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刘厚的带动下,一些火枪兵醒悟过来,也开始跟着射击,尤其是从荆州回来的老兵,心理素质好得多,他们在经过开始的恐惧与混乱后,逐渐镇定下来,也开始正常的射击与装弹过程。

    这时候,也陆陆续续有人摘下腰间的霹雳雷投了出去,刘厚竟然看到有几颗霹雳雷是没有点火就投出去了,可见士兵们有多紧张。

    子弹打到大象身上竟然一时打不死大象,果然是皮粗肉厚的家伙,刘厚看到有只大象中了自己6颗子弹竟然不倒地,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过,火枪和霹雳雷巨大的声响成功惊扰到了大象。大象没有被这些火器打死,却被这些响声吓得骚乱起来,有到处乱窜的,也有调头就跑的。大象个头虽大,性格却很温顺,加上动物对火、巨大的声响天生就感到恐惧,蜀军这边又是火枪又是霹雳雷的,将这些懦弱的巨兽吓破了胆。

    这时候有几头大象窜进了蜀军当中,柱子般大的大象腿过后,血肉横飞,几十个蜀兵被撞或被踩踏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蛮兵们更惨,他们本来就排着密集队形跟着象兵后面冲锋的,现在大多数大象被吓得调头逃跑,于是跟在后面的蛮兵就遭了秧。

    被大象庞大身躯撞飞的蛮兵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边吐着血一边飞出老远。而被大象腿踩到的,无论是手脚还是身躯都会变成一滩烂泥。还有一些被发狂的大象鼻子拱到或者卷起来扔开的,也是非死即伤。

    蛮兵在大象的带动下,也转身亡命逃跑,好好一场突袭,顷刻间变成了大溃逃,令孟获痛不欲生。本来,这次突袭蜀军孟获是用了心的,他这一招是很有名堂的,叫做半渡而击,背水一战。

    半渡而击是个很好的计谋或者叫战术,在正常情况下,他这种方法很奏效。敌人渡河渡到一半时,突袭敌人,那么敌人就进退不得,进,有强敌攻击,退,有河流阻隔,只能死战。

    而敌人因为刚渡河,往往还没展开队形,还没做好战斗的准备,这个时候仓促投入战斗,必然会很吃亏。再加上,半渡而击重点在一个半字,即敌人只有一半人数渡过了河,还有一半正在河上或者还在对岸等着渡河。

    这样,敌人就会处于兵力劣势,自己就可以优势兵力先将渡河的这一半敌人消灭,再寻求机会消灭未渡过河的另一半敌人。古代战争中用这一招的战例很多,光演义中就出现了三处,看来这个孟获不简单,是个读过兵书的人。

    至于背水一战这个成语,指的是一种状态,一种处境,后世是指没有退路,比喻要与敌人决一死战。但是放在兵法上,却是兵家大忌,一般人不会这样做。

    《孙子兵法》有云:“多算胜,少算不胜”,一般的将领在作战前必然会考虑各种因素,将最坏的情况考虑进去,也会预留退路,甚至多条退路。

    而在后面是河流的情况下,一旦兵败,己方将没有退路,虽然背靠河水断绝退路可以激起士气,但是将自己置于那么凶险的局面,不是一般将领敢做的事情,敢这么做的不是极度自信就是疯子。

    但是凡事没有绝对,背水一战在历史上也不乏成功的战例,例如韩信攻赵国时就做过,那是因为他是战神,是极度自信甚至自负的人;项羽也做过,他不但背对着河水,还将船凿穿,将锅砸烂,他这招是背水一战的升级版,叫破釜沉舟。当然,那是因为他是个疯子,他就是一个战争狂人,不能以常规来理喻。

    现在刘厚也面临这样的局面,当然,这不是他主动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被半渡而击是自己中计了,孟获是故意退兵,让蜀军先上岸一部分人,再展开攻击,否则在火势差不多灭的时候,他就可以先用弓弩进行远程攻击,延缓蜀军上岸过程。

    而接着而来的两千人背水一战也是仓促间迎战,刘厚也没有象韩信和项羽那样,故意将自己置于那种处境,说到底,蜀军还是被动的,还是因为中计所致。

    本来孟获出动杀手锏象兵,在这个时机给蜀军雷霆一击,这一招用的很妙,时机也把握得很好,换了任何冷兵器部队这一次肯定就糟了。偏偏蜀军是一支火器部队。

    这些火器的威力还不至于对皮粗肉厚的大象造成多大杀伤力,偏偏火器的副作用之一——发出巨大的声音将大象吓坏了,造成象群的骚乱,以至于孟获在短时间内变胜为败。

    千算万算,孟获漏算了动物怕巨响这一点,如果他事先想到这一点,将大象都弄聋,那今天糟糕的就是刘厚和他的蜀军了。

第十章丛林游击队vs眼镜蛇特种部队() 
第十章丛林游击队vs眼镜蛇特种部队

    上回说到,孟获用象兵在前方,偷袭刘厚的登岸部队,但是被刘厚及时做出反应,火枪和霹雳雷的巨大声响惊扰到了大象,大象发狂乱窜,将蛮兵冲散。

    刘厚见蛮兵崩溃,也不客气,下令火枪兵上刺刀去追击。可惜,追击没多远,就发现蛮兵纷纷遁入树林里。领兵的关兴比较谨慎,见前面全是树林没有路,他不敢再追,收兵回来向刘厚复命。

