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深圳邮局收到一个十几公斤重的包裹,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是2800张身份证!
七千万个户头中,张晨估计也就只有三千万是真正炒股票的,其中还有大量休眠账户。
当然,彭博终端的目标对象并不是散户,而是机构,在美国,机构投资者的市场份额在70年代就达到了百分之三十,90年代更是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华夏的机构的市场份额又是多少呢?
不到百分之一!
尽管今年3月国内已经批准封闭性基金的成立,但数量少的可怜,两只手都能数的过来。全国的机构投资者,一共也不过数百家,同美国数万家机构投资者的格局,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因此,国内的证券投资市场,仍旧处于非常低级的阶段。机构数量和市场份额的缺乏,在短期内,根本无法给彭博终端带来销售收益。
彭博终端看上去只是一台多显示器的电脑,配上笨重丑陋的键盘,屏幕上不停跃动着各种外行根本看不懂的指数和财经信息,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但就是这样一台终端,收着每月一千五百美元到三千美元的高额使用费,却还让全球财经人士为之痴迷,更成为华尔街新的身份象征,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迈克尔布隆伯格本来就是学计算机的,从所罗门兄弟公司离职后,创立了彭博公司。在这期间,布隆伯格发现投资者很难像掌握股票一样,掌握债券的价格变动。于是,迈克尔布隆伯格凭借着在所罗门兄弟公司多年的职业经验与自己的计算机背景,开发出了彭博终端这个东西。
布隆伯格开发彭博终端的时候,还是八十年代,没有互联网。想要事实传递数据信息,布隆伯格只能自己搭设专线,因此,彭博终端并不是针对于互联网的终端,他有自己的专线网络。
在美林的帮助下,布隆伯格的彭博终端在华尔街开始扎下根基,由于彭博终端上集成了最全面和最新的财经信息和未公开消息,界面又相对简单易用,极大节省了各个公司分析员和管理者的成本,因此很快便风靡华尔街,成为华尔街必要的生产工具。
彭博终端最令人惊讶和有吸引力的是他的社交模块。
是的,在互联网诞生前,彭博就已经在自己的终端上开始了社交尝试。
彭博终端中也有社群和聊天功能,拥有终端的人,可以再终端上发布各种信息,也能找到同样拥有终端的用户进行沟通。布隆伯格最初做这个功能只是为了便于用户间的消息传递,互通有无。但运行了几年后,社交模块已经成为了彭博终端最活跃的模块组,也是用户粘性最大的功能。
由于彭博终端高昂的使用费和较高的专业需求,因此彭博终端用户几乎都是各投资机构的高管或明星交易员,是否拥有一台彭博终端,已经成为验证一个人有没有进入美国核心金融圈的直接证明。
有很多公司,甚至会把彭博终端作为对高管的奖励。哪怕这名高管是一名四十年代出生脑满肠肥对电脑一窍不通的老古董,也要有这么一台终端。
因此,彭博终端的用户百分百都是高净值用户,这群用户群体所拥有的资产远远大于社会平均资产数额,拥有的社会资源更是一般人难以相提并论的。
可以说,这三十万用户,比三千万普通用户产生的利润更多!
目前彭博终端的用户数量已经突破三十万,这三十万客户就是彭博最大的财富!他们不止给彭博贡献了每个月六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更是彭博跨行业经营的基石!
而张晨,瞄准的正是未来华夏的这部分用户。
张晨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第一。燧皇资本正在国内筹建自己的证券公司,这时,如果能把彭博终端引入国内,对燧皇证券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
把彭博引入华夏,将这一部分客户资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算国内的代理公司每年亏损几百万,都是值得的。
彭博终端的确不能为张晨赚钱,却能让张晨更好的赚钱,就像玩游戏买辅助升星道具一样。
而且,华夏的证券市场,太需要和国际接轨了。
布隆伯格听了张晨的提议,仔细考虑了一下,微微点头:“这个提议值得探讨,但前提条件是这家公司不能挂出彭博的名号,也不能以彭博的名义招揽客户。”
彭博能获得现在的名声相当不容易,而且,布隆伯格是一个非常注重声誉的人。这么多年来,无论彭博公司还是布隆伯格个人,都没有任何负面消息产生。
因此,无论什么交易与合作,布隆伯格首先考虑的都是不能对彭博造成不良的声誉影响。
张晨爽朗一笑:“当然可以,明天我们可以探讨一下。。。。。。”
————————————————
“夏chairman,目前国内的确没有一家纯民营的证券公司,但我们也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券商领域,对不对?”沈南朋笑呵呵的坐在证监会chairman夏立丰的对面,端起身旁的盖碗茶,“您尝尝,3月25号的狮峰龙井,正宗明前茶。”
夏立峰端起杯,用杯盖拂了拂浮沫,鼻子一闻,轻啜一口,面无表情道:“茶不错,水更好,你这水不是普通纯净水吧?”
