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不论是芯片工业还是设备工业,主要矛盾在于不对称竞争。
什么叫不对称竞争?从规模上看,国内优秀公司和国外优秀公司差10倍到20倍的体量。此外,还有市场占有不对称、国内外市场不对称、准入门槛不对称、人力资源不对称、研发经费不对称等等,总之双方差距巨大。
“种种不对称下,我认为不能光靠市场机制。”杭雨说道:“市场机制说白了就是今天要的东西就做,不要的就不做,赚钱的做,不赚钱的不做。靠一家公司单打独斗,包括以盈利为目的的资本运作,都不可能消除不对称现象。必须要有资金,有人才,有政策。三方面不但都要有,还要平衡,不能有短腿,如此才能跟发达国家竞争。”
为什么当年市场经济能把苏联打的解体?不是计划经济太垃圾,而是现有的科技水平不足以把海量的经济控制好,所以干脆任由其发展。
但是,如果将来科技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比如发明出了《终结者》里面的天网,有天网那样的计算能力,说不定可以全面推行计划经济。
当然,这种计划经济不是吃大锅饭,而是在各做各的基础上,“天网”对他们进行细微控制,控制到一家小卖部。
举个例子,开小卖部的老板并不聪明,不知道去哪里进货更省钱,在哪里开店效率最高,商品怎么摆放等等。而计算能力超高的天网,可以精准地解答他的这些问题。
再比如高考,现在我们填高考志愿,大部分都是根据自己的水平,爱好和分析来填的。但是这种填志愿的方式,最后学出来其实很难匹配。
如果有天网那样的高科技,就能精确到每一个人,天网可以计算出这个人大学毕业后,大概哪些职业行业比较缺人,可以根据这个人的各科成绩,为他筛选最好的志愿。
还有一些投资其实是短视的,有害的,任由下面自由发挥,容易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可以精准控制,这些损失其实可以避免。
国家要是对经济和国民“控制”到了这种细微的程度,而且是有效的,比自由行动更加准确的控制,那么谁还敢说计划比不上自由。
所以说,不是计划比不上自由,而是科技水平不够强。
而目前能控制的,比如一些高精尖科技行业,国家就要做出努力才行。而不是盲目信奉西方的自由经济,那都是狗屁,美国就是全世界经济最不自由的国家。
“我觉得云山说的很在理,该出手时就出手,像这样的高端科技技术,不折手段也要搞出来,市场经济就是个笑话。”谢司长说道。
“不要急,我们已经在努力了,不会任由对手掐住脖子。”陈部长说道。
“光靠两院还不够,得有江燕,中兴这样的企业参与进来。我们挑大梁,他们至少可以扛条腿,对产业链和技术进行补充。”谢司长说道。
“还不够。”杭雨说道:“除了要有资本金,还要有低息贷款。台积电每年都要贷40亿美元,利率只有1%,这是其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而在国内借款至少百分之六七的利率,还要有抵押,光靠资本金公司没法转。”
对贷款利率过高的问题,杭雨当初深有体会。
像江燕公司这样的大企业,不贷就不贷,一贷就是上亿资金。而且大项目的盈利周期比较长,贷款上亿,等项目盈利了,毛利润可能换不清利息。
要不是之后微支付搞起来了,杭雨现在还要靠贷款过日子。
“资本金虽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里面最重要的还是人,如果没有团队和技术,再多的钱也没用。”郭豪翀说道。
“是啊,两院也缺人,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困难重重。”谢司长说道。
“你看看你们,刚才说地好好的,一会就变成诉苦大会了。”陈部长不满地道:“谁不知道缺乏人才和资金,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杭雨等人相视苦笑,老干部说话就这样。
“按我说,其实我们不缺人才资金,缺的是团结。”马总统突然开口道,一下子就把众人的目光吸引过去了,他比杭雨更会说漂亮话。
“继续说。”陈部长道。
“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有技术的缺钱,有钱的缺技术,资源不匹配。应该加大力度,投资那些有技术的团队,最好能用资本来整合他们。”马总统说道:“我们缺人才也不缺人才,缺是因为我国尖端人才的数量确实少了点,不缺,是因为他们其实足够了,只是过于分散。”
“如果能把分散的人才整合起来,绝对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马总统说道。
