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西州制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西州制霸-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候纸更轻薄更细腻的纸张出现,也不会想到,会有比手抄更便捷的传递文化的方式。因为出乎意料,所以吃惊。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人拿着一台苹果,跟活在八九十年代的人说,这就是人们在二十一世纪要用的东西,那活在八九十年代的人也一定会大吃一惊,抱有怀疑态度。所以,当天下人看到这种独特的论语时,虽然会买下来,但心中仍然存有疑惑,渐渐地,随着人们用惯了这种书籍,天下人就会适应下来,转而更疯狂地抢购来自凉州的书籍。当然,这两项核心技术被刘范保护得严严实实的,就算市场需求很大,价格很高,刘范也只把这两项技术藏在祁连山上,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慢慢地,开始有人从各种渠道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改良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秘密,他们竟然试图派遣探子渗透进马钧的官营工厂里去;还有外州的世家大族,既蠢笨又胆大妄为,竟然敢派遣私兵去攻打官营工厂!当然,他们的下场都是一样的悲哀:既没有得到这两项技术的任何关键,也没有攻破官营工厂的堡垒,只能让守护工厂的两千士兵和闻询赶来的凉州军一起消灭掉。经历了如此惨痛的失败,那些心怀鬼胎的世家大族这才罢手,但时不时还是会有人对官营工厂下手。

    同时,还有很多农民知道当工匠更赚钱,想要抛弃田地进工厂。这个苗头可不好。因为刘范还要靠农民为他种出足够打天下的粮食;凉州这种本来粮食就不能自给自足的地方,要是农民又不事生产,那凉州就又会陷入饥荒的危险之中。所以,刘范特别颁发了一条法令:禁止凉州现有的所有公私工厂再招募工人,禁止凉州人以及进入凉州的人再从事工匠,违反这条法令的,工厂主没收全部家资,并罚为劳改犯十年;农民则罚为劳改犯三年,全家课税五抽一。此条法令一出,凉州的工匠热才慢慢消退,也有不少人触犯了法令,惨遭抄家和劳改。

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 
刘范者,凉州牧也!作为一个坐镇万里国土、远离朝廷掌控的封疆大吏,手里还牢牢掌握着一支冠绝天下、威名远扬的大军,在远离雒阳的偏远之地——凉州闹腾得如此厉害,要说朝廷丝毫不会理会,不作任何反应,那是不可能的。就算凉州离雒阳再远朝廷再怎么难以插手凉州事务,就算朝廷再怎么陈腐无力,贪污腐败,但朝廷依然是朝廷,天下唯一正统的朝廷。虽然朝廷已经老朽了,但朝廷仍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面对刘范的改革,朝廷在第一次改革时,反应就十分强烈,只是热衷于招揽美人和建立宫殿的汉灵帝刘宏还需要刘范的进贡;朝廷除了彻底和刘范翻脸之外,也根本不能干涉凉州半分。自然朝廷也不敢和刘范翻脸,因为现在朝廷的财政都要靠刘范的进贡,本着皇帝不差饿兵的原理,朝廷要想对刘范动武是很难的。所以朝廷上的大臣们争论几次后,也就没有下一步动作。

    但当刘范实施的第二次改革公之于众后,朝廷真的是忍不住了。首先,刘范重用商人和工人,这个小问题就是朝廷所不能忍受的。因为自从大汉孝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专制之后,经过几百年的代代相传,儒家思想已经深深地根植在天下人的心中,不可动摇半分。

    特别是儒家思想所规定的社会四个阶级,士农工商,那更是不可逾越半分的天涯。工人虽然有一技之长,商人纵使有家财万贯,但他们的地位也不比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农人高贵,就连农人们也对他们嗤之以鼻,那更别说士人了。士人就是社会精英,在他们眼里,工人和商人,都是和蛮夷一般的存在。

    而如今,刘范却让凉州的社会秩序来了个翻天覆地,工人和商人的地位竟然比农人和士人高!这怎么行呢!这简直是在社会层面上的一次造反啊!朝廷其实就是由士人和农人主导的统治机器,国家的主人其实是由士人和农人合成的地主阶级,所以朝廷立即发声,谴责刘范重视工商的改革,责令凉州立即反正,否则必将严惩不贷。就连刘范的拥趸们,也对此颇为不解,刘焉、卢植等人纷纷私信刘范劝他赶紧反正。但刘范不。

    灵魂是后世人的刘范,清楚地了解,后世的天下,就是这两个阶级的天下,两个阶级,一个控制了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控制了资本主义国家,世界被他们所瓜分,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同时,工商就是生产力的代表。于是,刘范又回信让他们稍安勿躁,守住阵脚。

