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铁血荣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铁血荣耀-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我代表华夏欢迎尼尔斯・玻尔博士来华夏工作!不一定就是要搞超级炸弹。在这个领域,嗯,该怎么定义这个东西呢?或者说原子能的应用领域,我们暂且这么称呼,我认为依据他的释放大量能量的特‘性’,我们可以用他来发电,可以用它来做大型船舶的动力系统等等民用的应用,当然,如果别的国家执意要把他应用到军事,我们也只能被动的响应。但我更倾向于民用,我有一种直觉,用他来作为发电的话,能让许多缺少煤炭的地方,都能有充足的电力可以使用。”杨寰宇对尼尔斯・玻尔的表态做出了正式的反应,欢迎他来华夏工作。

    杨寰宇通过与德国的‘交’易,有意识的把爱因斯坦‘弄’来华夏,就是为了避免核武器的诞生的考虑。前世直到德国战败,原子弹也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当时的德国原子弹开发的领导者,尼尔斯・玻尔的学生海森堡,不知道是否有意,最终的结果,就是原子弹的研发并没有真正提到日程上来,而是把研究的方向,转向了核反应堆,也就是民用领域。而尼尔斯・玻尔的另一个学生费米,却鼓动爱因斯坦利用他在科学界的巨大威望,三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建议美国要大力开展原子弹的研究和制造。其结果就是导致罗斯福总统下令拨款二十亿美元,组织实施了“曼哈顿计划”制造出了原子弹。杨寰宇把爱因斯坦‘弄’来华夏的目的,就是要斩断这个推手。所以,当爱因斯坦来到华夏之后,杨寰宇并没有与他有任何接触,他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是一条,尽可能不让他去美国。

    在杨寰宇看来,若没有爱因斯坦的再三呼吁,罗斯福未必会拨款二十亿美元用于这项计划。而从杨寰宇了解到的核武器的发展轨迹来说,核武器制造成功的根本,在于美国分别用重水和石墨做为中子减速剂,制造出了重水核反应堆和石墨核反应堆。在根本上解决了核武器所需要的高纯度核原料的来源问题。而此后的苏俄能造出核武器,完全是因为美国核技术的被窃取,英国的核技术也同样来自美国,而华夏的核技术大部分来自苏俄,此后的巴基斯坦则来自于华夏,伊朗和金胖子则来自于巴基斯坦。以‘色’列因为当时众多的犹太裔科学家参与到“曼哈顿计划”,所以核武技术对他来说不是秘密。只有法国相对的自力更生一些,因为法国的居里夫人的‘女’婿约里奥・居里领导的实验室,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实验室里完成了核裂变的链式反应过程。也就是说,只要美国的“曼哈顿计划”不搞起来的话,原子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肯定是搞不出来的。没有美国政f的巨额拨款,那两个重水和石墨核反应堆也未必能造出来。可以说,核武器技术的源头,就是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只要这个计划没有立项,这个世界上会不会有核武器那还两说呢。

    所以,杨寰宇的决断,就是发展华夏的核技术储备,先从民用开始搞。即便不制造核武器,仅仅从能源角度,发展核电或者军舰的核动力,都是不错的发展方向。而尼尔斯・玻尔的表态,已经把他自己卖给了华夏。即便他能说服海森堡和费米不参与核武器的研制,可他能阻止罗伯特・奥本海默吗?能阻止约里奥・居里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答案既然是否定的,那他就要实现他的诺言,带领一批人来华夏工作,帮助华夏发展华夏的核计划。这算是杨寰宇此行的意外收获吧。

    该说的话都说了,杨寰宇自然没必要再留在这里。杨寰宇在‘交’代了几句场面话后,带着束星北起身离开。既然到了北京,距离张家口不远,杨寰宇决定先不回武汉,前往张家口。顺便,他要向俞大维‘交’代一下有关核计划的部署。尽管他心里对发展核计划有抵触,可作为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再不情愿,也得捏着鼻子忍着,这可关系到华夏今后的生存。

    。。。q

第三十三章 还是缺钢铁() 
    杨寰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再次视察张家口,在根本上,还是关心设在张家口的兵工署钢铁研究所。'。。l'。访问:。。随着龙式坦克的研制成功,杨寰宇已经有了对装甲部队换装的要求。但华夏志愿军的装甲部队在鄂木斯克战役中,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吃了苏俄的反坦克炮的亏,这让杨寰宇一直有些耿耿于怀。照理说,前世出身装甲部队的他,在组建华夏装甲部队时,是不应该为部队装备这样单一的装备的,但杨寰宇就是欺负现有这些国家的军队,反坦克武器的严重滞后,欺负他们打不穿华夏的坦克。可在鄂木斯克战役中,杨寰宇终于尝到了这种自大的苦果。

