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云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风云起- 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聪明的官绅,赶紧想办法凑足了银钱,之后立刻离开北京。相比于李自成的暴烈,李岩只是收取两成的税收,着实算不上什么。他们都想着早些南下,去江南朝廷的地盘儿,还去过之前舒坦日子。

    由于海路危险,遇到风浪可能就沉到海底喂鱼去了,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是选择坐漕船南下。现在运河北段都是在李岩的地盘之内,不过他也没有时间来处理漕运的事情,除了在沧州、德州、济宁等地顺便收个税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举动。

    而那些漕丁们,也大多是在观望。暂时来说,李岩还没有触及到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也只是静观其变。反正现在北京也没有稳定下来,他们就算是休息了。那些滞留在天津的漕船,也因为能拉上客人而少受些损失,所以也乐的拉那些官绅南下,给了北京的官绅一条活路。

    期间李岩去了港口,打算去看看战船。不过结果让他失望,这里的几艘战船都不算大,只有五六丈长而已,和他想的不一样。

    本来他是想去莱州看看那里的水师,可是他没有时间,只是派了冯程去把东部各地拿下来。不过他得到的回报,登涞巡抚逃跑,水师出海,不知所踪。

    不过他现在还没有时间多考虑水师的问题,随着情报的不断搜集,他注意到,辽东的吴三桂也投降李自成了,并且带着三万部下去北京谒见李自成。此时对李自成威胁最大的就剩下他了,很快他们就要开始决战了,除非他也向李自成诚服。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立刻让冯程率队去济南,山东东部地区全部放弃,重点保护好存放在济南的辎重。同时也让沧州,德州,的部队加强戒备,守备好州城,随时准备接应他回撤。他还给在南边的李牟发了命令,让他带着部队北上,把对徐州的防备工作交给黄得胜来负责。

    虽然徐州有金声恒的部队,可是他并不担心金声恒敢来攻击山东。而黄得功和刘良佐的部队,李岩就更不担心了。他们现在恐怕更多的是要防备高杰和刘泽清。

    刘泽清带着部队跑到了淮安,而高杰也是一路从山西跑到直隶,之后又南下山东,乘着李岩的部队还没有过去,带着也是逃难的福王一路南下,也跑到了淮安。不过这里已经有了刘泽清,部队给养就弄不到了,高杰也不想和刘泽清开战,于是就继续南下,直接跑到扬州去了。

    扬州和南京可是离的不远,南北又不通消息,于是史可法立刻给马士英下令,把黄得功和刘良佐的部队调到滁州和仪征,拱卫南京的安全。所以现在能对河南造成威胁的,就只剩下李自成的那些在湖广和陕西的守备部队了。不过那些部队战斗力不强,而且李岩已经在边境地区准备好了防御措施,也不怕李自成部队的进攻。

    果不其然,四月三日,李自成派来了使臣,要求李岩投降。

    李岩随意的说道:“投降那是不可能的。要是李闯有诚意的话,就派个能主事的人过来谈地盘儿划分的事。要不他就带兵过来,咱们战场上见真章。”

    来的是个文官,是兵政府的主事。他是在陕西不过是偏远小县的县令而已。现在被授予兵部主事的官衔,他对李自成是感恩戴德,怎么能容忍李岩这么无礼呢?

    “大胆!”来人大声的呵斥:“陛下的名号,也是你能叫的?!陛下仁厚爱民,不忍生灵涂炭,这才派本官来劝降的!若是十日之内不投降,我大顺天兵即会南下讨伐,到时候你想要降顺,却也没有机会了!”

    李岩听了之后哈哈大笑,说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诉李闯,我就在天津等着他。”

第538章 混乱() 
河南,归德府城,沈家宅院。

    “诸位叔伯,小侄刚才说的,诸位怎么看?”侯方域充满希冀的问道。

    众人都不说话,喝茶的喝茶,闭目养神的闭目养神。

    “这可是关系皇明兴灭继绝的大事啊,诸位都是官绅之家,正人君子,怎么能不置一词呢?!”侯方域有些失望,大声的问道。

    沈三老爷终于开口道:“这是你父亲的意思?”

    侯方域瞬间就有些伤感,低声的说道:“家父还没有消息,也不知道是不是还在人世。”

    沈三老爷随意的说道:“放心,现在北京城里死难的官员,没有令尊的名字。”

    “家父不会做伪官的!”侯方域一下就被刺激到了,大声的喊了起来。

    叶老爷开口道:“这个倒是还没消息,我们也相信,侯兄是不会从贼的。不过,若是论血脉,应该是福王即位。潞王即位算什么呀?”

