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了。
“写了好多稿子,但是感觉不怎样,都废掉了。”沈妙芙穿着一身灰白色的运动装,扎个马尾辫,展露出动感矫健的身材,跟平常温婉尔雅的形象大不相同。
“没有创意吗?”杭雨问道。
他说的稿子是新综艺,刘瑾跟编辑部都在写,看谁的点子好。刘瑾只是一个人,而编辑部有八个编辑参与了这项工作,所以沈妙芙刚开始认为编辑部一定能选定。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沈妙芙的自信心没那么足了。
原来写出一份好的稿子是那么的艰难,很多看起来容易的东西,轮到自己去写的时候简直要纠断头发,八个编辑写了五十多份稿子全部枪毙。
“本来有很多创意,但是研究了各国综艺后,发现我的创意都不行。而且了解得越深,想创作一种完善的新综艺越难,想来想去好像都有了。”沈妙芙道。
“你还想当开山祖师啊,你特意去了解过,眼光自然比较高。但是国内观众可没看过,你随便搬几个韩国节目形式过来,他们都会觉得很新鲜。”杭雨说道。
“说的也是。”沈妙芙反应过来。
“不要拖那么久,要质量也要产量,要口碑也要赚钱。每一档节目都成为经典,那是不可能的,你这辈子能写出一两部经典就很厉害。”杭雨说道。
“你直接说要日夜奋斗,加班加点就对了,一会都不让人休息。”沈妙芙一边打球,留着汗水的同时还不忘斜他一眼,表达自己的不满。
现在她跟杭雨已经很熟了,既是上下级也是很好的朋友,说话比较随意。沈妙芙也不会看见杭雨就脸红心跳,习惯了一起工作一起打球,一切都显得很自然。
不过变得随意后,沈妙芙有时候说出来的话,容易令人误会。还好其他桌的人都在尽情打球,没有听他们聊天,不然肯定会怀疑日夜奋斗的含义。
“你现在就可以回去休息,我不阻拦你。”杭雨说道。
“天天坐在电脑前,我不得锻炼一下身体。”沈妙芙突然用力提刹,结果杭雨反手又刹回去了。沈妙芙的技术虽然不错,但是还没厉害到可以反刹的程度,乒乓球刷的一下飞出去了。沈妙芙气的把球拍往桌子上一扔:“不玩了,每次都是我去捡球,你就不能让我一盘。”
“我一直都在让你,算了,我去捡球。”杭雨懒得跟她计较,反正都是锻炼身体,捡球也是一种运动。
看到杭雨没有董事长的架子,赢了也愿意捡球,沈妙芙的心情顿时好了很多。虽然嘴上不说,但是上下级的身份地位,对他们的关系多少还是有点影响的。
沈妙芙并不是一个很自信的人,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能不能配得上杭雨。想想那位,也是一家大企业的董事长了,沈妙芙很难提得起信心来。
而杭雨还是比较善解人意的,即便在工作时,他也很少拿董事长的威严去对属下。只有两种情况下,杭雨才会摆出唯一股东的气势,一种是需要决断的时候,一种是下面工作出错时。
下班以后,杭雨完全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小青年,如果不认识他,绝对看不出他是一个大老板。
“你们编辑部的文章质量越来越差,或者说没有什么新意。老是以前那一套,不止是粉丝看腻了,连我都已经看腻了。”杭雨捡回球后,继续跟沈妙芙对打。
虽然公司公众号越来越多,但是编辑部的打赏反而减少了一些。主要是随着微博公众号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知名公众号,大家被其他公众号的内容吸引了。
而编辑部却没有什么突破,没有从无数公众号当然脱颖而出,自然竞争不过人家。毕竟打赏是自愿的,粉丝也不是个个铁杆,不好看就不打赏了。
第440章 评价机制()
章节重复,明天刷新
——
“我也想过突破原来的格局,但我们毕竟是一家大企业,不能发出格的内容。为了公司的名誉和形象着想,我觉得还是保持风格毕竟好,坚持做自己吧。”沈妙芙说道。
“觉悟挺高,值得嘉奖。”杭雨笑着说道。
“这不是你说的吗,作为一家大企业,我们的战略一定要正大光明。所以我觉得公众号内容,也要正派正能量,就算粉丝不买账我们也要坚持。可能一时间我们竞争不过那些搞各种噱头的公众号,但是我们不会出错,而且我们也有一些铁杆。”沈妙芙说道。
“打赏减少了,你的奖金也减少了,值得吗?”杭雨问道。
