换做其他明军,靠一个临时营寨绝对是防不住的,更别提擒斩这么多鞑子首级了。

    听到孙传庭的发问,洪承畴也好奇地转过了身子,听李植的回答。

    李植想了想,说道:“我的兵马以火铳,大炮成军。我的火铳七十步上可以杀人。”

    孙传庭点了点头,各式火铳大明的军队都有装备,也是稀松平常之物。造的好的精良鸟铳,七十步上破甲都有。李植的火铳七十步上杀人,也不算稀奇事情。

    当然,大明军队管理混乱,这精良鸟铳一百把里也没有一把。一般的鸟铳别说能七十步破甲了,就是想打一百发不炸镗都是极难的。

    李植又说道:“为了提高火铳兵的命中率,我的火铳兵每天打靶十次。一把火铳造价十五两,一个士兵三个月就打坏一把火铳。我雇佣了大量的铁匠,日夜不停制造新火铳。因为如此,我的士兵才能在战场上弹无虚发。”顿了顿,李植又说道:“那些红夷大炮,也是如此。”

    听了李植的话,孙传庭感慨地抚了抚长须。

    这李植的兵马,是用银子堆出来的!训练三个月就打坏一把火铳,这是绝无仅有的训练强度,每个月光着训练报销的火铳就要折银好几两。

    比较起来,大明军马装备的鸟铳大炮容易炸镗,士兵根本不敢操作,每次射击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哪里有什么训练?一个月也打不了一、两次。

    李植的火铳能全部不炸膛?想让匠人们用心造出合格鸟铳,那工匠钱、材料钱可是一分都不能贪墨,要下得足足的!

    这样的训练强度,那士兵在战场上的命中率得有多高?鞑子冲上来,这边万铳齐发,鞑子怕是一下子就要乱成一片。

    难怪李植的兵马如此强盛,这样说起来,全是用大把银子换来的。听闻李植是用私产养军,不但不贪墨朝廷的兵饷,还从自己腰包掏海量的银子出来报效朝廷,这份忠心大明独一份。这支强军无法复制,在大明也是独一份。

    听到李植的话,洪承畴和孙传庭抚着胡须,若有所思。

    洪、孙二人和李植说着闲话,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几个时辰。到了晚饭前,首级查验的结果出来了,一万一千一百七十九具首级,全是真的。

    听到这个结果,洪承畴眼睛放光。他名义上是李植的上级,李植立下这样的功劳,他是有帷幄之功的。捷报到了天子那里,自己的赏赐自然也少不了。不说别的,就说天子对自己的信任,恐怕都会提高不少。

    洪承畴红光满面意气风发,便要和李植告辞。

    李植说道:“我已经命人备好酒菜,督臣不留在寨中用饭么?”

    洪承畴翻身上马,抱拳说道:“不劳总兵了,我这就赶回去写捷报!”

    说完这话,洪承畴就焦急地一甩马鞭,带着亲兵冲了出去。

    孙传庭看着洪承畴的焦急模样,哈哈大笑,也抱拳朝李植一拱手,追了上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太保() 
大明天子朱由检坐在乾清宫的书房里,叹了一口气。

    如今这局势,实在令人心焦。范家庄大捷后迎来的曙光,因为李植的莽撞消灭殆尽。

    一个月前,清军撤了对济南的重重包围,往青山口退去。七万清军押着二十多万百姓和劫掠来的无数钱粮财帛,走得极慢。可即便是这样,一路上大明的十几万大军没一人敢上去邀战。洪承畴和陈新甲十分“持重”,守在天津的堡垒之中,只看着清军安逸地往青山口去。

    在这样的关头,李植却突然跳了出来,率领一支孤军要去青山口堵清军。其他的明军,没有一个和李植同去的。朱由检知道这是明军怯战。

    然而朱由检这次却没有为李植的敢战而欣喜。虽然朱由检没上过战场,不通军事,但也知道,这一万李植兵马不是七万清军的对手。清兵若是围而攻之,李植怎么顶得住?

    如今大明朝内忧外患,明军对阵清军不敢战,大明只剩下李植这绝无仅有的一支强军。第二次范家庄大捷擒斩东奴一万多首级,算是给耀武扬威的清军一计重击,让他们以后再想入关劫掠时候也要掂量掂量。然而这个李植却如此鲁莽,竟用一万人去战七万人?若是李植这一支兵马折了,以后明军又要恢复无军可战,任清军四出劫掠只能作壁上观的局面。

    此次清军入关,攻陷五州二十七县,杀死百姓无数,劫掠人口二十多万,牲畜十余万,钱粮物资无算。这些都算了,大明军不敢战,没有办法。如果再把李植的兵马也折在青山口,那我大明真是损失惨重。

    清军七万大军进了青山口已经半个多月,奴骑封锁了关口入口,朱由检对山谷里的大战一点消息也没有,这些天是越来越焦急。

    这次朱由检调洪承畴秦军入卫京师,是冒着流贼死灰复燃风险的。如果秦军长期留在京畿,本来已经蛰伏的流贼肯定会重整旗鼓。大明朝哪里有两线作战的实力?流贼一灭鞑子就来,鞑子一来兵马就往京畿调,好不容易靠人数优势逼走鞑子,流贼又起来了,这样的死循环已经两次了,变成了朱由检的噩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