    侯方域回道:“福王有七不可立,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干预有司。当今危难存亡之际,当立贤主。此史本兵史可法之意。”

    “贤主?”沈三老爷冷笑道:“潞王贤在何处?”

    侯方域说不出来。潞王只是喜好音乐,擅长书法而已,可是也没有什么贤名呀。

    宋老爷说道:“我皇明立储,自来是嫡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没有子嗣,以血脉辨远近。你们搞这个立贤,有什么衡量吗?你说此人贤,他说彼人贤,这不是乱套了吗?福王近在扬州不立,反而拥立在淮安之潞王,就不怕朝臣们物议吗?”

    “我等君子立志报国,所做之事,利在天下,功在千秋。自当不避嫌疑,无惧流言。”侯方域立刻慷慨激昂的说着。

    沈三老爷摆摆手,让侯方域停下来。说道:“你们这些人的心思,我们都看的清楚。不就是怕福王登基之后,会翻出你们之前所做的事吗?当年争国本之事,你们坚持的就是嫡长制,可是现在却又亲手去破坏。没有人是傻子!此例一开,祸患无穷!”

    侯方域很失望,于是出言挑衅:“李岩也是反贼!你们怎么还安心的留在这里?还给他交赋税养兵,你们也是助纣为虐!”

    “若是没有李岩,归德早就成为鬼域了!”爷老爷皱眉说道:“还有,现在是李岩在挡着李自成!要是没有李岩,你以为凭那些吓破了胆的败军之将,能保住江南半壁吗?李自成来了,我们这些人,都要被烤掠助饷。没了这产业入项,你还能继续在南都交友宴饮,狎妓赋诗?”

    “你,你们。”侯方域气的有些说不出话来,大声的说道:“那也不能从逆附贼,忘了忠义之道。”

    沈三老爷淡淡的说道:“你们都这样做了,还妄谈什么忠义之道?你回去吧,我们是不会给你们声援的,你们自己折腾去吧。还有,你也不要常往这边跑了,好歹也给你们侯家留一个最后的落脚地。李岩虽然仁恕,可也不会任由你胡闹。”

    “若是你父亲能回来,你多听听他的意见。”叶老爷也是提醒道:“不要跟着旁人胡闹。”

    侯方域很生气,可也不敢说什么,只好向众人拱手告辞。

    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他父亲真的做了伪官。现在复社的人可是都在讨论,要对附贼的臣公进行处罚,即便是逃到金陵来,也不准录用。不知道会不会还有更严重的处罚,要是影响到他的科考,那可就糟了。

    北京,吴府。

    吴三桂在密室里和他的父亲谈话。此时吴三桂刚刚觐见过李自成,发现李自成除了是独眼之外,似乎其他的还都不错。对他也算和善,毕竟双方没有什么仇怨,即便是刘宗敏想抢陈圆圆,也不过是刚刚入城,形势混乱而已。而且李自成也及时阻止了刘宗敏,这让他很感激。

    不过他心中也有疑虑,尤其是对官绅的烤掠,让他觉得有些不妥。但是他更担心的是自己的权势地位。李自成让唐通带着部队去和高第一同守山海关了,可是却一直都没有说要怎么安置他,让他有些着急。

    “父亲。”吴三桂问道:“若是新皇不能给我安排一个好去处,若是不能把关外迁回来的百姓安置好,那这次内迁积累的人望,可就要付之东流了。”

    吴襄无奈的说道:“降都降了,还有选择的余地吗?”不过他又安慰儿子:“你也不必担心,不论到哪里,那些关外百姓,都是咱们的后盾。你有这三万兵将,就能在新朝立定脚跟。之后你再给关外百姓争取一些好处,百姓士绅们自然会加倍爱戴。”

    吴三桂点头,他觉得李自成不会亏待他。像唐通,姜骧,白广恩那样的才能和兵将都不如他的人,都能加官进爵,那他吴三桂一定会更有前途。

    之后他问道:“父亲,李岩的战力如何?新皇似乎想让我去征讨天津的李岩。”

    他虽然也看邸报,知道李岩的名字,可是具体的事情他就没有关心过,认为李岩不过是靠着一个仪宾的身份才在乱世中博取了功勋。不过他到底是员战将,对于从来没有交过手的对手,还是习惯性的保持了警惕。

    吴襄皱眉,说道:“很厉害,战守俱佳,似乎还没有败绩。我也是听那些新皇嫡系军兵们说的,他们都不想去和李岩作战。据说,在开封城下,他们死的人在地上铺了好几层,都没有办法前进了。尤其是火炮众多,威力可怖。你最好不要去,免得吃大亏。”

    “恐怕是由不得我了。”吴三桂无奈的说道:“今天新皇提了几次李岩,估计很快就会下圣旨了。这是我降顺以来的第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啊。在新朝能有多大前途,就看这次机会了。”