沈南朋伸出大拇指,赞道:“您是行家,虎跑泉的水,一千多公里运过来,龙井配虎跑,龙虎相济,才有滋味不是。”
夏立峰唔了一声,放下茶碗,慢条斯理道:“你说的这件事呢,我们其实也有考虑。不过,华夏证券市场事关国计民生,如何防止系统性风险是第一要务。有些同志对成立民营证券公司有不同的声音,认为民营资本进入这个领域,会造成证券市场的混乱,加大金融风险,所以,我们现在还在讨论。”
有人说我今天双更他就直播切diao,建国后还真没见过,今天非得见识一下不可。
本章完
第839章 指示(第二更)()
听了夏立丰的话,沈南朋推了推脸上的金丝眼镜:“夏chairman,上面之前曾经说过,金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成立一家纯民营证券公司,也是为金融体制改革添砖加瓦呀。总设计师不也说过吗,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国营证券公司在某些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证券市场的需求,更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年证券行业的监管已经彻底从人行转移到了证监会,现在行业内都觉得这是个大好事,盼着证监会能一改此前的沉疴之风,给证券行业带来新政策、新支持、新风气呀。”
夏立丰低了低眼皮,“金融体制改革的确势在必行,但摸着石头过河也得有石头可摸,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你们啊,还是再等等吧。”
沈南朋皱了皱眉,他完全不理解怎么就没有石头摸了,全世界那么多国家不都是石头吗?现成的成熟经验不去借鉴,非要自己搞一套似是而非的东西不可?
“夏chairman,”沈南朋压下心中的不快,笑嘻嘻道:“燧皇证券承诺注册资金高达五个亿,全部为实际出资,成立后,还会有高达2。7亿的信托资产注入,无论资金量还是保障性,都超过了大多数国有证券公司,完全符合证券法草案的要求。再说了,有您的证监会监管着,谁敢乱来?”
夏立丰喝着茶,一直打太极:“再研究,再研究。小沈,要有点耐心,干什么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作为证券行业的监管单位,我们的任何决定,都会对证券行业造成巨大的影响,责任重大啊。”
“去年不是有风声说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券商行业吗?”沈南朋眼珠一转,“夏chairman,是不是风声有什么变化?”
夏立丰有点惊讶的看了一眼沈南朋,没先到这个只见过几面的年轻人还挺敏锐。
夏立丰当然不会和沈南朋多说什么,看了看表,给自己的司机打了个电话,便起身告辞。
沈南朋一直把夏立丰送到地下停车场,回到办公室,眉头紧皱,进入国内证券行业,做民营证券公司是燧皇资本的既定策略,原本他对办成这件事很有信心,但现在看起来,却不是那么顺利。
国内的确没有明文规定民营资本不能成立证券公司,但想要成立,却不是那么简单的。
最典型的困难是,没先例,没人知道怎么办啊。
注册个公司简单,找找人,去工商局半个月时间也就注册下来了,但能不能营业,工商局说了可是不算的,得获得监管牌照才行。
但怎么获得牌照呢?没人知道。只能靠不停与监管单位沟通。
更要命的是,监管单位还不止一家,今年开始,名义上证券行业都归证监会监管,但实际上,无论人行、财政部、证监会、甚至发改委。。。。。林林总总,不知多少部门都有话语权。
经过几个月时间的梳理,沈南朋总算把各种关系打通得七七八八,到了最后一步,还是卡在这儿了。
证券法草案已经向社会公布,根据其中要求,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一共是七项,如果只从事前三项业务,也就是证券经纪、投资咨询、证券顾问之类业务的,注册资金只需要五千万,如果七项业务都要从事,注册资金至少要五亿,而且要实缴资金。
光是注册资金这一项,其实就已经卡掉了绝大多数民营资本。更何况,除了注册资金的限制外,还有很多限制性条件,给证券行业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
但恰好,这些条件燧皇资本基本全都满足,有一两条有争议的,想要达到,也并不困难。
纵使如此,燧皇资本仍旧没拿到牌照。
沈南朋想了想,给自己在人行的同学又打了个电话,他同学一听,就惊讶道:“你不知道?不用说民营证券公司,现在国营的都暂停成立了。”
沈南朋一惊:“怎么回事?”