“有道理,整合人才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谢司长说道。
第626章 圆明园研究院()
“这不就是我之前说的,联合投资一家研究院的计划吗。”杭雨说道:“想要整合人才,首先要整合利益,否则我们各投各的,人才就整合不起来。”
“把你的计划也说说。”谢司长道。
“很简单,先整合我们这些企业的利益,再集中投资一些项目。主要是志同道合,不完全为利益去做研究,承受得起风险和损失。”杭雨说道。
“我认同杭董的观点,人人都以为我们做企业的,就是为了赚钱。其实我们也有理想,虽然这个理想的最终目的还是赚钱,但是奋斗过程中的风险和困难,如果没有理想,我认为是坚持不下来的。”马总统说道。
“您二位都是有理想的人,合着我们都是行尸走肉。”郭豪翀笑着道:“我们华为也是一家有远大抱负的企业。”
“今天能遇到你们几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同道中人,我深感荣幸。”罗圣美也跟着开玩笑,举杯道:“来,为了铜臭味的理想干一杯。”
“好,干一杯。”杭雨说道。
陈部长这几位领导只是看着他们,心想这一代年轻人很不错。
比起上一辈的企业家,这一辈的确涌现了更多有理想的青年创业者。他们刚开始也是努力赚钱,但是资金达到一定程度,纷纷往科技领域钻。
以前都说国内企业在科技研发投入少,可是随着新一代的青年企业家崛起,中国民间企业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一年高过一年,很快位列世界顶端。
以前想找一家有自主研发能力,在高精尖行业立足的中国民企,难!
现在去找找,一大把这样的企业。
“言归正传,刚才说到整合资源和人才,我觉得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先做一个网络研究平台,和国内所有的高精尖研究团队建立联系,并为他们建立数据库,向他们提供投资和数据服务。”杭雨说道。
“这个办法可以,先建立网络平台,等这些研究团队联系更紧密,他们自然会相互匹配,寻求合作。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有价值的项目进行投资。”郭豪翀说道。
“好办法,跟陈部长之前说的,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计划很相似。”谢司长说道,陈部长也点头同意。
接下来,他们聊了关于联合投资技术公司的细节问题,最后两院院士们和高校代表们都愿意加入进来,因为他们也需要各家企业的资金。
两院和高校没有那么多利益矛盾,说合作就合作,比较痛快。反而是几家企业的利益比较难整合,比如阿里不做手机,他就不想在手机部件技术上面投资。
“互联网平台我们可以一起做,具体项目投资,我们看着办。”最后还是郭豪翀想了个办法解决,自由度稍微高一些。
意思就是说,利用互联网平台在网络上整合人才和项目资源,具体投资什么项目,哪个团队,则各家企业自行决断。
比如芯片技术,华为中兴和江燕都想投资,阿里不投也没关系,没他的份就是。说是一家研究院,当然不可能真的只有一家研究院,不同项目要在不同地方建设研究院。
他这个一家研究院,指的是名义上的。
“可以,就跟我们的软件园区一样,虽然是我们创办的,但是大家都可以去投资。我们联合创建的研究院也是这样,不仅我们可以投资,其他企业也可以。我们只是利用我们的影响力,资金和互联网资源,把这些东西整合起来。”杭雨说道。
“同意,就这么办。”罗圣美说道。
“给我们这家研究院取个名字吧,响亮一点,好宣传。”郭豪翀说道。
“请几位领导来取。”罗圣美说道。
陈部长笑着摆摆手,说道:“虽然我们也有参与,但是这家研究院以你们为主,还是你们自己取吧。我们思维跟不上时代了,恐怕取不出什么响亮的名字。”
郭豪翀笑着道:“怎么会,没有几位院士的支持,我们办不成这件事。”
谢司长说道:“你们就不用客气了,少说多做,取个名字都耽搁这么长时间,怎么办得成大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谁取都一样。”
听谢司长这么一说,杭雨等人顿时不再客气,纷纷出谋划策。
一时间,各式各样的名字冒了出来,大气的中庸的时髦的优雅的。。。。。。杭雨自认取名字的能力很弱,可是跟这几位一比,他觉得自己水平还行。
取名字,说起来很简单,其实很多人面对这个问题都会苦恼。
“大家别纠结了,干脆就叫圆明园。”最后还是杭雨拍板,他解释道:“想当年圆明园内国宝无数,被八国联军一把火少了抢了,咱们就重建一所圆明园。只不过咱们这所圆明园里面的宝贝不是古玩字画,金银玉器,而是科学技术。”
“好,这个名字好!”郭豪翀一拍手,随后又看向陈部长:“不过用这个名字,会不会犯禁?”
