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我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刘琅的小手在奶奶脸上轻轻的抚摸。
“大哥,大嫂,听说首都有烤鸭,回来时一定要买两只。”
刘琅的叔叔和姑姑关心的只有食物,他们从电视上知道首都有很多美食,尤其是烤鸭最是著名。
“放心吧!”
刘东来点头道。
三口人又到了刘琅的姥姥家,姥姥姥爷对刘琅也很不舍,当然,刘琅的那些舅舅姨们也“预定”的很多礼物。
这一次首都之行市里可是拨下了“专款”,给了刘琅一家人三百块钱,要是放到十年二十年后,三百块钱连车票都不够,但是在八三年,三百块钱可不是小数目,足够一家人在首都玩上一段时间了,至于差旅费用,那都是由公家报销。
几天后,刘琅一家人和王抗日登上了火车,从阜城经过的火车只能达到沈城,几个人在沈城逗留了一天,看望一下肖南光,然后才坐上了去首都的火车。
从沈城到首都不过八百多公里,可就是这八百多公里,火车走了十六个小时,从头一天的下午四点,一直到了第二天早上八点多钟才抵达了首都。
阜城的火车站连一百人都装不下,沈城的火车站上下两层,每天都有数千人进出,而首都火车站的规模更是沈城不能相比,巨大的站舍大楼好似一座巨大的城堡,里面的候车大厅能容得下近万人,站在大楼前面抬头看去,旁边有一座巨大钟楼,每到整点时分就响起如雷般的声音,站舍大楼的正中央则挂着一幅伟人画像,目光入神栩栩如生,而大楼前面的广场更是无比的宽阔,比阜城的市中心广场起码大出十倍。
刘琅的父母,包括王抗日都没来过首都,站在站舍大楼前面的广场上眼睛都不够用了。
“这就是首都了!太大了,太大了!”
这里不光大,人还多,南来的北往的,一个个背着黑色皮包匆匆行走,甚至刘琅的父母都没看过这么多人。
“首都的人太多了,光是车站这里怕就比我们阜城多了!”
刘东来感叹道。
“那当然,这可是首都,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地方。”
王抗日接口道。
“这还多呀?”
刘琅暗自说道。
他前世可没少来首都,每一次来广场上的人都能用人山人海来形容,走的慢一点都会被后面过来的人挤到,那才是人多,现在眼前这点人恐怕连当时的零头都不够。
“东来,看那边!”
刘琅的母亲拉了拉丈夫的胳膊。
几个人看了过去,只见在广场四周有很多青年,年纪也就三十左右岁,一个个穿着牛仔裤带着蛤蟆镜,这些人的服饰在刘琅父母看来实在是新潮。
这些人或是两三一伙,或是三五成群,一个个手里拿着黑色的皮包,见到从车站里的人就迎了上去。
“哥们,要不要电子表!”
“哥们,我这里有体恤衫!”
“哥们,咱这有双卡录音机,要不要?”
不少外地来的人立刻就停了脚步,拿起对方手里的各种“新鲜玩意”看了起来,如果谈好价钱,就掏出钱来买下。
他们就是正经八百的“倒爷”,八十年代初的首都车站就是他们的天下。
有几个人看到了刘琅这帮人,立刻走了过来。
“几位,我这有好玩意儿,看看有什么喜欢的,来两件?”
地道的首都口音。
“都有什么东西?”
刘东来问道。
“电子表、计算器、还有体恤衫、牛仔裤、蛤蟆镜,什么都有!”
一个人把手里的皮包打开,里面放着不少东西。
“电子表多少钱?”
刘东来问道。
“电子表十五块钱。”
“十五块钱?太贵了!”
刘东来一撇嘴。
“贵?这都是从南方的港岛弄来的,都是好东西,一块表能用好几十年,不贵,不贵!”
“算了,算了!”
刘东来抱着儿子向前走去。
“哎哎哎,别走呀!还有计算器,这东西可是好玩意,也便宜,来个这个吧!”
对方马上又跟了过来。
“计算器多少钱?”
刘琅的母亲徐文秀是工厂的会计,平时算账都用算盘,她知道有一种叫做计算器的东西,只要把数按上直接就能得出得数。
“五块钱!”
对方回答。
“这么贵?”
徐文秀也觉得很贵。
“贵什么呀?这是最便宜的了,你要是到百货商场里去买,都得十块钱。”
对方龇着牙说道。
“嗯………!”
徐文秀有些犹豫,她实在是很想买一个,不过价格有些不能接受。
“那就来个计算器吧!”
