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滴滴打车的创始人程玮本是阿里的员工,先在阿里巴巴B2B工作六年,后在支付宝工作两年,做到事业部副总经理的级别。
程玮看到创业者拼杀,心里痒痒的,毕竟他也是个有能力的年轻人。
去年下半年,当时电商热潮还没有过去,他最先考虑到的是做家居电商。但这个创业项目太重了,链条太长了,又要找好的设计师,又要找好的代工厂。
程玮也考虑过做企业管理培训,阿里有一套管理经验,不过优质讲师是很难复制的。他还考虑过做本地生活服务的点评网站,帮助人找到好的理发师等等。
先后否决了6个主意,想到衣食住行,互联网能否改变出行的方式?程玮在媒体上看到有关国外租车软件的报道,但没有搜索到国内的打车软件。
程玮问了很多人,十个里有十个说,这个怎么可能做得起来?
最主要的理由是司机不缺订单,为什么要抢你的活?路上都是活。
第二个反对理由是,司机都是大叔,是郊区的农民,哪有人用智能手机的?程玮自己打车,接连问了五六个司机,没有一个有智能手机,他很受打击。
还有人认为在这种诚信体系下,叫车服务是不靠谱的。
这些都是道理,但程玮觉得趋势是一直往前的,智能手机会越来越便宜。出租车这个行业肯定会被互联网给渗透,路边打车这种低效率的方式会被更高效的方式取代。
当时对这件事的判断只有二三十分的成熟度,感觉这是一个机会,如果有软件能叫到出租车,很多人会用,是可行的。如果是百分百地清晰了,可能这件事已经没有机会了。
技术问题,是程玮面临的受邀难题。
他的团队陆续签下一些出租车公司,但是软件一直没达到上线的标准。延期好几个月,程玮实在忍不住了,给技术部门下了死命令,下个月无论如何一定要上线。
产品最初是找外包软件公司做的,程玮觉得两个月要把产品做好,现招团队是来不及的。他找到的公司要价15万元,被他砍到9万元。
对方向他信誓旦旦保证,功能肯定全都实现。
程玮留了一个心眼,先付款30%,做到一半的时候付款50%,做完验收再付20%。
结果那20%永远没付出去。
后来,程玮了解到这家公司在山东有合作的学校,嘀嘀打车最初的产品是一位中专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给搞出来的。
拿到软件,他到交委演示嘀嘀打车,叫10次车,能响6、7次。不响的时候,大家就盯着该响起来的手机,沉默10秒钟。程维尴尬地把话题岔开,他学乖了,第二次再给人演示的时候,就带上两部手机,哪部响就拿哪部出来。
软件外包的同时,他也招聘工程师。工程师一看代码,就说这个水平太差了,基本没法用。他找了好几个大公司出来的工程师,都拒绝了他。
创业公司不确定性太大了,很多人觉得打车软件未必靠谱。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建议程玮去找江燕公司的软件园区试试,因为那里有很多创业团队。软件园区不缺人才,缺的是好创意。
程玮当然知道江燕公司的大名,了解到软件园区的资料后,决定来试一试。这次他的运气比较好,一来就碰到两个创业失败的团队,正准备撤出。
这两个创业团队加起来有五十多人,程玮当时就在软件园区的前台,听说他们要走,灵机一动上前询问,了解到这些人都是高校出来的高材生,于是邀请他们一起创业。
但这些人创业失败后,大部分已经心灰意冷,有的打算回家,有的打算就近去江燕公司找一份工作。江燕公司的待遇是很好的,很多创业失败的团队都在那找到了工作。
只有十多人不愿意打工,反正软件园区免食宿,于是决定跟着程玮再试一次。就是这十多人,帮助程玮重制软件,达到了上线标准。
程玮是个很能吃苦的人,虽然账户里还有些钱,却从不开小灶,跟着大家一起吃软件园区的免费饭菜。软件园区的饭菜当然比不上江燕公司的食堂,可以说差了两三个档次。
尤其是软件园区的各项开销由政府接手以后,政府可没杭雨那么好心,把免费饭菜的档次降了很多。大概就是那种不好吃也不难吃,跟单身汉自己做的饭菜差不多。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江燕公司每周都会派人去软件园区审核新出炉的产品,滴滴打车经过几轮审核后被看中,上交到了中心办公室。
最后被杭雨看到,杭雨当然不会放过这款软件。
第874章 人工智能()
章节重复,明天刷新
——
“数据分析可以让人更清楚地看清楚局势,从而做出更正确的判断,但它并不能提升一个行业,一家企业的生产力。”许秦豪说道。