    “逢林莫入”这本来就是古代的军事常识之一,刘厚也不好责怪关兴。于是,刘厚让关兴带兵加强警戒,保护其他部队渡河。

    十万人还有无数物资的渡河不是那么容易的,整个渡河时间竟然用了三天,期间还发生了几起落水事件和浮桥损坏事件,令到刘厚感到头都大,幸好有费祎和郭攸之帮忙组织、处理,才没有累坏刘厚。

    算上伐木、搭建浮桥、渡河,蜀军足足在泸水耽误了10天时间,这令到刘厚感到很憋屈,常常大喊人生苦短。他对于自己在这里浪费生命极其不满,一条河而已,就浪费了自己10天,整个天下这么大,如果要自己一一去收复,那要多少年才够用啊?自己有生之年还能统一天下吗?

    这三天他也没让士兵们闲着,除了安排必要的警戒力量和斥候去探路外,他还让前期过河的人去打猎、捕鱼、采野菜、野果、蘑菇。整天吃军粮,任谁都会厌烦,正好趁这个时间改善一下生活。

    终于,全部人渡过了河,刘厚一声令下,大部队又开拔,继续往牂柯郡开去。从这里开始,就进入林区了,道路变得很不好走,都是林间小道,两边都是繁茂的植物,夹杂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窄道。

    路很窄,窄到有时候炮车都不能通过,每到这时,负责开路的小队就用开山斧将道路两侧的植被砍伐开一点,好清理出一条足够宽的小路供大军经过。

    这种原始森林一样的环境令刘厚感到很新奇,后世他可没多少机会能走进原始森林里。印象中只有一次,那就是在四川四姑娘山旅游时,进到其中一条沟里,就是类似现在这样的一条泥泞、弯曲、狭窄的林间小道。两边的大树林立,藤蔓茂盛,最令他感到惊奇的是很多大树上长着很多胖大的青苔,远远看上去就像树上趴伏这一个个松鼠。

    开路先锋依然是高定和他的只剩下两万五的老弱残兵。随着深入森林里,部队不断遭到袭击。袭击方式多种多样,有来自林间的冷箭、吹箭,有布在路上的各种各样的陷阱,有成群的毒蛇、毒虫等等。

    开始时还只是高定的前锋部队受到袭击,到了后来,跟在后面的主力部队也受到袭击。刘厚忍无可忍,派出精英小分队在两侧森林里来回扫荡,和蛮军打起了游击战。

    刘厚的部队平时是有丛林作战训练的,可惜新招募的士兵训练时间不足,这个时候还不堪大用。但是那些从荆州归来的老兵已经训练了几年时间,他们在丛林里作战水平不会比蛮兵差到哪里去。

    丛林里作战不适合使用枪杆长长、响声巨大、还冒烟的火枪,刘厚给他们每人都配上马均改良自诸葛弩的弩机,当年刘厚给它命名为马弩。

    于是,丛林大作战终于开始,只见一个个绿色的幽灵游走在大军两侧,不时射出一支支弩箭,远处一个个蛮兵应声扑倒在地。

    Hong军绿色的军装在丛林作战中充分体现出它的优势,这些老兵都是受过相关训练的,他们还扯下一些野草编成草环戴到头上,这样一来,他们只要往草丛中一钻,站在远处还真很难发现他们。

    而蛮兵根本没有保护色的概念,他们喜欢穿得花花绿绿的,甚至很多人喜欢头上插几支野鸡毛,那风骚的模样简直是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位置,故意要用醒目的颜色标示出来。

    再加上双方武器上也有很大的差距,蛮兵多数用弓箭,虽然他们射箭的速度比一般军士还快,但是,再快也快不过蜀军手上的马弩,那可是可以连发50发的连弩啊。在这个时代,它就是机关枪,就是自动步枪。

    蛮兵只要一暴露目标,就会招来十几甚至几十支弩箭的连射,他们唯一的下场就是变成箭猪。就算双方同时发现对方,结果也一样,在丛林中,射出的箭矢很容易受到各种植物的阻挡,但是一支箭容易被阻,十几支箭就总有能打到目标的。

    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蛮兵和一个蜀兵在小心翼翼地探索前进,突然,他们同时发现远处的对方,于是,同时发箭。可是蛮兵射出的箭被蜀兵面前一条树藤挡了一下,方向飞偏了一点,没有射中蜀兵。

