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接着说道:“明天部队就开拔,去北京。”
他们已经得到消息,北京城里的清军已经全部退走了。虽然有不少官员家被李自成勒索过了,百姓和官员们也有不少跟李自成离开了京城,可是北京毕竟是两百多年的都城,富有的人家不在少数。清军临走的时候,还抢了不少金银和绸缎。他们把这些东西放在马上,趁着李岩还没有过去,急匆匆的向北逃窜了。
“不在通州了?”李牟不解的说道:“北京那样的大城,咱们这三万多兵力都不够守城的,还怎么和清军作战?”
李岩解释:“要是让大股清军进入北京,那就不好办了。北京可不比通州城,攻城要麻烦的多。”
“可是京城有瘟疫呀。”王仁杰说道:“咱们进去岂不是很危险?让清军进去得了,咱们围住他们,让他们都得疫病,死不了一半也差不多了。”
李岩说道:“咱们不进城,就在城外等着清兵。与其等疫病杀伤清兵,还不如我们自己动手。城内还有几十万百姓,不能寒了百姓的心。更重要的是,北京乃天下观瞻所系,若是让清军长期占据,影响天下民心士气。”
李岩既然决定了,他们也只能遵从,都不再说什么。
“好了,都回去准备吧,明天一早就开拔,不要到时候还没有准备好。”李岩吩咐一声。
等众人都走了,李牟来到李岩的身边,低声的说道:“四哥,不用担心,不是还有小嫂子呢吗。要还是个丫头,那就再生嘛。”
李岩看看李牟,笑着说道:“你哪里看出我不开心了?这个事情,你们一直都比我还着急。你们也不用想这些没用的,你四哥我还不老呢。”
李牟也是笑呵呵的说道:“你没有不开心就好。”之后换了严肃的表情,说道:“四哥,刚才没有想起来。北京的京营守军可都投降了清军,虽然他们没有跟着清兵离开,可是也不可信了吧?”
李岩点头,说道:“不用他们守城,用百姓即可。这次清军把京城又洗劫了一通,京城百姓应该都很怨恨。咱们只要派出一部分人员指挥就可以了。那些投降了的京营兵,也不是每个都甘心投降清军。而且他们的家眷也在城内,有通州屠城的前车之鉴,把他们放在城外,应该也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但愿如此吧。”李牟有些担心的说道:“那些家伙,就是墙头草。只要咱们战事有一点儿不利,他们就有可能反水。”
“嗯,把他们放到不远不近的距离上,就算是他们想向清军邀功,也没有那个能力。”李岩同意李牟的说法,边思考边说。
此时阿济格和多铎带着部队兼程向通州赶去。既然多尔衮是求援,说明事态严重,所以他们都是轻骑前进,速度很快。而孔有德和耿仲明的汉军部队,带着火炮拖在后面跟进。
虽然他们都知道,能让带着几万大军的多尔衮求援,说明李岩的战力十分强大。可是要说多尔衮坚持不到他们来援就会溃逃,他们说什么也不会相信的。他们可是战无不胜的八旗军兵,怎么可能会被打败呢?所以他们没有派出斥候,而是全军一同行动,直接向通州方向去的。因而他们错过了多尔衮的信使,完全不知道多尔衮已经败退的事实。
现在北方打的一团乱,南方也同样混乱。
福王朱由崧终于去了南京,不过不是登基做皇帝,而是先做监国。毕竟崇祯的三个儿子还在李自成的手里,有逃回来的可能,所以朱由崧也只能做一个临时皇帝了。
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等四人是定策元勋,所以都被加官进爵。黄得功为靖南侯,高杰为兴平伯,刘泽清为东平伯,刘良佐为广昌伯。在武昌的左良玉,也被封为宁南侯。
四镇人马既然因定策之功被加封,所以他们谁也不愿意离开南京周围,都想继续影响朝政,让朝廷的政策有利于他们自己。而此时张献忠正在向广东进攻,可是四镇兵将没有一个愿意去救援。
好在张献忠占领了大半的湖广、江西,还有贵州广东的一部分,地盘儿扩张太快,精锐部队不够用,所以部队战力大打折扣,这才没有攻破韶关。
而在武昌的左良玉,则是彻底没有了剿贼的心情。他虽然被封了侯,可他不是定策功臣,捞到的好处自然不会多。本来他还想借李自成主力在北边的机会,把荆州,承天,襄阳等地夺回来呢,可是现在他却是放弃了这个计划。
高一功在湖广的兵力单薄,本来就对河南构不成什么威胁,再加上南边有左良玉的牵制,就更不能牵制李岩了。而且由于他们在湖广对被从河南强制迁来的百姓安置不利,每天都有不少百姓向河南逃跑。他也没有果断的阻止,反倒是让李岩的实力每天都在增长。
在这种天赐良机之下,李岩便可以放心的在北京周围和清军大战,而不用顾及他的根据地河南的安危。
