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遥控大明-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乙丑明白苏兄的意思,正在不顾一切的招募新兵训练士卒。”

    “如果荡虏军能够有三万战兵,应该能够守住扬州这个基本盘,要是能够发展到五万,以荡虏军的战斗力,足够横扫天下了。可惜呀可惜”

    李乙丑很清楚苏子朋说的可惜是什么意思。

    在大明朝官军和李闯争锋之时,双方动辄就会发动超大规模的战役,战线绵延千里,号称雄兵百万。尤其是在近年来的河南、湖广,双方交战的总兵力超过百万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和那种动员百万之众的战争比起来,把荡虏军扩充到三五万这个级别,看起来好像有些微不足道,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挟裹流民一路席卷,李闯虽然可以轻而易举的动员起百万“雄兵”,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乌合之众,真正直属的核心战斗部从来就没有超过四万,所以经常出现在一次小小的战斗中失利就全线崩溃的局面

    一直以来,荡虏军都秉承着精兵战略,力求每一个士卒都是能上阵砍杀的雄兵健卒。

    亘古以来,战争的基础无非就是钱粮二字,真正的精兵无不需要海量的人力物力作为支撑。

    荡虏军的战斗基础是典型的“一兵双工”式,每一个前线战兵得背后,都需要至少两个非战斗人员的支持。如果出动一万战兵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野战,算上辅兵、随军夫子和提供后勤给养的工匠以及其他各色人员等等,至少需要两万名非战斗人员才可以保证战斗的顺利进行。如果荡虏军发展到三万战兵的规模,背后必须有六万左右的庞大支撑队伍。包括战兵和非战斗人员在内,李乙丑必须掌控将近十万数量的丁壮人口才行。

    虽然李乙丑在查抄富豪盐商的清洗行动中发了大财,却也不可能养得起这庞大的数量。

    扬州的总人口有八十二万余,丁壮数量将近三十万,抽调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丁数,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人物。就算是可以从各地流民当中征募,他也养活不起。

    要么就是追求数量降低质量,要么就得严格限制荡虏军的规模和人数,质量和数量是一个无法共存的难题。

    “苏兄,我仔细的计算过,以一年为期,我勉强可以维持两万战兵及其相关后勤,超过这个数字的话,就真的支撑不下去了。”

    “那就先把战兵数量扩充到两万吧,我再慢慢的帮你想想办法”

    “老爷,老爷,有客来访。”

    遥遥的听到小丫鬟银雀儿的呼喊之声,李乙丑飞快的写下一张字条放进抽屉里:“苏兄,有客深夜造访,我先去看看,稍后便回。”

    将桌子上的纸条全都丢进炉火当中,眼看着这些和苏子朋交流的证据在焰火中化为灰烬,才关上抽屉挑帘子出来。

    “晚上我不见外客,你是知道的”

    小丫鬟银雀儿很守规矩的站在那道月亮门之外,怯怯的小声说道:“婢子对那人说老爷已经安歇了,那人却执意要亲晤老爷,说是有要紧的事情。“

    ”来的是什么人?“

    “那人自称姓路,是打山东过来的远客,说是老爷的旧友”

    “哦,我知道是了,你去准备茶水点心吧。”

    “是,老爷。”

第一百零三章有朋自远方来() 
从山东一路直奔扬州,舟车鞍马早已困顿不堪,路躬行却顾不上休息,连夜赶到李乙丑的私宅当中,磨破了嘴皮子,才终于说动那个小丫鬟去通报。

    好在李乙丑并没有让他等多久,很快就从后堂出来,隔着远远就笑哈哈的打起了招呼:“是哪阵风把路詹事吹到了扬州?看茶”

    小丫鬟银雀儿捧着茶盘子奉上茶水和四色点心,李乙丑很随意的摆了摆手,就很恭顺的退了下去。

    “见过李荡虏”

    路躬行刚一躬身,李乙丑就托住了他的肩膀:“路詹事深夜造反,必然是有要紧的事情,寒暄客套什么的还是免了吧。东昌那边又出事了?”

    路躬行是东昌郡王府的詹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东昌郡王本人,连夜求见必有要事。

    路躬行也算是熟人了,既然李乙丑开门见山,也就不再客套,撕开青色布袍的下摆,从衬布当中取出一封书信,恭恭敬敬的递交到李乙丑手中:“这是郡王的亲笔信,李荡虏一阅便知”

    “自东昌一别,久未晤面,遂无再见之欢,心中怅怅,漫思荡虏虎威,心中如醉”

    东昌郡王的书信开篇就是一大串客套话,诉说了好大一同思念之情和联手击败八旗兵的友谊之后,才终于转入正题:“神州倾覆,社稷蒙尘,神器竟沦入贼手”