“值不值得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情,你要是觉得我做得好,就给我多分一点。我们编辑部明明起到了那么多作用,但是一点儿不受重视,大家都很委屈呢。”沈妙芙趁机要价。
“谁不重视你们了,哪个部门都一样的待遇。”杭雨说道。
“谁说一样的待遇,春节发年终奖的时候,你对比一下各个部门。就我们编辑部奖金最少,难道我们写文章不用脑力吗,难道我们的价值比保洁部还低。”沈妙芙不爽道。
她倒不是瞧不起别的工种,只是做一行,深知其中辛苦。
“怎么说呢,其实我也不好评价编辑部的贡献度,毕竟你们的工作效果没有直接体现出来,连大数据都不知道怎么分析你们的成果。”杭雨说道。
编辑部肯定是有作用的,但是具体作用有多大,确实很难评价。公众号运营那么好,是编辑部的功劳吗?肯定有她们的功劳,但是也有江燕公司和杭雨的号召力。
偏偏沈妙芙为了维持公司形象和声誉,选择了最难走的道路。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好心做事,但是短时间内看不到成绩,得不到上司的认可。
“用什么大数据,编辑部的贡献有多大,别跟我说你一点底没有。”沈妙芙作为一个文科生,对数据评价那一套很不买账,甚至很讨厌。
“你们的贡献度都是平时记录的,还有管理的评价,业绩表现等等。这些东西是实实在在的,综合起来多少分,也是电脑计算出来的。如果我主观地认为你们贡献大,给你们加工资加奖金,其他部门该怎么想,我们这套数据评价机制还要不要了。”杭雨说道。
一个职员每天都有很多记录,打分,他一年产生的数据可以打印成一本书。这样的数据量,靠人工去分析是不可能的,只有用人工和大数据结合才能测评出来。而且事实证明,这套分析法还是很有效果的,公司整体效率提升了一倍不止。
如果杭雨去干涉这套比较科学的测评机制,那么它的威信就没了,会被公司所有职员质疑,带来的结果将是灾难性的,所以沈妙芙再委屈他也不能轻易松口。
“但是不同职位方法不一样,你们那个数据分析机制,根本就不适合编辑部。我为了公司形象和名誉,打赏少了都坚持下去,在数据那里确实业绩降低。要是你这样的话,我干脆也学人家搞噱头,到时候打赏肯定能上去,但是公司形象。。。你懂的。”沈妙芙说道。
“我也想过突破原来的格局,但我们毕竟是一家大企业,不能发出格的内容。为了公司的名誉和形象着想,我觉得还是保持风格毕竟好,坚持做自己吧。”沈妙芙说道。
“觉悟挺高,值得嘉奖。”杭雨笑着说道。
“这不是你说的吗,作为一家大企业,我们的战略一定要正大光明。所以我觉得公众号内容,也要正派正能量,就算粉丝不买账我们也要坚持。可能一时间我们竞争不过那些搞各种噱头的公众号,但是我们不会出错,而且我们也有一些铁杆。”沈妙芙说道。
“打赏减少了,你的奖金也减少了,值得吗?”杭雨问道。
“值不值得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情,你要是觉得我做得好,就给我多分一点。我们编辑部明明起到了那么多作用,但是一点儿不受重视,大家都很委屈呢。”沈妙芙趁机要价。
“谁不重视你们了,哪个部门都一样的待遇。”杭雨说道。
“谁说一样的待遇,春节发年终奖的时候,你对比一下各个部门。就我们编辑部奖金最少,难道我们写文章不用脑力吗,难道我们的价值比保洁部还低。”沈妙芙不爽道。
她倒不是瞧不起别的工种,只是做一行,深知其中辛苦。
“怎么说呢,其实我也不好评价编辑部的贡献度,毕竟你们的工作效果没有直接体现出来,连大数据都不知道怎么分析你们的成果。”杭雨说道。
编辑部肯定是有作用的,但是具体作用有多大,确实很难评价。公众号运营那么好,是编辑部的功劳吗?肯定有她们的功劳,但是也有江燕公司和杭雨的号召力。
偏偏沈妙芙为了维持公司形象和声誉,选择了最难走的道路。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好心做事,但是短时间内看不到成绩,得不到上司的认可。
“用什么大数据,编辑部的贡献有多大,别跟我说你一点底没有。”沈妙芙作为一个文科生,对数据评价那一套很不买账,甚至很讨厌。
“你们的贡献度都是平时记录的,还有管理的评价,业绩表现等等。这些东西是实实在在的,综合起来多少分,也是电脑计算出来的。如果我主观地认为你们贡献大,给你们加工资加奖金,其他部门该怎么想,我们这套数据评价机制还要不要了。”杭雨说道。