    吃了亏,那自然就要接受教训,杨寰宇这次就变得老实起来。他要趁着现有的装甲师准备扩编为军的机会,对装甲部队的装备进行调整。要使装甲部队不再仅仅作为突击力量而存在,他要把装甲部队变成集突击、火力支援、防空、反坦克等诸多能力为一体,配备机械化步兵,使之成为能**负担各项作战任务的快速机动部队。

    要满足杨寰宇的这个要求,仅有新型的龙式坦克肯定还远远不够。这样一来,研制安装在坦克底盘上的自行火炮、反坦克炮、高‘射’炮、高‘射’机枪,以及履带式和轮式的各类装甲车等武器的任务,就落到了钢铁研究所的头上。杨寰宇这次视察,就是要看看他关心的装备已经研制到怎样一个程度了。按照杨寰宇的计划,最迟到明年,华夏国防军就要开始秘密的扩编,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浑善达克沙漠边缘的铁柱山的武器试验场上,从铁柱山山腹的仓库里,一辆接一辆的履带式车辆开了出来。虽然车辆的底盘类似,上面装载的武器却五‘花’八‘门’。15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155毫米口径的加农炮、105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双联88毫米口径的高‘射’炮,双联40毫米口径的高‘射’炮,以及由2型127毫米重机枪改装的高‘射’机枪等等,特别是装载37毫米战防炮和2重机枪的履带式装甲运兵车,让杨寰宇的眼前一亮。

    “轻武器装载在这些底盘上都没有任何问题,但155毫米的榴弹炮和加农炮的装载,问题还存在不少。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强大的后坐力,对底盘的损伤很大,尤其是对车辆的动力系统的损害。其次是因为车内空间狭小,炮弹连续击发后产生的高温,会迅速的消耗车内乘员的体力,而退膛出来的蛋壳,也容易对乘员造成伤害。三是动力有些不足,但更换更大功率发动机的话,体积又太大了点,造成舱室空间更为狭窄。”陪同杨寰宇观看‘射’击实验的俞大维在一旁对杨寰宇做着解释。

    杨寰宇自然明白俞大维说的是什么,这样的自行火炮,如果在冬天使用,还算能凑合,因为车内乘员穿的衣服厚,烫伤的情况并不容易发生,而炮弹击发产生的热量也还能忍受。''但放在夏天,那绝对是个大问题。相对封闭的钢铁房间里,仅是太阳的照‘射’,就让车内的温度高的象蒸笼了,如果再加上炮弹发‘射’产生的高温,大量的出汗,会造成乘员快速的脱水,绝对会让乘员的体力快速的消耗。加上天热,乘员的穿着单薄,不仅退膛的弹壳容易造成烫伤,就连炮管部分,也会造成同样的伤害。

    “不要做全封闭式,设计成半敞开式。在车辆后部加装制退装置,在进入阵地后,放下制退装置,应该能解决后坐力的问题,但自动装弹装置不能省。我们需要的是这‘门’炮要具备能够跟随装甲部队的高速机动,防护弱一点倒关系不大,毕竟我们不需要它去冲锋。咱们的设计人员,不会把它当重型坦克设计了吧?”杨寰宇发觉设计人员走入了误区,从自行火炮的使用上,它并不需要象坦克那样冲上战斗的第一线,承担的任务也主要是火力压制和掩护。所以完全没必要按照坦克的防护要求来设计。或许是采用了坦克底盘,让设计人员在潜意识里,把自行火炮当作装备了大口径火炮的坦克来设计了。所以,杨寰宇点拨道。

    “嗯,照这么一说,倒真是这样。半敞开的话,散热就不成问题了。撤下复合装甲的话,重量也会大大降低,也就不存在动力不足的因素了,我看装甲的厚度,只要能防住机枪弹,应该就能满足需要。”俞大维恍然大悟,可不是,因为几个困扰着他们的问题,不久前,设计人员还特地设计了一个增大版的底盘,比原来采用的坦克底盘足足增大了一半,要按这个方案制造,绝对是个超大号的龙式坦克。俞大维还测算过,重量超过了一百吨。

    当俞大维把设计人员的这个思路当作自嘲的笑话,将给杨寰宇听时,意外的却得到了杨寰宇的肯定。杨寰宇自然不会忘记,在他了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少量的几辆德国虎王坦克,给苏俄装甲部队造成的损失有多么的巨大,既然设计人员做了类似的设计,他也自然有兴趣让他们把这个设计再完善一下,造一些华夏的虎王出来。不过他可不想把这个叫虎王。

    “这个设计也不要放弃,只是主炮用155毫米太‘浪’费了,125毫米就足够了,可以用来组建几个重型坦克旅,在特定战场上,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嗯,重型坦克就命名为巨龙好啦。”杨寰宇做出了决定,连名字都直接给起好了。俞大维对此有点哭笑不得,刚才他还把这当笑话讲,转眼间就成了新项目。