    东昌郡王的书信虽然洋洋洒洒近千言,主要的内容却非常简单:出兵,要李乙丑出兵北上,给他撑腰壮胆。

    自从李闯攻占了京城之后,山东各地很快就陷入到纷乱的境地。

    其实闯军在山东的存在感并不强,即便是在攻占在京城之后,闯军对于山东各地的影响也不是很大,但是随着京城的陷落和崇祯皇帝殉国,局面就变得微妙起来。

    自古天下未乱山东先反,这个有着造反传统的地方在李闯的势力到来之前,内部就已经乱了起来。数不清的宗、社、会、党揭竿而起,顿时伏莽处处烽火遍地。那些个烧高香的会门宗社,那些个供奉无声**、赤脚大仙的大师兄们纷纷跳了出来,乱糟糟的攻占了很多市镇县城,把局面搅成了一锅粥。

    没过多久,闯军就派出一支人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轻而易举的占领了山东的门户——德州。如此一来,济南府更是乱上加乱(当时德州属于济南的治下——作者按),那些个本是乌合之众的乱党纷纷挑起闯字旗。一时间,山东各地到处都是“闯军”人马,真真假假谁也分不清楚了。

    明末的山东本身就是一个乱局,不管是李闯还是后来的满清,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盘掌控,哪怕是到了多铎率兵攻占江南之后,山东还是变地烽烟。既有挑着为大明皇帝复仇的地方派系和闯军厮杀,也有打着闯军旗号和清军纠缠的宗族势力。满清真正平定山东,反而是在占领了江南之后。山东各地的烽烟,一直到了康熙年间,才真正的扑灭下去。

    作为大明宗室,东昌郡王和闯贼不共戴天难同日月,眼看着闯军已经进了济南府的地界儿,第一个竖起“大明中兴”的旗号,准备和闯军决一死战。

    因为新任的鲁王早已遁逃,山东出于一种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几个两字郡王谁也指挥不动谁,基本是各自为战。能够勉强保住一次而大的城市已经算非常勉强,根本就没有实力肃清各地的“闯军”势力。

    为此,东昌郡王拟定了一个还算周详的作战计划,准备扑灭东昌府附近的反贼。这个作战方案看起来有板有眼很象那么回事,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兵力不足。

    在前番的东昌血战当中,东昌府虽然顶着“格毙奴酋皇太极”的光环,其实本地守军早已经被打烂了,连镇守东昌府城都非常困难,更无力剿灭各地蜂拥而起的“闯军”,“中兴大明”的说法更加的无从谈起。

    关键时刻,东昌郡王第一个想到了昔日共御强敌的李乙丑。

    荡虏军素有能战之名,要是能把荡虏军调过来,必然可以横扫平推,轻而易举剿灭乱贼。

    “当日东昌血战,李荡虏并麾下健卒立克八旗甲兵,早已名动天下。些许跳梁反贼,定然可以一鼓而下。”

    连八旗兵都能打退,连皇太极都斩了,还在乎那些乱七八糟不知真假的反贼吗?

    “我荡虏军确实不惧反贼,便是出兵助剿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说到这里,李乙丑略略的沉吟了一下,面带难色的说道:“路詹事不是外人,我也不瞒你。东昌一战虽然辉煌,我军折损极重,至今尚未恢复元气,若是大举出兵实在多有不便”

    东昌血战实在拼的太狠了,当时的淮扬民练折损近半,伤亡惨重,这些是事实,东昌郡王和路躬行都非常清楚。

    精锐战兵必须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补充和训练,抽调大批精锐北上山东的话,实在不利于荡虏军恢复元气。

    “这个我家郡王也曾经考虑过李荡虏的难处,不求荡虏军倾巢而出,只需四千三千精锐,应该足以肃清东昌各地的反贼了。”

    “三千?怕是不行,我抽调不出那么多人马。”李乙丑很明确的拒绝了这个建议:“就算是能够抽调的出来,恐怕也不大方便。从扬州而至东昌,路途遥远,千里行军恐怕有人会乱嚼舌头根子。”

    按照大明体制,藩王结交地方官员本就是大忌,尤其涉及到军马调动,更是犯了极大的忌讳。上一次去东昌,是奉了崇祯皇帝的勤王大诏,这一次宗室藩王和地方实力派明目张胆的联合在一起,不经奉调就出动人马,是何居心?

    崇祯皇帝早已经大行殉国,眼下大明朝群龙无首,江南还在为谁当皇帝的事情撕扯不清,贸然提兵北上,若是有人以此为由大做文章,还真的不大好分辨。

    连天不收地不管的李乙丑都深为顾忌,作为宗室藩王的东昌郡王就更加的无能为力了。

    “这如今时局纷乱,江南也拿不出一个准确的章程,怎能坐视反贼肆虐?天下人哪个不知李荡虏的血诚之心?此时更应拿出大气魄大担当,岂能如那空口大言的腐儒那般拘泥小节?”