    吴襄摇摇头,叹息道:“唉,还是要交投名状啊。新朝刚立,法度森严,确实是不好推脱。”

    “父亲不必担心,”吴三桂笑着说道:“我有三千重骑。只要李岩敢野外争雄,那定叫他伏尸百里。若是他凭城据守,那我就学清兵,锁城半年,我看他是降还是死。”

第539章 南方() 
南京还在混乱中,各色人物奔走游说,钱谦益等人主张拥立潞王,而也有不少大臣按照正统程序,要求福王即位。可是身为南京最高长官的兵部尚书史可法,此时却是犹豫不决。

    立福王没错,完全符合正常程序。可是当年争国本,以及后来的“庭击”、“红丸”、“移宫”三案,他的老师左光斗可都是得力干将。要是福王真的即位了,他肯定也会受到影响。因为当年他们审理逆案的时候,也是牵连甚广,福王翻案,自然也不会客气。

    不过他们还有时间。自从京城陷落以来,南京的消息就相当闭塞,关于北京的消息都是从河南传来的。可是河南又是李岩的地盘,崇祯皇帝生前还命令讨伐河南的李岩,所以他们也不敢完全相信。

    没有准确的消息,自然也就会有无数的流言,有人说太子逃出来了,就在南下的路上。还有的说皇帝没有死,和太子以及二王在海船上坐着呢,要不了多久就能来南京。

    但是这些都是民间的流言,那些高官们,则是对河南的消息深信不疑。因为李岩没有必要编造这样的谣言,不论皇帝是不是还活着,李岩对于河南的掌控都是不会发生动摇的。不过官场上的高层却是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尽量达到对他们最有利的结果。

    史可法两相为难,只好去江北见马士英。马士英是凤阳总督,高杰等人都是暂时投效在马士英的麾下,所以马士英对于新皇继统也是有很大发言权的。

    两人商量过后,采取了两不得罪的办法,福王和潞王都不立了,打算去广西迎桂王过来即位。钱谦益等东林一脉自然不会反对,他们反对的,只是福王而已。这个事虽然定下来了,可是还不能宣布。北京那里令百姓信服的消息还没有传过来,他们这里就另立新君,实在是说不过去。

    不过他们忽略了的是,他们能从河南得到北京的消息,高杰,黄得功等人也一样可以。对于非军事机密,河南是完全不封锁的,任何人都能得到消息。而河南的文人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件大事,还把公布出来的消息收集成册,每日增修,作为将来修史的材料。

    对于河南的文人来说,现在就显得比较尴尬。李岩也没有明确说不接纳他们,不过要求必须通实务。去各科做官,必须要熟悉各科事务以及流程,而且是从基层做起,也就是做吏员做的活计。

    可是小吏是不入流的,长久以来都是遭到人鄙视,现在让他们去做吏员,好多人放不下这个脸面。于是他们就开始钻心研究学问,编纂历史。反正在河南生活,要比在其他地方安心一些。首先是不用担心饿肚子,河南的农业生产恢复的很好。再一个是不用担心流贼土寇,李岩部队的战斗力,足够保证河南的安全。

    所以黄得功等人很容易得到北京的消息。尤其是高杰,手里有福王,更是奇货可居。最关键是,南京守备太监卢九德,当初在北京的时候伺候过老福王。有这层关系在,自然不能让潞王得了头筹。

    本来福王就是第一继承人,又有卢九德从中联络,于是黄得功,刘良佐,高杰三人都支持福王即位。潞王在淮安,在刘泽清的控制之下,还有卜从善的支持,可是毕竟他们两人的兵马合起来,也不到高杰等人的一半,于是也只好同意让福王登基。

    马士英虽然是凤阳总督,可是他没有一个自己的兵马。他看到各镇将领们都要让福王当皇帝,于是也立刻推翻了与史可法的约定,决定支持福王登基。文臣,太监,武将,三方势力合理支持,福王的即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等北京的确切消息传来,就能付诸实现了。

    而钱谦益和史可法等人还全然不知道,正在高兴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东林党人则是正在商量着以后的官员任职安排,以便他们东林君子能够占据要职,让江南半壁完全按照他们的意志来运行。

    在湘赣一带的张献忠,也同样在攻城掠地。

    本来最初是想去四川的,可是他突然发现李自成的主力去了陕西,而左良玉则是又占据了武昌。而后李自成又占山西,攻北京,似乎要在北方发展。

    这样一来,他和李自成就没有接触了。北边有李岩挡着,南边有左良玉阻隔。而且李自成控制了陕西,从汉中南下就是四川,他若是去了,岂不是又要和李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