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可以,可是起码你也得拥有一些其他地方不具备的优势吧,就这么强行上马园区,浪费的只是人力财力,结果还是白费。
就拿刘琅居住的阜城为例,十年多时间内出现了玻璃园区、皮革园区、液压园区、农业园区、化工园区乃至手工艺品园区,几乎是来一任主官就搞一个园区,也不管有没有条件,反正就是先弄出点“业绩”来再说,等这位主官一走下一任上来后立刻舍弃前任的园区,再接着搞个新东西,十几年时间过去了,再看这座原本就很贫困的城市根本没有多少进步,反而留下了一堆建成一半就搁置下来的破旧厂房,浪费掉的资源让那时的刘琅心疼不已。
不过产业园区是个好东西,关键看决策者如何因势利导来执行了,而在这个时代,产业园区绝对是个能够整合资源的好方式,也非常适合现在的国家,所以刘琅提出来并非是心血来潮。
还拿刘琅的家乡现在的阜城来说,一座小小的阜城有机床厂、轴承厂、轮轴厂、轻工机械厂、矿山设备厂、总机厂。
轴承厂制造轴承,轮轴厂生产轮轴,生产出的轴承和轮轴会被送到机床厂、矿山设备厂和轻工机械厂以制造机器,这些机器最后还要送到总机厂进行组装后投入到煤矿用在生产之中,可以说,这些厂子围绕着煤矿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条,具备了最初级园区的功能。
如果这些厂子能够实现整合,建立一个制造园区,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
整合资源只是第一步,最关键的还在于能制造出适应市场的产品来,阜城市的所有企业在十几年后全部倒闭破产,就是因为那时煤矿开始萎缩,围绕着煤炭的企业瞬间就没有了根基,不破产等什么?
产品质量低下,甚至是几十年时间也没有进行过任何的产业升级,最后只能在时代的冲击下成为流沙被淹没在历史之中,这种情况也是整个辽北省的缩影。
刘琅曾经想过,如果在九十年代初期,这些企业开始逐渐转型,不说完全屏弃对煤炭或许某种单一产品的依赖吧,也要不断进行产业升级,那么几年后会怎样呢?可能也会被市场所淘汰,但是也有可能成为一片新的具有活力的重工业区域,成为中国的“鲁尔区”。
当然,这些东西都是刘琅通过芯片行业想到的事情,他以后也要将这些所想付诸行动,只是现在,成立国家第一个产业园区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百五十一章 “蛋糕理论”()
赵弘扬对刘琅这个产业园区很感兴趣,但他还要拿到会上讨论一番,即便会议通过,要真正开始行动也不是那么简单,首先是要到沪市去调查,看看有谁愿意进驻这个产业园区,当然,国家也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命令他们搬迁进驻,但是一个过程也会面临重重考验,比如如何统一管理、员工如何安置问题等等,最关键的是这些人能否为了大局而舍弃一部分自己的利益,这些都是大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刘琅和两位老人聊着天,一直吃过午饭后才离开,送走刘琅后,赵弘扬若有所思。
“宏达,你觉得刘琅他对电子产业的分析靠谱吗?”
赵弘扬开口问道。
“总理,说句实话,我也不清楚!”
杜宏达苦笑了一下。
“是呀!刘琅的思维太超前,我们年级大了,根本跟不上他的思路!”
“总理,我看这已经不是什么年纪不年纪的问题了,就是年轻人也绝对跟不上他的思维,他………他就仿佛是一个来着未来的人……!”
如果此时刘琅听到这句话,恐怕得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妈蛋,难道你猜出来了?
“呵呵,未来的人?这个形容还有些意思,不愧是科学家,那你相信有人能回到过去吗?”
赵弘扬笑道。
“我可不相信,真要是有那样的人,恐怕整个世界都得被他统治了!”
“是呀!在我看来,刘琅他这个小孩子具有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洞察力,一般的天才举一反三就很不错了,可是他能够做到举一反十,甚至举一反百,一件平常不过的事情到了他的眼中也会具有深意,一件事情刚刚出现苗头,他就能推测出事情的发展脉络,他天生就是一个战略家,在我眼里,甚至比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还要厉害!”
赵弘扬说道。
“嗯,总理,还有就是他对科学非常感兴趣,自己是工程学院的学生,还非常重视芯片产业,我敢保证,他长大了一定会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杜宏达也很赞同。
“科学家?那你看他能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呢?”