    “对了,您上次让李卫季部长送来的火箭炮资料,在经过分析之后,直径100毫米的话,还不如现在的炮弹发‘射’方式,毕竟炮弹的弹丸重量小,能打的更远,而火箭弹因为自重大,反而在攻击距离上,近了很多。”看到杨寰宇的兴致不错,俞大维再次提出一个新的问题。

    眼下,在钢铁设计院工作的所有技术人员,对杨寰宇都是敬佩的五体投地。不为别的,就因为杨寰宇在新武器的开发上,总能给他们提出些意外的思路,而且,最终证明,这些思路都是正确的。更不要说传说中,华夏国防军列装的自动步枪的专利持有者就是杨寰宇。

    总装备部部长李卫季拿来的关于火箭炮的资料,按照李卫季的说法,思路也是杨寰宇提出的。这让接受这一设计任务的设计师们兴奋异常,但他们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可他们已经习惯‘性’的认为出现的问题,不是杨寰宇的思路不对,而是他们在设计中出了问题。所以,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去找问题的所在,而不是去请教杨寰宇。在他们看来,为这样的问题去打搅事务繁忙的总统,只能证明他们的无能。不过他们却没去考虑,杨寰宇对这些设计的急迫‘性’。因为他们不知道,战争的距离已经很近了。这一切,作为兵工署实际上的负责人,俞大维当然很清楚。眼下,趁着杨寰宇在这里视察,看上去兴致也蛮高,俞大维就趁机把问题提了出来。

    “口径还可以再放大啊,或者身管加长,这种覆盖型的支援火力,并不要求‘精’度,一次发‘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足够的覆盖面积,当然还要有足够的破坏力。我记得我要求是三十至四十管一台车,以一个装备这样的火箭炮的炮营,一次齐‘射’要足够覆盖两公里宽,纵深一公里的战场。”杨寰宇提了一个解决思路,并提出了更详细的要求。

    按照杨寰宇的这个要求,以现在华夏国防军的四四编制,一个炮营要配备五十六台火箭炮车,就算是每台车配三十管火箭炮,一次齐‘射’也要发‘射’近1700枚火箭弹。按照这个要求,每发火箭弹的有效杀伤半径要达到十八米,显然按照目前的设计,是达不到杨寰宇的要求的。以眼下的技术能力,一发100毫米火箭弹携带的战斗部,有效杀伤半径仅为十米左右。俞大维简单的做了个计算,就明白,要达到杨寰宇定下的目标,火箭弹携带的战斗部的直径至少要达到150毫米,才有可能做到。不过,随着火箭弹直径的加大,弹身的长度也要增加,毕竟要提供给战斗部以足够的推力。这样一来在‘射’击距离上,肯定会飞的更远,只是这成本的增加可能就不只是原来设计的翻倍了,有可能要翻个两三倍。

    “要做到这一点,火箭弹加粗加长就能解决。可这样一来,这造价怕是要增加很多。”俞大维试探‘性’的问道。

    在武器设计时,制造成本肯定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如果用重炮发‘射’同样数量的弹‘药’,也能达到这个指标的话,这样的设计就完全没有必要了,毕竟炮弹的造价肯定会比火箭弹低很多。虽然打仗打的就是钱,能少‘花’钱,自然是少‘花’一点。

    “账可不是这么算的,以我们现在编制的重炮团,全团二十四‘门’155重炮,要在相近的时间里,覆盖同样数量的阵地面积,那至少需要三到四个团。我们不可能每个师都配备那么多炮兵吧?可这样的火箭炮营,每个师配备一个就足够了。费点钱不是问题,仗打赢了,能少牺牲一些战士的生命,战后‘花’费的钱,自然有地方找补回来。”对于‘花’钱,杨寰宇还真不太在乎。只要能抢回来了土地,多‘花’点钱算什么?错过这次机会,以后就算你再有钱,谁能‘花’钱买几块国土回来看看?

    “那我保证在上个月内,把这款火箭炮的设计定型。满足您刚才提到的那些要求。”有了杨寰宇的这个态度,俞大维心里有底了。他看着手上笔记本上记录的那些杨寰宇提到的相关数据,做出了保证。

    “眼下,各个工厂的生产进行的怎么样?特别是新型的坦克和装甲车辆,我打算过不久就要开始扩编,先从装甲部队开始。”国防军的武器弹‘药’,各类军需的保管下发,包括生产数量的指令下达都是由总装备部管理,但具体的生产组织却是由兵工署负责的。杨寰宇看到的上报资料,大多是现在各类物资的库存数量,和计划下达的生产数量。但具体的生产情况,他却并不太清楚。俞大维既然在,问他自然是最合适的。

    “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