一旁的刘东来开口说道,从皮包里掏出五张一块钱的纸币递给对方。
“得了,你自己选一个!”
对方从皮包里拿出五六个颜色各异的计算器。
“嗯,就这个了!”
徐文秀选了一个白色外皮的计算器。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对方把计算器交个徐文秀,同时接过了钱。
“看看不要其他的东西了?”
“不了,不了,我们还有事!”
几个人匆匆离去。
“五块钱一个计算器?恐怕这个东西也就一两块钱吧!”
刘琅暗中琢磨。
不过自己的母亲非常高兴,一边走一边在上面不停的按着。
“一百乘以二百………等于,两万,真准!”
有了这东西,以后自己再算账就不用敲打算盘了。
王抗日年纪大些,虽然对这些“新鲜玩意”很好奇,但购买的意愿并不大。
“我们先找个地方吃点饭吧!”
王抗日询问两人的意见。
“嗯,好,那我们找个食堂?”
刘东来看了看四周,似乎没看到有什么工厂机关。
“嗯,那里好像是吃饭的地方!”
第六十六章 吃早餐()
王抗日发现在广场前宽阔的马路对面有不少露天的摊点,很多人聚在那里坐在桌子上低着头吃着东西。
“我们去看看!”
几个人走到路边上,这条马路非常宽阔,从这边到那边足有四十多米,路上人来人往,不时还有汽车行过,只是片刻工夫经过的汽车就比几个人之前数十年见过的汽车都多了。
“真不愧是首都,这么多车………只是,怎么过去呀!”
马路中间有绿色的栅栏相隔,附近也没有路口,这么多车也过不去呀!
“那边好像有座桥,行人都在桥上走过去。”
刘琅指了指右边说道。
“咦?真有一座铁桥,哦,我想起来了,有一次电视里好像就出现过这座桥!”
刘东来突然想起电视上的一个画面。
“对,这好像叫做过街天桥,首都里有很多呢!”
徐文秀也想起了曾经新闻上报道过的消息。
“走,我们也过一下街。”
几个人上了过街天桥,来到中央时还站在边上向下看去,下面车来车往人头攒动,所有的一切都让他们感到新奇。
到了另外一边,果然是吃饭的地方,只见三个人在炸着油条,还有豆腐脑、豆浆等等,人们买下后直接在旁边立着的桌子旁找个地方坐下,大口吃起来。
露天摊点在阜城还没有出现,但在首都早已经司空见惯。
三个人一商量决定就在这吃。
“同志,来十根油条,四碗豆浆………这个是什么?”
王抗日看到旁边有一个大盆,里面乘着好似水的东西。
“这个呀!豆汁儿,是咱们首都最好喝的东西了,看你们是外地来的吧,一人一碗,保准你们喝的痛快!”
对方一嘴京片子味道,舌头一涮话就滚了出来。
“豆汁儿?你们喝豆汁儿吗?”
王抗日转过头问道。
“那,我们就来四碗吧!”
既然是首都最好喝的东西自然要尝一尝了。
“我不喝豆汁儿,我来一位豆腐脑就好了!”
刘琅赶忙摇头。
“好,那就三碗豆汁儿,一碗豆腐脑,加上十根油条,同志一共多少钱?”
王抗日负责“财政大权”,所有差旅费都由他来出。
“十根油条一块五,三碗豆汁儿三毛,一碗豆腐脑也是一毛,一共是一块四毛钱。”
“一块四呢?”
刘东来有些咋舌,他在沈城六个大老爷们吃一顿早饭才一块三毛钱,今天只有四个人就花了一块四,这首都的价格不是一般的贵呀!
“好嘞,一共是一块四毛钱………你不要粮票?”
王抗日看到对方并没有要粮票还提醒了一句。
“不要粮票,我只要钱!”
对方接过来钱笑着说道。
“真是新奇呀!”
几个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看来首都果然是与众不同,露天就有吃饭的地方,还不要粮票,没见过,没见过。
四个人找了过空位坐了下来,很快吃食就端了上来。
一夜的火车,几个人肚子早就饿了,不由分说拿起油条塞进了嘴里。
“嗯,味道很好,比沈城的要好吃多了。”
刘东来暗自点头。
“尝尝豆汁儿什么味道!”
刘东来端起碗来喝了一口。
“噗嗤!”
豆汁儿入嘴,只觉得传来了强烈的刺激味道,又酸又涩一股馊的气味直冲鼻子,一个忍不住就喷了出来!
“呸呸呸……!”