第568章 逐鹿()
李岩带着部队来到北京城东,分出一万人去南边驻防,一万人就地东面驻防,还有一万则是由李牟率领,从朝阳门入城。他们要做的,就是把城内的守军都集中起来,调到城外。然后在清军到来之前,把城头的防务整备好。
他们的阵亡人员已经在通州火化,一共一千三百八十七人,这些人的骨灰罐子也随着部队进城。重伤员六百三十六人,也是被抬进城去,在内城养伤。轻伤员一千一百五十人,则是留下单独成营,再加上一营兵将,他们会被派到城墙上,指挥百姓们防守城墙。
李岩的到来并没有让京城变得如何混乱,不论是百姓还是官绅,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他们经历了李自成的入城和逃遁,又经历了清军的入城和逃跑,其中有追缴饷银,有顺军和清军撤退前的大肆抢掠,连皇城都被烧了。他们早就麻木了,也没有什么好吃惊和害怕的了。
留在京城的官员,也没有出来迎接李岩。当初他们向大顺投降,上劝进表,到头来却是强令他们出钱助饷,不出就上夹棍,实在是悔不当初。之后又出来迎接清军,以为太子被抢回来了,可是却是空欢喜一场。谁知道李岩来了北京城,又能停多久呢?他们这些人也都没什么积极性了。
李岩在京城人士的冷漠中进了北京城,不得不出门的百姓们在帽子上或者额头上都贴着“顺民”的纸签,门口也贴着大大的“顺民”字样。其他人都是关门闭户,躲在家里不敢出来,所以街道上很是冷清。
当然,还有不少宅院被大火烧毁,有的还冒着青烟。家属则是在房屋边上无助的呆立哭泣,根本不关心京城又换了主人。
他直接从东华门进了皇城,不过看到的也是满眼破败景象。李自成走时的一把大火,把皇城都烧毁了大半。皇城里还有一些太监在打理,不过都是些老弱,也干不动什么活了。其他的太监有自杀的,有逃跑的,还有跟着李自成西去的。高达数万的太监队伍,现在也只剩下两三千人了。
李岩对孙四福吩咐道:“派些人过来,把里面的库房宫殿都看一看,把东西登记造册。这里的护军就暂且不用动了,只要看住贵重东西就行了。”
“遵命。”孙四福很快去通知。
李岩也知道,这紫禁城中,也不会有多少贵重东西了。李自成还有清军撤走的时候,早就已经拿的差不多了。至于这里的守军,都是京城本地人,要是让他们失业了,反倒是让紫禁城不得安宁。
李岩随便看了看,就又出了北京城,回到了城南的大营。等他回去,才知道侯恂和陈演两人在大营内等着他呢。
李岩没有理会,还是在军营中先巡视一圈儿之后,才回到他的大帐。得益于李自成之前做固守北京的准备,城外的房屋基本已经被拆掉了,这才让他们能在城外安营扎寨。他们的大营也都布置在护城河之外,为的就是能直接能让清军过来,能和清军直接对战。
等他视察完了,才回到他的大帐。侯恂和陈演一直都在大帐外等着,不过没有下跪,只是躬身施礼。
李岩进了大帐,坐下来之后,才问道:“侯先生,你不是投降了李自成,并且和李自成西撤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侯恂惭愧的低着头,拱手道:“草民并没有降顺,是被他们劫持去的。草民趁着他们兵马慌乱的时候,才逃脱出来。”
“原来如此。”李岩意味深长的说道:“贵公子在南京可是很活跃,还去河南联络官绅人家,想要声援他们拥立潞王呢。”
侯恂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事情,不过他也知道,拥立大事,一旦参与其中,成与不成,危险都是很大的。他脸色发白的说道:“这,这,草民不知啊。犬子莽撞,请大元帅恕罪。”
李岩看旁边的陈演也是吃惊的样子,知道他们还不知道福王做了建国的消息。于是随意的说道:“不过贵公子白费了力气,最终还是福王做了监国。”
陈演低着头,但是眼珠子却是骨碌碌转。既然南京有了建国,他虽然是前任首辅,可是去了南边,入阁或者是掌理一部应该是可能的吧。
侯恂却是要淡定的多,他算是看出来了,南边在皇朝危亡的时候还达不成共识,还在内斗党争,不论将来面对的是哪一方,都是难以持久了。他都想好了,这官他是不想做了,还是回归德老家养老去好了。虽然当年他在南京置办了一些产业,可是归德府也还留着一部分。经历了这跌宕起伏的两个月,他现在觉得安稳才是最重要的。
本来他不想来见李岩,可是经不住同僚们的央求,只好由他这个和李岩算是有些交情的人来探探李岩的底,看看李岩到底是什么态度。
于是他也只能硬着头皮问道:“敢问大元帅此来,是,是什么主张呀?”