“不太适合,但也不至于犯禁。”陈部长解释道:“早几百年前的园子,也没谁注册了,没人会告你们侵权。”
“我查一下有没有被注册。”郭豪翀拿出手机,搜索圆明园公司这几个字,发现竟然有了,于是他说道:“已经被注册了,我们恐怕还得换一个。”
“不用换,被注册了就买过来,好名字千金不换。”马总统大气道。
、杭雨几人一听也是,在座几位可以说全国排名前几位的大富豪,什么名字买不到。等他们定下了研究院的名字,下午的会议也差不多开始了,于是众人纷纷回到大厅。
不过到了下午,会议已经进入尾声,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台下的人也没什么心思听,大多在交头接耳,继续谈合作的事情。比如杭雨这边,就坐了好几位企业代表,包括之前的郭豪翀罗圣美他们。
他们一直在谈各方面的合作,除了手机制造,研究院,还有互联网和数据中心的建设。杭雨打算在贵州建一个新的数据中心,需要华为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
华为也想做一个商务平台,希望江燕公司能提供技术支持。
总之合作方面很广,细节很多,一时半会还说不完。
第627章 见邓松承()
关于主角的字号问题,很多读者都表示有意见,可能是不习惯现代人取个字。所以作者君之后涉及到这个问题,都是模糊化,尽量避免去谈字号的问题。
我以为不用我多解释,主角是做互联网的,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人物,传个字号很难?很简单的逻辑。但有些喷子智商低,就是想不通这件事,经常在书评区叽叽歪歪。
没办法,我就解释一下。
但是我要在这里说明,一些低智商的质疑和谩骂,作者以后不会再解释了,也不想因此干扰正常读者的阅读,所以我会直接删除。
谢谢大家的支持,新年快到了,顺便给书友们拜个早年。
另外,作者几乎从来没有求过票,在这里希望大家支持正版,多投推荐票,月票。虽然作者君平常不说话,但其实一直都有关注投票情况,你们的支持真的给我很大动力。
这本书能写到现在,离不开书友们的支持。
谢谢大家!
——
这个会议很短,才一天时间,也很长,谈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可能杭雨之前一年谈的合作项目,都没有这次的多,因为汇聚的人才着实多。
不仅是跟企业代表们谈,杭雨还认识了两院,高校很多专家。他跟两院合作,也跟各家高校谈了一些合作项目,云计算和大数据就在其中。
有些项目定下来了,有些项目需要回去商量一下。
杭雨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在酒店又住了一晚,第二天中午和柏应一起去拜访邓松承。按照惯例,第一次见面不适合送贵重的礼物,除非有求于人。
杭雨不求邓松承办什么事,只是去认识一下而已,所以只买了两盒大红袍和一瓶茅台。驱车来到邓松承所住的小区,这一块环境很好,住的多是达官贵人。
柏应跟保安说了两句话,保安开门让他们驱车进去。
车停在其中一栋楼前面,柏应带着杭雨进去,乘电梯到六楼,来到其中一户门前。杭雨一路在观察,这个小区的环境虽然很好,但公寓楼显然有些年岁了,是老区。
因为是多年以前建造的,自然也谈不上多高端。
叮咚,叮咚,柏应按下门铃。
等了一小会,门打开,是一个四十多岁衣着端庄的妇女。
“老柏来了,进屋里坐,这位就是杭董吧。”邓松承的妻子李怜招呼道,看到杭雨时,顿时眼睛一亮,露出了丈母娘打量女婿的眼神。
这种眼神杭雨见过很多次,像他这样年轻有为,外形条件也好的男人,总会被一些妇女相中,可惜杭雨已经结婚了。
“邓夫人您好,叫我云山就行了。”杭雨说道。
其实不用杭雨自我介绍,他的粉丝都快突破一千万了,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很有名气,只要会玩互联网几乎都知道他的字号。
杭雨的个人公众号,用的就是杭云山这个名字。
在公众场合,杭雨用的也是字号,所以长辈都这样称呼他。
“进来坐,饭菜快做好了。”李怜热情地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