刘东来连吐几口想要发火,但马上意识到这里可是首都,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要忍,一定要忍。
“东来,怎么了?”
徐文秀和王抗日吃得慢,还没有喝豆汁儿,不知道这味道如何。
“这东西别喝……。”
“我说这位同志,你买的豆汁儿怎么是坏的,味都是馊的了!”
刘东来站起来要和对方理论一番。
“嘿嘿,喝不惯吧,我说大兄弟,一看你就没喝过,别说你了,当年前清的那些王爷贝勒喝的也是这个味儿,多喝几口就习惯了!”
对方见怪不怪,根本就没把这当回事。
“明明是馊的,王爷会喝这东西?”
刘东来一听更是气了。
“大兄弟,你看看他们,喝的都一样,人家可没嫌馊呀!”
对方看着刘东来,脸上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
“你……!”
刘东来看了看周围吃饭的人,果然,不少人都在喝豆汁儿,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者还“别出心裁”的把碗端在面前,把嘴伸进碗中不停的吸着豆汁儿,手不停地转动着碗,每转一圈豆汁儿就少了一圈,几圈下来豆汁儿一干二净,连一丝都没剩下,白色的瓷碗干干净净,就好像刚刚洗完一般。
“大兄弟,看到了吗?别人可没觉得馊,您要是不喝,那就再要一碗豆浆,这豆浆才是普通人喝的东西。”
刘东来现在明白了,敢情豆汁儿就这味道。
“算了算了!”
刘东来摆了摆手又坐了下去吃起了油条,反正豆汁儿是不喝了。
徐文秀和王抗日悄悄地舔了下豆汁儿,也是差点吐了,这味道北方人还受不了。
一旁喝着豆浆的刘琅忍住笑,前世他在首都第一次喝豆汁儿也是这个样子,这东西很怪,要是喝习惯了一天不喝都受不了,要是不习惯,那跟泔水一个味,反正他是从没习惯。
几个人也不吭声闷头吃着,一旁几个人看来是当地的常客,刚才刘东来和卖家理论时就露出一丝轻蔑之色,现在吃完了就有意无意地开始聊起天来。
“二哥儿,咱老bj什么都好,这豆汁儿那得算是首屈一指了,我听说当年乾隆爷喝了都得挑大拇指说个好字。”
“那是,咱这是什么地方?天子脚下,藏龙卧虎之地,四九城内不知有多少王子王孙,他们吃的喝的哪有差的?这喝上一口豆汁儿都能粘上皇气,可惜呀!这皇气可不是谁都能粘的,就得是咱们老bj了。”
两人一唱一和明显是在揶揄刘东来几个人。
刘东来脸色有些涨红,但也没敢发作,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一旁的刘琅脸色沉了下来。
“爸爸,我听说皇帝不是个坏人吗?他们欺负老百姓,把国家搞的乌烟瘴气,当年毛爷爷把这些坏人打倒,成立了新中国,我们当了家做了主,怎么还有人夸奖皇帝,难道他们也是坏人?”
“儿子,你说得没错,要是放在十年前,说这种话的人马上都得给抓起来,这是阶级斗争,时刻都不能放松!”
刘东来点头称是。
如果是刘东来这么说,对方恐怕马上就要大吵一番,但是刘琅可是个孩子,童言无忌,同时童言也最直指人心,所以刘琅的话音刚落,那两个人的脸都绿了。
他们就是想发作也没了道理。
“哼,真是个多嘴!二哥儿,咱们走!”
两个人无法反驳,立刻起身灰溜溜地离开。
“小刘琅,你这嘴可真厉害!”
王抗日挑起了大拇指。
几个人吃完饭,向一位路人打听到了到国家教委的地址,于是坐上了公交车。
第六十七章 气功热()
(为飞鱼的打赏加一更,谢谢老铁的支持。)
现在是上班时间,几个人站在车里向外看去,道路上都是骑着车上班的老百姓,放眼放去,路上是一片自行车的海洋,车铃声此起彼伏,这一幕让刘东来几个人瞠目结舌。
还得是首都呀!街路上的人恐怕就比阜城全市的人多了。
不光有自行车,道路中间行驶的汽车也不少,什么解放、拉达等等,还有不少车根本就不认识。
“王大哥,看那辆汽车,比拉达还大,是什么牌子的?”
刘东来指着车外一辆汽车问道。
“不知道,没看过,恐怕是外国车。”
对方摇了摇头。
“那就“笨死”车,西德出产,都是大领导们坐的!”
旁边的一个人接口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