“那也很不错了,总比我们摸着大象腿瞎猜好。”周武青说道。
其他代表纷纷点头同意,见识过微博云的作用后,他们感觉已经很先进很厉害了。
许秦豪看到众人满意的表情,只是笑了笑,这些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互联网的潜力。互联网最大的价值,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和连接,所以对于电商特别有价值。
电商设定的信用体系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同时又把全国有这么多买家和卖家连接在一起,这个是互联网的价值。
但很多行业信息和连接并不是痛点,拿医疗举例,中国三甲医院的大夫就那么多,就算把全国13亿人民都和这些大夫连接上了也没用,因为一个医生一天还是只能看那么多病人。
互联网并没有提高医生看诊的效率,如果简化挂号的手续,结果是排队的人更多,而医生还是忙不过来。在诸如餐饮、医疗这些传统领域,互联网的帮助是很有限的。
比如最近刚上线两个月,用户量就超过一千万的滴滴打车。
互联网解决了打车难的问题,但是没能解决打车价格的问题。
一旦把补贴去掉,大家就会发现滴滴一点都不便宜。道理很简单——不管是专车还是出租车,还是需要由人来开,人工成本降不下来,就不可能便宜。
值得一提的是,滴滴打车的创始人程玮本是阿里的员工,先在阿里巴巴B2B工作六年,后在支付宝工作两年,做到事业部副总经理的级别。
程玮看到创业者拼杀,心里痒痒的,毕竟他也是个有能力的年轻人。
去年下半年,当时电商热潮还没有过去,他最先考虑到的是做家居电商。但这个创业项目太重了,链条太长了,又要找好的设计师,又要找好的代工厂。
程玮也考虑过做企业管理培训,阿里有一套管理经验,不过优质讲师是很难复制的。他还考虑过做本地生活服务的点评网站,帮助人找到好的理发师等等。
先后否决了6个主意,想到衣食住行,互联网能否改变出行的方式?程玮在媒体上看到有关国外租车软件的报道,但没有搜索到国内的打车软件。
程玮问了很多人,十个里有十个说,这个怎么可能做得起来?
最主要的理由是司机不缺订单,为什么要抢你的活?路上都是活。
第二个反对理由是,司机都是大叔,是郊区的农民,哪有人用智能手机的?程玮自己打车,接连问了五六个司机,没有一个有智能手机,他很受打击。
还有人认为在这种诚信体系下,叫车服务是不靠谱的。
这些都是道理,但程玮觉得趋势是一直往前的,智能手机会越来越便宜。出租车这个行业肯定会被互联网给渗透,路边打车这种低效率的方式会被更高效的方式取代。
当时对这件事的判断只有二三十分的成熟度,感觉这是一个机会,如果有软件能叫到出租车,很多人会用,是可行的。如果是百分百地清晰了,可能这件事已经没有机会了。
技术问题,是程玮面临的受邀难题。
他的团队陆续签下一些出租车公司,但是软件一直没达到上线的标准。延期好几个月,程玮实在忍不住了,给技术部门下了死命令,下个月无论如何一定要上线。
产品最初是找外包软件公司做的,程玮觉得两个月要把产品做好,现招团队是来不及的。他找到的公司要价15万元,被他砍到9万元。
对方向他信誓旦旦保证,功能肯定全都实现。
程玮留了一个心眼,先付款30%,做到一半的时候付款50%,做完验收再付20%。
结果那20%永远没付出去。
后来,程玮了解到这家公司在山东有合作的学校,嘀嘀打车最初的产品是一位中专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给搞出来的。
拿到软件,他到交委演示嘀嘀打车,叫10次车,能响6、7次。不响的时候,大家就盯着该响起来的手机,沉默10秒钟。程维尴尬地把话题岔开,他学乖了,第二次再给人演示的时候,就带上两部手机,哪部响就拿哪部出来。
软件外包的同时,他也招聘工程师。工程师一看代码,就说这个水平太差了,基本没法用。他找了好几个大公司出来的工程师,都拒绝了他。
创业公司不确定性太大了,很多人觉得打车软件未必靠谱。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建议程玮去找江燕公司的软件园区试试,因为那里有很多创业团队。软件园区不缺人才,缺的是好创意。
程玮当然知道江燕公司的大名,了解到软件园区的资料后,决定来试一试。这次他的运气比较好,一来就碰到两个创业失败的团队,正准备撤出。
这两个创业团队加起来有五十多人,程玮当时就在软件园区的前台,听说他们要走,灵机一动上前询问,了解到这些人都是高校出来的高材生,于是邀请他们一起创业。