一个职员每天都有很多记录,打分,他一年产生的数据可以打印成一本书。这样的数据量,靠人工去分析是不可能的,只有用人工和大数据结合才能测评出来。而且事实证明,这套分析法还是很有效果的,公司整体效率提升了一倍不止。
如果杭雨去干涉这套比较科学的测评机制,那么它的威信就没了,会被公司所有职员质疑,带来的结果将是灾难性的,所以沈妙芙再委屈他也不能轻易松口。
“但是不同职位方法不一样,你们那个数据分析机制,根本就不适合编辑部。我为了公司形象和名誉,打赏少了都坚持下去,在数据那里确实业绩降低。要是你这样的话,我干脆也学人家搞噱头,到时候打赏肯定能上去,但是公司形象。。。你懂的。”沈妙芙说道。
第441章 制度的完善()
“这是区别对待,让基层职员知道了不好。”沈妙芙说道。
“那就别让他们知道,表面上我们依旧施行原来的机制。暗地里,不对,应该是我们内部知道这个规则就行了。”杭雨说道。
“会不会太现实了,要知道基层是很重要的。”沈妙芙心虚道。
“基层职员当然重要,但你要明白一点,个别基层离职可以轻松得到补充。而且他们的工作都比较固定,一般不会有什么特大贡献,意味着上级评价对贡献度的影响较小。如果真的有,多半也会被提拔为管理层,不一样享受管理的待遇了吗。”杭雨说道。
“有道理啊,这么一来除了意识问题,你这个制度很完美了。”沈妙芙道。
“完美是不可能的,只是比较完善而已。”杭雨说道:“管理层以人为本,基层以数据为准,这样一来管理层便不会为了追求数据而制定短视的方案。而基层不管怎么追求数据,都在管理层制定的计划框架之内,影响不到公司的发展方向。”
“当然,并不是说保障了管理层的利益,他们就一定会死心塌地。毕竟外界还有很多诱惑,所以我们对管理层的监管机制,也要更加严格才行。所谓的公平绝不是一视同仁,而是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如果基层觉得不公平,努力工作升上来就行了。”
除了以上所述,还因为管理层人数较少,可以用人力去监管。而基层数量庞大,用人力监管显然划不来的,而电脑数据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听了杭雨的解释,沈妙芙微微点头,赞同了他的观点。
“总经理全部由我亲自任命,当然是以我的评价为主,数据为辅。经理和主管的话,把评价分的比例调整到60%50%左右,应该差不多了。”杭雨说道。
“恩,比之前好得多。”沈妙芙点头,之前无论什么级别,评价分一律加10%…6%。
它这个算法并不复杂,上级对下级每天都评价一次,有差评,良好和优秀三种。在当天的业绩分基础上乘以6%,8%,10%,月底和年底全部加起来就是总分。
因为规定了评价分不得超过10%,上级评价对职员的影响就不那么大了。
一个业绩很突出的职员,即便上级看不惯给了他差评,也可以加6%的分数。这个6%,就是从他的业绩分乘一下,那么他的总分还是很高的。
而一个业绩很差的职员,即便走关系得到优秀评价,加了10%的评价分。因为业绩分数低,乘以10%也高不到哪去,很大程度上杜绝了走关系升职的情况。
职员们的福利奖金,也是根据一个月,一年度的总分来算的。
这种细致到每一分的管理制度,是巴蛇系统在公司内部投入使用后,才被人事部研究出来的。它的效果很好,至少对基层职员的管理,不仅细致而且公平。
一句话,不会因为你是基层而忽略你的每一次表现,无论好的坏的。
但是对于管理层,尤其是经理总经理来说,的确不大合适。
“你看,要不是我提出这个建议,你能想到这么好的主意吗,电脑会把我的贡献记录进去吗。你说,是不是要给我加个几十分。”沈妙芙说道。
“你们经理层我也会关注,不管上下班,只有做了有利于公司的事情都算上。”杭雨说道,等于承认了沈妙芙这次的建议价值,因为制度完善确实很重要。
“我经常回到家,晚上也会写稿子。”沈妙芙道。
“那个我看不到,不过你下班后努力,也会体现在工作中,结果是一样的。总之你们表现好不好,我都看在眼里。”杭雨说道。
“那又怎么样呢,我都已经是经理了,还能升职不成。”沈妙芙突然叹息道,好像没什么目标了。
“还是有机会的,杨总毕竟年纪大了,不可能一直担任总经理。我估摸着,再过几年杨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