    而蜀兵一扬手,连续射出十几支弩箭,这些弩箭有的被藤蔓挡住,有的被杂草弄偏,有的钉在树干上,但是还是有几支能成功从各种植物的缝隙中钻过去命中蛮兵,蛮兵惨叫一声,就此倒地不起,只几秒钟,这场较量就结束了。

    蜀兵马上找个隐蔽的地方,将消耗的弩箭补充满,重新上好机关,使弩箭处于随时可以激发的状态,然后又开始小心翼翼地搜索周围的地方……

    还有时候是这样的:一个蜀兵全身披满了青草躺在灌木丛中一动不动,远远看上去就像那里本来就是一丛杂草。半个小时过去,一条蛇在他面前经过,他没有动,1个小时过去,有只蜘蛛爬到他头上,他也没有动,一个半小时过去,蜈蚣也来了,他还是没有动。

    最后,有一个蛮兵鬼鬼祟祟地从他身边走过,竟然没发现近在咫尺的蜀兵,一直到蛮兵走过了蜀兵,蜀兵才突起发难,一跃而起,从蛮兵背后一刀砍下……

    这样的丛林中偷袭和反偷袭,游击和反游击的好戏一直上演着,一直到五天后,蜀军终于走出了这片森林。刘厚终于能松了口气,这五天不但是他,整支队伍都绷紧了神经,一刻也不敢放松,时刻警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偷袭,任谁这样神经高度紧张5天都不好受。

    刘厚下令休整一天再继续走,否则再这样走下去,大家非疯掉不可。清点一下伤亡人数,竟然损失了两千人,大部分是被丛林里的蛮兵偷袭杀死的,其中以高定的前锋军损失最惨重,足足有一千多人的损伤是他们队伍的。

    后面的队伍也伤亡了几百人,还有两三百人是那些进入两侧丛林和蛮兵进行反偷袭作战的老兵,刘厚叫他们临时眼镜蛇特种部队。

    这些才是军中的精锐,也是跟着刘厚出生入死的袍泽,损失了这两三百老兵比损失其他部队两千人更令刘厚心痛。刘厚收拾好悲伤的心情,下令将他们火花,打算将他们的骨灰带回成都厚葬。

    这次的丛林作战刘厚觉得自己亏大了,进入南中地区以来,自己的部队从来没受过那么大的损失。可以说,前面所有战斗的损失加起来也没有这次损失的人多。

    虽然说在刘厚的临时眼镜蛇特种部队强力反击下,蛮兵的损失更大,可是谁会在乎他们的损失呢?刘厚只会心痛自己的人员,特别是老兵的损失,这些人每少一个都令他感到很不好受。

    走过了这片森林,路好走了很多,说是好走,其实也不过是仅能容一辆马车通行的土道,还是坑坑洼洼的泥泞路。虽然路还是不好走,但是少了来自两边丛林的偷袭,少了时刻会出现的危险,还是令蜀军上下感到轻松了很多,行军速度也加快了很多。

    从现在开始,蜀军进入了攻城拔寨模式。这一路上,蜀军遇到很多寨子,有些是孟获依托地形地势特意设立的军寨或堡垒,就是为了阻击、迟缓蜀军的。

    有些寨子是本来就存在的,就是当地蛮夷的部族所在,每遇到这种寨子,蛮人几乎是全民皆兵,连60岁的老太婆拿着一支竹竿就敢冲锋,五岁的小孩拿着一把小柴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从不知哪个旮旯窜出来,对着人就是一通乱劈。

    对于攻打寨子蜀军一点也不怕,无论多坚固的寨墙,多险峻的地形,只要祭出大炮,乱轰一通,或者召唤出热气球,从天而降空袭一番,无有不被攻陷的。

    如果是冷兵器部队,攻打一个这样的寨子往往要十天半个月,如果将这一带数之不清的寨子一个一个打下来,还不知道要打到猴年马日。但是遇到刘厚的火器部队,基本上每个寨子都能在当天拿下,因此,大部队前进路上遇到的寨子几乎不能对蜀军造成什么迟滞作用。

    攻城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对于蛮族这种全民皆兵式的做派,蜀军上下感到很头痛。杀吧,面对一群老弱妇孺又于心不忍,下不了手,不杀吧,看似孱弱的他们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会跳出来,给你致命一击。

    后来郭攸之出了个主意,就是先威之以势,再诱之以利。这个方法在开始时有点血腥,到后来就轻松了很多,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先将一个反抗激烈的寨子的人无论男女老幼全部屠光,然后将他们的人头割下来用石灰腌好用来当道具。当然,粮食要抢光,牲畜也抢光,充作军粮。

    去到下一个寨子后,就将这些人头在寨子前垒成一座金字塔,这玩意有个专有名词叫“京观”。然后,蜀军就开始在寨子前军演,表演一下霹雳雷炸石头,还有热气球空袭炸寨门等。

    通常这个时候,阖寨上下都会被吓得尿裤子,多数人会跪在地上拜热气球。这个时候,再派出会当地土话的使者去劝降,这些使者通常就是之前俘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