    朝廷中、各州郡的刺史太守中,以何进和刘表为代表的“倒刘派”,开始了对刘范的弹劾,并串联之前他们无法勾结的清流派,一同上弹劾奏章。赞成罢免刘范的州牧官职的大臣和宗室,占朝廷全体的四分之三。一时间,针对刘范的奏章,堆满了刘宏的御殿。

    还有的老臣,都是儒家思想的坚定的信徒,不惜以性命相要挟,绝食者有之,叩头者有之,请缨者有之,逼迫汉灵帝早下决定。这个场面,比当年群臣一同上奏,要求杀掉十常侍、给陈蕃等党人平反的声势还要浩大。刘焉等人用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挡不住大臣们的攻势,就连刘焉等人的手下,也有不少宗亲官员倒向何进一派,形势对刘范十分不利。刘宏差点就控制不住了,只好躲进深宫之中,朝会之日也不上朝。

    同时,大汉的文坛上,也开始了对刘范的一番议论。名士们和一些地方官员,纷纷聚集在一起,一起议论刘范的功过,当然,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议论他的过失。在名士们看来,他重视工商,就是最大的错。其中最著名的,又以许邵和许靖的“月旦评”最为引人关注。许靖是许邵的堂兄,两人并为天下名士,在文学圈子里都是叫得响的,地位只比卢植和蔡邕低一些,因为卢植师从马融,得其真传;蔡邕能修撰史书,创造出“飞白体”书法。

    “月旦评”,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月开一次。许邵和许靖在五月和六月的月旦评中,竟然都评论刘范为奇雄、英雄。名士们纷纷不解,但折服于二许言论的权威性,都不再那么仇视刘范了。

    何进听闻后,大怒,不听郑泰、袁绍等人的劝告,竟下令让太守派兵围捕许邵和许靖。因为何进本来已经在朝廷中压倒了刘焉一派,但许靖和许邵这么一来,倒让朝廷上的风向改了,清流派在立场上已经有些动摇。这对何进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于是,许邵和许靖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得逃跑。但士人因此也恨极了何进,暂时将目光从刘范身上移开,对上何进。就连一直都支持何进的太学生都集体罢课,和太学的博士祭酒等,一起围攻何进的国舅府。

    何进这么一闹,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但把代表着舆论的士人们都给得罪了,还让朝廷的注意力转向他自己,本来是舆论漩涡的刘范却被朝廷大臣们和刺史太守们所忽视了;而且,皇帝刘宏看到众多太守都如此服从何进的命令,心里愤怒极了,本来决定对刘范下手的他,又改了主意。胜利的天平,又向刘范这一方倾斜。

    何进懊悔不已,但命令已下,覆水难收,朝廷和民间,对刘范的谴责越来越淡薄,天下人反而对何进的张扬跋扈越来越感兴趣了。面对如此窘境,何进发烫的脑子终于冷却下来了,他听从曹操的献言,不再主动攻扦刘范,也命令他的部下停止对刘范的围攻。只在一夜之间,局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刘范一派又占据上风了。此时,只要刘焉一派不再在朝廷上刻意提起已经被忽略了的刘范,那只要等一段时日,等风头过了,刘范就自然解除危机了。人都是这样,很多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过后就没了兴趣。大臣们也是这样,之前围攻刘范够了,他们已经兴趣全失,风头一过,他们再也不会对刘范有兴趣了。

    蛰伏了很久了的刘焉等人,也深知这个道理,于是他们让手下的地方官上奏章,大谈饥荒民乱。不久,朝廷又把注意力转向天下事去了。之后,刘焉等人又暗中派人在民间宣传刘范的功劳,如曲辕犁大大减轻了耕耘的难度;造纸、印书等,大大方便了文化的传播,降低了贫寒士子们求学的成本。农人们和士人们闻此,又开始称颂刘范的功绩。这两步措施,又使刘范转危为安。

    一次大朝会后,汉灵帝刘宏宣布,扣除刘范三年的俸禄。何进与其党羽听完,当场就傻眼了;刘焉等人俱是欢喜。明眼人都懂,刘范还有三年的州牧任期。刘范的地位再次稳固如山。经此一事,何进怕是很难再对刘范产生威胁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揽流民() 
刘范见风波停止,为了给支持他的汉灵帝刘宏投桃报李,于是下令,对工人和私营工厂收取工业税,税率定为十抽一;商业税也加为十抽一。刘范又向朝廷奉上五千万钱,破财消灾。最终,朝廷拿了刘范的钱,也没好意思再怎么处罚他,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刘范见局势稳定了,便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将糜贞、甄脱、任红昌、马云鹭一并娶进家门,并为妾室,在蔡琰之下。蔡琰由于有孕在身,所以皆是糜贞、甄脱、任红昌、马云鹭得到雨露恩宠。这一段时间,刘范顶着来自朝堂上和民间的双重压力,虽然装作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其实心里也十分紧张。为了排解压力,刘范还特意和新纳的四女一同享受齐人之福,一连几天,刘范都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政事都是让贾诩和田丰打理的。这是刘范穿越以来,过的最荒唐的日子。