但这些人创业失败后,大部分已经心灰意冷,有的打算回家,有的打算就近去江燕公司找一份工作。江燕公司的待遇是很好的,很多创业失败的团队都在那找到了工作。
只有十多人不愿意打工,反正软件园区免食宿,于是决定跟着程玮再试一次。就是这十多人,帮助程玮重制软件,达到了上线标准。
程玮是个很能吃苦的人,虽然账户里还有些钱,却从不开小灶,跟着大家一起吃软件园区的免费饭菜。软件园区的饭菜当然比不上江燕公司的食堂,可以说差了两三个档次。
尤其是软件园区的各项开销由政府接手以后,政府可没杭雨那么好心,把免费饭菜的档次降了很多。大概就是那种不好吃也不难吃,跟单身汉自己做的饭菜差不多。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江燕公司每周都会派人去软件园区审核新出炉的产品,滴滴打车经过几轮审核后被看中,上交到了中心办公室。
最后被杭雨看到,杭雨当然不会放过这款软件。
第875章 智能客服“素素”()
“我们不否认人工智能的前景很美好,应用面也很广,但是据我所知,这种科技的基础积累貌似还不够。快别人一步可以抢占先机,快两步可能会给人当踏脚石。”章华勉说道。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贸然使用不成熟的技术,恐怕会起到反效果。”何书尹说道。
人工智能是几十年前提出来的命题,不要说发达国家,就是中国也在八十年代就有人涉足。
过去的三四十年人工智能也是起起伏伏,一下很火,一下又跌入谷底。
“我能理解各位的心情,各位都是我的前辈,想必我还在读书的时候,你们便经历过人工智能的热潮,但以前的热潮都以失败告终,各位对人工智能不看好也是正常的。”许秦豪说道。
不等众人回话,他又道:“但我相信,今天绝对是开发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这一次热潮绝对不会以失败告终。哪怕不能成为电影里那样的人工智能,至少也能应用在很多领域,包括我刚才说的那些领域。”
章华勉笑着道:“上一次人工智能的热潮,互联网专家也是这么说的,结果却不太好。不要拿下棋那事儿来忽悠我们,我可不认为会下棋的电脑,就能应付好那些刁钻的顾客。”
许秦豪说道:“智能客服的确不能应付好刁钻的顾客,但却能应付大量重复性的问题。我们公司正在应用一款智能客服,目前解决了三分之一左右的问题,减少了真人客服的数量。随着我们的智能客服不断学习,将来可以解决更多问题。”
相比真人客服,人工智能客服机器人不仅可以7X24小时的不间断工作,而且工作效率很高,不会受其他生物因素影响,重要的是可以承担许多工作,成本却很低。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AI客服相比真人客服具有很大的优势。
这个行业正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但是鉴于人工智能仍然无法完全取代人类,因此客服行业的变化会有一个过程:AI技术的发展,让AI客服慢慢渗入许多公司,越来越多公司对AI客服的采用,也会让AI客服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大部分的简单性客服工作会交由AI客服,而一些难度更高的客服任务则会交给人类去解决。
这个过程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分辨顾客需要智能客服还是真人客服?
很多顾客比较急,对人工智能没有信心,缺乏耐心,一来就选择真人客服。如果设定没有真人客服,而是直接进入智能客服,但智能客服却没能解决顾客的问题,顾客恐怕也会产生不满。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对电脑对话没有兴趣的。”章华勉说道。
“电脑再怎么聪明,也不可能像人一样准确分辨我们的需要,如果要搞选项的话,我认为还是直接找真人客服比较好。”韩降说道。
其他企业代表也是这个意见,大家都不看好智能客服。
“各位太小看我们的智能技术了,你们考虑到的问题,我们当然也考虑到,而且有具体的解决方案。如果大家不信任的话,可以试试我们的智能客服。”许秦豪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