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英雌- 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曜走到他面前,低声道:“你当然需要,因为你必须当心一个人。”

    李世民心里咯噔了一下,忍不住道:“三姊说的是……元吉吗?”

    李曜摇了摇头:“不是他。”

    李世民傲然道:“若不是元吉,那么天底下还有谁值得我李世民当心呢?”

    李曜一字字地道:“封德彝。”

    李世民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哑然失笑道:“三姊是来说笑的吧,现在实话告诉你也没关系,我的计划之所以能够进行得非常顺利,是因为封德彝出了很大的力气,而你分明也亲眼看见他在父亲面前帮我说话,如果他都不可靠的话,只怕我秦王府已无一个忠心之士了。”

    李曜咬了咬牙,道:“你可知封德彝为何多次更换门庭,却总能得到重用的原因么?”

    李世民撇嘴道:“我自是知晓的,可这也没有甚么好奇怪,当年杨素就曾说他有宰相之才,而事实也证明,他的确实至名归。”

    李曜见李世民一直出言维护封德彝,急道:“实不相瞒,我发现他与太子之间有私通!”

    李世民终于失去了耐心,肃声道:“他是我府中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大哥恨他都来不及,何来私通一说?好了,今晚我还要对妻妾们雨露均沾,三姊是走是留,请自便吧。”说罢便推门而出。

    “真是岂有此理!”

    李曜气得一跺脚,地板登时发出了“喀喇”一声裂响。

    长孙氏从昏睡中惊醒,一睁开眼,就在月光映照之下,看见李曜那一张冷若冰霜的脸,不由激灵灵打了个冷战,赶紧拉过薄衾遮住自己的白嫩身子,颤声问道:“明真……你怎么会在这儿?我夫君呢?”

    李曜冷冷地道:“秦王去照顾你的好姊妹了,请王妃记得代我转告他,知人知面不知心,如果他最后功亏一篑,可别怪我没提醒,告辞!”

    话音一落,她的人已从房间消失不见……

第243章 一夜惊魂() 
六月廿七,李渊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庆州道行军大总管,左武卫将军钱九陇为副总管,统帅宜、豳、同、坊、鄜五州兵马征讨杨文干。

    李世民斗志昂扬地带兵离去,李渊便诏令宁州刺史刘世让主持仁智宫的防务。

    刘世让出任宁州刺史,实际是被皇帝变相地削弱了兵权,宁州境内只有四个中、下等军府,统共不到四千人马,而且远离北方前线,跟他以前动辄领兵上万参与各种大战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刘世让深知皇帝临时启用他不过是权宜之计,倒是光棍得很,把随行的两千人马全部留在凤凰谷口,只身一人到仁智宫面圣。

    李渊本来对刘世让去年违诏之事仍耿耿于怀,但见对方现在如此表现,便渐渐放下了心中的芥蒂。

    李渊表示平定杨文干叛乱之后,将任命刘世让为新的庆州都督,刘世让不禁欣喜若狂,连忙俯身跪拜,叩头谢恩。

    一番长谈圆满结束,刘世让意气风发地走出仁智宫,正要翻身上马,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女子声音:“元钦且慢。”

    刘世让转过身去,就见一个年轻女冠亭亭玉立地站着宫门外,这女冠头戴莲花巾,身穿一袭月白道袍,手执麈尾拂尘,唇含微笑,那美到极致的面孔,依稀就是少女时代的平阳公主。

    自去年马邑战事结束,刘世让再也没见到李曜,脑海里只有李曜扮作假小子的印象,乍见李曜一副坤道行头,好半晌才反应过来,省起对方已然有了新的名号,忙上前一揖:“臣刘世让见过明昭公主大驾。”

    李曜虚扶一下,轻声道:“我想问你一件事。”

    刘世让点头:“贵主请说。”

    李曜问道:“不知元钦在宁州留了多少兵马?”

    刘世让道:“百家堡尚有一府千八百人马,暂由吾弟世宝统领。”

    李曜面色微微一凝,认真地道:“你若不想唯一的亲兄弟死于非命,出任庆州都督一事化为泡影的话,请回营后立即派快马通知世宝多加防范,如果我预计得没错的话,那杨文干定会率兵掩袭宁州。”

    其实,李曜说这话,只是凭她记忆里的历史资料,并没有什么事实依据。

    不过,刘世让本就对李曜在朔州表现出来的才能非常钦佩,闻言顿觉杨文干调头攻打守备空虚的宁州可能性极大,未多细想,便抱拳道:“刘某这条命为贵主所救,今日又承贵主示警,大恩不言谢,将来若有用到刘某的地方,请尽管开口,虽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李曜催促道:“好啦,刘刺史快点赶路吧。”

    “贵主保重,刘某去也。”