    纵使家中有五位绝世佳人,但刘范依然没有忘记他的宏图霸业。两次改革之后,凉州这盘死棋算是让他给下活了,人口从战争停止之后的仅仅六十三万,增长到了一百二十七万人;后来用修路的办法又招进了三十二万人,所以凉州总人口现有大约一百六十万;战时差不多已经荒废了的农业生产也恢复了,并且商业和手工业大兴。只在三月之内,凉州就好比从一具腐烂发臭的尸骸,又活了过来,肌肉重新长了出来,新的血液又开始沸腾。刘范想着,凉州恢复生机,是时候该吸引遍布天下的流民了。

    方今天下,由于黄巾起义规模太大,饥荒和灾荒不断出现,牵涉的州郡和人口十分多,因战乱和饥饿而背井离乡的人,数不胜数。冀州等地爆发了瘟疫,病人的尸体将整个城池都熏蒸了,人们只好扶老携幼地逃走。与此同时,从渤海对岸飞过来的一大群蝗虫登陆冀州和青州,蝗虫所到之处,以人的眼睛看不见一点绿色。百姓们的粮食不久就告罄,而且身上还背负着沉重的赋税,百姓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只得逃荒或者投奔黄巾余孽或黑山军。黄巾余孽分布全国,占领各个山头,时不时就下山来抢掠粮食,还劫持适龄男子为兵源。

    黑山军也是黄巾余孽,只是为了不刺激朝廷,于是他们改名换姓为“黑山军。因为他们是在冀州的黑山起义的,所以也叫黑山军。黑山军男女老幼超过几十万人,现今盘踞在太行山上。之前,黑山军和官军在冀州和青州大战几场,黑山军不敌官军,首领张牛角都被杀了,于是黑山军只好潜藏进太行山中,凭借着山势高耸抗拒官军。

    常言道,皇帝不差饿兵,朝廷没钱发粮饷了,仗打不下去了,只好给黑山军首领张燕一个封号,然后任由黑山军出没,抢掠并州诸郡、河内郡、魏郡等。战后朝廷和各级官府又没什么作为,致使大大小小的贼寇横行霸道,所以,现在全国除了偏远的交州和凉州以外,饿殍遍野,伏尸百万,真正达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程度。一粒粒沙子慢慢堆积,最终会形成一片无垠的沙漠,这也昭示着,大汉的天下离大崩溃不远了。

    刘范想救那些流民,况且凉州只有区区一百六十万百姓,也不足以日后争霸,所以刘范和田丰、贾诩商量后,便开始吸引流民进入凉州定居。刘范向流民们许诺,只要进凉州,官府不仅救济他们,还可以分出一块田地来给流民耕种。田丰又提醒刘范,他可以在凉州军身上做文章。刘范恍然大悟。原来,凉州军都是来自幽州和冀州的,他们的家乡离凉州有千里之遥。听说冀州爆发瘟疫和蝗灾,现在凉州军士兵已经多半有些思乡了。

    于是,刘范又向凉州军许诺,只要他们将家人全都迁移到凉州来,他们每家可以获得一百亩土地的耕耘权。闻言,凉州军士兵大喜!凉州军士兵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布衣子弟,很多还要依附在世家大族之下,寄人篱下。刘范不仅给的粮饷丰厚,还给他们一家一百亩土地,这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一百亩,就算他们家经营五十年,也不见得就能买下一百亩土地。在这个时代,土地的多寡,就直接与财富挂钩。很多商人赚钱了,都要想着方儿地去购买土地,因为在他们心中,土地的价格是最稳定的,而且地主的地位也比商人的高。

    所以,凉州军大多数士兵都同意了,因为他们也不敢回去了,冀州和幽州比起他们所看到的凉州,实在不是人呆的地方。但如何将士兵们的家属迁移来凉州还是个问题。正在刘范苦恼之时,正好,甄尧要带着他的家奴回去,准备把从西域买进来的商品,贩卖回中原去。刘范便和甄尧合作,让他帮凉州军士兵把家属迁移到凉州来。甄家是商家,不会引起朝廷多大的注意,而且甄家的势力强大,家奴可能都比士兵们的家属多,所以迁移个几万人来凉州,也不是多大的问题。

    不久,刘范的人口政策便被广而告之,借助纸张和百姓们口口相传,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几乎全中原和河北都知道了。刘范的治理能力,流民们是知道的;凉州也被平定了,并且十分繁荣昌盛,所以,流民们纷纷聚集成一大群,向凉州进发,他们想着,只要越过街亭,进入凉州境界,他们就算解脱了。

    黄巾之乱之后,天下的流民大概能有个一千多万,但流民们大都是冀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幽州、荆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