赵弘扬再次问道。
“政治家?这………我就不清楚了,这还得看他自己的意愿吧!”
杜宏达跟鲁明志一样,之前都是搞研究的,在各自的领域都是成绩卓著,后来年纪大了就干了行政工作,但在他们心里还是对科学有着最大的兴趣,但是在国内,当官才是主流思想,显然赵弘扬也觉得刘琅可以成为一位政治家。
“他还是太小了,等他长到二十多岁的时候再说吧!”
刘琅小小年纪就有着非同寻常的爱国热情,在赵弘扬眼里,只要正直的官员才会如此,所以“自作主张”的认为刘琅以后一定会成为一名好的官员,可是他哪里知道刘琅的心思,当官那是他这辈子永远不可能的事情。
几天后,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各路专家纷纷云集首都,这些人受到邀请的理由是来为中国改革开放“把把脉”,其实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一个开放的中国的确是让所有国家感到高兴的,因为他们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一旦释放出来,整个世界都会受益。
不过在刚刚抵达中国之后,每位专家都收到了一本名为第三产业浪潮的书。
这本只有两万多字的书立刻引起了轰动。
“吴,这本书到底是谁写的?”
一位白人老者拿着“第三产业浪潮”对着吴荷问道,此人就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尔逊教授,他也是吴荷当年在国外学习时的老师。
“老师,这本书是我们国家许多经济学家的成果,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吴荷笑着回答。
“不,不,我不相信,别说是你们中国人,就是我们美国人也写不出这本书来!”
威尔逊教授连连摇头。
“可是这本书确实是写出来了?”
吴荷呵呵一笑。
“嗯,的确………你们还真是一群可以创造奇迹的人,这本书对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预测真是高屋建瓴,有着战略家一般的眼光呀!”
即便是威尔逊教授也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的价值。
做为美国最知名的教授,对国内的经济形势当然非常了解,美国为什么会如此强大?军事实力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国内的物价非常低,大米白面肉食这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基本都是处在一斤一美元之下,两千美金就能买到一辆不错的小汽车,如此低廉的价格让所有老百姓都衣食无忧。
美国如此低的物价水平是怎么形成的呢?说到底还是靠着自身国力的强大,美元已经成为了世界通用的货币,可以说你拿着美元就能在欧洲、东南亚、岛国和韩国等大部分国家消费,这可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全世界都使用美元,那美国人只需要坐在家里印制钞票就可以了,完全不会考虑通货膨胀的问题。
世界货币就是美国人物价低的源头,但是最近几年这种情况有了变化,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各个国家的市场已经渐渐出现饱和现象,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一是出现新的产业革命;二就是找到新的市场。
在去年,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写了一本第三次革命的书,这本书刚一问世就在美国内造成了巨大的轰动,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发行将近百万册,连续十周位于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这本书为美国指明了一个方向,就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要在地产行业、旅游行业、轻型制造业等方面下力量,同时增加国民收入进而刺激消费。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大量商品流入市场,让市场容量增大,从而刺激国家经济的提升,很多经济学家将这个论断称之为“蛋糕理论”,意思是说原有的蛋糕已经所剩无几,怎么办?那就通过一次产业革命再次制造出一块蛋糕来。
而这块蛋糕怎么产生?那就是正在孕育中的电子产业,当电子产业成熟后,社会的生产力将大大提升,每个月的生产量抵得上过去一年的生产量,这就把“蛋糕”大大的扩大了,这也是第三次革命这本书的中心思想。