    山东已经烽烟四起乱的不可开交,江南这边还在为皇位扯皮,怎能一直等下去?再者说了,你们荡虏军一直都高喊着效忠大行崇祯皇帝的高调,应该不在意最终执掌江南半壁江山的究竟是谁才对。现在说起这些,难道是不想出兵的借口?

    “路詹事误会我的意思了,”李乙丑哈哈一笑:“时纯与路詹事相熟已久,又是共历生死的旧友,自然没得说。东昌郡王也曾于我荡虏军并肩作战,今日有事相求,时纯万万不会袖手坐视。”

    “反贼作乱,荡虏军责无旁贷,只是不能这么贸贸然然的提兵北上。”李乙丑笑道:“三千人马,我确实抽调不出来,不过一千至多不超过一千二百,应该还能凑的出,我这里有个腹稿,先于路詹事商议妥当才行”

    李乙丑的做法很简单:荡虏军可以出两千上下的人马协助东昌郡王剿灭反贼,却不能打荡虏军的旗号,而是打着东昌守军的幌子协助作战。

    东昌郡王要的是荡虏军出兵,至于打什么样的旗号他一点都不在乎。

    一千二百兵力,刚好的荡虏军一个营的建置(营是荡虏军目前最大的军事单位,和近代意义上的营是两个概念)。这点兵力确实不算多,但要是用来镇守咽喉要地的话,却已经足够了,至少可以让东昌守军腾出手来专心致志的对付反贼。

    “甚善,有了李荡虏的虎贲强兵,必然可以一鼓荡平东昌各地的反贼,只是不知何时才能发兵?”

    “快则旬日,慢则半月。”

    “然,路某代王爷谢过李荡虏的相助之情。”

    李乙丑笑着摆了摆手:“路詹事就不要和我弄这个客套了,此次出兵仅是助战,关键还是要依靠东昌守军。”

    “还有一事,王爷未曾在书信中言明。”

    “何事?”

    “荡虏军甲胄整齐器械精良,王爷欲求几幅甲胄,钢弩和火炮”

    东昌守军也算是见过大阵仗的明军了,但是和荡虏军比起来,依旧差了至少两个档次。尤其是在装备上,和荡虏军比起来,就算说成是叫花子也不算很夸张。

    荡虏军的战斗力,来自整齐的甲胄和器械,尤其是独有的钢弩和小型野战火炮,更是荡虏军独有之物。乱世当中的东昌郡王不可能总是依靠荡虏军,也想打造属于自己的强兵。

    “这个”李乙丑犹豫了一下:“甲胄么赠出几幅不算甚么,只是钢弩和火炮实不相瞒,我荡虏军还没有装备齐全”

    “我家王爷知晓李荡虏的难处,愿用粮米来换。只是东昌历经战乱,府库早已空虚,需等到秋后”

    要是东昌郡王用粮米交换的话,李乙丑不介意给他一些装备,但眼下的东昌府在一年之内遭遇了两次战火,早已经没了雄厚的本钱,所以只能赊欠,等到秋赋收上来之后才能支付。

    李乙丑本是婉拒,话已经到了嘴边反而改了主意,十分豪爽百分慷慨的说道:“既然是郡王开口了,乙丑自然不会让路詹事空着手回去。甲胄钢弩我可以凑一凑,至于火炮么需候些时日。”

第一百零四章小兵小兵(上)() 
对于协助东昌郡王剿灭乱党一事,苏子朋大加赞赏:不论如何,能在淮扬之外保持荡虏军的存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苏子朋甚至连夜给李乙丑拟定了详细的章程:协助东昌郡王剿灭乱党的队伍,其主要任务绝对不是作战,而是在保持军事存在的基础上尽可能扩大荡虏军的影响。将荡虏军的作战方式和理念传授给山东守军,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准备派往山东的这个营,应该是“教导营”的性质,这是一种典型的“输出革命”方式。凭借精良的装备和比较先进的作战思想,利用东昌郡王的人力和地盘,将东昌守军演变成为荡虏军的影子。

    这当然需要物力财力的支持,所以李乙丑很痛快的准备了三百副铠甲和五百张钢弩,以半卖半送的优惠价格送过去,至于东昌郡王最在意的小型野战铜胎炮,也会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妥当。

    经过一番抽调之后,将新兵和老兵混合,组建起一个混编营,由稳重可靠的张三哥带队,于四月十六开拔去往东昌。

    成文华并不知道东昌在哪里,也不晓得还要走多久才能够到达,只是如同所有的同伴一样,跟着队伍晓行夜宿一路北上。

    刚刚过了十七岁生日的成文华显得有些瘦弱,虽然他一直都梦想着成为一名真正的荡虏军战兵,这个梦想却距离他很远。

    这里是一个低矮的荒山,一面临水,视野开阔,是非常好的宿营地。

    作为辅兵,成文华总是比荡虏军的披甲战兵更劳累一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