李岩随意的说道:“安民,平乱。”
“那,那平乱之后呢?”侯恂接着问道。
李岩笑了一下,反问道:“侯先生觉得应当如何呢?”
“这,这,”侯恂结结巴巴的说道:“大元帅即是王亲,平乱之后,自当,自当迎立皇明血脉。”
李岩哈哈大笑,说道:“侯先生说的可不是真心话呀。再说了,听说三位皇子都被李自成杀了,这皇家血骨可是有数十万之巨,侯先生说立谁好呢?”
侯恂满头冒汗,拱手道:“此事草民不敢置喙,由大元帅一言而绝。不过太子等人被杀之事,都是传言,不可轻信。”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李岩笑着说道:“大明已经亡了!所谓皇家血脉,他们要是安分守己,尚且能够安心度日。若是他们心比天高,怕是只有身死族灭一途了。”
侯恂和陈演都是低头躬身,不敢反驳李岩的说辞。那些刚正敢为的,早在李自成破城的时候就自杀了,他们这些人自然不敢触李岩的逆鳞。再说了,现在既然已经知道南京已经有了监国,那他们也不是没有去处。而且看李岩的态度,似乎也没有强留他们的意思,他们自然也不用在李岩这里搏出位。
李岩笑呵呵的看着沉默的两人,知道他透露南京的消息起了作用。让这些人去给南京添乱吧。现在南京已经有了两派,再加上他们这些南逃的,南京除了党争之外,什么都剩不下了。
第569章 炮火突袭()
五月十三日,李岩得到报告,清军已经到了大兴县。等到刚过午,清军的骑兵就出现在了北京城南郊。由于清军没有派出斥候,所以直接来到了北京城下,可是他们见到的却是严阵以待的李岩军队。
在城头上,也已经有了上城墙协助守卫的五万百姓。李岩是以管三顿饭,并且给协守人每天发二斤粮食为条件,把身体健壮的百姓诱上城墙的。
一个是百姓们确实有些惧怕清军再次占领北京城。毕竟清军几次三番内侵,所过之处无非是抢掠杀戮而已,虽然刚进城的时候表现的还比较克制,可是退走的时候却是显出了抢掠的专业性。清军分做小股部队,挨家挨户的去抢掠,好在只是抢了些金银绸缎,要不是时间太紧,那他们家破人亡那是肯定的。
再就是京城萧条,没有工作,百姓们都缺粮。这次有粮食可拿,所以愿意上城出力的人才这么多。
李牟给百姓们发下兵器,没有弓弩这些东西,给他们也用不了。都是长枪,大副,推杆,盾牌这些东西。这些百姓也不用多勇武,只要用推杆把长梯退倒,或者用长枪、大斧向露头的清军攻击就行。其他的事情,自有军队的士兵来负责。这两天一直在练习的就是这些而已。
阿济格和多铎看到前面的军阵,都有些错愕。他们走的时候,北京可是在他们的控制之下的。接到多尔衮要求回援的消息也不过四天而已,则么现在北京就易手了呢?
“怎么回事?”阿济格疑惑的问道:“这是李岩的军队?看着铠甲这些都和明军不太一样。”
多铎说道:“还是先派人去通州看看吧。”
“来人,去抓几个汉人来问问,这是谁的军兵。”阿济格立刻吩咐一声。多铎也派出了一队斥候去通州探查。
李岩这里没有管那些东去的斥候,毕竟清军的骑兵要多的多,要是演变成一场骑兵之间的对战,这对他们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等了一段时间,清军终于确定,那里的军队确实是李岩的人马,而且他们来北京城已经两天了。对于在通州的情况,被抓来的百姓不知道,现在不是太平时节,百姓们都不怎么敢出门,所以消息要闭塞的多。
阿济格看着二里之外的空心方阵,说道:“看着也就万把号人,还摆在护城河外边,咱们先冲散了他们。”
多铎则要谨慎的多,不同意:“还是先等等通州的消息吧。既然敢把军阵摆在护城河之外,不是傻子就是有绝对的信心。可是他既然已经拿下了北京城,那他就应该不是无知狂徒。”
“管他那么多干什么?”阿济格不耐烦的说道:“摆一副空架子就想学诸葛亮,没那么好的事情。先冲一阵,是什么货色马上就看出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