    刘世让再次深深一揖,随后扳鞍上马,急急向驻扎在谷口的军营方向驰去。

    李曜看着刘世让飞速远去的身影,轻轻地舒了口气。

    既然那李世民听不进她的话,她也只有找一个听话的人,来发挥一下她这个穿越者的作用,最起码不会让事情变得比原史更糟。

    ……

    ……

    夜色深深。

    李曜静静地躺在榻上,睡得正熟,忽然被外面一阵急促的刁斗敲击声惊醒。

    这是军队遭遇敌袭的警报,呼嚎声、喊杀声、兵刃相击声很快响彻了夜空。

    李曜从床上爬起,麻利地穿好衣鞋,提了宝剑便从窗口直接跳至殿外,就见宫女和宦官们无头苍蝇似地四处奔走,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声音太嘈杂,李曜无法辨出事发地点,只得跃上殿顶观察状况,发现大队人马纷纷涌向关押太子的地方。

    李曜不由心中一凛,忙飞身赶了过去,就见无数火把汇成了一个光圈,忠武将军敬君弘正带领禁军围杀一群蒙面的黑衣客。

    这些黑衣客个个身手矫健,反应敏捷,看着颇为了得,可禁军士卒似乎更加训练有素,无数钢刀长枪仿佛铸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铁网,无论黑衣客们朝哪个方向突围,往往都会落得肢体横飞,肠穿肚烂的下场。

    李曜见禁军稳占上风,就觉自己可能已无出手必要,可百密难免一疏,禁军的包围圈还是被五个甚为生猛的黑衣客杀出了一个缺口,敬君弘持刀追去,刀刀狠辣无比,招招致人于死地,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黑衣客已五去其四,仅余一人。

    李曜顿时感到有些不对劲,忍不住高喊了一声:“抓活的!”

    然而敬君弘置若罔闻,手上动作丝毫没有停顿,但见刀光一闪,那剩下的一个黑衣客竟被他生生劈为两半。

    李曜试图上前检查倒地的黑衣客还有无活口,敬君弘一个箭步挡在她的面前,低声说道:“请贵主别让末将为难。”

    李曜心中一沉,为难……自己能为难谁呢?

    这敬君弘正是后来驻守玄武门并为李世民大开方便之门的人。

    而今对方这般表现,显然早已背叛李渊,投靠了李世民。

    李曜冷哼一声,返身而走,很快她的身后就响起了一通大呼小叫。

    “将军快看,那里还有贼人未死!”

    “杀了!”

    “你们不要杀我,我是……啊!”

    ……

    ……

    “这些大胆狂徒都是甚么人?”

    李渊一夜惊魂,心情颇为郁结,早膳只吃了几口,便急召敬君弘、吕世衡等几位禁军将领询问调查结果。

    敬君弘小心翼翼地道:“回禀陛下,贼子有备而来,大多身上无迹可查,但其中一人,我们都认识。”

    李渊神色一紧,不由喝问道:“快说,是谁!”

    敬君弘忙应道:“中郎将元义泰。”

    李渊猛地从宝座上站起来,急声问道:“此人身在何处?”

    敬君弘咽了口唾沫,诚惶诚恐地道:“贼子戴有面罩,且反抗激烈,皆已当场伏诛。”

    李渊眉头立刻皱成了一个川字,其实他早就知道这元义泰是太子李建成的人,而且昨夜元义泰正好轮值宫禁。

    有鉴于此,贼人的行动目的,似乎已是不言而喻了。

    李渊沉吟良久,忽然重重一拍宝座,恨声道:“该死的逆臣贼子!”

    几名禁军将领齐齐跪倒:“陛下息怒。”

    李渊在殿中踱来踱去,沉寂半晌,郎将吕世衡出言道:“陛下,臣建议把昨夜当值的军卒全部下狱严加审讯,或许可以找出幕后主使。”

    “这倒不必了。”

    李渊摆了摆手,冷冷地道:“马上传令下去,仁智宫所有人等,包括太子在内,即刻随朕南返京师。”

第244章 随我一起上谏() 
六月廿八,李渊以安全为由,率领随行人员离开凤凰谷,向南行至北魏军阀毛鸿宾遗留的坞堡之时,驻留在堡栅中的东宫僚属纷纷出来见驾。

    甫一见面,李渊就朝他们怒气冲冲地道:“尔等竖子愚夫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派一群宵小劫囚,对朕的孽子当真是忠心耿耿啊!”