同学沉吟了一下:“还是与去年和今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有关,上面有声音认为,开放民营资本进入风险太大,容易重蹈东南亚国家的覆辙。”
沈南朋感觉有点莫名其妙:“金融风暴?华夏是封闭金融体系,和金融风暴有什么关系?这是常识吧?”
同学嘿了一声:“小心为上,小心为上。”
————————————————
夏立丰坐着车回到办公室,秘书端上一杯茶,又递过来今天的报纸,悄然退出,轻轻关上门。
夏立丰戴上花镜,他已经五十多了,眼睛开始有点花,还好不是很严重,端起杯,喝了口茶,翻开今天的群众日报,从头版开始,仔细的读了起来。
仔细的揣摩了一下头版上的内容,尤其是社论,夏立丰逐字逐句的标注,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他能走到今天,和这些习惯密不可分。
看过了头版,又翻到第二版、第三版,夏立丰看的速度越来越快,等翻到第五版的时候,夏立丰的手突然停了下来。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矩阵科技落户滨城”一则简短的评论文章吸引了夏立丰的目光。
矩阵科技。。。。。夏立丰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身为证监会的一把手,他当然知道矩阵科技与燧皇资本的关系,更知道沈南朋背后就是这个近年来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的张晨。
好像他和上面的关系也不错?
夏立丰读了两遍这篇报道,这才准备要翻到下一版。
“铃铃铃”夏立丰办公桌面上摆了三部电话机,两黑一红,夏立丰一听声音,就知道是红色的那部响了。
“你好,我是夏立丰。”夏立丰赶忙接起,危襟正坐。
“夏chairman,我是何办的李明章,何总要和你通话,稍等。”
夏立丰浑身一紧,听到话筒那边的切换音一结束,马上道:“何总,我是夏立丰,您有什么指示?”
11:59发的,割吧
本章完
第840章 志愿()
“是是是,您说得对,我们确实有些过于谨慎了,是是,不能因噎废食,是,我会把您的指示精神传达下去,是是。。。”
夏立丰挂断电话,冷汗涔涔而下。
他当然知道这个电话意味着什么。
尽管电话那边没有指名道姓,也没有具体指示他究竟该怎么做,更没有批评他的工作,但对于夏立丰来说,这个电话中没有肯定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否定!
闻弦歌而知雅意,是每个为政者都必须掌握的技能,如果这个技能有评级的话,夏立丰早就已经拿下了专业八级。
夏立丰的办公室布置还是二十年前的风格,虽然看上去老旧简陋,却未必不舒服。现在已入初夏,每次夏立丰回到办公室前,行政人员都会给他办公室里的洗脸盆接一盆热水。夏天用热毛巾擦汗,再舒服不过了。
夏立丰走到门口的水盆前,洗了把脸,把毛巾扔进水盆里吸满热水,再用手拧干,盖在脸上。
“呼~”夏立丰长长出了一口气。
“小刘!”夏立丰回到座位上,危襟正坐,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语气沉稳:“燧皇资本提交的那份申请报告在你那吗?嗯,嗯,好,你给我打印出来一份送过来。”
没多久,夏立丰就拿着还热乎的报告仔细的看了起来。
报告一共十三页,不长也不短,是诸多审批材料的一部分。夏立丰戴着老花镜逐字逐句的看了一遍,紧跟着,又重头看了一遍,如是三次,夏立丰才从桌上拿起一支钢笔,犹豫了一下,在上面圈圈点点起来。
————————————————
“金融监管工作也应响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指导思想,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领域也不例外。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条件、实验性的小批量允许民营资本进入证券经营行业,探讨金融行业新经营模式,为金融体制改革积累宝贵经验,从长远看,利大于弊。。。”
沈南朋目不转睛的看着这份审批报告,几乎不敢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