威尔逊和这本书的作者也是朋友,他非常赞同对方的观点,认为在未来十年内,电子产业就将会成为美国的主流产业,到时候便是美国经济再次腾飞之时。
第三百五十二章 被“吓傻”了的威尔逊教授()
美国人有蛋糕理论,而现在,中国人写的“第三产业浪潮”这本书让威尔逊感到了无比震惊,因为其中有不少观点都与这个理论相同,比如未来世界的发展是要以服务业为主,都是以电子产业突破为源头,单以这个观点来看,威尔逊觉得这本书的作者很可能看过第三次革命。
但接下来就不是第三次革命这本书所写的内容了,书中明确指出虽然第三次革命起源于美国,但只有中国才能真正让其发扬光大,因为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人力资源成本问题,美国工人的工资中国工人工资的数十倍,同样一件商品在美国生产,价格必然要大大增加,那些企业家为了追求利润必然会将工厂放到中国。
当然,东南亚也有很多落后贫穷的国家,他们跟美国的关系比中国更近,可是这些国家市场太小了,整个东南亚加起来恐怕也比不过中国的一个省,巨大的市场就是中国的第二个优势,也是所有人都无法拒绝的原因。
靠着这两个原因,中国必然要在未来世界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而且这个位置是别的国家无法替代的。
威尔逊感到震惊的就是这本书对中国的这段描述,美国人在《第三次革命》这本书主要是立足美国市场,对其他市场没有多少描述,比如书里就没讨论人力成本的内容,但《第三产业革命》这本书就不同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站在了整个世界的角度,将美国做为产业革命的发源地,把中国当成了产业革命的兴盛之地,两国只有互相配合才能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论境界,虽然威尔逊不想承认,可显然是中国人的这本书更加高明。
威尔逊根本就不相信这本书是中国人写出来的,因为他知道,吴荷做为他的学生,经济方面的学识已经达到了中国经济学家最高的层次,但吴荷的水平距离这本书的立意还有很大差距,别说是吴荷,就是美国经济学家,也没有几个人能达到这个高度。
可是正如吴荷所说,你不相信中国人能写出这本书,可这本书就放在眼前,你如何解释?
“吴,这本书………的确是非常好,嗯,你们能否把这本书授权给我,我可以帮助你们在国外发行,我相信绝对会成为一部畅销书的!”
这本书让威尔逊都有了很多新的想法,在他看来,如果单以学术方面的深度来说,比去年那本《第三次革命》还要深刻许多,要是在美国发行,恐怕马上也会成为畅销书。
“老师,您的提议我个人是没问题的,但毕竟这本书不是我个人所写,所以我还要和其他人沟通一下。”
吴荷回答。
“好,这是应该的,不过我希望见一见那些经济学家,你说这本书是你们的团队所写,那我就见一见你们的团队。”
威尔逊点了点头。
“好,我会去协调的,对了老师,我这里还有一本关于经济学的著作,您可以看一看!”
吴荷将那本刘琅写的《小岛经济学》递给了对方。
吴荷已经将这本书翻译成了英文,全文也不多,只有五千多字,威尔逊拿过来随意翻了几页后就被其中的内容吸引进去。
“嗯,这本书阐述的内容没有什么新意,完全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但是,语言之简练,内容之生动,即便是一位初中生也会瞬间对古典经济学产生兴趣吧!这本书是谁写的?”
威尔逊问道。
“老师,这本书是我的一名学生所写,而且这名学生也是第三次产业浪潮这本书的作者………之一!”
吴荷笑道。
“你的学生真是个天才呀!哦,他也是第三产业浪潮的作者?那好,你把他叫来,我要见见他!”
威尔逊立刻来了兴趣。
“老师,这个学生有点特殊,当然,我可以让他过来,不过你可别太过吃惊了!”
“吃惊?我吃什么惊?”
威尔逊不解道。
“我这么学生叫做刘琅,您听说过他吗?”
吴荷问道。
“刘琅?”
威尔逊皱着眉头思索起来,似乎在他的脑海里出现过刘琅这个名字,但是,他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了。
“去年我的这么学生参加过智力奥林匹克竞赛,夺得了少年组数理化三项冠军,后来又通过圣保罗大学研究会申请了一个项目………!”
“哦,我想起来了,他就是那个四岁的神童!”
威尔逊恍然大悟。
威尔逊本人就是圣保罗文化联合会的成员,而且是经济方面的负责人之一,去年他曾经接到过一个通知,就是关于刘琅申请项目的事宜,这种事情他每天都会接到,但刘琅这个小项目让他记忆很深刻,因为这个小孩子太小了,一个四岁的孩子和那些十二三岁的少年参加比同级别比赛还能连夺三项冠军,要知道这些少年已经是世界级别的天才了,在这个级别还能脱颖而出鹤立鸡群,足以说明刘琅至少是一位数十年来难得一遇的神童。
但当时威尔逊也没在意,毕竟联合会只是例行公事告知他一下。
“这个刘琅是你的学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