    东宫众属官皆战战兢兢跪伏于地,沉寂半晌,才由东宫名望最高的太子詹事裴世矩开口应道:“不瞒陛下,臣等完全不知劫囚之事,还望陛下明察。”

    裴世矩乃前朝宰相,曾经辅佐炀帝经略西域、分化突厥,立下不世之功,而且还是李渊知心好友裴寂的族叔,故此李渊对这位前朝重臣向来敬重有加。

    李渊看到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匍匐在肮脏的泥土里,终究是于心不忍,忙唤左右近侍将对方扶到一旁,但看向其他东宫僚属依然没有什么好脸色。

    李渊先是对王珪、韦挺、贺德仁、魏徵、李安俨、王皀、徐师谟等太子近臣挨个点名痛斥一通,接着又派禁军士卒将他们全部羁押起来。

    因为此时已近黄昏,李渊便下令所有人在毛鸿宾堡内外驻营过夜。

    古堡破败已久,里面大多房屋岌岌可危,一番筛选打理下来,明昭公主和九江公主两位当朝公主也只能挤在一间屋子里住宿。

    是夜,李曜和九江公主洗漱完毕,正打算上榻歇息,忽然传来轻轻的叩门声:“明真可否出来一见。”

    这是齐王李元吉的声音,九江公主惊疑一声,对李曜奇怪道:“这么晚了,四哥不好好养伤,来找阿姊作甚?”

    李曜小声道:“他可能有要事与我相商吧!”随即朝门外回应了一句:“四哥请稍等片刻。”

    李曜迅速穿好衣衫,拉开房门,李元吉已然向外走去:“跟我来。”

    两人进入一处偏僻的破屋子里,李元吉神情肃然道:“父亲要废黜大哥,立二哥为太子了。”

    一听这话,李曜登时明白对方把她单独唤出来所为何事,却装作吃惊状,以手掩住微张的小口,道:“四哥从哪里听来的消息?”

    李元吉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毫无遮拦的门口外面,低低地道:“张婕妤托人告诉我,这是父亲刚才借酒消愁时,对她倾吐出来的话。”

    李曜心里了然,口中却语气天真地说道:“大哥、二哥都是大唐的嫡皇子,谁作太子不都是一样么?”

    李元吉撇了撇嘴,道:“一样才怪!若是二哥入主东宫,过不了多久,你我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李曜蹙眉道:“此话怎讲?”

    李元吉语气凝重地道:“父亲老糊涂了,二哥为文臣武官之首,手握重兵,势大难制,其身边亲信近臣俱都野心极大,待二哥入主东宫,那些人得陇望蜀,肯定又想坐拥从龙之功,说不定就会怂恿二哥逼宫篡位,最终致使前朝悲剧再次上演!”

    李曜真正吃了一惊,险些装不下去。

    单论“玄武门之变”的后续结局,李元吉这一番话,简直就是对未来的完美预测。

    她不得不承认,史官把李元吉矮化得实在有些过分,老李家这三个嫡子,哪有一个是好对付的!

    李元吉冷冷地笑了笑,仿佛读懂了李曜的心思,继续道:“如果二哥对父亲不利,而被父亲宠幸得已远超其他公主的你,又如何能做到置身事外呢?”

    李曜脸上似乎现出了忐忑不安的表情,张了张嘴,半晌才道:“四哥莫再绕弯了,直接告诉我该做甚么吧。”

    李元吉郑重地道:“随我一起上谏。”

    ……

    ……

    或许是因为控制住了东宫的主要属官,次日一大早,李渊临时改变了行程,决定原路返回仁智宫,同时指派裴寂先奔赴长安主持政务,顺便探明东宫长林军的动向。

    銮驾刚抵达凤凰谷口,一则来自宁州的紧急军情突然递到了皇帝的面前。

    正如李曜对刘世让所说的那样,杨文干果然率军突袭了百家堡,不过守将刘世宝提前得到长兄刘世让的口信,早已有了充分的防备,让杨文干一时未能得手。

    可是送来急报的宁州军斥候也表示,攻守双方兵力相差过于悬殊,若是杨文干一味强攻,百家堡很难撑过三日。

    李渊对此倒是一点都不担心,笃定道:“三日之内,秦王必会率军平定叛乱。”

    随后,他又苦笑了一声,摇头叹道:“原来这杨文干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莽夫,孽子竟然还长期以他为东宫第一卫士,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再次入住仁智宫主殿,李渊一头瘫卧在席上,尹德妃和张婕妤忙伺候左右,给他揉肩捶腿,喂食水果。

    过了好一阵子,李渊疲乏的身子总算舒活了一些,但心里依旧闷闷不乐。

    其实,此前他在谷口感慨嫡长子识人不明,何尝不是在自嘲。

    自从穆皇后窦氏逝世之后,年长李世民近十岁的嫡长子李建成,就一直为常年外任地方的李渊兢兢业业地管理家务,后来监理国事也常有建树,而且李渊一直都觉得四个嫡子当中,只有李建成这一个儿子像自己。

    可是现在,李渊对这个自己倾注大量心血培养的太子,内心充满了失望。

    尹德妃和张婕妤一会儿你看我,我看你,一会儿齐齐看向门外,都是焦虑不已。

    本来她们想到过去收了东宫那么多好处,便试着替太子说情,哪知她们平时屡试不爽的枕边风竟然统统没有奏效,反而受到了皇帝的批评和警告,心中既害怕失宠,又担心将来李世民继承大统后,会拿她们秋后算账,结果越是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